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75|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些迷恋诗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8 13: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18-11-18 13:46 编辑

那些迷恋诗的日子

   周日,收拾旧物,好几本塑料皮日记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跑出来,里面有我学生时代的摘抄和日记,有一本日记还是用英语写的。信手翻看,摩挲着泛黄的幼稚笔迹,遥远的故事像风中摇曳着的那点烛光,忽闪着,星星点点照亮了我现在平庸的生活。

  摘抄的大多是诗歌、名言警句、散文、议论文,当然,最多的是诗,不错的,少女情怀总是诗,可能诗歌和少女最相配。从高中开始,受当教师的母亲影响,有了读书摘抄的习惯,笔记本是省吃俭用买来的,塑料皮,封面有大明星刘晓庆的照片。抄的第一首诗是冰心的《春水》里那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不知道在哪里读到的。

  那是80年代中期,可读的书不多,一是没书可读,读的多是父母借来的杂志,还是偷偷摸摸地读;二是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任务——高考。可是文科班的学生历来思想活跃,接触新鲜事物快,大家也没怎么把高考当回事,那时,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能通过考工而就业。同学们私下里流传着不知道从哪里淘来的书,记得琼瑶的言情小说在女同学中很吃香,我有过一晚上读完一本书的记录。读琼瑶,除了里面的爱情婉转曲折吸引女孩子外,我尤其喜欢里面的古典诗词,无奈时间有限,没时间抄。

  班里还有人读外国诗,比如尼采的,好友就在毕业时送我一本《尼采诗集》。我们不甘心默默无闻读诗,有一次,几个激进分子跑到校园一隅,在树木的掩护下,背着老师和同学,自己秘密召开了一个青春诗会,各自读喜欢的诗,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每个人都极认真,极兴奋,那场景激动且刺激,像我这样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中规中矩,终于干了一件旁逸斜出的事,那种喜悦是做了“坏事”却没被发现的窃喜,现在想起来,还会心一笑呢。

  多年以后,看电影《死亡诗社》,一下子把影片中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形,无缝焊接起来,我相信,青春的锐气在每一代学生的血脉中都同样流淌,渴望突破自己,追求个性以及自我的存在。影片中,基廷老师用诗歌为学生进行思想启蒙,“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诗的灵巧,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诗歌从舌间轻轻滑落,就像蜜糖,使人神情飞扬。之后,尼尔等人组建了古诗人社,黑夜里这些曾被学校严格束缚的学生,偷偷穿行于迷雾间,来到一个山洞,用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陶醉,勇敢地探寻人生的意义,啜饮生命的甘露。

  这部电影是我的词典中最经典的关于诗歌的电影,没有之一。

  上大学后,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读书是最好的消磨时光的方式,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了,也做了好几本摘抄。

  最开始读的是席慕蓉的诗,简直着迷了,把诗集《无怨的青春》、《有一首歌》几乎都抄在笔记本上了,有些还熟记于心:“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席慕蓉那些青春的诗歌,对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大陆,对于正值好年华的女大学生,杀伤力无疑是很大的,她写出了大家共有的希冀与困惑,读起来朗朗上口。

  当年轻遇见了诗歌,就像银杏叶遇见了秋天,一拍即合,简短易懂的诗歌好像就是为年轻人准备的快餐,好吃解饿。

  之后摘抄的是汪国真的诗歌,是押韵兼励志的短诗,还有朦胧诗,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这些诗合乎80年代的大潮流,开始冲破旧的藩篱,勇敢迎接新生活。其实,有的诗也读不太懂,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后两句干脆不知道说什么,但不妨碍我照样抄下来,在旁边画个问好,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我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可见一斑。

  工作后,也保持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是不如大学时多。一上班就当班主任,忙着带班、恋爱、结婚,书读得少了。

  2006年,开了一个新浪博客,乱七八糟写了一通,没想到,无意中认识了一个本市的著名老诗人,前文联主席,写抒情诗写得特别好,每次市里的大活动都是老人撰稿。我的笔记本抄过他很多诗歌,这是我身边的诗人。我们在博客和邮箱里畅谈对诗歌的理解,也彼此唱和,向老诗人学到不少东西,他思想的深邃以及对诗歌语言的娴熟运用,以及对后生晚辈不遗余力的提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把他的诗集《跋涉》赠送给我,鼓励我好好写,并介绍我加入市作协。

  非常可惜,老人后来得病,很快去世。记得那天是小城最寒冷的冬天,我们几个好友去他家吊唁,看到一面墙都是书,有几万本,让我十分震撼。回来,我们坐在一起吃饭,边吃边哭,根本抑制不住,回忆与他相处的那些日子,回忆他给我们的无私帮助,感叹他为人真诚热心,我们不知不觉为他开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追思会。至今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而老人去世已十年有余……

  在博客也认识了两位远方的诗人,江苏的孔灏和大卫。孔灏的诗有古典的韵味,用典极好,经常化用唐诗宋词,用得恰到好处,他好像一个游侠,在大唐的天空下遨游。曾为他的诗集写评论,发在博客上,被人盗用,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他支持我维权,最终得到公正的结果。最近,在网上买了他的《小情怀》,除了已有的风格,又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工作的关系,多了禅意和佛心。大卫的诗也写过评论,曾跟帖在水姐帖子后,不赘述。

  遇见喜欢的诗,我喜欢读出声来,那又是一番滋味了。关于读诗,想起一个印象深刻的事,忘记是读谁的书了,里面有一段讲西南联大的大师刘文典的故事,大意是说他有一次,上了一会儿课就下课了,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某天晚饭后上。学生不解,后来才知道,那天是阴历十五,他要讲的文章篇目是谢庄的《月赋》。

  于是,在皓月下,刘文典坐在中间,学生围坐两旁,对着一轮明月,读《月赋》:“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刘文典每读一段,就引经据典讲解,情景交融,忘记了日寇的炮火,也忘记了生活的艰辛,完全沉醉在诗意里,不知今夕何夕。

  这个情节在电影《无问西东》里也有再现,看得我热血沸腾,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能有这样一群人筚路蓝缕,为着理想而读书,为着内心的需求而读诗,国家怎么会没有希望?

  现在也是喜欢读诗,读诗能让人年轻。对于诗,我只是喜欢读,很少写,也写不太好,但我很知足,欣赏诗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一直认为,你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不能没有诗意,你可以不会写诗,但灵魂里不能没有诗心。诗心就是生活的本心,就是好好活着的理由。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18 16:04 | 只看该作者
我首先注意的是:立红的钢笔字很漂亮哎。
抄诗这种事,上学那种也干过,读师范时还和同学们结过文学社,我的班主任也参与其中,给我们很多辅导。想想,那真是无以伦比的青春年华。诗歌与文学,梦想与情怀,构件了我们的青春年少。
可是,现在的学生们有什么呢?那天看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是我们的教育错了,还是社会的堕落已经让教育无能为力?
立红这篇,合着阳光姐的那篇一起读,所构成的思维方向,从某一方面讲,居然出奇的一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8-11-18 22:29 | 只看该作者
读此文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我们都有过抄诗爱诗写诗的青春,想起来是那么的珍贵,谢谢立红。虽然不同龄。
4#
发表于 2018-11-19 12:21 | 只看该作者
哈,我也抄过席慕蓉的诗。那时借了来,喜欢得不得了,得当晚还书,把书摊开,一人抄单页的诗,一人抄双页的诗……那时读到篇好散文,还抄下来寄给朋友。现在书这么多,再也没有当年的热情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11-19 15:40 | 只看该作者
立红的文章,一定要关注的。那些迷恋诗的日子,让我读到了诸多的同感和心理共鸣。赞一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8-11-19 15:59 | 只看该作者
立红老师的字和画都是那么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婉约的女子,如朝花吻露,似弱柳抚水,低吟浅唱,轻描淡写,沉浸在那些迷恋诗的日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8-11-19 18:32 | 只看该作者
席慕蓉,汪国真,琼瑶,我上学时候也迷他们
亲切的文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0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18 16:04
我首先注意的是:立红的钢笔字很漂亮哎。
抄诗这种事,上学那种也干过,读师范时还和同学们结过文学社,我 ...

幼稚的钢笔字让冷美人见笑了,不过,我是越写越不成笔法,年轻时,还能一笔一划好好写,呵呵。
60后70后都有过爱好诗歌的一段时间,那时真是痴迷啊,遇见喜欢的,千方百计抄下来,没事读读也是很好的享受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0 | 只看该作者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8-11-18 22:29
读此文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我们都有过抄诗爱诗写诗的青春,想起来是那么的珍贵,谢谢立红。虽然不同龄。

谢谢春姐姐!年龄段不同,但年轻时读书的心情相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1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8-11-19 12:21
哈,我也抄过席慕蓉的诗。那时借了来,喜欢得不得了,得当晚还书,把书摊开,一人抄单页的诗,一人抄双页的 ...

回忆那时的读书,真是如饥似渴,有种强烈的学习的愿望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2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11-19 15:40
立红的文章,一定要关注的。那些迷恋诗的日子,让我读到了诸多的同感和心理共鸣。赞一个。

谢谢彦林版主来鼓励支持,也欢迎您写写读书感受,您都写书了嘛!
我替版主约了,呵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3 | 只看该作者
奉洁 发表于 2018-11-19 15:59
立红老师的字和画都是那么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婉约的女子,如朝花吻露,似弱柳抚水,低吟浅唱,轻描淡 ...

奉洁老师过奖了!年轻时还真是蛮喜欢读书的,把读书当乐趣,时间也充裕,现在就是抽时间读书了,实在是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4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8-11-19 18:32
席慕蓉,汪国真,琼瑶,我上学时候也迷他们
亲切的文章。

妹妹有共鸣,呵呵,好啊。那时候真是如饥似渴学习
14#
发表于 2018-11-20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11-19 20:50
幼稚的钢笔字让冷美人见笑了,不过,我是越写越不成笔法,年轻时,还能一笔一划好好写,呵呵。
60后70后 ...

立红的钢笔字可不幼稚,一看就是练过的。
15#
发表于 2018-11-20 10:2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啊,读诗读诗,真的应该“读”。读之见味,读之生情。要不古人怎么会说“吟诗”而不说写诗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1:45 , Processed in 0.07262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