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137【投稿】苏轼给了我们最美的杭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9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2-20 11:34 编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许多前往杭州游览的旅客都是因为这首诗慕名而来。许多来到杭州的游客也总会想起这首诗。你以为苏轼只是为我们贡献了一首诗吗? 不,他为我们打造出最美的杭州。
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知州的时候正是他在朝廷里受到排斥,自请外任为官的日子。既然朝廷里的大人们每天都争来争去让人不得清净,那就到地方上为百姓做点儿事儿吧。
杭州西湖,现在是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可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的时候,西湖还是个不咋地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西湖,湖底塞满了淤泥,湖水浑浊,水流不通。杭州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用水来源地马上就要变成一潭死水。
好在苏轼来了。
这位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最高分的文学奇才是个聪明人。他眼望着西湖的水,心里盘算着怎样让这杭州的眼重归清澈。
第一步,疏浚河道,清理淤泥。有人说这好办,多叫上人一担担把淤泥挑出来就行了。可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麻烦就来了。这么多的淤泥不知往哪儿放。苏轼脑子活啊。他说这还不好办吗?把这些淤泥整整齐齐堆起来,建条长堤横跨西湖,这存淤泥地方不就有了吗?既不占地方,还能变废为宝,这以后老百姓散步的地方不就有了吗?从此,杨柳依依掩映,一条长堤成了景色宜人的地方。人们理所应当又满怀敬意地把这条长堤取名“苏堤”。“苏堤春晓”如今已是著名的杭州十景之一。当我们漫步苏堤的时候,感受微风吹拂,看着湖水荡漾,很自然地感受着苏轼的睿智和浪漫情怀。
当时的西湖除了有淤泥堵塞河道,还有许多蒿草布满了湖面。这个可比清理淤泥更麻烦。为什么呢?淤泥清理干净就差不多了。可是蒿草拔掉了还容易再长。大家都为这事儿犯难。可再难的事儿到了苏轼那里都不算个事儿。苏轼怎么办呢?他搞水面养殖承包,把当地农民找来,让大家承包一片水域,在水面上种菱角。这样那些农民想把菱角种好,就非得清蒿草不可,而且种上菱角,蒿草以后也不会再长了。这样既增加了百姓收入,又解决了蒿草问题。真是皆大欢喜。可是,承包水域种菱角也不能乱种,把好好的西湖变成池塘也不行啊。这一点苏轼也很细心地想到了。他在水面上划出一片区域,在周围建上小塔,告诉农民,只能在小塔环绕的区域内种植菱角。这三座小塔就是今天的杭州美景——三潭映月。
所以说,是苏轼给了我们一座美丽的杭州,动人的西湖。我有感于此,改动苏轼诗句中的几个字作为本文的结尾,也表达我们对这位充满文学情怀的苏太守深深的敬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世间若无苏太守,何来淡妆浓抹总相宜。
                                                   符思悦










2#
发表于 2018-11-9 17:33 | 只看该作者
好有趣的一篇西湖写实小文,变废为宝,变荒为宝,变污为景的厉害苏轼呀。西湖美,正如作者所说,好在苏轼来了。 如今看完此文,好想去河柳依依的苏堤走走,好想尝尝那鲜美的菱角,好想去赏赏那美丽的三潭映月了。
3#
发表于 2018-11-9 21:1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为苏轼的一写,直观,达意,表达了苏公对西湖的挚爱。文字尚可,但排版差了,望改正。
4#
发表于 2018-11-13 11:07 | 只看该作者
新来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排版,不了解的可以向群里的朋友请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6:14 , Processed in 0.05300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