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78|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03【投稿】苏轼 • 同“州”共济渡难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9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3 19:23 编辑

    早在我还是孩提时,苏轼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走进我们的视野,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驻进了青春萌动的心田。


    走出校园,忙于生活和工作,关于苏轼和他的诗词渐渐抛之脑后。在一次酒席中,看到两道菜名曰“东坡肘子”、“东坡红烧肉”,那是我南下打工第一次吃了餐像样的饭菜,那味道至今难忘。


   于是在我的心里,苏轼的形象又明亮起来,除了欣赏他的佳作,更羡慕他美味佳肴的生活。怎么也不曾想一个享有盛誉的大文豪,一个称得上“吃货”鼻祖的发明家,命运是多舛的。 在时光隧道苏轼版,看了王阳超版等老师分享的苏轼生平,发现他所到之处似乎都以“州”名,于是我看到了一个辗转在穷乡僻壤,过着同“州”共济渡难关的苏轼。

密州,救灾与报忠的心
     

    苏轼的苦难源于他一直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在京城无法立足。


    他至密州之初,生活条件正是艰苦之时。当地蝗灾、旱灾交相为虐,他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饿孚弃儿满地。使他感到“力所无如之何者多矣!”。
     

    他为救民于水火,亲自到雩泉与民祈雨,其诚心感天动地,果然下了及时雨。

    驱除蝗虫时,他放下官架子下田投入了灭蝗抗旱斗争,以至手足重茧。对于弃婴,他发动官员去捡,然后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采取这些措施后,密州的百姓终于走出了困境。


    而就是这样的环境里,他仍坚持文学创作,其中名篇《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虽然被贬,处境艰难,但他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依然存于心间。

黄州,开荒种地的东坡居士

  
    公元1080年,正当壮年的苏轼经历了名动一时的“乌台诗案”,从黑暗的牢狱中贬谪到荒蛮瘴疠的黄州。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他初来黄州孤苦苍凉的心情,那里满是荆棘瓦砾,加上当年大旱,他缺衣少食,只得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方巾,改穿上了农人的芒鞋短褂,开始了农耕自给生活。他把一片大荒地改造成有稻田麦田、有桑林果园的小农场。他以放逐客身份来到荒凉,而他看到的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体会到的是“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索性自封“东坡居士”。


     苏轼虽然因诗得罪,贬居黄州后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只是多了一些小心翼翼,事实上居黄州期间,是他创作的巅峰期,产生了“二赋一词” (即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绝唱。

惠州,心安是吾乡
   

    苏轼来惠州之前,在高太后的照拂下贵为“帝师”。高太后猝然离世,他被再次贬出了京城,脱去官袍,翻山越岭,垂老投荒至偏远的惠州,艰难地走向民间深处。  

    民以食为天,在惠州实在没东西吃时,他只得向屠户买到没人要的羊脊骨。将它们煮熟,用热酒淋一下,撒上盐,放在火上烧烤。这大概是最早的羊蝎子吃法。


    在惠州,他发现了荔枝这种中土罕有,丰腴甜美的水果。赞叹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果仅仅为了裹腹或美食,那他便不是苏轼了。

    苏轼在生活十分拮据的前提下,毅然助资建起了寺庙大堂海会殿、用“化缘”化到的钱,买下一片陂田,建成放生池,成为惠州西湖之鳄湖的由来。


    用“犀带”兑换钱财整治西湖泊水患,发明秧马帮助百姓种田。



    他不是那种谋利让自己过上富裕日子的人,他把一颗仁爱之心献给了惠州,献给了惠州的百姓。

    在这里苏轼留有名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因为他把异乡当家乡才有无怨无悔地付出。

    如果说贬惠州对苏轼是灾难,但对惠州乃至整个岭南而言,不啻为一件难得的幸事。

儋州,让文明前进一大步
   

    苏轼在惠州时,就有在惠州养老终身的想法,然而他被贬到海南儋州,在出发前,他很清楚儋州的艰苦,也了解自己的身体,他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

   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这里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垂老投荒,凄凉的老人身影。


     在野蛮之地,他为了适应当地生活,发明了生蠔的吃法,特地嘱咐儿子苏过不要声张,担心这道美味被朝中人士得知后,争相来到儋州与父子俩抢口福。


    儋州当时时是刀耕火种的生活,十分贫穷和落后,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时间去伤悲,他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办学堂,倡导读书;为了温饱,倡导科学耕种,写了《和陶劝农六首》;为了治病救人,他破除迷信,传播医药。他促进了儋州的文明进步,并培养了当地第一位举人
,让当地读书求学蔚然成风

    读着苏轼,我的心时而激荡,时而宁静。我问我自己若是我金榜题名、若是我被排挤贬谪去最艰苦的地方、若是我面对自然灾害 ,该当若何?


   然而这个人是苏轼,他用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州”共济,共渡难关,升华了生命的价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0-20 08:07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坐沙发!感谢月满西楼老师是本次征文活动的第一个参与者。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
3#
发表于 2018-10-20 08:08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细细品读,才不辜负了这第一把沙发呀。
4#
发表于 2018-10-20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8-10-20 15:11 编辑

好文题一半,我觉得本文的标题比较有新意,他巧妙的将苏轼被贬至各州的州与同“舟”共济作为谐音通用。接下来,以朴实的手法,通过大家熟悉的话题,引入正题,不矫揉造作,自然又亲切。
苏轼的美篇说不完,苏轼的故事也说不完,苏轼所到的州也说不完,所以取材与立意就特别重要,我想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才会选代表性,又能围绕主题的地点,故事,名篇。
一盘菜炒得好不好,除了材料准备好后,还得讲究手法。作者在这里又做了详略安排。
最为重要的是,苏轼在苦难中,在逆境中,都出人意料的巅覆了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那些让平常人觉得怎么可能活,怎么可能好,怎么可能解决......的事情,都被苏轼摆平了,他是真的同州共济,渡过了各州的难关,也渡过了自己的难关。
作者最后扣问自己,也是对世人的扣问,语句虽短,却有着四两拨千金 的作用,我们很多的人,都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别人的财富,却忘了问自己,反省自己。
于是讲述苏轼渡难关的文章,就成了一面旗帜,鼓舞着我们无论顺境逆境 ,都要能像苏轼这种精神:只为问题找解决方法,而不为问题找逃避的藉口。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10-21 09:0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朋友们,文友们,路过时,也留下一点手印吧。
6#
发表于 2018-10-21 19:5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后,心里对苏轼的认识更了然于胸了,感谢分享佳作。
7#
发表于 2018-10-22 14:04 | 只看该作者
几个州都让苏轼待过了,感觉除了某的一生也太波折了些。
8#
发表于 2018-10-24 11:23 | 只看该作者
古时侯地名多以州为名,于是苏东坡东奔西走,都离不开州。好一篇同“州”共济,抓住了苏轼的苦,抓住了各州的苦,人与州的苦一同渡过,一个胸怀宽广,充满智慧,为民办事的苏轼跃然纸上。中国的百姓需要这个的官,中国的文坛需要这样的才,难怪世人说恐难再有第二个苏轼啦。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4:15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20 08:07
坐沙发,坐沙发!感谢月满西楼老师是本次征文活动的第一个参与者。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开 ...

呵呵,几天不来,谢谢艾桃版主表扬。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4:16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20 10:33
好文题一半,我觉得本文的标题比较有新意,他巧妙的将苏轼被贬至各州的州与同“舟”共济作为谐音通用。接下 ...

谢谢艾桃版主,给予这么精彩的点评,美美哒。祝工作顺利,祝大赛圆满成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4:17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21 09:07
希望朋友们,文友们,路过时,也留下一点手印吧。

对,我也希望各位朋友给予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4:1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10-22 14:04
几个州都让苏轼待过了,感觉除了某的一生也太波折了些。

苏轼每个州都呆过,在每个州都呆出了特色,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他永远活在历史的舞台上。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4:18 | 只看该作者
彩虹 发表于 2018-10-24 11:23
古时侯地名多以州为名,于是苏东坡东奔西走,都离不开州。好一篇同“州”共济,抓住了苏轼的苦,抓住了各州 ...

谢谢彩虹来评,问好!
14#
发表于 2018-10-24 18:1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质朴顺达,语言平和,突出了苏东坡的人格。欣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7:5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8-10-24 18:19
好文章,质朴顺达,语言平和,突出了苏东坡的人格。欣赏!

谢谢老师好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2:36 , Processed in 0.0534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