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3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恍惚的司马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19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写志史的人都要在凡例或说明中标注“详近略远。详异略同”的字样,以表达志史的特色和严谨及真实性。这是司马迁的功劳,他开创了中国志史写作模式的先河,并以真实严谨为写作规范。

    但司马迁本人所著《史记》却也不乏虚构、混乱之处,仅以《史记》前三篇为例,众多名家学者对《史记》的开篇之作《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多有诟病,笔者在反复阅读之后也略感遗憾。太史公一定也是颇费心思的,把传说变成正史,本就是难上加难的事,一方面需要对人物、事件去伪存真,另一方面远古时期并无成熟的汉字,类似结绳、图画等记录方式缺乏时间线轴,因此,传说即使是真实的历史,时间脉络也难以考究。这正是《史记》远古篇章缺陷的原因。

    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所谓的五帝到夏禹,再到商汤,基本是传说的基调,如果不考虑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成的延续性,这些人物和事件是不应该入史的,太史公恣意入史,渲染有加,笔者分析他是确信远古时期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优于现代人的智慧的,否则以司马迁的严谨,不可能把我们认为荒唐的事写入史册。

    《史记》开篇即有“黄帝者……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之夸张,把黄帝说成神童,这勉强说得过去,毕竟今天也不乏神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就是例证。但在介绍成汤的家史时,述及其祖先殷契(帝喾的儿子)出生时,言其母简狄外出洗澡,“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就显得荒诞不经了。这给后来写史之人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遇有伟人出生必有异象。如果殷契真是鸟生的,那成汤一族的祖先应该是鸟而不是帝喾,更不应该是黄帝了,中华民族其中的一支只能叫“鸟人”了,涉嫌骂人。在《周本纪》中,司马迁描述周朝的祖先后稷的出生更为荒唐,其母姜嫄“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也就是说,周武王的祖先是巨人的脚印。怪异的是,更远的“三皇”(燧人伏羲神农)的传说如伏羲蛇首人身、神农人身牛首因传闻缪悠而为司马迁摒弃,只以更贴近真实的五帝传说作为传承的开端,这体现了他的严谨,但本纪中却又不乏荒遐内容,不能不说太史公在史料选取和记载时有些恍惚。

    黄帝功成,司马迁所记其辖域范围也存疑。按《史记》所记,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甘肃平凉一带),南至于江(长江),北逐荤粥(匈奴),都是黄帝管辖范围,而且黄帝的足迹踏遍其管辖范围的外延,东登丸山(潍坊一带)和泰山,西攀甘肃镇原鸡头山,南入神农架和洞庭湖,北踏茫茫蒙古草原,如果在今天这不算个事,但推溯到4000年前,且在大禹道九山、治九川、立九州之前,短时间内踏遍这些地方就有点不可想象了,其中翻山跨泽越岭涉河何其艰难!加之灾病猛兽侵扰,与部落联盟不断征战,这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单说北逐匈奴,到汉朝时,汉武帝也没逐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以和亲求和平,康熙皇帝进入漠北,连敌人的影子都见不到,远古时期的黄帝部落又怎么能统治草原?这还不算,黄帝驾崩后,其孙颛顼继位,疆域向南扩大至越南北部(古称交阯),西边拓展到塔克拉玛干(古称流沙),东域抵达日本(古称蟠木或扶桑),比现在的国土面积还大,其他不说,光是抵达日本一项,肯定是做不到的,那是航海事业,有那么先进的船吗?方向怎么把握?要知道,中国历代有多少次要征服日本都没实现,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因为还没到日本本土,海军要么被风浪打得全军覆没葬身海底,要么被吹到爪哇国去了。

    更为荒诞的是人物关系和年龄。黄帝以下至周朝,历经约1500年,中国的统治者均是黄帝后裔。黄帝生25子,与正妃嫘祖(发明了养蚕)所生的两支后裔成为远古中国的主要统治力量。黄帝死后,传位其孙颛顼,颛顼死后,传位另一支的后代,即颛顼的侄子高辛,史称帝喾,帝喾死后,传位其子放勋,史称尧。这样的人物关系与时间脉络都可以接受,但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史记》记述,尧死后让位给颛顼的后代舜,舜是谁?是颛顼历经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等六代的玄子玄孙,是颛顼的6世孙,而尧是颛顼的侄孙子,差了四代人,却生活在一起,这样看,要么颛顼一族均短命,要么是尧命太长。尧与敬康同辈,即使从敬康开始后代都是短命鬼,15岁就生子传宗,至舜也需要60年,那么以此推算,尧至少比舜大60岁。《史记》所载,舜“年五十八尧崩”,则尧至少活118岁,这在平均寿命不到20岁的远古可谓奇观,而且奇迹是在最保守的估计中产生的。

    舜与禹又是同时代人。禹是谁?是鲧的儿子,颛顼的孙子,也就是说,禹是敬康的兄弟,是尧的堂兄弟,是舜的四世祖。按照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的说法,舜在世刚好100年。按照辈分最保守的估计,舜出生时禹应该60岁,舜崩,让位给禹,那么禹应该在160岁继位,大禹艰难治水,“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非但没有殚精竭虑,反而锻炼了体魄,160岁正当壮年,令人叹为观止。非但如此,禹在舜崩守丧3年后即天子位,在位10年,“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说明夏禹至少在世173年,这是何等的长寿,于今天也是奇迹。不知司马迁怎么想的,竟以为真。

    禹建夏朝,历13代至桀,而黄帝的另一支脉帝喾有子契(就是前面提到的鸟人),契与禹同辈,是堂兄弟,自契到成汤也历经13代,即桀与成汤同辈,兄弟相残,时间脉络上也属合理。但接下来司马迁又恍惚了,帝喾与姜嫄所生的孩子后稷(就是前面提到的印痕人,也是中国农业的鼻祖),传宗接代15世后有了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朝开国元勋周武王。契与后稷是同父异母兄弟,都是帝喾的儿子,这样推算,成汤就是姬发的叔伯爷爷,即与季历是堂兄弟。成汤灭掉堂兄弟夏桀后建立商朝,历经16代后传位到纣王,而季历生文王,文王生武王,按照司马迁所记,武王应是纣王13世堂祖父。隔了13代的祖父竟然灭掉了他的13世孙子,你信吗?反正我不信。除非契的后代统统短命,而后稷的后代统统青春常驻,或者,周武王是从坟墓里钻出来打的牧野之战。

    还有一些不甚重要疑问,比如辅助商汤灭夏的伊尹,商汤驾崩后,又辅佐帝外丙3年,辅佐帝中壬4年,立太甲为帝并辅佐3年,摄政3年,太甲死后,又辅佐帝沃丁,生生熬死了5位帝王。明代藏书家茅坤都忍不住发牢骚:“伊尹……岂得年寿悬绝若此!”

    通览《史记》,不乏年代谬误、事件荒诞之处,尤以《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为甚,梁启超先生这样评价:“带有神话性质的(人物),纵然伟大,不应作传。譬如黄帝很伟大,但不见得真有其人。太史公作《五帝本纪》,亦作得恍惚迷离。”但瑕不掩玉,司马迁的恍惚与其严谨相比,沧海一粟罢了。

    我们理解太史公的苦心为:追究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纵览祖先发展的脉络。可贵的是,太史公对于远古中国,并没有拘于事件本身,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观察叙说政权兴衰更迭的原因,目的是警醒后世。所以,我们可以完全忽略人物脉络和事件时间,也颇受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9-19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8-9-20 10:20 编辑

“史”前史,因无文字记载,只靠口口相传,其中的虚构不知凡几。司马迁的记载,多源自民间,无法避免这些虚构。读《史记》,最喜欢列传部分,或因其虚构,才更加精彩。
3#
发表于 2018-9-19 20: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涨点知识。远古的传说,有多神化样,后人依葫芦画瓢,却是少了先天时代的优势,容易被揭穿。。。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9:28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8-9-19 10:09
“史”前史,因无文字记载,只靠口口相传,其中的虚构不知凡几。司马迁的记载,多源自民间,无法避免这些虚 ...

史志不同于其他,我觉得还是应该力求严谨,以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但人们还是喜欢演义,历史在演义的喧嚣中沉静地流淌着,更显孤独之美。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2:58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9-19 20:39
学习一下,涨点知识。远古的传说,有多神化样,后人依葫芦画瓢,却是少了先天时代的优势,容易被揭穿。。。

所以知古还得看古书,毕竟他们离古更近些。
6#
发表于 2018-12-11 15:38 | 只看该作者
司马迁的故事与著作是值得读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5:40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2-11 15:38
司马迁的故事与著作是值得读的。

是非常值得读的!
8#
发表于 2019-1-4 20:36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是善于读书的人。山海经有一种分析,值得拿来借鉴,或可弥补一些。说的是有很多首领用同一个名号。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09:13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1-4 20:36
先生是善于读书的人。山海经有一种分析,值得拿来借鉴,或可弥补一些。说的是有很多首领用同一个名号。

这个可以成为远古人长寿的解释。
10#
发表于 2019-1-7 11:0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9-1-7 09:13
这个可以成为远古人长寿的解释。

哈哈,经典之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3:44 , Processed in 0.08535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