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菱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1 19: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菱角

      一天晚上下班经过夜市,眼睛瞟过桔子、香蕉、梨、柚子……忽然被一些黑黑的东东吸引住了:从侧面看像螃蟹样,张着两个角。——我曾经很熟悉的,可过后几天,我怎么想都没想起它们的名字。

      再遇上,我就停下自行车,走过去,买了几斤桔子后,问摊主,它叫什么?哦,他说菱角。我拿起,又问:怎么吃呢?坚硬硬的,指甲肯定掐不开的。他说用口;我打量:两个尖角,曲曲翘翘,整个张牙舞爪的样子,几次凑到嘴边,都无从下口。他说这样,这样。我才把它咬开。

      这得有四十几年的记忆了。那晚我买了13.5元的桔子,我给摊主说给你14元,我拿上几个这个。——好吃不好吃我也不管它的,我也不吃它;我只想拉回一些记忆,留住这几个菱角,把那些记忆也留住一些。我从大北方走到了南方,现在又遇上它,我还想把它带回家,让母亲看看,让弟弟看看,让妻子看看,还记得这个东西吗?

      小时候赶上的那个社会,粮食都没的吃,更别说水果了,自然见的也少,产于南方的水果,更别提。现在知道杨玉环坐在长安城里能吃上荔枝,那时不知道,如果知道,也想吃荔枝,就绝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或者站在上风口上等屁 吃。那时候也没骏马载这些东西来我们北方卖,虽然也有了汽车火车,但想像现在这样能容易地吃上这些水果,还是很难的。但就有下乡的货郎,到村里兜售这些果子来了。

      那些货郎,很多时候他们担个挑,摇个拨榔鼓,鼓槌有线结的有木头的,整个像一个人的头,鼓面像一个人的脸面,两根软绳系着两个鼓槌,像一个人的两只耳朵,一个细把,货郎抓在手里,手腕外转内转,摇起它,两个耳垂一个打在这一面,一个打在那一面,又一个打在那一面,一个打在这一面,都或疾或徐的有节奏地打在鼓面上,咚咚咚的声音,就把散在各处的野孩子吸引过来了。买或不买,近瞅或一边静观,他们虽然言语不多,可都是一个个精明的英子。现在想想载的那些货,多没有实用性,都是观赏性的。水产品,除了我说的菱角,还有一种叫鼻泣的,吃法和样子现在是都不记得的了。另外的小玩艺儿,有一种烧制的小青蛙,实际是一只口哨,涂了黄的或青的或其它别的色彩,口和屁股是气孔,对着它的嘴一吹,声音就从屁股后出来了。那时如果能有一个,对着没有的小伙伴吹一声,也很神气的。

      这就像我家墙根的那个土堆,现在看着墙也不大,那时候可看着那个土堆老大。爬上爬下,那时候都说爬山。的确是“爬”山,能站着上站着下,偏不,就爬。冬天,都把棉裤爬破了,膝盖上爬出了洞,掉净了棉花。有条巷子,现在看看没两米宽,七八米长,在那时候的记忆里却是罗马大道,通幽曲径,再横行都能过去,装下了一满巷子长长的童年故事。

      菱角,这些黑黑的小船似的东西,记得是天气要转冷的时候有这些小货郎运进村里来的。记得不是这样大,很小很小的。好像有拇指那样大,现在我看到的,要超过中指大了。写到这里,忽然就想,那可能不是来自南方的水产品,更别说是太湖流域的菱角了。很可能就是本地坑涯里的野菱角。那时候坑水里是什么都长,现在是坑水里什么都养。

      记忆这东西,不灭,但要深深地去追忆。有些很微妙的,还要全身心地去捕捉。正如普鲁斯特冥想那块蘸椴花茶水的“小玛德莱娜”点心的味道,是迷人而又惊心动魄的。所有思维的触须眼看张开了又合起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复,又不请自来。几十年的记忆,今天还模糊,只记得那叫菱角,又不记得那叫菱角。既然它又现在眼前,干脆弄个明白(是不是把记忆也能弄个明白我就不知道了)。于今网络搜索的便捷,可以对人类属性的记忆开玩笑了。记忆的经验,在“电脑”面前颜面扫地。

      百度“菱角”:“菱角(Trapa bicornis)又名腰菱、水栗、水栗子,别 称风菱、乌菱、菱实、薢茩、芰实、蕨攗。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中国中南部,尤其江苏、浙江省栽培面积较大,集中于太湖流域。”

      至此,我好像完成了对菱角的全部记忆,并印上我予它的全部色彩。这色彩当然有我现在的观念和情感。时光变迁,人亦老矣。那段岁月,于记忆深处再度回首观看,远得实实在在隔着了一辈子。有时候死亡果真就是重生,人要快去了的时候,意识忽然回到它生命的开始。

      像这只小小的菱角。


                              2018-10-10  南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0-11 20:28 | 只看该作者
先坐老兄的沙发,明天在电脑上学习。问好。
3#
发表于 2018-10-11 21:27 | 只看该作者
菱角的淀粉量很高,生熟都好吃。
倘若菱角是棱角,那么棱角掰开后,也很好吃滴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21:37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10-11 21:27
菱角的淀粉量很高,生熟都好吃。
倘若菱角是棱角,那么棱角掰开后,也很好吃滴

倘若傻头是傻脑袋,一定是槐安的。你小狐狸的那点小尾巴,一次不见你说起,还真不注意。
5#
发表于 2018-10-12 08:41 | 只看该作者
都说记忆中若有食物,印象会很深。比如家乡,比如父母,回忆起来都是带有自己爱吃的食物的。
菱角我最早只是在书中读过,文字描摹得细致,但没有插图。
未见实物,尤其没吃到嘴里,品到味,脑子里依然模糊。
后来在湖北一个农贸市场邂逅,黝黑的颜色怪怪的形状,我当即醒悟,那就是菱角。小贩们用短短的菜刀或者小铡刀切开,白中透粉的仁儿,看得出富含淀粉。他们身边还有一小袋一小袋的菱角粉卖。
虽然现在仍然没有吃到,但是记住了。读到梅兄这篇,心里隐隐有点倨傲的感觉,呵呵。
6#
发表于 2018-10-12 09:20 | 只看该作者
梅边的文字写实而细致,以菱角为线索串起的记忆场景,是对生活的复制和还原。借一种物象,散发出来的生活气息,留下自己的感念。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8-10-12 10:14 | 只看该作者
沪剧卖红菱还夹杂男女私情,卖红菱等于甩翎子。(甩翎子好比发微信)
南方人对菱角熟悉,菱分老嫩,老菱煮着吃,黑不溜秋;嫩菱生吃,表皮淡粉,所谓红菱,淡青嫩菱,甜脆。
8#
发表于 2018-10-12 11:04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8-10-11 21:37
倘若傻头是傻脑袋,一定是槐安的。你小狐狸的那点小尾巴,一次不见你说起,还真不注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8-10-12 11: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其实南方人也不见得能吃到。甚至超市也没有。
一个有心人,能将一个未曾吃过的东西记几十年,真不容易。文章生发出的道理,也令人感慨。欣赏。
10#
发表于 2018-10-13 07: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正当市,常见,老的煮来吃,三五好友或家人边聊边吃,淀粉多,吃的多点就能顶上一顿饭的饱腹了。两个角的好弄,角不是很尖,抓住两个角掰开就行,或牙齿在中间咬开一个裂口再掰,四个角的不大好下口,角尖而刺嘴,个头也小些,但比两个角的更香面,只是比两个角的更少见一些了。
11#
发表于 2018-10-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菱角,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之一,而一个来自北方的梅边竟把它写得如此生动,动情。梅边呀,你人缘特好吧,买桔子只多给了五毛钱,却拿回人家几个菱角,要不然谁愿意做这亏本的买卖。许是听你说要带回老家,真情感动了摊主呗。

点评

三个,现在还留着,轻轻的了。我还吃了他一个。不过那晚他卖给我的桔子5元钱一斤。再经过他,我就瞪他两眼,什么也不买他的了。  发表于 2018-10-15 18: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10:18 , Processed in 0.05976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