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63|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你最喜欢杜甫的哪些诗歌,并谈谈你内心的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2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起杜甫,就会想起一个在乱世末路上颠踣的行者,一个衣食未安的思想未安的老者。想起杜甫,人的心会沉郁起来。眼睛行走在他的雕塑与诗行上,定然会感觉他伟大的苦吟,吟出了汉语之美,人心之美,也吟出了困厄人生顿挫的韵律与生命的苦楚。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他的作品还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一个无依无靠的乱世漂零之人,能够在生命中留下一部传奇诗史供后人传颂,能够在客居之地建起自己的茅屋并且传之久远供世人朝拜,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苦难?因为他的才华?我相信是因为这两者的结合,使他成为一个时代的伟人。
  
   欢迎跟帖讨论你最喜欢杜甫的哪些诗歌,并谈谈你内心的感受!


2#
发表于 2018-5-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5-22 15:57 编辑

喜欢杜甫的七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杜诗的七律都让人叹为观止,这与杜甫的经历、学识、胸怀不无关系,仅有任何单方面的成绩都无法企及的。
3#
发表于 2018-5-22 19:49 | 只看该作者
很奇怪,我记得最深的是这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嗯,一直难忘。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21: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安版来我家坐沙发。喜欢杜甫的七律,很好。杜甫的经历,常人去经历的话,是写不出诗来的。这与他的胸怀,才识密不可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21:58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朱门臭酒肉,路有冻死骨,多少老百姓都记得。当时阶级不平等,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此句真实深刻。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23:0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跟帖,有意外收获等着您啊!
7#
发表于 2018-5-23 15:39 | 只看该作者
记忆最深的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经历过等信之苦。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6:2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5-23 15:39
记忆最深的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经历过等信之苦。

是的,我们如果盼牵挂家人,盼望信息,若是迟迟不得,那心情自然是焦虑而紧张有。所以家书抵万金,也足见战乱之苦,及老百姓对安居乐业的向往。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06:06 | 只看该作者
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作品《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哪些是你喜欢的,来这里分享吧!
     
10#
发表于 2018-5-24 16:35 | 只看该作者
1、《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可谓精品
2、《春望喜雨》中“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可以说传万古。
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读李杜诗选时,起首两句耳熟能详,经常背的诗文
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臭酒肉,路有冻死骨” 作者爱祖国、爱人民的胸怀跃然纸上。老百姓都记得此佳句。
4、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可谓是上上之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这是上学时必须读之文,而且必须得背会。
6、《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堪称绝句。

还有很多可举之例,就不多言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18-5-24 22:51 | 只看该作者


    《春夜喜雨》、《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3:07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两首诗让很多人喜欢。谢谢小鱼分享。远握,遥祝您愉快。
13#
发表于 2018-5-28 15:0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印象中,杜甫的一生受生活所迫,可谓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以前,我所知晓的杜甫,他以书写亲身见闻、反映基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作为人生的追求,被后人称为“诗史”,尤其是“三别”、“三吏”书写劳苦大众的呼声,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之效。而在生活的地域,杜甫在公元759年,他在长途跋涉前往蜀地过程中,曾于天水辗转抵达当时的同谷县栗亭。此处,如今距离笔者仅有几十里的车程。据说,杜甫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初,从栗亭出发,沿着古蜀道而行,途经木皮岭和青泥岭,留下了《泥功山》、《白沙渡》等不朽诗篇。感佩于少陵先生的“千古绝唱”,笔者曾有幸沿着他走过的道路一路寻觅,深切感受到了他携妻子行移的艰辛。当然,位于临县飞龙峡的“杜甫草堂”,我也前去拜谒过。在杜甫塑像前,我心怀虔敬地鞠躬,表达对这位“诗圣”的爱戴。当然,也曾写下几首拙作记行,以表达内心的真切情愫,传达对杜甫发自心灵深处的敬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9:1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5-28 15:09
在我的印象中,杜甫的一生受生活所迫,可谓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以前,我所知晓的杜甫,他以书写亲身 ...

看到刘版主的点评很有心,对诗圣很是了解,这一定是花了时间的。看了点评后,特别让羡慕的是能亲自拜谒粟亭与草堂及塑像,我想圣人一定能感受到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的敬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9:24 |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5-24 22:51
《春夜喜雨》、《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语非常美妙,又犹如有一幅图画呈现眼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8:18 , Processed in 0.1112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