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4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将门有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3 09: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捷 于 2018-3-25 08:26 编辑

  楔子
  
  大明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十五。
  
  皎白的月色照射着整个大明皇宫。西苑,万历皇帝在慢慢的渡步,身后的太监早已经被他远远地赶到别的地方去了,只有几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周边保护。万历皇帝抬头凝望,忽然,一颗斗大的星辰围绕月亮转了一圈,奔向东南。他静静的看着,眼眶中慢慢渗出泪水,继而嚎啕大哭。周边的锦衣卫不知什么时候在他身边了。万历怒声斥责道:“滚开。”一般说来,皇帝不会说粗俗的语言,但是这次,锦衣卫明显被惊呆了,迅速退出了西苑。万历自己一个人喃喃的瘫坐在地下:子茂,你我名为君臣,实为兄弟,你今一去,大明失一臂矣。
  
  一
  
  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敲响了早朝的钟鼓,群臣在等待着,看向站在首位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申时行叹了口气,持笏拱手道:臣有事奏。万历皇帝摆摆手。身后的太监在朝堂之上卷开一卷圣旨,申时行带头跪拜。太监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设早朝,不议政事,所参本章,皆交于内阁,所议政见,由内阁及司礼监合力批阅,再呈西苑。群臣不得多言,违令者,满门抄斩。钦此。”
  
  就明朝内阁首辅而言,单纯论滑头的话,申时行大概可以排第二,这倒不是说申时行不厉害,是因为有一个人他是无论如何也超越不过去的,那个人是——徐阶。申时行听完之后,他猜到是出事了,但是,他是内阁首辅,群臣都看着他,他也不好表态。但是明朝官员是有骨气的,申时行还没说话,身后的吏部给事中出列,刚说出:启奏陛下......万历的眼睛直射过去:拖出去,满门抄斩。此言一出,众臣皆震惊不已,但此次不同,因给事中是言官,上疏本是分内之事,所以万历说完这句话,身后的各科给事中皆要上疏。申时行夹在中间,汗流浃背。
  
  申时行这次真不能不表示了,但是他比给事中聪明,抢先出列,开始出列跪拜,并且摘下自己的官帽,一个劲的叩头。各科给事中看到这情况,都不敢多言。万历道:申首辅请起,有事可奏。申时行道:臣年龄偏大,特请辞去首辅。万历淡然轻叹:吏部给事中刑罚免除,重打二十大板。申首辅劳苦功高,宜辅佐朕,朕此次设朝,所为别事,望众爱卿不要多言。说完,就再也不说话了。
  
  这次群臣不是傻子了,就那么等着。午时已过,群臣饥肠辘辘,御膳房几次传膳都被挡了回去。下午申时,锦衣卫指挥使上殿,跪拜:启奏陛下,辽东总兵李如松亲率骑兵追敌,途中遇伏,阵亡于抚顺。群臣大惊,朝下一片混乱。万历皇帝轻声道:我知道了。转身离开龙椅,踉踉跄跄的奔向西苑。太监高声道:退朝。
  
  二
  
  西苑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炼丹别院,万历退朝后,到这里祭拜了一下自己的祖父,随后就一个人回到乾清宫,他把身边的侍卫全部赶了出去,然后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着大殿,他的眼中早已经没有了泪水。长久的寂静,万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良久,轻叹一声:子茂,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大概就是如此吧。善用刀兵者,死于刀剑下,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一生奔波。
  
  五十年前,时值辽东参将的李成梁开始自己传奇人生的时候,家将祖承训飞马来报,李成梁的原配诞下麟儿,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大战结束后,李成梁望着远处的青松道,就叫李如松吧。李如松,字子茂。李成梁长子。中国人有句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放在李如松身上才是真正的恰到其位。李成梁,字汝锲,辽东铁岭人,镇守辽东三十年,先后十次奏大捷,《清史稿》云: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二百年来所未有。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曾说:大明虽大,四地丧失则大明亡矣,四地,宣府、大同、蓟州、辽东。时,蓟辽总督谭伦手下有两位总兵,一位就是李成梁,另一位的名字叫——戚继光。由此可以看出李成梁的地位,那么自小深受家教的李如松自然不必说,但是,李如松的兵法却是他人所授。
  
  大明万历元年,辽东副总兵李成梁在家中大宴武将,辽东地处东北,那日,天降大雪,门客来报,门口有客求见,指名要见李总兵。李成梁诧异的问:当今天寒地冻,何人会指名道姓而来?家将查大受道:不妨一见。李成梁碍于众武将颜面,既然指名道姓,必定有所作为,不如一见,倒落得个礼贤下士的美名,遂让门客引荐。
  
  不多时,门客引一位衣衫不整,憔悴不损的干瘦老人觐见。老人见到李成梁之后,昂然站立道:得知李副总兵招收老师,特来应聘。李成梁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人不下拜,并且直呼副总兵职务,心中有微微怒意,沉声道:你可教授何学?老人道:我会教兵法。李成梁哈哈大笑,众武将皆露鄙夷之色。李成梁道:你可知我纵横辽东十年未尝一败,当今大明,可教我兵法者屈指可数,你出去罢。老人抖净衣衫,眼中如水般淡然,飘然离开。李成梁看到老人这般神态,心头一念,忙走下台阶,跑到老人面前,抓住他的手道:阁下可是从孟诸(戚继光)那里过来的吗?老人微微点头。
  
  李成梁大惊失色,拱手下拜,他知道,当这个人还是个落魄秀才的时候已经可以帷幄东南,名震天下。众家将纷纷下拜,老人干瘦的身躯在大堂中微微抖动。
  
  三
  
  万历二十年。朝鲜平壤。蓟辽总督李如松接到朝鲜国王李日公邀请前来赴宴。宴席中大家其乐融融,朝鲜国王问道:贵军如此善战,为什么之前的祖承训将军会兵败呢?李如松轻笑,吩咐手下拿来一本书道:制倭之策,皆在此书中。李日公看到书面上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这本《纪效新书》和他的作者戚继光。李日公疑惑的问:此书未成之前,你从何得知?
  
  李如松看着南方昂起了头: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曾传授与我。他知道,四十多年前,他的老师就和戚继光一起驱除倭寇、保家卫国。
  
  时间回到二十五年前,那是李如松第一次遇见那个老人。花白的胡子,干瘦的身躯。老人看到李如松的时候,先扦手打拱,李成梁站在门口,率领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在地下。老人道:在下徐渭。徐渭,子文长。我记得,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青藤”。四百年后,有一位老人说自己甘为青藤门下一走狗,这个人是齐白石。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将军。李如松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名声过于强大就会将他的父母一笔带过,但,李如松是个例外。
  
  之前说过,李成梁是明朝晚后期与戚继光同样出名的将领,他拥有自己的部队,他张狂的可以分割大明的土地,就连他手底下的家丁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他手底下的那支部队横扫东北,三年之内,荡平女真十大部落。号称“辽东铁骑”。对于整个晚明而言,其实争议最大的并不是袁崇焕而是李成梁。我一直以为,摆在袁崇焕手中的仅仅是明朝的回光返照,连最后一丝丝的浮华都没有。而李成梁手里的大明边界,当时没有任何问题,张居正改革之后的大明王朝一片繁荣。浩浩荡荡的万历三大征,大明尽显万国来朝的大国风度。
  
  万历十一年,三十四岁的李如松被任命为山西总兵。万历十二年,李如松进京见驾。这是一件未载入史册的小事,但是意义非凡,我深信,正是这次见驾才成就了李如松一代名将的历程。
  
  乾清宫。外面的太监已经站在门口一天一夜了。万历皇帝单独在乾清宫召见李如松,里面不时的传出爽朗的笑声。万历皇帝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李如松在皇帝面前也谈笑自如,对于万历来说,这是一个朋友。所有人把他当成皇帝,天天捧着、敬着,万历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深信,那一夜,万历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那一夜,李如松受宠若惊,他深然下拜:臣将万死不辞,为大明江山万古而舍生取义。后来,他做到了。第二天清晨,李如松走马上任,万历皇帝抛下群臣,仅率锦衣卫使亲自前来送行。李如松牵着自己的马回身看着自己的这个皇帝朋友,跪了下来。万历站在那里,紧紧的把李如松拉起来,朝着后面侍卫:拿酒来。二十二岁的万历皇帝看着面前三十五岁的李如松:子茂,带兵时,不要身先士卒,你可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李如松热泪盈眶,饮下那杯御酒,转身上马。
  
  四
  
  万历十五年,李如松被任命为宣府总兵。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任命,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万历皇帝为什么会让一个年仅三十八岁的李如松去做这个宣府总兵。在我看来,只有一个解释,他是万历最信任的朋友。据史书记载,李如松是一个奇怪的人,嚣张跋扈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纨绔子弟是真正的将才,因为他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充分的自信。
  
  万历二十年,宁夏叛乱。李如松被任命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也就是说所有的平叛部队都属于他的指挥,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敌人。
  
  夜,哱拜坐在自己的军帐中静静地喝酒,身边的将官也沉默了起来。安静,绝对的安静。明军大军支援,却如此安静,哱拜是一个职业军人,大战之前的宁静是进攻的节奏。他知道,李如松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已经是第四天了。不多时,外面开始变得嘈杂,哱拜知道,李如松进攻了,他轻笑一下,四天的等待没有白费,起身饮近杯中酒,大声道:众将领,随我杀出去。
  
  帐外。茫茫的大水拍打着城墙,哱拜的眼中尽是一片白色,浑黄的洪水冲击着所有人的神经,水位已经达到了临破点,哱拜大叹一声:唉!手下副将来报:北关城墙坍塌。哱拜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完美的决定,他召集所有副将传下命令:所有军士集合,北关驻防,分兵三侧,中军诱敌。可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只是,只是他遇到的那个人叫李如松。
  
  哱拜驻守在北关的部队已经很疲劳了,但是想到猎物马上就要进入,心情不由大畅,半个时辰过去了,李如松还没有动静,哱拜大喜,命令部队重新修筑城墙。李如松不会让他等很久,片刻,后军来报:南关破了。哱拜叹息了一声,道:此生胜不过李如松也。
  
  在哱拜静静等待李如松夜袭的时候,李如松正坐在大帐之中,手上拿着一把精致的刀子修剪着指甲。宁夏总兵麻贵建言:敌军久不破,实为强悍所致。李如松嗤之以鼻:你是个废物、无能。麻贵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纨绔子弟,轻叹了一声。李如松吹了吹指甲上的残渣,正襟危坐。“宁夏总兵麻贵,带三千将士,引水挖坑。陕西参将萧如薰率一万将士围攻北关,务必破城,破城之后,不得进攻。游击将军龚子敬引三千兵北关之外防守,不得放走叛军一个。剩余所有兵力,由我率领,进攻南关。”
  
  兵者,诡道也。哱拜没有想到,自己重兵防守的北关没动静,南关居然破了。正感叹大势已去,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人。李如松带着自己的亲兵冲在第一线上。哱拜大喜,命令北关部队全力围攻李如松。李如松大笑,身侧的李如樟率人马赶到,哱拜被迫投降。李如松道:放下武器,可以。
  
  史载,哱拜,灭三族。这正是李如松的风格。投降?早干嘛去了。
  
  五
  
  对于大明而言,万历二十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起因来自于邻居——日本,日本从来都不是大明的属国,但是朝鲜是。大明灭亡后,朝鲜一直使用崇祯年号直到二百六十五年,就是一个证明。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初三,深夜。申时行前往西苑求见万历皇帝。朱翊钧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他知道,深夜来报,必是大事。申时行拱手道:启奏陛下,臣有事奏。朱翊钧伸手道:申爱卿,你我殿上君臣,有话但说无妨,繁文缛节,就此罢了。申时行道:皇上,倭奴大败朝鲜,今朝鲜王派人寻求避难。朱翊钧睡意全无,传令太监:西苑上朝。
  
  群臣对于深夜上朝并无别的意见,但是基本上意见是一致的。兵部尚书石星上奏:泱泱上邦,天朝大国。区区倭奴,跳梁小丑。古语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各部部长均上奏主战,申时行跨步向前道:陛下,犯我国威者,虽远必诛。如任倭奴占领朝鲜,则百年后,天下百姓不知陛下何人也。万历点头。深夜子时,万历颁下圣旨,任命辽东游击史儒、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三千军马前去增援。
  
  万历二十一年八月,消息传来,两路军马均大败。朝廷震动。申时行上疏必战,六部给事中皆上疏,战和不定。朱翊钧挥挥手,太监拿来一封国书递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看完大惊,
  
  这是丰臣秀吉要求琉球、菲律宾臣服朝贡的本章。此刻群臣上疏一致,必战丰臣秀吉。朱翊钧很满意这种氛围,随后他问了一句:何人为将?群臣皆抬头望着他,万历刚要发火,但这次,万历明白,李成梁老了,戚继光死了。只剩下李如松了。万历即刻下旨:召李如松速速进宫见驾。
  
  乾清宫。八年前,二十二岁的万历皇帝和三十八岁的李如松在这里畅饮。八年后。还是乾清宫,万历说:子茂,八年前,你没有辜负我的重托,八年后,倭奴进犯,我大明江山就全靠你了。说完,泪水就流了下来。李如松拜在地下: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皇上知遇之恩。万历道:此去朝鲜,地处严寒,你自幼生在东北,可算无水土之说。但此次倭奴进犯与叛军不同,你可得小心防范。李如松朗声道:皇上,臣需要等几个人。万历问:何人如此重要?李如松道:此战必胜的人。他昂起头道:二十年前,他和我一起被同一位老师授课。四十年前,我的老师和他们曾纵横东南,名震天下。万历想了一下,答应了。
  
  六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万历皇帝颁旨下令东征御倭援朝,任命宋应昌为经略,总领抗倭事宜;调陕西总兵李如松入辽,为东征提督,总领军事。
  
  大军集结东北,李如松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帐外传来走动声,侦查使来报:日军已经攻陷平壤。李如松吹吹指甲,轻声道:我知道了。李如松慢慢的在帐内渡步,喃喃道:该来了。子时,李如松还没有睡,突然内侍来报:贵州总兵李如柏、都指挥佥事李如梅到。李如松微笑了:终于来了。李如柏与李如梅先行国礼再行家礼,两人紧紧抱住自己的这个大哥,因为万历二十一年宁夏叛乱的时候,前方传来战报,说李如松与李如樟战死,此刻谣言不攻自破,李如柏与李如梅自然很高兴。随后的十天内,各地增援部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集结地,但是李如松一直却没有动手。
  
  半个月后,大帐之内,李如松问道:二弟,你可还记得二十年前?李如柏点点头:我一直不曾忘记。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吧。李如松摇摇头:不,我还要等一个人,三天前,你们的前军来报,你们快到了,我自然很高兴,但是,今天,他应该会来。李如柏浑身战栗了一下,他想起自己父亲的家丁祖承训、查大受因为迟到而被自己的大哥鞭打的情节。哥哥一向嚣张跋扈,弹劾奏章多如飘雪,李如柏轻声叹了一声。李如松正襟危坐道:如柏,何事长叹?李如柏道:大哥,您应该多听下属意见,我听说弹劾奏章关于您的已经......。李如松点点头:我知道。但是我更知道,这些奏章皇上都看过。李如柏不说话了:大哥,此次征战,胜负未卜,望大哥对他手下留情。李如松笑了:二弟,你可知来人是谁?李如柏摇头,“你可还记得二十年前,老师说过,天下之大,名将者,仅有三人为尊。”李如柏惊喜道:难道是他的军队?李如松点点头。
  
  他们的老师就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他兵法超群,跟随胡宗宪征战东南,在他看来,天下之大,名将三人。谭伦、李成梁、戚继光。而李如柏惊喜的是,谭伦不会把部队给自己的,而自己的父亲也不可能来,原因很简单,如果李成梁来,这个总督轮不到李如松来当,其次,这次的“辽东铁骑”大部分都被带来了,那么,只剩下“戚家军”了,而“戚家军”是专打倭寇的军队,如此一来,此战胜算大大增加。
  
  午时,李如松率众武将军营之外迎接最后到来的这一支军队。当吴惟忠率领自己的四千兵马赶到大营的时候,李如松轻轻地叹口气:终于可以开始了。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因为无论怎么说都有理,比如说作战的时候,即可以说两国相争仁义带兵,又可以说是兵不厌诈。所以,李如松很无奈地选择了第二种。其实他也是愿意的。入夜了,鸭绿江边的江水已经开始结冰,李如松坐在军帐中,这个时候,他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明天就要开始进攻了,他已经提前让人把信交给了日本指挥官小西行长。明天,小西行长就会开门迎接自己,而自己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小西行长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征战,对于日本那群人来说,小西行长比丰臣秀吉要聪明得多,他知道大明不是想象中的废物,所以议和是他想要得到的最好结果。
  
  七
  
  夜,李如松第一次召集全部将领开始宣布作战命令,嚣张跋扈的他第一次温和的对众将领道:此次出征,关乎大明江山命运,望众位来日富贵相见。查大受上奏:望提督不要冲锋在前,勿忘皇上重托。他这句话说完,李如柏和李如梅还有祖承训都轻叹了一口气。这次真的事出有因,李如松虽然是军事天才,但是那脾气和李成梁一样一样的,身为将首,直接就是冲锋在前。这话别人不敢说,敢说的人有两个,其中一个人就是之前进朝鲜作战失败的祖承训,但是祖承训是不敢说了,自己作战失败又怎敢去说?剩下的就只有查大受敢了,李如松自幼就是他看着长大的,此次李如松真有个三长两短,他也没有脸面去见李成梁。这事儿李如松自然知道,含糊的答应了一声。
  
  小西行长和李如松一样忧愁,为了明天的封赏,小西行长命令手下带出百名军士组成仪仗队欢迎,另外还忧愁自己明天该派多少人去领赏。这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
  
  天亮了,李如松揉揉红肿的眼睛,发起了进攻令。小西行长睁大了自己的眼睛,看着门口的仪仗队被李如松的骑兵一一砍倒,他开始慌了,紧闭城门开始反击。小西行长一个劲儿的走,听着城门外的炮声滚滚,小西行长叫来了自己的亲信,朝鲜平壤的城门异常坚固,自己的兵力大于明军,无论如何,守势还是没问题的。
  
  李如松也陷入了困境,远处,辽东铁骑还在拼杀,李如松皱了皱眉毛,挥手上马,火炮打了过来,身边的李如柏看到远处火炮直接打中哥哥的马头,心中一惊。不料,李如松从地上爬起来:换马再战。
  
  凌晨的时候,小西行长终于放弃抵抗,缩进平壤城内。李如松冷哼一声,转身走进自己的军帐。没有特殊的事情一般他不会召开军事会议。这次也一样,当将领们进入他的军帐的时候,发现里面传来了舞女的歌声,所有将领会心一笑。纷纷走进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慢喝酒。
  
  李如松什么也不说,半个时辰后,李如松吩咐手下将纸条一一分发给各将领。这是李如松的高明之处,因为你只知道自己的任务而不知道别人的任务,即使需要支援,也不会告诉你将领是谁,这是明显不信任将领的表现,但大家都习惯了,只是这一次,李如松给所有人的任务只有一个:找木头。
  
  平壤临近东北,那天是正月初九,木头很好找,都是油性极大的松树。李如松自己骑马绕城转了两圈,把东面的李如柏部一部分撤防去支援吴惟忠部。李如松坏笑了一下,烧。神机营在外等着只要是出来人,就开枪。三月九日,小西行长发现东边敌人火势虽猛,但是枪声稀疏,决定出关突围。很快,小西行长组织兵力打出东关,发现了一条河,一条很宽的河,正月初九冰尚未化,但李如松已经人为把冰弄破。小西行长无奈的跳河逃生。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八
  
  当所有人在为庆功而高兴的时候,李如松喜欢静静地看着手下的将士们,李如松并不是那种喜欢喝醉酒的人,他看了看天,轻笑一下,在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定。
  
  凌晨寅时,李如松召集群臣。因为昨夜查大受率领三千铁骑势如破竹,李如松的经验告诉自己,这绝不是一个正常行为。于是,决定自己率一千轻骑前去援助,杨元率一千轻骑随后赶到。这是一个天才的决定,但是也是一个最大胆的决定。
  
  李如松一向这样,他自己一定要冲在最前面,而前面的那个地点叫——碧蹄馆。当李如松赶到碧蹄馆的时候,忽然发现,查大受带人已经冲出包围圈,离他很远了。寂静,这场大战前的宁静使李如松不安,正常人的思维是速速退出,只不过李如松不是那种人。
  
  日军倾巢出动,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吞下的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
  
  李如梅道:大哥,我们被包围了。李如松轻笑:我知道,哪里人多往哪里杀。看着李如梅疑惑的眼神,李如松道:你不用管了,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事实证明李如松是对的,当一千铁骑来回横冲直撞的时候,日军以数十倍的人马居然开始出现溃退,李如松更是首当其冲,战场上来回杀敌,终于被人瞄上了,日军金甲战将小野成幸直冲过来,明军节节败退。李如松看了一眼手中的残刀,无奈的苦笑,关键时刻,李如梅并没有在哥哥身边,恍惚中感觉一股心痛,习惯性的看向兄长,李如松看向他的那一刻,李如梅惯性思维的引弓射箭,射死。从后来的李如梅的武功上看,李如梅并不是那种优秀的战将,至于射中移动靶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或许,那一刻,亲情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日军虽然出现溃败之势,但稍后发现,只是一千人而已,武士道精神骤起,李如松渐渐出现颓势,关键时刻,查大受率三千轻骑赶来。很简单,查大受消灭小股引诱日军后,打算找李如松报功,此时加入战场完全是侥幸,三千轻骑加入进来。日军真的受不了了。因为这三千人和之前的一千人一样,用的是枪,并且是连发三眼枪。查大受赶到李如松身边道:主公,属下来迟。李如松毫不客气:你来的刚刚好,但现在不是禀报的时候。日军已成溃败之势,这时开始退却。李如松的脾气上来了:想跑?我李如松纵横沙场数十年,没吃过亏,你打完我你想跑?他抓过身边的李如梅:你率八百轻骑,给我拦过去。李如梅惊异:大哥,我们兵力少啊。李如松道:拖住半个时辰,会有援军到来。看着李如松坚定的眼神,李如梅转身而去。
  
  杨元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是他是一个听话的将领。他没有让李如松等太久,李如梅刚带兵出发没有半刻钟,杨元带兵赶到。战场变成了屠杀。日军溃逃,此役明军伤亡2500余人,日军伤亡超过8000人。
  
  李如松自己独自在大帐里,所有人都被骂了出来。李如柏和李如梅都不敢进去,查大受仅仅是看了大帐一眼,叹息了一声。半响,李如松推帐而出:查大受、李如梅进来。
  
  李如松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方,对二人道:今夜,你们率七百轻骑。李如松欲言又止,邪笑了一下,慢慢地吐出那个字:烧!他指的地方是龙山,日军的粮食储存地。
  
  九
  
  抗日援朝一战,可以当之无愧的把李如松归于名将一列。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李如松回国述职,万历皇帝大喜。朝廷论功,加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四年后,李如松升任辽东总兵官。次年四月,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卒年五十岁。一代名将,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朝堂之上的噩耗,使万历皇帝踉跄着奔回乾清宫,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打扰他。但申时行不一样。他跪拜在万历皇帝面前道:臣得前线送来一封遗书,是李总兵藏在身旁的,写给皇上的遗书。万历皇帝轻声道:拿来我看。万历皇帝读完之后,不禁泪流,文中有一首诗,诠释了李如松的一生。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1.jpg (213.59 KB, 下载次数: 461)

1.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23 10:2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太虚发文,谢谢支持。遥握。
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0:22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8-3-23 10:21
欢迎来太虚发文,谢谢支持。遥握。

好久没写了   这次是之前写的  一直没舍得发  这次发了
4#
发表于 2018-3-23 10:26 | 只看该作者
段首应空两格,请用自动排版工具排版发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1:04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8-3-23 10:26
段首应空两格,请用自动排版工具排版发文。

已修改    谢谢您的指导   
6#
发表于 2018-3-23 11:26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恢弘大气之作,李家父子戎马一生。平叛军,抗倭援朝,战功卓著,一代名将。千古留名。辛苦了,谢谢。
7#
发表于 2018-3-23 12:1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小老乡的佳作,问候!
8#
发表于 2018-3-23 12:26 | 只看该作者
排版漂亮,    辛苦了。
9#
发表于 2018-3-23 13:38 | 只看该作者
行文有着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视角,干净的文笔,烘托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点赞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8-3-23 11:26
一篇恢弘大气之作,李家父子戎马一生。平叛军,抗倭援朝,战功卓著,一代名将。千古留名。辛苦了,谢谢。

谢谢版主,能否将本人的生如夏花移入散文板块?我个人觉得那篇不算小说 应该算是散文吧?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临沂风铃 发表于 2018-3-23 12:19
拜读小老乡的佳作,问候!

哎呦  客气了 谢谢风铃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8-3-23 12:26
排版漂亮,    辛苦了。

谢谢   非常感谢阅读拙作    谢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4:30 | 只看该作者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8-3-23 13:38
行文有着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视角,干净的文笔,烘托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点赞

通读历史之后   发现李如松只是个军人  他不懂政治 也不懂权谋 只是个军人    士为知己者死而已  谢谢点评拙作
14#
发表于 2018-3-23 14:3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将一段历史战争演绎给我们,辛苦了,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4:50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8-3-23 14:38
作者将一段历史战争演绎给我们,辛苦了,问好!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明朝那些事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1:40 , Processed in 0.07747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