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孔乙己和大豌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0 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毕之航 于 2018-9-20 15:30 编辑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用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来表现孔乙己在孩子们面前的学究气,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不善生计,生活困顿落拓成笑料,孔是今天被书念傻了且懒于劳动的一类人。

      那时候学这篇课文,记住了茴香豆,以为是一种豆子。

      这次到绍兴去。才知道茴香豆其实是一种加工了的食品,是用蚕豆(又名罗汉豆)和茴香制作出来的下酒物,类似今流行的油炸花生米。据说是先用黄酒把蚕豆浸泡,腌上,然后再用大小茴香及其它佐料进行水煮。漉出即可食用。      

      而蚕豆不是它物,正是我们天水人常见的大豌豆。天水人所指豌豆,一般过去是喂马的饲料,豌豆茎叶可贮青,豌豆也给马食用。当然现在不喂马了,主要是做凉粉。而根据颗粒大小,把相对较大的蚕豆俗称为大碗豆,实际上他们完全不是一个种别,从茎叶到种子形态都不一样。大豌豆的吃法主要是炒食或油炸。

      过去,天水人过二月二,有一个习俗,就是炒豆豆吃。一般就炒黄豆(大豆),豌豆和大豌豆,大豌豆其实也不是三阳川的特产,据我的记忆,大豌豆在谷雨节种上,到夏至时便可收获,但因天气太热易生病——在三阳川其实长不好大豌豆。它主要生长在寒凉的地方——海拔较高且雨水充足的山区比如甘谷古坡乡,甘肃的临夏种植的多。   

       大豌豆炒制是有讲究的,一般不直接在铁锅里炒,直接炒会炒成铁豆——那种咬不动的豆子。而是先用水浸泡,泡胀后在黄土里炒。炒之前,找一口不常用的铁锅,在院里支好,把干净的黄土放在锅里用火烧,等黄土在锅里象粥一样沸腾冒泡,再把大豌豆放在锅里,继续火烧,不断搅动。这样炒出来的豆子很脆,多数会开裂,外皮和两瓣豆瓤完全裂开,等全部开裂后,即可铲出锅放到细篾的竹萝上筛滤,把黄土和豆子分离。放凉后开裂的色泽黄亮的大豌豆就可食用了。天水人会把易于嚼动的豆子说"欻"得很。现在想,先人真聪明,把黄土加热再让黄土加热豆子,保证受热均匀,且不至于过于高温,实际是在沸腾的黄土中"煮"熟的。

      现在街头卖的毛栗子也是这种方法炒熟的,只不过把黄土换成了一种沥青似的东西,至于那安全与否不得而知。     

      关于二月二炒豆豆的习俗,可能与过去青黄不接的时令有关,炒豆子当干粮是渡过饥荒的一种办法。也可能是在闲且无聊的二月打发织布纺线中的乏味,和磕瓜籽类似。所以过去说老年人牙齿好,会说,老人家还嚼得动大豌豆。      

      前面说过,大豌豆一般适于在高寒的地方,但的鲁迅的故乡,是那么热的地方,怎么会有大豌豆种植呢?绍兴的大豌豆或许是在初春生长,我想。      

       然后,再翻看《社戏》,鲁迅写他们一拨少年在看戏回程中偷了两家的罗汉豆,煮熟了当宵夜吃。而当时确乎是随“母亲”去乡下平桥村消夏去的,可知罗汉豆确实是在夏天种植的。     

      在三阳川都长不好的大豌豆竟然在热浪汹汹的绍兴能够生长,着实让人不解。     

      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想。也许,是不同的品种吧。      

      或许大豌豆有四个品种呢。      

      不过,我不是孔乙己。

2#
发表于 2018-9-20 16:03 | 只看该作者
之航近来对鲁迅热衷起来了。不过我倒很少关注那些符号,读读文也就是了。

点评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也是“那些符号”之一。你不会写,科考怎么通过的?  发表于 2018-9-20 16:26
3#
发表于 2018-9-20 1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8-9-20 16:27 编辑

这篇文让我想起童年时曾在宁夏黄灌区插秧,每天两顿饭都是一个大黑面馒头,和一碗蚕豆汤,一大海碗的汤里有不超过5颗蚕豆。
从气象上看,冬季全国的气温差别很大,但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几大盆地除外),差别只在南方夏季长,北方夏季短上。所以,与北方相比不存在“热浪汹汹的绍兴”,何况那里是水乡,蒸发的水汽带走热量。南方由于夏季长,水稻可以种两季、三季甚至更多,当然生长期短则口感和营养都差。
由于江南冬季大多不是太冷,北方的豆角在江南一些地方叫做“四季豆”,想想是什么原因。
4#
发表于 2018-9-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大概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吧?也许大豌豆是西北从绍兴引进的呢。
5#
发表于 2018-9-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水土不同,导致作物差异。
行文很舒服,描绘得生动。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8:17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9-20 16:03
之航近来对鲁迅热衷起来了。不过我倒很少关注那些符号,读读文也就是了。

呵呵,随感而发。问候版主。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8:1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9-20 16:23
这篇文让我想起童年时曾在宁夏黄灌区插秧,每天两顿饭都是一个大黑面馒头,和一碗蚕豆汤,一大海碗的汤里有 ...

是这样,我估计我们北方的夏令菜蔬,在气温不低于零度的南方应常年都可种植。
问候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8:2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9-20 16:38
大概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吧?也许大豌豆是西北从绍兴引进的呢。

从长相看,我们的大豌豆和绍兴的茴香豆(蚕豆)看不出差别,呵呵。
问候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毕之航 于 2018-9-21 10:20 编辑
槐安. 发表于 2018-9-20 22:43
我也觉得水土不同,导致作物差异。
行文很舒服,描绘得生动。

如果再去比照研究,我会成为“蚕豆专家”,呵呵。问候了。
10#
发表于 2018-9-21 09:5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倒也有些意思,提读。
11#
发表于 2018-9-21 11:25 | 只看该作者
蚕豆,又名罗汉豆,茴香豆就是用它做的,感谢鲁迅先生让它家喻户晓,成了特色。
但蚕豆居然成了你们天水人常见的大豌豆,这很好玩哦看来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1:37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8-9-21 11:25
蚕豆,又名罗汉豆,茴香豆就是用它做的,感谢鲁迅先生让它家喻户晓,成了特色。
但蚕豆居然成了你们天水人 ...

其实是一样东西,只是叫法上的地域差别。
大豌豆是我们天水一带的通俗叫法,原来还真不知道孔乙己的茴香豆其实就是大豌豆的另类吃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1:38 | 只看该作者
孙光利 发表于 2018-9-21 09:53
这个倒也有些意思,提读。

问候元老朋友。
14#
发表于 2018-9-21 12:36 | 只看该作者
豌豆我也爱吃,但茴香豆只在小说里读过,这么多的知识更是头一回读到……
15#
发表于 2018-9-21 13:14 | 只看该作者
毕之航 发表于 2018-9-21 11:37
其实是一样东西,只是叫法上的地域差别。
大豌豆是我们天水一带的通俗叫法,原来还真不知道孔乙己的茴香 ...

对啊。
天水属于安徽界的吧?曾经路过。你们那儿叫法跟我们不同,我们说的毛豆,你们好象叫大豆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02:28 , Processed in 0.2150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