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9 22:26 编辑
东坡书院谒东坡
文/王启鹏
戊戌年(2018)黄、惠、儋、眉四州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东坡文化节在儋州召开,其间我们参观了东坡书院。中秋节那天我回到了惠州,晚上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自己在东坡书院与苏东坡先生一行进行了一次亲切而又难忘的交谈。
那天下午,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刻了,我和惠州的三个东坡粉丝还在儋州东坡书院参观,力图寻找出苏东坡当年开办“载酒堂”的遗迹来。正当我们努力寻找的时候,一个头戴斗笠的高大汉子领着五个书生就走了进来。我抬头一看,戴斗笠者身材高大,眉疏目朗,颧骨高耸,两颊清瘦,面容长形如圭,留着稀疏的须髯。这,不就是宋代画家李公麟笔下的苏东坡吗?我和同事急忙迎了上去,鞠躬施礼道:“苏东坡先生好,我等有幸遇见大学士。”苏东坡爽朗一笑,低声说:“九百多年了,想不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了你们这些知音。”
原来,开放改革后我国发展很快,整个世界都变了,而当年的“载酒堂”改名为“东坡书院”后,也建设得更加辉煌和完善了。东坡先生的弟子黎子云兄弟和姜堂佐老是说要谢师,邀苏东坡到当年的“载酒堂”来看看,于是,他们就来了。
苏东坡一行在东坡书院内找呀找,终于在一棵大树旁停了下来。黎子云兄弟回忆说:“苏先生,载酒堂应该在这里了,它的前面有口塘,塘的旁边有棵树,我记得很清楚。”
苏东坡用手理了理他的须髯,得意地说:“此乃我在海南最有成就感的地方了。”
趁苏东坡师生休息的时候,我乘机说:“东坡先生您了不起呀,把中原文化带到南蛮之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所以海南人称您是文明使者,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始。”
东坡先生笑了笑,挥挥手说:“我当年来到儋州,看见这里荒凉落后,刀耕火种,人得了病就求神杀牛,心里急呀。于是就开办了这个载酒堂,决心像三国时的贬官虞仲翔那样,收徒办学,提高人的素质。”说着,苏东坡就吟起了当年他写的诗:“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边”,心中无比自豪。而受到苏东坡当年耳提面命的黎子云兄弟和姜唐佐学子,则不断地称赞说:“多亏先生眼力长,使我们及第中举,给我们家乡带来了中原文明。”
当苏东坡得知我们是从惠州来的,显得十分高兴,不停地说:“惠州好地方呀,惠州山好水好人更好。”接着,就手舞足蹈地朗诵起他当年写的赞美惠州的诗句:“环州皆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当苏东坡颂读完他的诗句后,我就对他说:“苏大人,我们惠州百姓非常感激您和想念您呀,至今还保留着您修的东西新桥。现在又重修了白鹤峰故居,命名为东坡祠,供游人参观和祭拜。”
苏东坡听了,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停了一会,又继续说:“惠州,好地方呀。我当年是准备‘长作岭南人’的,可是,我的老朋友章惇,太小气了,不答应。”说着说着,哽咽着,双眼还闪现出泪花。
黎子云兄弟见状,就代东坡转述道:本来,苏东坡在惠州生活得好好的,建了新居,子孙团聚。据说,就因苏东坡写了一首《无题诗》,内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句子,章惇看后就说:“子瞻尚快活耳”,就把他贬到海南儋州来了。可贵的是,苏东坡“以德报怨”,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遇赦北归时,当章惇的儿子章援写信说章惇已被贬到雷州时,不顾自己已身患重病,安慰章援,并将自己御瘴养生的经验告诉他。昔日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多么伟大啊,苏东坡是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
我们听后,不断称赞说:“难怪林语堂说,‘世上只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
苏东坡一听,急忙制止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乃我北宋的时代精神也,岂能以我个人的恩怨好恶而改变哉?”
此时,圆月已高高地挂在天幕上,牛乳般的月光洒满了东坡书院,高大的椰子树和几丛修竹的倒影落在溢满月光的空地上,随风摆动,宛如湖中的水草,整个书院静谧得很。此时的东坡诗兴大发,邀我等夜游东坡书院,大声吟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我们耳”,并风趣地对我们说:“此乃黄州承天寺夜游之复制也,我等有缘。”说着,便朝新建的载酒亭走去。
作者简介:王启鹏,广东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惠州学院学报》原主编,职称编审。
(版权声明:本文是我本人的原创作品,没有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文责自负。其他事项按《出版法》和《中财论坛》有关规定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