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8-3-27 06:52 编辑
桃园结义的另类版本 前人有诗:“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说的是人们要想结拜兄弟,应该学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能学“瓦岗四十六友”。尽管他们结义的方式十分相象,都是插香、喝酒、磕头、序齿之类的,而且似乎也免不了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等等。然而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刘关张结拜之后,真是誓同生死,尽管不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在重大问题面前,却毫不含糊。关、张对刘备忠心耿耿,始终不渝;而刘备为了给关、张报仇更是不顾吴蜀联盟大义,毅然起兵,直落得个兵败病逝的下场。与其相比,瓦岗山的四十六友从一开始就貌合神离,后来罗成与单雄信之间更是上演了“兄弟相残”的悲剧。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不过这里所说的都是最后定型的版本,也即被毛宗岗父子称为“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的版本。而在民间,即使如“桃园结义”这样以忠义著称的故事,也有完全不同的情节。 比如结义的目的就不一样。刘关张究竟为什么结义?《三国演义》里说得很清楚,无非是报国安民,匡扶汉室。首先这理由就是冠冕堂皇的。不过在民间的版本里,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话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是做小买卖的(这一点倒是和《三国演义》中一致),他们经常凑在一起聚餐。关羽、张飞两个都比较实在,今天你买单,明天他买单,轮流着来。可是刘备就奸滑得多,常常跟着白吃白喝不花钱。这一来,那两位就不干了:都是一样做小买卖的,谁手头也不富裕,又不是什么好客的“孟尝君”(秦琼就有个外号叫“交友赛孟尝”),凭什么总请你?两个人一商量:得,这么下去咱俩太吃亏,不如把他做了得了。于是二人再次掏钱请客,地点就在在张飞家屋后一棵桃树下。他俩把桌子抬到屋后树边,桌头对着井口,拿席子把井口盖住,在席子上放只凳子。两人摆好酒菜,事先在两边的座位上坐好,把席子上那个凳子空着留给刘备。刘备果然上当,一见有个空位,就一屁股坐上去。可是刘备却根本就没有掉进井里,反而没事人似的照样大吃大喝。二人大惑不解。还是关羽比较有心眼儿,知道其中必有缘故,故意把筷子掉到地上,趁机掀开席子一看:我的天,原来席子下面烟雾弥漫,其中隐隐有一条白龙正稳稳地托着席子呢!关羽这才知道刘备是真龙天子,有神龙护体,于是和张飞一商量,既然碰上这么个主儿,咱俩还是拜个把子吧!将来咱兄弟当了皇上,咱们不也能跟着沾光嘛!这就是“桃园结义”的初衷。 不过关于白龙一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因为刘备十分善于察言观色,所以早就察觉了关、张两人神色有异,怀疑他们要对自己下手。他一见那张席子,就先有了防备,于是趁二人不注意,偷偷将一个点燃了的旱烟袋丢入井中。因为烟袋是狗皮做的,一时半会沉不下去,那烟雾便灌满全井,上下翻滚,宛如白龙一般。而且刘备也学过轻功,装模作样地坐在井上,根本就不会掉下去。所以才骗得关、张上了当,成为辅佐他打天下的最忠诚的手下。如此看来,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分明就是骗吃骗喝更兼骗人的超级奸雄。这一点,比起曹操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曹操虽奸诈,骗人也大都是权宜之计,骗人一时,不骗人一世;哪有像刘备这样一骗就骗那两位一辈子的。 还有他们兄弟三人排名的问题。据说三人决定结拜后一论年龄,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一下是老大谁是老二就不好确定了。三人一商量:既然园中有棵树,咱们不如都去爬树,看谁爬到最高谁就是老大。结果张飞手脚麻利,很快就爬到了树上。关羽一看,只好爬到一半,占了中间。刘备没办法,索性连树也不爬了,就往树下一蹲,完事了。张飞正高高兴兴准备当老大呢,可是刘备却表示,树是从下往上长的,下面的才应该是大哥。关羽一看张看毛毛躁躁的,不如刘备稳妥,况且刘备才是真龙天子,反正他怎么着也是老二,所以也站出来支持刘备。这么一来,二比一,张飞没办法,只好屈居老三了。看来即使是个兄弟排名也要动点儿歪脑筋的。 而关于三人起事的故事,还有一个更血腥的版本。由于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准备干一番事业,刘备对两位兄弟说:我孤身一人,没有家小,所以也没有后顾之忧。可是你二人都有老小牵挂,恐怕意志不坚定,中途有退缩之心。于是二人为下决心,约定相互杀了家人,以免牵挂。关羽做事绝决,毫不犹豫,到张飞家将其老小杀了个干干净净。可是张飞杀到关键时候心有不忍,于是带走了关羽已长大成人的长子关平,又放走了有孕在身关羽妻子胡金定,后来胡金定生下一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小英雄关索。在《三国演义》里,关索的身世被轻描淡写,关索的故事也简单至极,只说关羽荆州失陷后逃难到鲍家庄养病,伤愈后听说东吴仇人已死,乃回归蜀国,后随同诸葛亮南征,被任命为先锋。可惜这个堂堂先锋官,在七擒孟获时基本没有什么戏码,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其原因就在于关索的故事在民间已经广泛流传,写出个不一样的内容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同。这里还有一个佐证:在《水浒传》里,排在天罡星第三十二位的杨雄绰号就叫“病关索”,其中“病”字,乃是“更厉害”或“超过”的意思。与其他什么“小温侯”“赛仁贵”“八臂哪叱”相比,杨雄的地位高得多,绝不可能拿一个不入流的小人物起绰号。 那么刘关张结义的真相究竟如何?还是看《三国志》好了。在历史上,不仅根本就没有“桃园结义”一事,只说他们三人“恩若兄弟”,不过是私交比较好的主子和两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已。甚至于关羽的年龄还要比刘备大一些,根本就不是什么“二弟”。同样是这个关羽,也不是什么“义绝”千古的人物。他投降曹操,虽是无奈之举,也是自己的选择,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三誓”的“大义”。至于这段故事的创作,也有一个传说。 据说罗贯中老爷子写《三国演义》时,前半段都写得很顺利,可是到关羽降曹这一节犯了愁。因为依他本意就是要把关羽塑造成一个忠义无双之士。可是关羽降曹又是历史事实,即使说不上“地球人全知道”,至少也唬不过同时代那些读者。这可怎么办呢?实在不行就照实写?又实在不忍心。老爷子思来想去也不好下笔,结果当天晚上他就做了个梦,梦见关羽前来求请。虽是求情,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向他鞠躬施礼,而后钻入地下变成一只大萝卜。罗老爷子拔起萝卜,见一丛莹莹绿叶将个红萝卜盖得严严实实,便明白是关羽要他笔下留情,为其“遮掩遮掩”,于是老爷子便拿起他那只生花妙笔,写下了“屯土山约三誓”以及“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 最后成书的《三国演义》,其中关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很为后人称道,是该书第一个经典情节。然而可惜的是,这样的情节,乃至后来怎样“兄弟情深,誓同生死”的情节都不是历史的真相,只是寄托了作者或以作者为代表的文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而实际上,甚至还不如民间传说中的更加真实,至少不如民间传说更加接近人心,也更加接近人性。这一点,不要说“桃园三结义”,也不要说“瓦岗四十六友”,甚至梁山“一百单八匠”,甚至数以万千计的某党某派……亦不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