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文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的八堂课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4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6:37
我也比较喜欢柳同学的率直。在评论里很难得。也欣赏文璘同学的大度。

柳兄说得在理,我当然深纳之,无关大度,此伦理也。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6:37
我记得是赵薇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里唱的,忘了是徐志摩的。看来歌比诗更深入人心。

确实如此,我也是喜欢歌不喜欢诗。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6:35
我这不叫研究,我这叫玩。
喜欢了就读读,不喜欢了就放放,换个其他的。

这种读书法不错,要推广。
34#
发表于 2018-10-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6:37
我也比较喜欢柳同学的率直。在评论里很难得。也欣赏文璘同学的大度。

文兄旷达之人,就算我信口雌黄说得不对,想必他也包容。
我就是那坐在电视机前看武林风敢笑各大门派乱打王八拳之人
35#
发表于 2018-10-27 08:12 | 只看该作者
文璘 发表于 2018-10-26 16:45
柳兄说得在理,我当然深纳之,无关大度,此伦理也。

哎,怎么每次都显得我小气。
36#
发表于 2018-10-27 08:13 | 只看该作者
文璘 发表于 2018-10-26 16:46
这种读书法不错,要推广。

这种教书育人的方法要不得,会让人一事无成的。譬如我。
37#
发表于 2018-10-27 08:14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6 16:52
文兄旷达之人,就算我信口雌黄说得不对,想必他也包容。
我就是那坐在电视机前看武林风敢笑各大门派乱打 ...

吃瓜群众?这种心态在这里要不得。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21:26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6 16:52
文兄旷达之人,就算我信口雌黄说得不对,想必他也包容。
我就是那坐在电视机前看武林风敢笑各大门派乱打 ...

这个旷达我喜欢。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21:2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7 08:12
哎,怎么每次都显得我小气。

不是吧,我就不这么看。
40#
发表于 2018-10-28 10:5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之精,内容之博,差不多要击节赞叹了。
几乎不再因为书评去读书了,至多也就是看到喜欢的书评后记下书名,遇上此书时会记得带回来看一看而已。
先生此文,却让我心痒,准备看《诗的八堂课》了。
41#
发表于 2018-10-28 10:56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0-26 10:48
我想记号一句:不日,我将开单篇以评之。

我也牢记这一句了。
42#
发表于 2018-10-29 09:12 | 只看该作者
近5000字的论述,从历史因果到比较结构、归纳综合,行文缜密,不乏思辨,且理论分析与逻辑证明并行,起承转合,不偏不倚。若以治学的角度进入《诗的八堂课》,惟此梳理最有说服力,亦为普通读者对“八堂课”的理论突兀起到点线承续之分辨功劳。另一方面,从章太炎,康有为,梁任公,罗振玉到王国维,清末到民国学术三支,各有点睛之提醒,而着重以王国维承前启后之中西交融,通天人之际;又王德威“晚清是中国现代性的萌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时期”、以及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新诗流派的分析——“原教旨主义的态度”之弊,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江弱水《诗的八堂课》的完整评述,确是一篇脉络清晰又叙述纯厚的文学评论。

文璘认识江弱水是从《中西同步与位移》、《古典诗的现代性》这两本书开始的。从出版时间上看,较我读弱水《文本的肉身》早了近十年。对比目录,《文本的肉身》所辑文章多自《中西同步与位移》来,亦有《古典诗的现代性》里的部分文章,差不多算是两书的一个小小合集,可贵的是重点著述并无太多的遗落。因故,就文璘此篇评论的入胜启发,我尚有可安慰的书本用来对照理解学习,客观上也就有了点对话的空间。譬如文璘着重弱水先生对穆旦(查良铮)模仿截取、甚至抄袭奥登的种种例证,我所以很是共鸣“言辞激烈,证据凿凿,铁案如山,容不得穆旦翻供”,这也大抵是我读《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的真实感受,可能是出于对奥登的阅读,认为这篇是值得复读的一章。比照近两年弱水先生对台湾蒋勋、龙应台等人的微词,也就不难理解,从事比较文学的弱水先生于文学批评领域的一大优势。

对文璘这样一篇功力深厚的评论,因为了解了前面的铺垫,我们最值得在意的当然还是从《死亡第八》、也就是全书的结尾部分开始。“死亡美学”也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终极命题,作家们在表现“死亡”作为一种有实在意义的客观存在时,往往都很注重从艺术表现上加入不同的手法和元素,使“死亡美学”有更丰富深远的意义。也是弱水先生聪明,在这个充满哲学的命题上,选择鲁迅的《野草》来诠释,而《野草》之慷慨题辞则有这么一段:“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够浩荡。

如果我们没能读到弱水对《野草》的解读和文璘对弱水文锦上添花的再论述,我们对鲁迅《野草》的阅读也许就轻描淡写地过去,所以要感谢两位学者。毕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有一双慧眼去辨别经典。我个人几乎是因读弱水这个章节,复又回头看了看《野草》全文,辑里几乎都是短文,除《秋夜》外,我们更多的记忆如《墓碣文》《死后》《死火》以及《过客》,从文本到现实,“向死而生”的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观扑面而来,因之文璘对“三兽渡河”的典故所作再度分析,也是与弱水两学人对“死亡美学”的哲学关照。接下来的评述,如敬文东语,文题之外,亦有对“八堂课”作者本身器识一流的褒奖。

文璘此篇压轴之作一出,书话评论版历时月余的共读《诗的八堂课》似乎结束,先后已有5、6篇评论出来,这已是不小的成绩,而我看到的前途,可能还在文璘此文最后的愿望,对这几篇文章的再评析,也只能寄望专事网络文学研究的文璘肩上,我愿以“恋爱中的博尔赫斯”之心,握手文璘的君子之风。我们还看到有昙花等文友已将此书列入阅读计划,不日大家或可读到昙花及其他文友等添加“八堂课”的写作。我们对待优秀文学作品的方式,可以将读者团结成一个整体,但每个读者又必须承担独自体会个体性那独特与细微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阅读界限,完成至美的阅读运作。借文璘宝地,亦期在文璘的带动下,愿书话评论诸君未来有更好的阅读实践。谢谢书话诸君的美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3#
发表于 2018-10-29 11:09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1:45
非常期待,你和文璘同属学术范畴,定有许多灵犀之处,以为我们指引。

这个是真不敢,就凭文璘作文的严谨作风,我望尘莫及。才回过头来仔细读文璘的文,又来看你们的评论,本版的潜力,正所谓高手在民间。我们都不是系统研究的学究,但不乏有一颗问学的温度,就就够啦。
44#
发表于 2018-10-29 11:13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6 15:46
草蛇灰线,追根溯源,文兄做文章果然是抄底式的。

学术文章严谨,凡有枝蔓均需点明来龙去脉。有放有收, ...

嗯嗯,文璘对“八堂课”做了缜密的解读。如果我提议,就文璘此篇,各位单独开帖作文,角度自己选,三变带头来,肿么样呢?
45#
发表于 2018-10-29 11:1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6 16:42
我差点要解释错了。

今才抽空仔细读帖,估计是我理解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7:28 , Processed in 0.0545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