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8-9-7 15:00 编辑
咏怪石
苏轼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注:注意此诗,是因为诗中的象声词:{左石右宫}{左石右隆},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书里写作“硿隆”。这个象声词,在老家人等的嘴里经常用到,再加之苏轼亦是四川眉山人,便以为这是家乡方言。但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苏轼诗集全注》,发现韩愈写诗亦用到此词,可见它不是四川方言。它终究很是生僻,我便继续把它当成方言,并写入《方言与识字》里。
附:《方言与识字•硿隆》 小时,父母在杯子坪教书,只两间宿舍,一间灶房,一间卧室。父亲在灶房檩上铺层木板,自制一张简易楼梯,让我们兄弟睡在楼上。吃了晚饭,做好作业,父亲命令我们上楼睡觉。早早的,哪睡得着?于是打打闹闹,整出很大的响动,躺在床上看书的父亲见我们闹得不成样子,喝斥:整得kǒnglǒngkǒnglǒng的,想吃栗板儿?不听话时,父亲曲起中食指,敲我们的头,就是吃栗板儿。听到父亲喝斥,我们乖乖地躺下,不敢再闹。 Kǒnglǒng,是家乡人常用的象声词,是响声的意思。但这响声,不同于耳光打在脸上那么清脆,开山放炮那么猛烈,小孩哭闹声嘶力歇那么嘶哑。它有点沉闷,有点回声,有点气势,却不特别响亮。后来,读了点书,以为它是轰隆隆的简化与音变,应该写成轰隆。
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第五章《大江东去》:“《苏轼全集校注》中有一首《咏怪石》,讲述他年轻时,疏竹轩前有一方怪石,不仅形状怪异,而且无比灵异。有一次,它来到苏东坡的梦中。开始的时候,苏东坡还以为那是一个厉鬼,感到无比恐怖,后来才从它硿隆的声音中,分辨出它的词语。”见到“硿隆”,一下了想起小时候父亲喝斥我们时说的kǒnglǒng, 正是这个读音。
硿,曾经遇到过。苏轼的《石钟山记》有“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一句,硿,读作kǒng,显然是象声词。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苏轼诗集合注》第四十九卷《咏怪石》,诗中有“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渐闻■(左石右宫,下同)■(左石右隆,下同)声,久乃辨其言。”。祝勇所说“硿隆”,在苏轼的原文里写成“■■”。通过《汉典》汉字拆分,可以找到■(左石右宫),读作hóng,无注释;找不着■(左石右隆)。或许,宋时的眉山,有此口语方言,却无汉字对应,苏轼便自造“■■”一词,来象石头说话时有点沉闷、有点回声、有点气势的声音。其实,这是想当然。“■■”一词,早在唐代韩愈、孟郊的《征蜀联句》里就有,其诗句为:“投奅闹■■”。奅,同“炮”,炮石,用器具发射或从城上投下砸击敌人的石块。
韩愈孟郊《征蜀联句》、苏轼《咏对石》诗中的“■■”一词,很生僻,今天难以书写,读音也与方言有异。家乡的象声词kǒnglǒng,写成硿隆较为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