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11-9 10:06 编辑
那年(二首)
文/李晓萍
一
19岁
她的心有小小哀伤
她孤独,词语很少从她嘴里蹦出
无处安放的她
把心事邮寄给了一只鸽子
远方很快有了回音
苏北,一个执笔的乡村教师
送来回信
母亲哭了
说太远
你还太年轻
二
22岁
一首发在报上的诗歌引来一位军人的信
此后他们用文字编织起一条欢快的小溪
鸿雁。传诗歌
传他皖南大山样蜿蜒起伏的阅历
两年
他经历了退役、回农村、求职、进京培训
她用文字,给他搬开阻碍的石块
轻轻擦拭迷雾的眼睛
待阳光重新升起
他发来邀请
武汉? 北京?或小城的邮局
你手持一份读者文摘
浪漫,潮水一样涌起又散开
她只将他伸过来的橄榄枝轻轻推开
甚至告诉他身有所寄
燃烧的火焰渐渐熄灭
直至有一天,她上班中途回家看孩子
共事的同事告诉她
刚才,一个军人模样的人挎着一个包
在找你
诗歌地址: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23641-1-1.html
短评:
晓萍的这组诗歌,让我们回到那个属于诗歌的黄金时代:海子、顾城、北岛、舒婷的时代。一个拥有诗歌,就可以俯瞰一切,拥有诗歌,这个世界都属于我的时代。诗歌神圣、诗人伟大,诗歌,是情感最美的媒介,物质,是那么令人不屑。 青葱岁月,豆蔻年华的懵懂情感,纯洁如玉,皎洁似月,纤尘不染。少年的忧伤,一如维特之烦恼。 两组诗歌,第一组的分量,如19岁的年纪,稍轻,翩然有风,却不曾有涟漪。第二组,明显重过第二组。时过经年的书写,看似轻描淡写,却是一生不忘的回眸。 虽然只是沉着的叙事,只是陈述,甚至有点直白,没有半分抒情,却水花荡漾。 结局显然不是皆大欢喜。并不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比之喜剧,更让读者回味悠长。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第六章里说:悲剧所有能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晓萍将此运用得巧妙而隐讳。“孩子”显然是突转,而同事的话,是“发现”。种种可能由此断流。不完美的解决,由此发生发生。 整首诗歌写得很质朴,没有太多修辞的堆叠,但诚如绘画,有时候,鲜艳的色彩,反而不如素白纸张淡墨勾勒动人心魄。 私人小意见: “共事的同事”可再斟酌,既感觉词义重复,也弱化了诗歌的音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