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39|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三月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 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九峰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工部在一千多年前所吟咏的京城长安士女在三月三日踏青盛况,至今读来,犹感亲切。古人称三月三为“上巳节。”它与华夏诸多伟人和名人皆有关联。远古的不必去说他,单说东晋的王羲之吧。他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偕谢安,孙绰等众多文人雅士到山阴附近的兰亭去作“修禊”之会,乘着微曛写下了震烁千古,被后学尊为“中华行书第一帖”的“兰亭集序”。为中华文明宝库和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件永世无可替代的书法瑰宝。

      古往今来,三月三踏青对文人墨客们来说,去寻春问红已约定俗成,翻开唐诗宋词,以及前人笔记小品所记载,每当三月三日至,那呼朋引类,结社山水,分韵咏诗,对酒高歌的诗篇和佳章,瞩目可见。而三月三在民间,亦保留了由来已久的踏青习俗。国内至今很多地方古风尚存。再具体到敝乡桐柏,这古老习俗仍一脉相承地保留着。只是一些习惯和内容已与古人相去甚远。修禊的意义似乎不存,游玩的乐趣依然高昻。

       吾乡每至此日,恰逢风和日丽,不论男女老幼,皆倾城而出。或三五好友相约,或兄弟姊妹相偕。各自带上熟食,顺着小渓溯流而上。一般前往水帘寺,龙潭河,祖师顶者居多。若兴致甚高者,还不忘揹上钢精锅,带上米,中午游累后,便依着溪流,支几块石头,捡些许干柴,架起小锅,煞有介事地煮起稀饭来。一河两岸的人们,纷纷把塑料布或报纸铺展在河床大石上,或铺展在两边河岸上,或铺展在山间的松竹下,然后把熟食一一拿出摆上,若男女混杂,可根据爱好,各自取饮带来的红酒或白酒,啤酒或饮料。大家欢欢乐乐地野餐一顿。聚者若清一色全是男人,那就少了些斯文,多了点豪气,斗酒使气肯定在所难免。总之,每当三月三这个季节,也正是桐柏山中桃李怒绽,柳丝轻摇,旷畴菜花金黄,平湖鸭绿如染,遍山杜鹃吐焰,花间彩蝶穿枝,林下春蝉长吟,梢上翠鸟曳风的时侯。伴着春溪潺湲,滿川人歌缓缓,一河笑语朗朗。把个春日点缀得暖意融融。常使寻春士女乐而忘返。

      前些年水帘寺还有社戏,锣鼓铿锵,山鸣谷应。在响遏行云的高亢声中,击点得人的精神格外振奋。尔今少人组织,唯剩春山寂寞,独余花事纷呈。最有趣的是,水帘洞原本系道家炼丹处,曾经红炉熠熠,青烟袅袅。如今水帘寺已是声闻中外的中州名刹,相距不远的祖师顶也重辟福地洞天。佛道二教谐和并存,各续香火,并且相处甚洽,这在华夏大地上或许是绝无仅有的吧?

       三月三在吾乡不仅保留了祖先流布下来的种种习俗,而在波澜壮阔的现代革命斗争史上,更具有特别意义。桐柏县的平氏镇,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置县,它的地理位置介乎于桐柏和唐河之间。桐柏虽属淮河发源地,而地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山脚下的淮源镇,却是一个分水岭。淮渎汨汨,向东而去,经湖北,过安徽,绕山东,奔江苏入东海。另一股淙淙细流,西向直奔,至鸿仪河溶纳入澧水,再西流与曹河,三家河融汇,赴唐河,走新野,去襄阳,汇汉水,至武汉进长江。平氏镇就座落在那条西去,隶属于汉水流域的三家河南岸。它南边是山区,衔接湖北的随州、枣阳。西北乃平原,与唐河泌阳毗邻。自古以来就是山货和百货的集散地。民国以前,这里商铺林立,车马辐辏。武汉很多大商号也在此地设有分号和货栈。就连外国传教士也看好这块“风水宝地”, 由美国天主教会于清代所建的“福音堂”至今仍保存完好。正因为平氏镇由来已古,又是个名闻遐迩的商埠,各种文化积淀也十分丰厚。距平氏镇西二华里的孤峰山下,每年都要在农历三月三这天举办传统庙会。(类似现在的物资交流会)。每年这时侯,方圆数百里的商人都蜂涌而至,来这里赶会,加上四乡百姓,人数多达数万。会上各类农资和农副产品,以及百货、杂货、布匹,应有尽有。更有当地执政者联合商民共同出资请来几台不同剧种的戏班子,在庙会期间,争相引亢高歌,互争人气。如哪个班子唱得最卖力,口碑最好,赢人最多,就预示着来年在这里仍有他一席之地。当地民众把庙会组织者,集几台戏于一隅打擂,使所有剧团中的每个演员都拿出最得心应手的演唱剧目,各自施展平生所学,并石破天惊般地亮出一手绝技,惊动观众齐声喝彩的这种做法,叫作“唱对台戏”。这样可以煽起商民们的高涨情绪,和庙会的热闹氛围。会间,各类杂耍也让人眼花缭乱,繁多并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更是比比皆是。这景况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一直绵延不断。时间推移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平氏庙会这种热闹仍兴盛未衰!

        正因为平氏镇在唐桐泌方圆数百里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庙会形式,早在囯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是倍受国共两党皆瞩目的地方。一九三二年,经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和河南省委共同商议,本着壮大和发展地方革命武装的宗旨,决定以农历三月三的庙会做掩护,夺枪起事。领导人有张星江、王国华、牛得胜、周骏鸣等。他们在唐河、桐柏、泌阳三县分别组织和动员了部分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二百多人,在三月五日这天,以烧香赶会为名,纷纷向孤峰山聚拢。每人脖子上扎一条白毛巾为记号,各自选定那些带枪的兵弁和保安队员,以及在货棚中挂有手枪以资炫耀,兼以自卫的大商号为目标。只等鸣枪为号,一齐发作,把早已锁定的人员一棒击昏,夺取枪支,乘乱而撤。

        这次夺枪行动,尽管十分成功,但当队伍撤至安棚姬岭寨附近时,突与当地民团遭遇。经在战斗中反复冲杀,虽突出包围,但损失惨重。张星江壮烈牺牲,牛得胜,周骏鸣俱负伤。经过这场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为保存革命火种,这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化整为零,仍然以星星之火,坚持在唐桐泌和湖北边缘地区到处点燃。而这场武装斗争,在当地影响极为深远。当年王老汉(国华)牛司令(得胜)三月三在平氏街山底下抢枪炸会的故事在民间至今流传不辍。。建国后王国华任河南省付省长。牛得胜任铁道兵司令员,55年授中将军衔。抗美援朝初启,牛得胜随志愿军第一批赴朝作战。也是第一个率一师人马与美军接战,并一鼓战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佬。由此一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美援朝热情,和全体志愿军指战员们的英勇斗志。为此一战,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文章中特别点名表扬了牛得胜,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85年夏季,他为了撰写《回忆录》,回故乡来作一次旧地重游。据说当他拉着当年和他共同浴血奋战的老战友,站立在孤峰山顶,俯瞰着眼前这片热土时,感慨万千,热泪盈眶,久久沉默无语!

        纵览农历三月三,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节日。它上接远古,下连现代。据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天出生。由于这位始祖的降临,结束了我们祖先们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学会了农耕渔猎,由是,夯实了中华民族的牢固基础。随着历史风云的不断变幻,历史赋于三月三更多的新篇章。具体于桐柏一隅,不但秉承了千百年来文人雅集的盛事,和民间寻春踏青的旧俗,更因为当年革命大潮的汹涌兴起,又给这个古老节日增添了一页崭新生动的内容。
     
       岁月如矢,往事已矣,长眠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英烈们,他们伟大的名字和英雄事迹,就象一座座不朽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也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史册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喚不回。如今这些用鲜血浇灌出来的片片春红,业已化作飞扬蓬勃的民族精神!不断地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珍惜,爱护,更加努力地去描绘这如画江山!试看今日这片英雄山水,蕙风和畅,万山锦簇。那些妍丽灿烂的杜鹃花,在春明三月,迎风绽放,如焰如燃。

      问花何故艳如许,应是英雄血染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4-7 06:1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4-1 16:21 | 只看该作者
先提起,抽空来细读学习!
3#
发表于 2010-4-1 16:22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脚印,此刻在文件里,稍后悉读。
4#
发表于 2010-4-1 16:35 | 只看该作者
三月三——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一篇带着古韵墨香的复度叙述,融风景、风俗、民间文化,以及重要的历史纪实共一体,复度有佳地解构文字,解构思想。这水彩画般的叙述手法,也是类属于艺术手法中的一种,由语言堆积和填充的画面充实、质感,有着特别的透明度和悉析力,与诸多思考有着相呼应,相映衬的对比气质,确实,读这章字,总有古来墨香之息,有着措词的学识感,厚重,但并不拘泥陈规,这种突破古典又转折现代的笔触应该算是独树一帜,风格亮丽,语言张力,生机,墨色浓淡的勾勒中更显示出中国画式的精彩之处,加上作者丰足、翔实、缜密的语句,令思路真有着不穷的延伸和回味。我发现作者的文章末尾,总会过浓再次把思想复构为一种有着高度凝聚感的精神中去,三月三是属于民间的,而历史是更要被谨记的,亦如那英雄之血染红的大地。欣赏如此深功的文底,以及独特的笔触。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敬一兵 的帖子

谢谢敬版第一时间关注,期冀指导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笨小暖 的帖子

每读小暖的评语,都勿庸置疑地使作者不得不再三慎审自己的作品,唯恐留下纰漏和错误。说心里话,总觉得是种鞭策,不得不继续努力!谢小暖
7#
发表于 2010-4-1 17:21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问好!
8#
发表于 2010-4-1 17:48 | 只看该作者
红色记忆,风土人情,一幅多结构的美丽画卷.问好
9#
发表于 2010-4-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与现实交融,风景与风情汇集,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三月画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杜永生 的帖子

等待杜版的批评指导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季大相 的帖子

谢季老师这么快就来关注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范廷伟 的帖子

谢范老师的评点
13#
发表于 2010-4-1 18:32 | 只看该作者
像在读一部三月三的史书。学习! :victory: :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风云裳 于 2010-4-1 18:33 编辑 ]
14#
发表于 2010-4-1 18:46 | 只看该作者
民俗加风景,一章好字!
15#
发表于 2010-4-1 18:5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每年的三月三,踏青的好时节。这时的山是绿的,人是精神焕发的。三月三的历史在当地是被人尊重的,今年一定出去春游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07:02 , Processed in 0.0771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