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苏轼的大辽情缘
犁夫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闻名遐迩。他文采飞扬,诗意盎然,词藻精致,亦庄亦谐,生动有力,思想透彻,以文为诗,以才为诗,内容充实,风格多样。苏轼的诗文,如“晴空一鹤”在排云之上,诗情在碧霄里缠绕、回荡。 苏轼的才华,几乎尽人皆知。但是,说起苏轼和远在戈壁大漠的大辽国的故事,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晓了。这里,笔者冒昧,谈上几则,以供饭后谈资,博君一笑,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苏轼的为人和为文。 辽人追捧苏轼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于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朝是草原帝国,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契丹族是游牧民族,创造契丹文字,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它兼收并蓄,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的营养,发展自己。辽朝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影响力辐射到西域等地区,在唐朝灭亡之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那时的北宋与辽的关系,可谓“你进我退,我退你进”,为了土地和财富,不断地争斗和战争。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终未成功。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兵临城下,最后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澶渊之盟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稳定了辽和宋的关系,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 这时的北宋与辽朝,每年都互派遣使臣,进行访问和交流,这些使臣既是外交群体,同时也是传播中原和契丹辽文化文化的载体。 早在辽国建国时,契丹的达官贵人,就极其热爱汉家诗歌。唐朝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辽国人非常喜爱。辽圣宗曾亲自用契丹文翻译白居易作品,一字一句,字斟句酌,并分发给官员们认真读写,反复吟诵。可见,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好作品,无论到哪里,都有粉丝。 但是,正像清代诗人、学者赵翼在《论诗》里说的那样:“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北宋中期,诗文惊艳天下的苏东坡,却不知不觉在辽国受到了追捧,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文辽人“已觉不新鲜”,这就让苏轼的诗文“领了风骚”,惊艳了草原,诗文横扫塞北,在辽国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宋使有一位叫张芸叟的,他出使辽国时,在辽国馆驿的墙壁上,发现刻着苏东坡的诗,这让他惊诧不已:大宋国的诗人苏轼真不愧是大家,他的诗文居然会可写在这里,驿馆的墙壁上都成了苏轼诗文的展示屏,当真诗歌大文豪呀,了不得,了不得!辽国诗文爱好者们搜集的苏东坡诗集,然后编纂、印刷、发行,爱苏轼诗文,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可以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现在恐怕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也就是这个样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如果知道了苏轼诗文受到辽人追捧的故事,他也会情不自禁为苏轼点赞的。 史书记载,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为祝贺契丹国王生辰,苏辙代表朝廷出使契丹。 那时候,贾岛、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作曾成为契丹人学习汉文诗词的主流。苏轼的诗名在契丹人中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他的名字在草原上广为传颂。就是在苏辙出使契丹的这一年,苏轼的诗集《眉山集》才刚刚刊印不久,苏辙在奉使途中,便看到了契丹人翻刻的《眉山集》,可见苏轼诗文传播的速度之快之广,影响的巨大。 更让苏辙想不到的是,当他住进驿馆后,一抬头又看到墙壁上也题有苏轼的诗文,这更让他惊奇不已,摸不着头脑,甚至产生了羡慕和嫉妒:“哥哥,大文豪这个词给你,一点都不差。你的诗文咋这么大的魅力呀,居然跨万水千山,到了塞外的大漠戈壁,而且还写在墙壁上,神了,神了!”在辽地,当人们知道苏辙是苏轼的弟弟时,纷纷涌来:“你就是苏轼的弟弟呀,你哥哥又出诗集了吗,你会写诗吗?”,人们事无巨细,纷纷向他打听哥哥苏轼的事情,甚至连婚姻家庭都问遍了。那时的情景,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苏轼的喜好、生日、爱憎、脾气等等,人们都想通过弟弟苏辙问个究竟。这使苏辙十分惊异,回到旅馆,他就把这些事情写成四首绝句寄给哥哥。其中说道:“谁将家集过燕都?峰见胡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顾我何功惭陆贾,橐装聊复助归田。”辽人崇拜哥哥,弟弟自然也非常得意,此时此刻的苏辙,心里可能乐开了花! 酒里乾坤养生茯苓 因为哥哥的影响,也因为苏辙本身的魅力,苏轼和苏辙兄弟俩都在大辽走红了。 一次,弟兄二人进京,一位到京办事的辽国使者竟置外交禁忌于不顾,四处打听到苏轼苏辙的居处,这位辽国使者跑到住所旁大声朗诵他们的文章,一遍一遍地念个没完,非要他们出来见上一面不可,这可是千里之外来的“粉丝”呀。无奈,他们哥俩只好面见了辽国使者,并和辽国使者进行交流,至于签名留念,那时大概还没有流行。 苏轼酒量大,为人豪爽,正和契丹人的直率是一个路子。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一次接待契丹使者的宴会上,苏轼对契丹使者的敬酒略有推辞,这位使者并没有显示出怨恨,而是微笑着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我背诵你的诗,我太崇拜你了!”当场背诵苏轼写的诗:“痛饮从今有几回,西轩月色夜来新”,听到这里,苏轼的心咚咚直跳,我的酒量,我的豪爽,全写在诗里了。想一想,人家辽国使者连诗都背诵下来了,这酒如果不喝,能行吗?更何况,能喝酒是你苏轼自己在诗里写的,又不是我们使者瞎编的,不喝,一是不给面子,让人下不来台;二是你苏轼吹牛,自夸酒量大,实际上是个懦夫;三是伤害了宋辽的关系,这可是国家间的交往,虽然是喝酒,但是都是外交辞令,杯酒再小也是国家大事。无奈,在这样的场合下,苏轼只好张开大口,把酒碗里的酒水喝的涓滴不剩。 苏轼擅长中医,很会做茯苓饼。“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望闻问切,阴阳五行,在苏轼看来,都是顺应自然,养生之法,在乎遵循自然。据说苏东坡年已六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的身体,这可能和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饼和遵从养生有很大关系。作为中医世家,苏家的医术、医道和养生理论,得到推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苏辙出使辽国的途中,契丹人听说苏辙家有奇妙的药方“茯苓散”,便恳请他介绍这药的功能。苏辙便讲起了他家和中医、哥哥和茯苓、他自己和茯苓散的渊源:他年少时身体十分虚弱,且疾病不断,不是恶心、呕吐、拉肚子,就是感冒、发烧、咳嗽。虽三天两头服药,却疗效甚微。在他三十岁左右,身体愈加不好,赖赖歪歪,整天心慌、气短、头晕,到处求医诊治,身体依然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回来,他自学了《神农本草经》,结合哥哥的中医理论与实践,从茯苓饼中得到了启发,发现茯苓的药性十分平和,正如《神农本草经》所指出的“久服可安魂养神、延年”,正好对自己的病症。于是,他买回了好一些茯苓,天天坚持服用。果然不出一年,以前那些十分难缠的痼疾都神奇般地消失了,身体更是一天强于一天。他说,茯苓是补肾脾的养生珍品,可以“解急难于俄顷,破奇邪于邂逅”。服茯苓散“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如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止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乎无穷”。回来,苏辙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服茯苓散赋》一文中。从茯苓散和中医中,辽国人看到了苏轼苏辙一家人的家风、养生之道和道德风范。 在辽国,苏轼的诗文走红的重要原因是厚重的文化精神,他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同时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苏轼诗文受到人们普遍热爱,这是历史的必然。辽人喜爱苏轼的作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借鉴和提高。 苏轼的好朋友张舜民奉旨出使辽国,在辽国的馆驿中,看到墙壁上刻有苏轼的诗作《老人行》。来到书店里,也看到有苏轼的诗集在售卖。张舜民非常感慨,没想到在国外也能看到苏轼的诗句,看来连外国人也喜欢苏轼啊!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人崇拜的程度。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物极必反,禁止愈严而传播愈广,限制越紧,私下流通的就越快。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流传甚广。 苏轼智对辽国使臣 就在众人为难之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哈哈大笑,这有何难。随口就说了下联“四德元亨利”,取《易经》上四德元亨利贞之意。辽国使臣冷笑道“这恐怕不合于理吧,四德乃元亨利贞,但是你这下联似乎少了一个字”。 苏东坡怒斥道“住口!你身为使臣却不懂得避讳二字吗?”原来当朝的皇帝宋仁宗叫赵祯,贞与桢同音,当属于避讳之列。任何人不能提起,因为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辽国使臣一下哑口无言,虽然苏东坡替大宋找回了面子,可是实在有强词夺理之嫌,如果当时的皇帝不叫赵祯怎么办?那不管这样还是要敬佩苏东坡的文学水平确实高超。 在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和平之花就此开放,两国之间从此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两国平和,相安无事。宋辽还是经常互相出使,用来表示两国友好,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文人使者交往,不乏一些互相考察、互相戏谑的小动作,这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斗智斗勇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辽国派一个使臣出使宋朝,这个使臣熟读中原史,满腹经纶,自恃清高,谈吐不凡,好为人师,妄自尊大。从北国来到了江南,他想用自己的智慧考验一下宋朝的文人雅士,看一看他们的肚子里到底有多少“文化水”。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举杯共饮,借此机会,这位使臣便出题了:“诸位,今天,借酒助兴,我们出一个上联,恳请诸位出下联,如果对出不来下联,就要罚酒三杯,不知如何?”大家一听,马上答应了,岂不知,这是这位使者的阴谋,他一直想借机显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以刁钻的上联,企图难倒宋朝的官员。于是,他端着酒杯,高声说出了上联:“三光日月星”,让宋朝大臣对出下联。这个上联,看似平常,其实很有难度,前有三字后有日月星对应,按照这种对法很难有东西能让前后数字相呼应。辽国使臣自己认为天底下的人没有能够对出来的,他得意地笑着,等待宋臣的对答。时间就这样僵化在那里,仿佛凝固了,这幅上联一出,宋朝满朝文武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无奈,皇帝只好派人把苏东坡给请过来,让他对答。皇上心想:“你苏轼喝的墨水多,博览群书,如果你都答不上来,我们就只好认栽了!” 苏轼到场后,微微一笑,他捋着胡须,沉吟半秒,成竹在胸,从容答对,五个字:“四诗风雅颂。”刚从嘴里说出,立刻以来一片喝彩!为宋朝争回了面子,压倒了得意洋洋的辽国使臣,连皇帝也鼓起掌来:“还是苏轼,行!” 喝彩声还没有静下来,辽使马上提出质疑了:“风雅颂”明明只有三种题材,苏东坡为什么非要说是四种呢?苏轼不慌不忙,对答如流:“诗经按照题材,确实只有风、雅、颂三种题材,但是‘雅’却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种,这加起来,不是正好是四种吗?”辽国使臣无言以对,汗也冒了出来。而更让辽国使臣出汗的是,苏轼还觉得没有过瘾,于是对在场的辽国使臣说道:“别着急,我这里还有一幅下联,你可听好了:四德元亨利。” 辽国使臣不解:“怎么会是四德,这不是少了一德吗?”苏轼答曰:“所谓的‘四德’,在《易经》之中有所记载,也就是元、亨、利、贞四种德行。”辽国使臣步步紧逼:“明明是四种德行,怎么就可以平白无故少了一个呢?我虽然写诗不行,但是还是会数数的,一二三四,我还记得清楚!” 苏轼笑道:“四德是元亨利贞,因最后一个字冒犯我朝天子的名,所以隐去不说。”原来,因为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因此说很多话都要避开皇帝的姓名。当时,宋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祯和贞同音,因此苏东坡以‘避讳’为由来来解释对联之中为什么少了一个字,辽使自以为中原文化懂得很多,瞧不起人,这下,在大文豪苏轼面前才知道自己的的肤浅。 神智体让辽使不“神智” 史料记载,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传为苏东坡首作,亦称“形意诗”、“谜象诗”。这种谜像诗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北方辽国派出了一位使者出使至宋朝。这位辽国大使虽出自北方边塞,却亦博闻多识,且汉字字写得极好。平日里闲时,他常去翰林院里,拿一些古里古怪的诗文来为难翰林学士,让许多人“丢人现眼”,而他却以此为乐。学士答不上使臣的问题,这本身就很丢面子,虽然是小事,但这是两国之间的外交,弄得宋神宗心绪不安,不知所措。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大文豪苏轼:“何不让这位大学士来应对呢,一来可以解围,二来可以难为难为辽国使臣,谁让这位使臣这样刁钻呢!”于是,他派人请来大学士苏东坡,把辽国使臣的事情跟他说了,苏轼听后,微微一笑说:“微臣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情,雕虫小技而已,皇上,您就看微臣如何对付刁钻的辽国使臣吧,好戏在后头呢!” 有一天,辽国使臣找到苏轼,又来以诗文的问题相“请教”。苏东坡淡淡一笑,说:“写诗很容易,读好诗是个大事,碰到难懂的诗,不仅不懂,就连怎么读,都读不出。我这里有首《晚眺诗》诗,您能给念一下吗?”听到这话,辽使不以为然:“连首诗都不会读,还是什么大文豪,这恐怕是徒有虚名!”然而,这辽使一见苏轼示出诗,顿时傻了眼,呆若木鸡,横看竖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热汗顺着脑袋往下流,急忙告退,从此再也不敢在汉人面前提“诗文”两字。 据文献即在,《晚眺诗》是宋朝的苏轼写的,是以“字形意”格,字迹在东歪西倒,大小参差中,大有学问意即:“长亭短景无人画,老丈横拖瘦竹邦,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他把“亭”字,写得长长的,表示“长亭”的意思,把:景”字,写得短短的,表示“短景”之意!把“老”字,写得大大的,表示“老丈”,把“拖”字横写,表示“横拖”!把“日”字斜写,表示“斜日”,把“云”字写断了,表示“断云”!把“江”字写弯曲了,表示“曲江”,把“蘸”字写倒了,表示“倒蘸”!把“山”字侧了,表示“侧山”!这首诗就是神智体的第一部作品。 弟弟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 他与弟弟苏辙感情很深,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苏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相互勉励,从未间断。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当时苏辙已到知天命之年,苏轼仍然一再叮嘱他不惧辛劳、不辱使命、不忘家国、不要自傲: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弟弟苏辙出使到辽国后,辽国大臣们也纷纷打听苏轼的情况。苏辙很有感触,写诗给苏轼说,来到辽国,人人都在打听你的消息,你的大名在外,将来想要隐退江湖恐怕就难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轼虽然没有来到过辽国,但是,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的影响,凭他的教诲,还是留下了辽国情缘。
(通讯地址 内蒙古赤峰日报社 李富 邮编 024001 电话 13034763300 身份证号 150102196310012030 电子邮箱 lifu0379@126.com微信号:erge654654 开户行 中国银行巴林左旗支行账号 6217568400015772320) 犁夫创作简历 犁夫,原名李富,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著有散文集《我阅读草原》。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 犁夫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随笔》《草原》、《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侨报》、《草原》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被誉为“草原一支笔”。多次受到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表彰和奖励。 他创作的同题、独颂、系列诗歌《父亲》,已写215首,连续在中国诗歌网上发表,引起诗坛轰动,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人。目前,正在结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