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8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胡猜乱想:那些年,被我们乱用的词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10 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18-5-15 08:36 编辑

  传统文化流播了几千年,讹用乱用误用的也多如牛毛,下面就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误用的原意和本意大家都比较熟悉,今以小说家的逻辑推理方式来究其原因,会不会有点新意来博大家一笑呢?但请达者方家,不必深究。

  七月流火:本意是指星宿二(大火星)向西迁移,天气渐渐转凉了。现在经常曲解为七月太阳火热,天像下火了一样。这正好给弄反了。推理这种曲解定是现代人造成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公历和旧历的事。中国古代文化里的月份都是旧历(农历),而旧历七月恰是入秋时分--如今年的七月是8月11日到9月9日--天气自然转凉。而我国是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才使用公历,公历的七月份恰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此就有可能片面地认为这个词语是炎热的意思。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是争议比较多的一个词,原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是与征战有关的诗句,东汉郑玄就做过注解,认为这是战友之情,有点同生共死的意思。但现在普通性地曲解为男女爱情的誓约。其实就这诗本身来言,两个男人要拉着手一起去死,细究就有点男同的味道。而同性恋在我们国度历来是讳莫如深的避讳话题,不如干脆由着某些人曲解去,升华到异性恋的话,无论怎么煽情都是让人舒服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爱情诗同时也是谐音诗,李商隐含蓄地告诉情人,我如春蚕一般,直到死了丝(思念、情思)才会结束。后来被完全曲解。推理是十年文革以后的事,因为文革期间教师的地位受到不公正的冲击,被歪曲地称为“臭老九”(引申元朝统治者划分的“八娼九儒十丐”),那时候没谁敢赞美老师。但当我79年上学的时候,就出了两句现代诗是赞美教师的,大略是:老师是春蚕,牺牲自己,奉献他人;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们不难想象,自然有学生会问老师,古诗“春蚕”一句可不可以代表着老师的奉献精神呢?而在校老师最怕的是给学生解释爱情是怎么回事,他们的保守思想让他们违心地承认了这个错误。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引用了这首诗句来赞美教师。学校也不纠正,考试答题也算对,作文引用这首诗还有加分,被曲解误用的诗句便顺理成章地大行其道了。

  人尽可夫:本意是母亲教育女儿,每个男人都可以选作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这位母亲的意思是说,天下最亲的可不是丈夫,而是深爱女儿的父亲。但到了后来,却成为了放荡女人的代名词,形容女人可以和任何人上床,私生活糜烂。推理是某个很有文化的女人,家里出现了小三,气势汹汹骂上门的时候,激动之余把这句成语推了出来。估计她的意思是说,这么多男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为什么来抢我的男人呢?可小三的文化注定不高--一般小三都是以年轻貌美著称,所以她听到这个成语的时候一定会认为原配骂她放荡下贱,多半她还要哭天喊地地解释着,俺没有别的男人,俺和他是真爱,你才人尽可夫呢!老百姓喜欢看热闹,一听说有新鲜的骂辞,马上会传播开来,越传越广,把一个正常的成语给传淫荡了。

  呆若木鸡:在《庄子》里有个训鸡的故事,斗鸡训到最高境界眼前混沌一片,就像木鸡一样没有反应,任何鸡见了都会吓跑。这就类似武林高手在决斗时,眼前只有对手,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不会影响他分毫。而现在却来形容某些人傻傻呆呆的意思,或吓傻了,或反应极慢,十足的贬义词。估计是哪个没文化的半吊子,捡了个成语就如获至宝,用它来骂别人还自为得意,被骂的文化也不高,自然要以牙还牙。于是两个人互骂:“你呆若木鸡!”“你更呆若木鸡”……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是二声wéi,是修为和修身的意思,原意是:人若不修身,天地不容。据考没有明显出处,后人讹传是孔子所作。于是,这就给了很多自私自利之徒最铿锵有力的说理,往往在贪了集体的财物被别人指责的时候大拍一下桌子:“孔子都说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子拿这点钱不应该吗?”这里的“为”让他读成了四声,意思也完全扭曲了,成了“人不为自己着想,天地难容!”你还不能否认,只要把孔圣人搬出来,还真就难以驳倒他。所以这种错误的读法和错误的理由,便被广泛传播开来。

  “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的如果运用得多了,运用得久了,运用到被大多数认可了,就成了真的。同时真的却很难立足了,甚至成了被抛在历史垃圾箱里的膺品。百姓是不会计较这些真假的,他们只要自己觉得对就行,也没有什么想探索求证的念头。但我们这些搞文字的,做教师的,到底该随波逐流呢,还是该坚持真理呢?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5-10 07: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容嬷嬷呗,没她哪来这篇美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07:41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5-10 07:34
感谢容嬷嬷呗,没她哪来这篇美文。

感激涕零,要是计了酬,分她五元。
4#
发表于 2018-5-10 08:58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8-5-10 07:41
感激涕零,要是计了酬,分她五元。

剩下的咱俩喝酒喝茶喝咖啡。容嬷嬷那是一潭死水,是我一石,激起了你的千层浪。
5#
发表于 2018-5-10 09:24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这东西,有个词就“约定俗成”,就是以大多数人说的为正确,文字亦然。
比如曝光,本读“瀑”,但大家都读“暴”,就真的叫“暴光”了。
文字也是,比如“射”,左边的“身”字本来应该是“弓”字,右边“寸”是手,两者会意,表示射箭,但由于“弓”和“身”字形相近,弄混了,后来就将错就错了。
过去语言文字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只以经典著作为准。现在国家有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统一标准。搞文字的和老师都一样,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以国家规定的现代汉语音形义的标准为标准,比如“琵琶”左边的王字旁,原来最后一笔是横,现在改成了提,那就写提吧。否则,就可能误人子弟(至少叫人家考试丢分啊)……
6#
发表于 2018-5-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5-10 09:24
语言这东西,有个词就“约定俗成”,就是以大多数人说的为正确,文字亦然。
比如曝光,本读“瀑”,但大家 ...

同意水先生。
很多词语的原意在后来的运用过程中被引申或转译了,怕就怕经过时间考验的约定俗成,很厉害的。
比如桃之夭夭被戏谑成逃之夭夭,早已收入成语词典。
证据确凿的“凿zuo”,由于约定俗成,字典中已经注明“也读作zao”。哈哈,“鹄”过些年会读成“号”,亦未可知。

点评

和您想一起去了。  发表于 2018-5-10 11:00
7#
发表于 2018-5-10 10:4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事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感谢老师分享知识。加分支持!
8#
发表于 2018-5-10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8-5-10 11:12 编辑

其实,这就是汉字、汉语进化的过程,演变的结果!北大那个“鹄 hu” 说不定就真的念 “ hao ”了呢,真的没准儿啊!

点评

演变恰当,进化不见得,退化多些。  发表于 2018-5-10 11:10
9#
发表于 2018-5-10 11:17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5-10 07:34
感谢容嬷嬷呗,没她哪来这篇美文。

你看,自从散文搞了个“一句话点评”后,引领作用呈现出来了不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3:0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5-10 09:24
语言这东西,有个词就“约定俗成”,就是以大多数人说的为正确,文字亦然。
比如曝光,本读“瀑”,但大家 ...

所以说法不责众,犯的错误也不能责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3:1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5-10 10:36
同意水先生。
很多词语的原意在后来的运用过程中被引申或转译了,怕就怕经过时间考验的约定俗成,很厉害 ...

最后一句亮了,这事不是不可能发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3:10 | 只看该作者
山渐青 发表于 2018-5-10 10:42
有些事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感谢老师分享知识。加分支持!

中国文化太深了,大家都是在不断学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3:11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5-10 11:08
其实,这就是汉字、汉语进化的过程,演变的结果!北大那个“鹄 hu” 说不定就真的念 “ hao ”了呢,真的没 ...

honghao念久了,也挺好听的。
14#
发表于 2018-5-10 13:19 | 只看该作者
成语随着时代的推移,意思也会发生变化。
15#
发表于 2018-5-10 13:44 | 只看该作者
其他认可,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略有商议:1、教师的地位排在第九位不是文革时排的,是元朝,而且不专门指教师(更多地指卖弄文字者),文革只是在把它作为贬辱教师的话来用,没有官方排位次之说,况且文革时基本没妓女;2、此句现在仍然没有误解其原意,其他用于赞美教师或者赞美为工作鞠躬尽瘁的人,都是引申,并无不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2:30 , Processed in 0.05872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