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04|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自己的路(感悟当前文学评论之争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6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自己的路(感悟当前文学评论之争鸣)

  看到蝉衣兄与老桑兄有关文学评论方面的各自见解,我深有感触。本来想跟帖,可又不知怎么说才好,因为自己的理解很有限,于是只能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谈一点自我粗浅的认识了。

  文学交流是文学兴盛的基础,在这种交流中自觉形成一种正常的文化氛围,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很好。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也看到别人。言语的差别,认识和观点上的不同见解,自古以来都是文学批评存在的必要因素。对于小说创作者,有益无益,也各有各的感悟和理解。记得蝉衣兄说过,写小说的人最好不要看文学评论,因为看多了文学评论,返回来往往就不会写小说了。这个是事实,而且我好像也看到过这么一个定论。文学评论同小说创作一样,都属于独立存在的文学表现形式,二者关系不大,也就是说,文学评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我们在这里谈的问题,应该不是仅仅对文学理论的研究,而应该是针对具体作品的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作品写作的方式方法,写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的作品写作的成功与否。这与文学评论与批评又有了区别,可以说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作者就像一个厨师,利用厨艺做出了一道道拿手好菜。作为读者来品菜的时候自然是从口味入手,然后是厨艺。而文学评论家针对的只是选用了哪些食材,而对菜肴是否好吃不感兴趣。所以,文学评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就是二者针对的目标不一样,这也是一些作者常常感觉到一些文学评论高高在上,看着明白,道理也非常的清晰,可一旦运用到实际中又感觉到空洞无物,摸不着头脑,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作品的点评,是直接对个体文学表现形式的具体判断,这种个体文学形式比如小说,它又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定程序。这个基本程序是必须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打破的,不然我们就无法区分散文、诗歌、杂文和随笔的存在了。有人想打破这种程序,独立创新也未尝不可,但接下来是否柳暗花明就不好说了。

  对于小说作品评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道理不说了,举个粗浅的例子,比如有人感冒发烧,吃点感冒药或者去卫生室打一针就管用,如果你非要去住院,先来个体检,然后再找专家给你上一堂如何预防感冒的卫生科普,再让外科大夫拿着手术刀过来看看是不是需要开刀,或者再请个外国大夫来谈谈西医是如何被引进中国的……估计这样下去,没病的人也被折腾成神经病了。从这一点来看,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角度的选择,本来一步路就可以到达家门口,可你偏偏要围绕地球走一圈。

  对于小说创作技巧的提升,取决于作者自我思想认识的提升。首先看你以怎样的心态来开创自己的写作之路。你是认真的,那就扎根着实的一步步走下去,走自己的路,并且走出一条经验之路,特色之路。经验是关键,不仅仅适合文学创作,生活中干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经验。有了经验,你才能有自我更清醒更独立的思考和认识,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其实是一样圆的。有时候,你还会自豪的发现,站在自家的庭院中看月亮才是最真实最浪漫的事情,别的地方都是虚无缥缈的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高大上的诱惑,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说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经验是资本,经验是财富。再举个粗浅的例子吧:我同事的女儿患了斗鸡眼,去医院纠正,他的弟弟是医院副院长,自然是请了最好的专家诊治。专家开了针剂,打一针就管用。后来,同事女儿的斗鸡眼又犯了,可巧当副院长的弟弟出差不在家。他就告诉其他大夫说打一针就行。门诊大夫就摇头,非要先检查不行,没办法,同事就带着女儿从量血压开始,全部按照体检的流程走了一遍,花了三百多元,最后才打了那一针。一针才20元钱,同事回来跟我谈起这事就苦笑,花钱无所谓,关键是这些大夫没有临床经验,凡事都要按部就班。可见,经验很重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经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这才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评分

1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4-26 10:53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坚决支持一楠老师的观点!

点评

谢谢九宫兄给予的支持!  发表于 2018-4-26 21:38
3#
发表于 2018-4-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26 12:26 编辑

一楠首版说的很好,很对,也是符合当前现实的,我也想举个例子,著名演员李冰冰,好像是在澳大利亚时,得了重感冒。发烧到四十度,国外法令不能用抗生素,家人看看几乎不行了,赶紧地接回国,打了几针抗生素后烧退下来了。说明什么?吃中国的粮食长大的人,生病了,就要用中国的方法来治,我从日本回来,什么都不带,也不要他的电饭煲,因为我知道,日本的电饭煲是用来煮日本大米的,我们吃的是中国大米,无需用日本的电饭煲,再说他卖给中国的电饭煲还得另加设备,又贵了许多,电压就不一样,所以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因地适宜是最好的,现在讨论的文学也应该站在本土上而不是国外的什么流派上,那是人家吃奶酪写出的东西,我们是喝豆浆写东西的,也是给喝豆浆的人看的。不是给吃奶酪的人看的。借鉴是可以的,就是不能拿来主义的接受。

点评

国人要自信,自信自己的传统文化,动辄用洋人的理论指鼻子挑眼是病,病的不轻!焉知洋人一直吃中国人的豆腐,说不定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抄袭梁山伯与祝英台呢——只可惜漏掉了最精彩的化蝶一幕  发表于 2018-4-26 22:08
不错,不能盲目的崇拜和一味的模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谢谢东方兄台!  发表于 2018-4-26 21:4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8-4-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言默然 于 2018-4-26 19:30 编辑

:victory: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其实是一样圆的。有时候,你还会自豪的发现,站在自家的庭院中看月亮才是最真实最浪漫的事情,别的地方都是虚无缥缈的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高大上的诱惑,是不切实际的。

诚!实诚的诚。赞!赞同的赞。

中国文学无须洋人认定,洋人认定的莫言并非就比刘振云好。以为《丰乳肥臀》比《一地鸡毛》差太多。中国人不一定习惯洋面包,或更喜欢馍馍包子千层饼的味道。


点评

言先生的头像又换了,温馨满满。谢谢认同和支持!  发表于 2018-4-26 21:4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4-26 11:1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的经验最终成自己的风格,我赞同一楠老师的话。

点评

谢谢子期!握手!:)))  发表于 2018-4-26 21:49
6#
发表于 2018-4-26 11:21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创作是这样一种过程,它根本不管你是不是拥有成套的理论和讲究,自然而然就跑出来了。当然这样的“跑”,也是受到某种自觉性的限制的。与潜移默化有关,与自我认识有关,与不断要求自己有关。总而言之,必须有活力。否则就是一潭死水。

点评

小说最大众,也就记叙文,学校老师就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始过程结果”,小说创作也就劳作,方式方法小学就有学,何须故弄玄机故作深奥把人绕糊涂了  发表于 2018-4-26 12:38
所言极是,深有体会,这是那些不写或不常小说的人无法体会的,创作过程其乐无穷其它是次要的。  发表于 2018-4-26 11:57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8-4-26 11:22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我以上所言,恰好就是对一楠斑斑所说的某种互补和映证。

点评

夏版的见解不仅是互补和印证,而是更是深刻!  发表于 2018-4-26 21:51
8#
发表于 2018-4-26 11:2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无法指导创作的文学评论,他评他的,你写你的。他们争论的是理论、流派,把你带上两句,大多都是中性语言,不妨中性看待。
若是针对你的作品的评论,不妨忽略那些高大上的部分,直接吸收对你有启发的,可操作的。
若是你的作品已经很高大上了,对于那些令你不愉快的评论,直接把他怼回去,保证下次他就自觉绕开你,见到你的威名他就连文都不读了。

点评

谢谢草舍兄。我不反对任何的评论和批评,我只希望综合对待,或者说把目光放低一点。:)  发表于 2018-4-26 21:54
中国文学史上有鲁迅,文学批评史里也有鲁迅。以楼主帖子观点,鲁迅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学批评无关。是否关联,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后再读他的文学批评,应该更容易清楚。说“镰刀不需要磨刀石”,也许可以闪瞎眼。  发表于 2018-4-26 19:27
这话要听,有点指导意义。  发表于 2018-4-26 12:23
说得好说得好!  发表于 2018-4-26 11:40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8-4-26 11:38 | 只看该作者
特别喜欢看一楠版主的分析和点评,深入浅出,一看就能明白,不用面目狰狞,亦不必唾沫星子横飞,即便对号入座者,面对这么温和的交谈,也能沉下心来想想有无道理,不会拿着盾牌举着剑,遇着硬的就举起来挡一下,遇着软的就刺你一剑。还有举例的方式挺好,像我这种笨人这么转换一下接受起来就好多了,并且会心地笑了。

点评

谢谢灯芯草。我这么写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看明白,尽管我的目光有限,见解也有限!但大家可以相互补充嘛!:)  发表于 2018-4-26 21:57
说的好!  发表于 2018-4-26 16:0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8-4-26 12:2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一楠老师的观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比实际指出文中的不足更具实际意义的事了。粗陋如我,看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所以每次只有仰望的份了。在实际写作中,每一次累积的经验至关重要,这是再好的理论都无法代替的。感谢老师,如此公正,公开的阐明我一直都弄不明白的道理,致谢!

点评

谢谢风铃。尽管读你的作品少,但看你的根基还是很扎实的。祝你创作愉快!  发表于 2018-4-26 21:59
11#
发表于 2018-4-26 12:35 |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阅读学习了。文中的文学观点受益了,支持一楠老师!祝好远握!

点评

谢谢五相子支持,交流提高,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18-4-26 22:00
12#
发表于 2018-4-26 14:56 | 只看该作者
写作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文学评论太过高深,不免有曲高和寡的落寞,反而那些通俗易懂的文评更大众化,也易于吸收。写评相辅相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走更远的路。

点评

紫竹说的对,我也喜欢针对作品的具体的文评论,而不是罗列什么文学标尺标准!祝好!  发表于 2018-4-26 22:02
赞同。小说也就最通俗最大众的文学,也就最寻常最普通的记叙文体,小说创作在文笔的磨砺在功力的积累,当然也须阅读须借鉴,并非就须高大上的玄妙深奥的理论指导  发表于 2018-4-26 21:57
走自己的路,无须介意洋人的脚步,说不定洋人都吃东方文化的醋  发表于 2018-4-26 19:3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发表于 2018-4-26 15: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邱天不写小说了,因为太虚的“领头龙”活动来写了一个半截文。见太虚文友的作品百花齐放,邱天就明白,小说创作走自己的路很重要,路子多,宽的、窄的、弯的、直的……都是路,都有目标的哈!走走就知道。

点评

谢谢邱先生。你说的对,无论路子宽和窄,自己坚持走下去最重要!  发表于 2018-4-26 22:04
14#
发表于 2018-4-26 16:07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8-4-26 14:56
写作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文学评论太过高深,不免有曲高和寡的落寞,反而那些通俗易懂的文评更大众化 ...

这段话异常中肯
15#
发表于 2018-4-26 16:09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8-4-26 11:16
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其实是一样圆的。有时候,你还会自豪的发现,站在自家的庭院中 ...

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的味道。

点评

谢谢花园老兄的关注和支持!大方向是“中国梦”,小方向是自己的“梦”,就是文学梦!:)))  发表于 2018-4-26 22: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34 , Processed in 0.0855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