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3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惜时励志、发奋成才的金玉良言——读文天祥诗《题钟圣举积学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25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7-27 20:15 编辑

            
           惜时励志、发奋成才的金玉良言
                 ——读文天祥诗《题钟圣举积学斋》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循循善诱的引导,他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都像磁石一般吸引他埋头苦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传统文化知识营养。数年如一日,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仅为实现远大志向打下了雄厚基础,而且收获到如何巧用时间,积累学问,奋发进取的累累硕果。

      当文天祥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迈进的时候,他有幸参观了友人钟圣举雅号“积学斋”的书屋,面对环境优雅的书房,触景生情,深有感触,诗兴大发,文思如涌,挥毫写下了这首质朴无华,通俗易懂,理趣深厚的五言古诗,用含蓄委婉的语调告诫世人,从现在做起,珍惜时光,从点滴做起,积累学问,惟其如此,必能终成大器。

       联想文天祥从19岁参加乡试夺得第一,再到殿试考中进士,一路过来名列前茅,蟾宫折桂,这无疑是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发奋努力的结果,对如何惜时如金,勤学苦读,学有所成,文天祥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成功经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作为青年才俊的文天祥,他更是乐意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从他身上受到启发,通过夜以继日地发奋苦读来扎牢根基,努力成为栋梁之才。

      通过文天祥写这首诗的初衷和用意,就不难理解他在诗句里所表达的主题意蕴和深刻内涵,所抒发的朴素情感和独特意味。全诗开篇,文天祥借助自身平常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地描绘出一幅生活画面,这就是文天祥看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家过分看重积聚财富,盲目攀比,而忽视了对文化知识这些精神内涵的追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更多人不知道珍惜时光,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意思是东家积攒金银财宝,西家摆设珍贵珊瑚,“黄金”与“珊瑚”代表着贵重财物,是财富与家产的象征。这里“东家”“西家”明显不是确指,也就是只指“东家”与“西家”两户人家,而是用“东家”与“西家”泛指一部分人家,虽然遵循律诗高度凝练的语言规范,文天祥在诗中并没有点明这些人家积聚财富的用意,但是通过诗意不言自明,那就是显摆与夸富,满足互相攀比的媚俗心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天祥在诗意地描绘了世相画面之后,笔锋一转,旗帜鲜明地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不管如何积聚财富,不论怎样显摆夸富,其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让更多人知道聚财与显摆者很富有之外,还能在社会上留下什么?因为金银财宝就像草叶上的露水,很容易晾干而消失,荣华富贵也如同过眼云烟,而大好时光总在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所以,那种表面上追求聚财和显摆的做法是多么可悲可叹啊!

       文天祥视富贵如浮云、如露珠,他用生动事例指出,过分看重积聚财富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缺憾,那么,除了金钱与家资之外,人们更应该看重和追求什么呢?文天祥以古人为典范,通过今人与古人两相对比,用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为人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畬”,文天祥在诗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古人最为看重分秒必争地读书学习,孜孜不倦地奋发努力,在先贤眼里积累学问就像耕田种地一样,没有耕耘,怎会有收获?

      文天祥虽然生动形象地以耕田种地来比喻积累学问,但是他仍然觉得还不足以透彻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于是顺着古代先贤的思路与经验,更进一步地阐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要想有一番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加倍珍惜宝贵时光,在广袤的知识原野上殷勤耕耘,矢志如钢,永不懈怠。“彼美不琢琱,椟中竟何如?”是蹉跎岁月,自甘平庸,还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就如同那美玉一样,如果不经过雕琢,那么就会默默无闻地毁于椟中,黯然失色,岂不惋惜。正如《论语·季氏》所言:“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当文天祥心驰神往地汲取了古人先贤的宝贵经验之后,灵动的思绪又飞回到眼前情境之中。“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地处江西省赣县之南的空同山上白云缭绕,犹如人间仙境,仁人君子们交口称赞的“积学斋”就坐落在环境优美的空同山中。文天祥娴熟自然地引出了全诗的重点所在“积学斋”,紧接着对“积学斋”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进行了细致描绘。“棐几照初阳,垂签动凉嘘”,初升的太阳映照着“积学斋”里的香棐书案,书案上悬垂的书签仿佛能够掀起阵阵凉风。面对如此清新雅致、闲适恬静学习环境,文天祥感慨万端,此情此景,也许他正在想象着友人钟圣举手持书卷,朗朗上口的痴迷情态。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在文天祥眼里,尽管久负盛名的“积学斋”幽深静谧,洋溢着浓厚的治学氛围,但是它同那些学堂、学馆相比,却显得偏僻而简陋。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但是“积学斋”里的方寸之木却能比过尖尖的高楼,勺水之积却可以让鱼龙畅游啊!每当读到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好时光为何总是来得迟而去得快啊!我们只有紧跟时光的节奏,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取再进取,永远莫停留,才能不辜负岁月馈赠。“积学斋”周围犹如武陵仙境,置身其中,让人顿时感到超然物外、远离喧嚣、清静悠闲,房屋里浓厚的书香氛围,更是把人引入到一个攀登书山、遨游书海的绝妙胜境,而这正是一个读书求知之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最高境界。凡此种种,又一次震荡了文天祥的思想感情,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使他情不自禁地抒发了韶光难留、光阴易逝的无限感慨,寄托了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远大情怀。

         这首诗在立意构思上匠心独运,开篇由眼前社会现象入手,继而展开联想,思接千载,以古喻今,转而又回到身边现实。在表现手法上,先由近而远,再由远而近,先由实而虚,再由虚而实,通过时空转换,虚实结合,衔接自然,结构紧凑。意境创造和感情抒发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质朴清浅的语言,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20:09 | 只看该作者
打算多读一些文天祥的诗文作品,读后有重点地撰写理解与评价文章,但愿以此篇为开端,有所收获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一首写于700多年前的诗歌,文天祥以其敏锐的眼光,深刻揭示了人们盲目追求金钱与物质的价值观,联想当今时代,拜金主义、贪图物质享受等现象依然存在,文天祥的一番苦心和用意,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6:45 | 只看该作者
全诗开篇,文天祥借助自身平常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地描绘出一幅生活画面,这就是文天祥看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家过分看重积聚财富,盲目攀比,而忽视了对文化知识这些精神内涵的追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更多人不知道珍惜时光,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本身在青年时代就是惜时如金、酷爱学习的典范与楷模,他用自己数十年的亲身体验写出的作品,读起来真实、自然、亲切,不要说这首诗已经过了700多年,就是再过千年万年,也依然历久弥香,感动激励很多有志有为青年!!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不管如何积聚财富,不论怎样显摆夸富,其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让更多人知道聚财与显摆者很富有之外,还能在社会上留下什么?因为金银财宝就像草叶上的露水,很容易晾干而消失,荣华富贵也如同过眼云烟,而大好时光总在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所以,那种表面上追求聚财和显摆的做法是多么可悲可叹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09:16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循循善诱的引导,他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都像磁石一般吸引他埋头苦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传统文化知识营养。数年如一日,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仅为实现远大志向打下了雄厚基础,而且收获到如何巧用时间,积累学问,奋发进取的累累硕果。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1:21 | 只看该作者
联想文天祥从19岁参加乡试夺得第一,再到殿试考中进士,一路过来名列前茅,蟾宫折桂,这无疑是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发奋努力的结果,对如何惜时如金,勤学苦读,学有所成,文天祥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成功经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作为青年才俊的文天祥,他更是乐意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从他身上受到启发,通过夜以继日地发奋苦读来扎牢根基,努力成为栋梁之才。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通过文天祥写这首诗的初衷和用意,就不难理解他在诗句里所表达的主题意蕴和深刻内涵,所抒发的朴素情感和独特意味。全诗开篇,文天祥借助自身平常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地描绘出一幅生活画面,这就是文天祥看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家过分看重积聚财富,盲目攀比,而忽视了对文化知识这些精神内涵的追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更多人不知道珍惜时光,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意思是东家积攒金银财宝,西家摆设珍贵珊瑚,“黄金”与“珊瑚”代表着贵重财物,是财富与家产的象征。这里“东家”“西家”明显不是确指,也就是只指“东家”与“西家”两户人家,而是用“东家”与“西家”泛指一部分人家,虽然遵循律诗高度凝练的语言规范,文天祥在诗中并没有点明这些人家积聚财富的用意,但是通过诗意不言自明,那就是显摆与夸富,满足互相攀比的媚俗心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20:37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视富贵如浮云、如露珠,他用生动事例指出,过分看重积聚财富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缺憾,那么,除了金钱与家资之外,人们更应该看重和追求什么呢?文天祥以古人为典范,通过今人与古人两相对比,用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为人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畬”,文天祥在诗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古人最为看重分秒必争地读书学习,孜孜不倦地奋发努力,在先贤眼里积累学问就像耕田种地一样,没有耕耘,怎会有收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21:53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虽然生动形象地以耕田种地来比喻积累学问,但是他仍然觉得还不足以透彻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于是顺着古代先贤的思路与经验,更进一步地阐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要想有一番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加倍珍惜宝贵时光,在广袤的知识原野上殷勤耕耘,矢志如钢,永不懈怠。“彼美不琢琱,椟中竟何如?”是蹉跎岁月,自甘平庸,还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就如同那美玉一样,如果不经过雕琢,那么就会默默无闻地毁于椟中,黯然失色,岂不惋惜。正如《论语·季氏》所言:“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5:07 | 只看该作者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好时光为何总是来得迟而去得快啊!我们只有紧跟时光的节奏,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取再进取,永远莫停留,才能不辜负岁月馈赠。“积学斋”周围犹如武陵仙境,置身其中,让人顿时感到超然物外、远离喧嚣、清静悠闲,房屋里浓厚的书香氛围,更是把人引入到一个攀登书山、遨游书海的绝妙胜境,而这正是一个读书求知之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最高境界。凡此种种,又一次震荡了文天祥的思想感情,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使他情不自禁地抒发了韶光难留、光阴易逝的无限感慨,寄托了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远大情怀。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20:11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在立意构思上匠心独运,开篇由眼前社会现象入手,继而展开联想,思接千载,以古喻今,转而又回到身边现实。在表现手法上,先由近而远,再由远而近,先由实而虚,再由虚而实,通过时空转换,虚实结合,衔接自然,结构紧凑。意境创造和感情抒发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质朴清浅的语言,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4:59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循循善诱的引导,他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都像磁石一般吸引他埋头苦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传统文化知识营养。数年如一日,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仅为实现远大志向打下了雄厚基础,而且收获到如何巧用时间,积累学问,奋发进取的累累硕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2 14:15 , Processed in 0.0499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