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另眼看城市之 合肥,合和而肥 [打印本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17 09:17
标题: 另眼看城市之 合肥,合和而肥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8-10-23 20:32 编辑
合肥是一个可以在中国旅游地图完全绕过的城市,因为我们旅游追求的“之最”它没有,它也不是人们追逐的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甚至去黄山也可以从它周围的诸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热门城市直接到达。合肥虽贵为省会城市,却没有耀眼的光芒,古代的安徽被徽州占尽了风头,合肥只能躲在幕后,今天的长三角城市群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城市把合肥照得黯然失色,它只能以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苟存,类似北方的石家庄。
观念是用来颠覆的。走进合肥,五官的冲击会让你在几天内推翻固有的感觉。你会喜欢它温润的气候、绿色如茵的街道、恢弘的城市设施、安适惬意的市民,以及现代化气息。宏大的城市布局里,聚集着将近800万幸福的人口,瞬间亮瞎游客的眼睛。就在这样不动声色中,合肥悄然崛起。
安徽不富,这从当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为了一口饭签下生死状就能体现,也从过去淮北地区的人以会要饭为荣得以证明。但合肥却富得流油。看看城市的名字中的“肥”字,就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包容聚合的开放态度,由不得合肥不富。
合肥携江淮而居,虽然境内丘陵纵横,但因为水系发达,竟也垄畈相间,加之八百里巢湖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使得合肥不啻为丘陵中的鱼米之乡。由东向西的分水岭,将同山而出的涧水向北和南有序分开,汇入淮河和长江,犹如动物的脊骨。淝河之水蜿蜒滋润着合肥,包河标记着历史名人包拯的符号护佑着合肥,给这个城市带来聪灵秀气。淮河以北是北方,长江以南是南方,而合肥就是链接南北方的一颗明珠。南来北往的人到了合肥,都像是到了家,没有不适的感觉。北方的面食,南方的粥菜,随便你吃。难怪这里自古就是皮革、水产品和竹木的集散地,似乎这个城市专门就是为南北贸易而建的。
贸易的特性造就了合肥人的接受能力,也培养了合肥人热情而精明的性格。南北杂糅,使合肥人既充满豪爽的义气,有不乏细致的柔情。相比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诸如上海、杭州,合肥是尴尬的,这也让合肥人的那份自信没有完全的底气。他们总是遮遮掩掩地夸赞自己城市的优势,怕外地人不知道,又怕说多了露怯,因为他们也不敢肯定,那些优势是不是真正的优势。比如地铁,对于北上广深发达的地铁线,合肥的两条地铁线可谓小巫见大巫了,但那毕竟是新生事物,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水准,所以合肥人既想急于告诉外地人他们的城市有地铁了,又要做出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难免尴尬,就像一个没有户口的在北京打拼的新北京人回到家乡,既要吹嘘一下他的北京,又要防备泄了老底,终归不如那些在前门楼子蹬三轮的老北京人敞亮。
合肥的合和气质也在城市的街树上尽显无遗。夏天的合肥,开满鲜花的玉兰树把城市的街道打扮得如同参加盛会的小姑娘,城市的空气里浸着芳香,而这种在南北方均不多见的玉兰树,在合肥却茁壮成长,并被合肥人选定为市树。你不得不承认合肥人煞费苦心选择的正确性,满街的玉兰,无论对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既感觉到新鲜又感觉到亲切,这无疑增加了全国人对合肥的亲和力。不仅如此,合肥的一些漂亮的街道干脆直接用南北方常见的树木或花命名,比如芙蓉路、海棠路、香樟大道、玉兰大道、枫林路、莲花路等等,而且这些街道所植,完全是那些树,一条街一种树,赏心悦目,蔚为壮观。它以直接的景观告诉外地人,合肥是南北融合的,是包容大气,是合和接纳的。
但是这样一个从周朝就立国建都的城市,居然并没有为徽商走上中国的经济舞台做出多大贡献,而四大徽班进京,演绎出中国国粹“京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合肥也少有沾染,不能不令人称奇与遗憾。推其原因,概因城市演变过程中,合肥与徽州总是阴差阳错地分属不同区域管辖吧,以至于杭州经常成为徽州商旅和徽州文化走向全国的跳板。没有沾上徽商和京剧的光芒而驰名中外,可惜了合肥这个好地方。
不过合肥仍然靠着南北贸易的集散地、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便捷的水路陆路交通以及合肥人融合开放的态度,走出一条自我完善的路。合肥人敢往出走,走出去就能打出一片天地。文翁从汉朝向西走,开创了四川教育的先河;周瑜从三国向东走,立稳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李鸿章从清朝向北走,开创了中国洋务运动的新篇章;卫立煌从民国向南走,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杨振宁从中国向全世界走,揭开了物理科学的新纪元……走出去,让合肥人自豪,这证明合肥地灵人杰,富庶的土地,信息的汇集,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水灵灵的合肥人。
走出去还得请回来,光环并不能当饭吃,真正让合肥发生转机并飞速发展的机会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战备需要,中国的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大三线”建设。安徽属于“二线”,而合肥又属于二线中的“小三线”城市,即二线区域中重点布局的城市。一大批国防工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体系入驻合肥,让合肥的商业气息逐渐熏染着实业的烟尘,从一个贸易中心转化为一个工业中心。这是合肥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但仅仅是基础而已,科学才是合肥的灵魂。
走进合肥,如同走进一个巨大的科研院所。这才是合肥人真正引以为自豪的地方,随便一个合肥人,都能如数家珍般的给你讲出几个科研基地的名字。全城的科学氛围让每个合肥人都或多或少地浸入了一些科学素养,这样的素养甚至渗入到了合肥人的骨髓,连卖冰棍的人都透出一股知识分子范儿。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坐落在幽静怡人的科学岛上,四面环湖,那也是合肥的旅游休闲胜地。走在科学岛上,游人的神态是肃穆的,游人的内心是崇敬的,因为那一连串的名词“光学精密机械”“等离子”“核聚变”“强磁场”已经把你震晕了,你脑子里那一点儿可怜的科普知识完全容纳不了这些名词的含义。静谧的环境加重了科学的神秘感,游人除了赞叹,再不敢多言,旅游成为科学的洗礼。
中国科技大学无疑是合肥一张靓丽的名片。它也称得起这张名片。不说别的,光是那些闪光的人物就已经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张亚勤、宁铂、谢彦波、翁征宇、陈晓辉、张健、杨青、杜江峰、詹正茂、李巨……太多太多了,你想想自己的孩子还在没日没夜地读书,就会慨叹他们究竟是不是地球人?在合肥,到处都是中国科技大学充满自信、阳光向上的学生,因为中国科技大学各校区分布于合肥的四面八方,即使你走出合肥,也好像还没走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而合肥人好像对合肥工业大学的自豪感比中国科技大学更强烈些,这也难怪,毕竟中国科技大学是天上掉在合肥的一张馅饼,而合肥工业大学则是在合肥人的努力下精心培养出来的,经过辛勤耕耘的果实吃起来更甜。合肥工业大学对合肥人来说,不亚于清华。
合肥人的开放态度不但表现为走出去,更表现为主动引进来。遍布于合肥大街小巷的名目繁多的科研院所也是合肥一道亮丽的风景。合肥人是精明的,他们引进的是前端科技,绿色高端是这个城市的定位,合肥人通过引进来要把合肥打造成中国独一无二的科学城,除了安徽属地的各种高校密集扎根在合肥,合肥人还积极争取,将诸如天津大学、中国航空航天大学等中国一流高校引入合肥,建立分校。科教立市,给合肥披上了一道璀璨的霞光,也让人们意识到合肥的未来光明灿烂。
林立的高楼大厦中不乏小面积的棚户区,这是合肥快速发展的见证,科学、健康的新合肥正在对商业、工业的合肥做做最后的蚕食。从空中看,以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像章鱼的触角向四面八方延伸,而这正是合肥的触角,向东抚摸沪杭宁苏,向西深入武汉成都,向北直通京津,向南连接闽粤,学习和追赶,自主而融合,合肥近年来从没放松脚步。
一个城市总应该有至少一个地标,而我更喜欢把蜀山作为合肥的地标,这个在全国城市中不多见的城中山,与广州的越秀山类似,不同的是,蜀山的稀奇在于它是一座火山,火山虽死,但其热情、蕴力犹存,山虽不大,但足以震慑人心;峰也不陡,却能俯瞰世间。这不正是合肥象征吗?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8-10-17 09:29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8-10-17 09:44 编辑
没有去过合肥,但印象里安徽是出才子的地方,自古走出了很多文人和儒商。
易中天《读城记》没有写合肥,此篇可以补憾。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8-10-17 09:51
真是对合肥没什么了解,宣传没力度吧?学习,学习!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10-17 10:02
倒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合肥,过高的房价,过快的发展,始终在修路,始终在建设,很难安宁,另外,集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实在是得不偿失。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10-17 14:31
看来十八这是又去了一趟安徽合肥,还了解得彻而透。是不是你儿子也在这个地方上学?咋就走过一个地方,就成为城市通了,这本事可不是一般高啊。
可能中财一孔是这地方人,大开眼界的感觉。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10-17 23:06
若用一个出身普通,天赋一般,履历也寻常的学子的成长来比作一座城市的成长,到底是走出一条合适自己的道方为上策。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10-18 16:03
今天中午配班老师还和我提起中国科技大,一同事儿子在读那的数学系。她给我讲了那孩子的数学天赋及家长的付出,走出合肥还没走出科技大,那得有多少那样的孩子,看到这里,才是真的看到了希望啊!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10-18 23:13
在安徽有几个朋友,一直没去过,有机会还是要去看看黄山的。看很多电视剧里演的徽商,都很厉害,很精明的样子。作为省会合肥,可写的东西很多,十八斑斑写得很详尽,对于我们这些没去过的人来说,有了大概的轮廓。特地去搜了一下蜀山的图片,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很怡人啊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8-10-19 10:30
对于合肥印象最深的是迷语:两个胖子,打一地名。
那年孩子高考,也曾经把“合工大”作为参考目标的。
作者: rsjby 时间: 2018-10-19 17:45
比较喜欢庐州这个名字。
到过合肥,印象较深是书店多而好。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19 23:20
草舍也学会夸人了?这不是你的风格。我喜欢犀利的草舍。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8-10-19 23:57
我夸人也要用根据。比如,这篇文章有我不了解的地方。
作者: 彼岸丛林 时间: 2018-10-20 01:33
我就算半个合肥人,对你所说的大蜀山,真是不上眼。看了此篇文章,感觉不像是写的合肥又一定是合肥不可。中科大科学岛,确乎是合肥的亮点。那个岛这是一座大水库,就在蜀山脚下,在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当省书记时修建的,至今岛中还有四个村,都将被折迁,岛上全是中科院和一大批高人的别墅。在那拥有一座别墅,真是有福了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18-10-20 21:43
一个城市的标志,都是这样?问好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1 10:50
应该与宣传没关,而与公众选择性屏蔽有关。合肥不是公众心目中的标的城市。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1 11:27
我们喜欢“增长极”,城市建设也不例外。这样做的理论模型是:以先富带动后富,有两点不可控,一是先富的城市不回报,二是做大做强的城市形成黑洞。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1 15:12
只不过是旅游的目的不同而已。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1 22:03
看城市如同交朋友,第一印象很重要。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10:25
槐安所说正是合肥的状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10:39
中国科大是唯一一个处于非中心城市的中国超一流大学。而合肥以科学立市,也属难得。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10:45
合肥值得一去,离六安和黄山都不远。在合肥能接受一次科学的洗礼。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12:16
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分数线很高,在其他省市就不行,因为其所在城市不是一线城市。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14:17
rsjby一竿子指到1500年前了,庐州也是历史丰富的。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8-10-22 16:20
去过合肥,感觉不太能融入那个城市,一是灰蒙蒙的,与蓝天白云相去甚远;二是重口味啊,油、辣、咸,点了三个菜居然没有一个能吃下去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8-10-22 17:21
好久不能静下心来读长文,今天不知为啥,心能安静下来,就来接着读18兄写城市的。你边走边写,写的这么深入,这么好。比一座城市的父母官还要了解他们,真厉害!
现在中央加大在建设各大城市,央视和人民日报公众号每天都在发文某某省一分钟解说。18兄这文精确到市了,完全可以让全国各省、市拿来播放解说。
有机会,我去合肥走走,闻闻马路上的玉兰花香。上海应该也有许多玉兰花吧。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2 23:45
外人看一个城市,大抵是凭借第一印象,直观而感性,不像城中人,习惯于某种定式。比如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在电视剧中,与我理解的样子既熟悉又陌生。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10-23 08:45
不知啥子原因,一瞧这名字,总让我想起冰柜里的半箱猪肉。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3 12:33
中国的城市快速发展,现代化模式大同小异,唯残存的古老的遗留才能分出特色。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3 15:35
估计最近没去。去工业化也是合肥目前的一种努力。两种小吃印象深刻:臭豆腐和臭鳜鱼——当然,黄山这两种小吃更好。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3 15:46
西安有,除此,大规模的玉兰花也只有在合肥看到了。可能是我走的地方还不够多。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10-23 17:33
快当姥姥的人了,还念念不忘养猪的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