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投稿】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东坡《和陶咏三良》诗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0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8-10-20 19:40 编辑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东坡《和陶咏三良》诗赏析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这首五言古诗是苏轼寓惠期间“和陶”系列的代表作之一,三良即春秋时代秦国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左传》文公六年载有“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的事件,《咏三良》即取材于此。古今文人写过很多关于“三良”的诗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陶渊明的《咏三良》,柳宗元的《咏三良》,宋初刘敞的《哀三良》苏东坡的《和陶咏三良》,用到“三良”这一典故的诗词文章,更是不计其数。东坡这首诗虽然是和古人旧作,但是能脱离窠臼,表现出深刻独到的历史见解和人生感悟,从而使这首诗在这类题材中显得出类拔萃。

     诗中前四句气势宏大,立论新颖。作者首先引用《史记·报任安书》里的生死观,强调了“此生太山重”的生命意义,“车氏三子”作为秦国的栋梁之才,更应如此。他们本该用生命,为国为民,建立更大的功业。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实现抱负,而是将生命“忽作鸿毛遗”。其实人殉这一丧葬风俗,古已有之。虽然后代多有禁绝,但是这种风气一直屡禁不止,直到明代前期,宫女殉葬的例子仍然很多。在秦穆公那个年代,厚葬之风盛行,人殉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车氏三子”的死本无可厚非,对于那些自愿成为人殉的人,人们大多是采取歌颂的态度,如同《红楼梦》里在秦可卿灵堂上撞柱而死的宝珠,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丫鬟,但是就是这“忠义”一撞,便成为了贾府丫鬟的榜样,被贾珍“以女儿之礼”随葬可卿。古代文人,包括陶渊明在内,写“车氏三子”时,也大多是歌颂他们忠君思想,但苏东坡在此处却别开生面。认为他们之死是“忽作鸿毛遗”。可谓是开千古先声。

     紧接着诗人就分析他们的死,“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在这里的“一言”,就指出了他们真正的死因,《史记 秦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应劭日:“秦穆公与群臣饮,公日: ‘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铽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作也”。或许是穆公一时激动,或许是当时气氛所致,就这样一句宴会上的玩笑话,三位杰出的人才便舍身赴死,确实是“所死良已微”。诗人否定“三良”之后,又用晏婴的典故来树立自己的理想生死观,即“事君不以私”。《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光,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日:死乎?日:‘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眶,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齐庄公是因为与崔杼的妻子私通而被杀,在是否从君而死的问题上,晏子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判断标准,就是说对皇帝也不能感情用事,一味地愚忠,臣子不是犬马,向国君乞食,而应当有自己判断事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大节”。就是国家社稷。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就算是皇帝的遗命,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作为臣子,有必要根据实际,便宜行事,因此与穆公的儿子康公相比,那个不按照父亲的遗命将小妾殉葬的魏武帝之子魏颗,才是真正的“孝爱”。然后东坡进一步强调“三良安足希”这一文章主题,到此可以看出苏轼已经不再单纯地认为三良之殉是自愿的忠义行为,而是暗示实乃秦穆公的命令。虽然这句明显有柳宗元《三良诗》中“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的影子,但是在主题上,苏轼已经突破了旧有的藩篱,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意义的探讨。所以,此诗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咏史诗,而是深寓作者对生命与死亡之道的思考,蕴涵深厚的哲理。这是苏轼咏史诗的亮点,也是他异于其他咏史诗人的特征所在。所以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云:“昔之咏‘三良’者,有王仲宣、曹子建、陶渊明、柳子厚。或日:‘心亦有所施’;或日:‘杀身诚独难’或日:‘君命安可违’;或日:‘死没宁分张’,曾无一语辨其非是者,惟东坡《和陶咏三良》云:‘杀身故有道,大节要不亏……’,审如是言,则‘三良’不能无罪,东坡一篇,独冠绝于古今”。这个评价无疑是非常恰当的。
    文章结尾,东坡结合自己多年的宦海沉浮经历,表了自己对仕途理性的认识。虽然做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是“忧悲”往往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或许这也是靖节先生,安贫乐道的原因吧,这种结尾看似可有可无,却正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在理性的分析了“三良殉葬”这一事件之后,将启示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虽然这里明写陶潜归隐的原因,却已经暗含作者自己归隐的理想,东坡一生好佛好道。可以说归隐精神,一直浸润在他的骨子里。但是到惠州之后,他这种思想表现的为突出,刚到惠州他便写到“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他甚至在惠州白鹤峰已经建好居所,打算在此终老。这首《和陶咏三良诗》,也算是他对归隐愿望一次深刻剖析吧

     东坡一生写过两首“三良”的诗,一首是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任上,当时他正值青年,于弟弟苏辙一起到凤翔境内的秦穆公墓游览,写下了《秦穆公墓》诗,转眼几十年过去,在遥远的岭南,他又写下了这首《和陶咏三良诗》,当年芳华正茂,激扬文字的苏贤良,已经成为了一位苍苍老者。如果说《秦穆公墓》展示的是一个热烈单纯的东坡,那《和陶咏三良》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理性深刻的东坡。或许是岭南惠州的天远水净的环境,或许是当地人民古朴友好的风气,让备受打击的东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温暖,同时也让他有足够的空间来沉淀自己的思绪,正是这份自由和温暖,成就了东坡寓惠诗文的独特魅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0-20 20:18 | 只看该作者
首席赏读佳作,问好caojie,太给力了,一上来就端了两道菜。
3#
发表于 2018-10-20 21:00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可以归为学术性的文章,比较多引用典故,名人,名人言,牵涉的人物多,读起来会有点生疏,逻辑跟不上拍。反复看了几遍,才敢落笔写评。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是不好写的,因为需加以考证,才能引用。其次,要非常熟悉他们之间的关联点,要不然就会牵强。看来caojie 在阅读方面是广泛的。
4#
发表于 2018-10-21 20:0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读了此文才知道有这一首诗。感谢老师分享。
5#
发表于 2018-10-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这里重新解读苏轼对于三良生命的感怀,唏嘘。
如果能够感怀一下另外的生命,比如红楼梦里撞死的丫头,或苏某不幸夭折的侍妾,或许生出更多的共鸣!
6#
发表于 2018-11-19 18:58 | 只看该作者
侍君不如奉民
为民请命的“父母官”,苏轼是最合格的一个。
美文欣赏
7#
发表于 2018-11-23 16:53 | 只看该作者
caojie的两篇文章都不错,这一篇会更好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0 01:24 , Processed in 0.1052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