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投稿】 一自坡公谪南海 天下不敢小惠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8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向荣 于 2018-11-19 11:53 编辑

   

       我于9月初,应班长老同学之邀,前往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惠州,所见所闻,无比感慨,这个拥有山、江、河、湖、海、湾的古城,正在以惊人的变化吸引我,漫步西湖,宋第一大才子苏东坡先生纪念馆,为我们昭示着惠州文化之魂,让我们回到900多年前……史书记载,东坡居士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被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坡公作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其散文标志着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其诗称“苏诗”,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其词称“苏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明清小品文先河;他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为“宋四家”之一;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其绘画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亲民爱民,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造福一方,民无不怀念之。
                                                                             
     东坡居士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东坡为何再贬?据史料记载:“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芥蒂,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区区若干字,包涵了东坡居士贬惠州因缘的许多信息,又误导后世,好像东坡居士是在疗养,什么是“讥斥先朝”? 种种迹象表明,东坡不容于当朝,既不容于后党,更不容于帝党。出于公和忠,即将谪定州前,东坡仍然无所顾忌地上书哲宗皇帝,劝他不要听信新党的胡言乱语:“臣恐急进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辄进此说,敢望陛下深信古语,且守中医安稳万全之策,勿为恶药所误,实社稷宗庙之利,天下幸甚!”1094年,新党再起,章惇一伙对“元祐党人”进行无情迫害,御史弹劾东坡所作之诰词“谤讥先帝”。东坡居士在贬赴英州的途中,章惇等人说他罪大恶极,谪英州不足以惩罚,哲宗再次对他加重处分,贬其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东坡再遭不幸,遂改道前往惠州。岭南惠州古时比较落后,气候炎热、疾病多被称为瘴疠之地。北宋一般把不同政见的“罪大恶极”者贬谪到岭南来。从定州到惠州,路程有4千余里,58岁的东坡居士主仆五人转而赴惠州,他此时已年迈体虚,不甚鞍马劳顿,这些年官场无常,早已不堪回首。抵惠州,东坡居士流连风景,体察风物,逐渐对岭南中意起来,在《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中描叙道:“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与岭南的缘分,让将到耳顺之年的东坡居士欣然,惠州父老乡亲此等热情欢迎,虽节气已秋,他却满目春色。
                                                                        

       他在《题罗浮》中说:“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翁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明晨肩舆十五里,至罗浮山。”东坡居士特别喜欢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有大小山峰432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是诸教名山,道家称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罗浮山早在晋代就吸引着名医葛洪又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306年,年方23岁的伏波将军葛洪首度来罗浮山,一生结缘,晚年在罗浮山修炼和著书,葛洪所著的书至少有四种:《神仙传》、《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罗浮山中,葛洪既炼丹、采药,又从事着述,直至去世。苏东坡对葛洪非常敬仰,要效法其诗文神韵,而葛洪炼丹遗址就在罗浮山冲虚观旁。东坡居士先入延祥宝积寺,礼天竺瑞像,品茗后认为,“品其味,出江水上远甚”。接着,又往东行三里至长寿观,又往东北三里,至冲虚观,看葛洪炼丹的地方“稚川丹灶”。后又去到诸仙者朝斗坛,观坛上所获铜龙六、鱼一。朝斗坛北边有洞,曰“朱明”,但由于“榛莽不可入”,朱明洞风景甚美,“水出洞中,锵鸣如琴筑。水中皆菖蒲,生石上”。“坐遗屣轩,望麻姑峰。方饮酒,进士许毅来,呼与饮。既醉,还宿宝积中阁。夜大风,山烧壮甚,有声。晨粥已,还舟,憩花光寺”。 居士诗道:“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东坡已神交仙人,哪如病鹤?然而,赴惠路上罗浮山一游,成为居士诀别,他没有实现“山中可游而未暇者,明福宫、石楼、黄龙洞,期以明年三月复来”的愿望,被贬之人,哪来真正自由?后人也就少见了东坡罗浮山赋的锦绣诗文,应为一憾。
                                                     
       东坡居士寓惠前,惠州西湖称“丰湖”。东坡一首《赠昙秀》“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苏东坡看到这里的湖光山色堪与杭州相媲美,又因湖的位置在惠州城之西,于是称丰湖为“西湖”,后人从之。听说城西湖泊时有水患,为了体恤百姓涉水之苦,解决西湖两岸的交通往来,东坡倡议在西村与西山之间筑堤建桥。他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媳妇史氏捐出“黄金钱数千助施”,于是西湖、西枝江等紧要区域修筑了东新桥、西新桥、西湖堤等基础设施,极大地便捷了交通,缓解了水患。绍圣三年六月,堤桥落成。为了纪念东坡居士的这一功绩,人们把这条路命名为“苏堤”。
                                                                              

      西湖桥成,正当东坡居士与民同乐时,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病逝,平添居士多少愁。熙宁年间,东坡先为新党所不容,外放杭州;元佑年间,旧党重掌大权,他又与司马光在政见上产生分歧,再请外放。东坡居士中道慈悲而行,与新旧两党都不同,充满了无奈,感慨不合时宜,唯万里相伴的朝云能看出东坡居士满腹的无奈。东坡婉约名词《蝶恋花》是写朝云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朝云常唱起,每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朝云会恸哭不已,她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这些年,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东坡居士表面开朗,内心痛苦,只有朝云知晓,她对东坡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感同身受,悲己来日无多,东坡怜之劝慰。朝云去世后,东坡“终生不复听此词”。根据史料记载,在东坡居士的流放生涯中,朝云先后陪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等地,尽管日子颠沛流离,朝云甘愿与东坡共度患难,悉心伺夫。元丰六年,朝云生一子,东坡却接到贬汝州团练副使的诏书,就在他携朝云去赴任的路上,幼儿不幸夭亡,东坡居士深感对不起朝云。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与东坡居士慈悲之菩提心一致。早在东坡为徐州太守时,朝云曾跟着泗上比丘尼义冲学《金刚经》,后来在惠州又拜当地名僧为俗家弟子。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她伴着六如真谛和对东坡居士无尽的牵挂离开凡尘。居士尊重朝云的遗愿,于八月三日,将她葬在西湖南畔孤山栖禅寺的松林里,为她写下四句禅谒的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朝云葬后,第三天突起暴风骤雨,次日晨,东坡带着小儿子苏过来探墓,发现墓的东南侧有五个巨人脚印,他再设道场为之祭奠,因此写下《惠州荐朝云疏》道“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方负浼渎精蓝之愆,又虞惊触神只之罪。而既葬三日,风雨之余,灵迹五显,道路皆见。是知佛慈之广大,不择众生之细微。敢荐丹诚,躬修法会。伏愿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世界。湖山安吉,坟墓永坚...”并在墓上筑六如亭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 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居士在六如亭前留下名篇给朝云“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析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东坡的伟大人格、不朽诗篇,以及他和朝云哀婉凄美的爱情故事,为西湖山水平添多少诗情画意。东坡把朝云永远留在了惠州,如今惠州的西湖孤山上,人们得以敬仰才子与佳人。900多年以来,惠州的百姓每逢农历12月5日朝云生辰日,拜祭并用民间法会的形式悼念她,形成有特色的民俗祭奠活动。在民众心中,东坡和朝云才是千古流芳的百合花。

                                                     
       东坡《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死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时,正当年,千古风流浪淘尽!惠州时,人已暮,居士不幸惠州幸!因其的谪居和遗爱,历代迁客骚人、民众官贵,皆以惠州凭吊苏子为大,络绎不绝。清朝归善知县蔡梦麟在《重修东坡祠记》中说东坡“寓惠三年,善政善教,百代观法焉”。可见,东坡已经成为后来官员的镜子,提醒他们省身自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州名气从东坡后,“始大著于天下”,诗人江逢辰说:“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名人文化的力量何其伟大,东坡居士能让世人感悟惠州——曾几何时,在惠州,他歌唱江:“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他赞美山:“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树暗草深人静处,卷簾依枕卧看山。”西湖桥落成,他写诗与百姓共同庆祝:“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跃然纸上,他却谦虚地说:“一桥何足云,欢传满东西。”百姓们记得东坡居士在惠州做了六件好事:传播插秧技术、建造水碓水磨、施医散药救死扶伤、以米抵税减轻民赋、建营房肃军纪、修桥筑堤防洪灾等,怪不得惠州人民是如此喜欢这个东坡居士。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宁为民碎、不为官全”的民本主义者,他《上神宗皇帝书》中说:“由此观之,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 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他认为民心的得失是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得人心者为“王”,失人心者为“独夫”。他把皇帝比作“木” 、“灯”和“鱼”,把人民比作“根”、“膏”和“水”。东坡虽处江湖之远,仍然为民造福,无不让后世高山仰止!
              
      东坡寓惠仅仅940日,据《惠州志·艺文卷》记载统计,苏东坡寓惠州作品共587篇,包括诗124首题187首(含存目5题5首);词18题18首;各类杂文111题129篇(含存目1题1篇);书信共51人233篇;书画20幅。他在妇孺皆知的《食荔枝》中留下千古绝唱:“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们往往只看见诗人的甜,配合《荔枝叹》再看:“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人们才真正体悟到居士悲悯老百姓的苦和忧,其批判皇权的思想高度,在东坡全部创作中绝无仅有,直追杜甫诗作的思想艺术成就。官场明争暗斗,风烛残年的东坡居士屡屡遭受迫害,不幸接着不幸,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庚,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明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是惠州给与东坡居士疗伤的机会,宾至如归,岭南给东坡居士美好的记忆,正巧印证了他《定风波》里所悟的那样:“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东坡由衷道出:不辞长作岭南人!
                                                                                                           
        从900多年前回神过来,沐浴明媚阳光,老同学邀请我们前往巽寮湾,巽寮地名古来有之,一说与东坡居士有关,他与朝云到巽寮游览,其时巽寮名叫鸭寮,是咸淡水交界,边民喜来放鸭之处,东坡觉得不雅,他观察发现整个惠州界地呈八卦状,而鸭寮这地点处在惠州东偏南"巽"卦上,且巽代表风的意思,恰巧此地常年微风佛面,海不扬波,大才子以风名其巽寮。巽寮湾属南亚热带温湿型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1.7℃,度假村鳞次栉比。同学几个在喜来登酒店,看见远处人们开着摩托艇冲浪,冲沙,雄姿英发,蠢蠢欲动;我走近海边捧起沙仔细瞧一瞧,感觉比海南亚龙湾的沙还白,环境宜人,不思进取。然而,当我们驱车来到大星山顶一个观景的最佳位置,居然看见左右两个海湾,隐约中还可以辨认左边海湾里面的内湾,成三月形状,“双月”古已有之,可见岁月留痕。这就是著名的惠州双月湾!双月湾目前在国内应该绝无仅有,世界也罕见!唯恐绝美景致为工业污染所没。我不禁改个字以东坡居士名赋抒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海’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18 13:05 | 只看该作者
艾玛,洋洋洒洒好大一篇哦
3#
发表于 2018-11-18 21:17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18-11-18 13:05
艾玛,洋洋洒洒好大一篇哦

千幻烟老师好热情,这是替我招呼新朋友啊😊谢谢😜
4#
发表于 2018-11-18 21: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刘向荣老师勤奋写作,积极支持参赛。这一篇作品,细致深入,苏轼的生活我们也能领略很多。
5#
发表于 2018-11-18 21:22 | 只看该作者
参赛作品一定要按照征文要要求发表,千万别在格式上丢分了。公告中有说明,请认真阅读,按照所示要求调整自己的作品。上一篇也不规范。
6#
发表于 2018-11-19 09:11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章规整的文字,读来大受益处!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1: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亲的宝贵意见。艾桃老师,哪些地方不合规矩请明示哦,再次谢谢
8#
发表于 2018-11-19 15:22 | 只看该作者
此文非首发了,遗憾。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6:56 | 只看该作者
重在穿越时空,靠近苏子。。。
10#
发表于 2018-11-19 17:06 | 只看该作者
刘向荣 发表于 2018-11-19 16:56
重在穿越时空,靠近苏子。。。

非常欣赏朋友文笔,如果可以请重投首发稿,期待。
11#
发表于 2018-11-19 17:21 | 只看该作者
读后大受益处,非常感谢刘向荣老师对先人苏轼生活生动的描述,完美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11: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亲们的支持,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3:10 , Processed in 0.06589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