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5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随手记:浮石《中国式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9 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一次,不得不承认我的孤陋寡闻。借此书的动机很简单:它归在杂文之列。而且书名如此,想当然地认为它是杂文。但有个词是“开卷有益”,倘若不是因为误借此书,我哪里会知道此书作者就是写《青瓷》的人。当年《青瓷》的火爆真不知用什么形容,位于昆明市中心南屏街的新华书店,门面上贴了很大的海报,一进门就有许多本《青瓷》非常艺术地码得一摞又一摞。这架式,一看就知道是小说,没有误认为马未都讲解青瓷之类的作品,因而侧身而过,直接上楼。原因有二:不看小说,不看畅销书——就算要看,也要等它冷下来之后。因而,我完全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更不知道后来又风光一时的《红袖》也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中国式关系,顾名思义,是中国的某一部分特色,诸如《中国式结婚》、《中国式离婚》中的那些人和事,让人感觉好像就发生在身边。

  此书不是故事,是一些如何找关系,如何拉关系,如何送礼等内容,不过都是介绍,没有实战经验,据称,实战经验都在《青瓷》里,当然作者又说,《青瓷》里的事,他也不一定全做过,有的是别人做的,有的是他想过的。换而言之,这是一本讲授如何在中国的关系网中求得生存,并且如鱼得水的书。早些年听人说,在中国,第一生产力是关系。此时看书,感觉这真是一门大学问。另外一方面,由此也可以明白为何《青瓷》会大受欢迎——如果说这本是关系学的理论,那本就是关系学的实战。

  初看此书,感觉是不舒服的。连如何请客吃饭、如何攀关系、如何托关系都可以撰文开讲,有可能就此学科开班授课的日子也不远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大受欢迎。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一门绝对“有用”的学科。突然想到长袖善舞和八面玲珑,不得不感悟:有人天生聪慧,有人生来愚笨,这与上什么学,受什么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吧。感觉很悲凉,想起徐志摩与朱湘性格的差别,想起社会活动家的逢场作戏。突然间明白,为什么我对散文情有独钟,也不过它是直面性情而又没有什么用的文体罢了。当然,我眼中的散文是狭义的那种。

  不过,书中有对熟谙关系之道的津津乐道,也有一些对于生活现实的悲凉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习惯吟诗作赋,奢谈做人的理想与信仰了,社会通过一种让他们吃亏的方式,将他们变得很现实。”对中国人普遍具有的心思也说得入木三分:“现在的民对官真爱情交加。爱是对官所拥有的权力的膜拜,恨是对自己或亲戚没有一官半职的莫大遗憾。”

  在《我的地盘谁做主》一文中,出现了昆明。文中称“昆明市宏仁新村的村民们耗资3个多亿、用了5年多的时间建起了一个新农村住宅小区,官方把它定性为违章建筑,已被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并开始强拆。”文中说:“这是一个权大于法的官例,官方无须动用冷兵器只需要一纸公文就可以把平头老百姓压死”。看一看书的出版日期,是2011年6月。这个事件应是2010年,当时还上了焦点访谈。现在来看,历史的车轮一样要前进。文中说:“他们勇敢地跳出来不惜成为违法者和媒体的讨伐对象,其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说:“如果宏仁新村的村民们以及或能面临强拆的其他弱势群体,有权力决定(哪怕是参与决定)‘当地政府’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位置,也许悲剧将不再发生或会因此减少很多。因为相对于沾染商业利益,失去政治利益的恐惧,是会让很多官场中人如履薄冰、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的。”这句话意有所指。这样的文章中,没有被提到的城市是幸运的,或说生活在那样的城市里的人是幸运的。其实,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宏仁新村具体位置在哪里,只是根据一些传言猜测它应在某一地段。但当年的事波及很大,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只是那一天的波及很大,很多住在那一片的人,上班都迟到了。

  有的地方我则置疑,比如文中说:“他爱女儿、爱情人,甚至还很尊重原配。”这个,尊重原配和爱情人的出现,我认为是个悖论。或许这只是文字游戏,诸如一些文字中,把爱一个人和宠一个人是区别开来的。可是,若不爱,何来宠,若有尊重,又何来的情人。

  此外,书中对于诗的解读让人失笑:“诗是与荷尔蒙分泌的强弱有直接关系的一种东西,并不是把某句话故意分成几行,参差不齐排列起来那么简单的问题,它应该揉杂进精神病患者秩序混乱、色彩杂乱的世界影像和失语者梦幻中偶尔流利的呓语。”对于写作也不乏真知灼见:“伟大的创作实践是知识的实践,它不仅仅是经验的再现,更是对作家的智慧、视野和想象力的挑衅。”

  书中有很大的篇幅是聂茂与浮石的对话,相对于前面的那些文章,我认为这篇对话更为有趣,而且好看得多。在这些对话里,聂茂认为《青瓷》中的一些对话“不但丧失了优秀汉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和警醒意识,而且对个人的堕落和对欲望的放纵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反思,尤其是没有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作者则把自己小说中描写那个可以称之为黑暗的世界是:“坦陈黑暗是为了追逐光明,体会寒冷是为了向往温暖。”总之,两人个你来我往,辩论得非常有意思。

  看看而已。看看而已。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19 12:48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看看而已!
生存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条和解之路,和他人和解,和社会和解,和权利和解,和俗事和解,和梦想和解,和自己和解……
而中国,因为政治关系与社会制度的不同,小至家庭,大至社会,中间的种种大大小小的关系很多时候,“人情”大于一切,如此一来,“和解”二字,更显其重要。
书本教会我们如何处理人情世故,但是,书本也多为共性存在的问题找到线索,细微之处,当是个体的融合与体验。需要书,也需要自我的调试。
就好比,我们读《艺术的故事》也看如何煮粥做菜的教科书。
问候昙花。
3#
发表于 2018-11-1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来关注一下昙花的书评。虽然浮石的《中国式关系》这本书没读过,但从本文的评述中已有较深的感知,有机会定当拜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8-11-19 18:37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地方我则置疑,比如文中说:“他爱女儿、爱情人,甚至还很尊重原配。”这个,尊重原配和爱情人的出现,我认为是个悖论。或许这只是文字游戏,诸如一些文字中,把爱一个人和宠一个人是区别开来的。可是,若不爱,何来宠,若有尊重,又何来的情人。

一语中的。
5#
发表于 2018-11-19 20:33 | 只看该作者
昙花最近读书真多,膜拜一小下!
关系学的书,我都不喜欢看,类似于厚黑学,对这类书不感兴趣,就像昙花对散文感兴趣,因为散文真实。但读了昙花这个随手记,觉得可以读读这类书,权当解闷,哈哈一笑也好。对权力的崇拜根深蒂固,我有一个老师就是,不到50就去世了,去世前还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当官。
对于同时爱女儿,情人,原配的人,不就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吗?呵呵
对诗歌的看法很极端,看来,他不懂诗歌
6#
发表于 2018-11-20 11:00 | 只看该作者
是呵,跟不上昙花了,这书读得也太快,写得也好。最近一本《德兰修女传》摆在办工桌,读得起起落落。问好昙花
7#
发表于 2018-11-20 17:17 | 只看该作者
带着质疑阅读,就像康德说的带着皮鞭与哪舍交往。
8#
发表于 2018-11-20 17:25 | 只看该作者
昙花文中所评说的这三本书,我都没有读过。马未都的这两本书名字起的都像是言情小说。
行文很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欣赏!
9#
发表于 2018-11-22 13:4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阅读完毕。半夜不方便回复,今天机制回复,几篇文章】
问好,昙花!昙花的随手记,总是有滋有味,两本书,一个理论,一个实战。中国式关系,是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昙花,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不错!欣赏!
【昙花,到最后,也不明确地告诉我们,第一段的三本书,作者究竟是谁?需要反复考虑半天来猜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19 12:48
好一个看看而已!
生存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条和解之路,和他人和解,和社会和解,和 ...

多谢冷版。近段工作较忙,回复来迟,见谅。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5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11-19 15:30
来关注一下昙花的书评。虽然浮石的《中国式关系》这本书没读过,但从本文的评述中已有较深的感知,有机会定 ...

多谢刘版。回复来迟。见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5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8-11-19 18:37
有的地方我则置疑,比如文中说:“他爱女儿、爱情人,甚至还很尊重原配。”这个,尊重原配和爱情人的出现, ...

抱抱小龙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6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11-19 20:33
昙花最近读书真多,膜拜一小下!
关系学的书,我都不喜欢看,类似于厚黑学,对这类书不感兴趣,就像昙花对 ...

嗯嗯,我也那样觉得,他不懂诗歌。
近段太忙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松闲一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1-20 11:00
是呵,跟不上昙花了,这书读得也太快,写得也好。最近一本《德兰修女传》摆在办工桌,读得起起落落。问好昙 ...

水版谦虚了。我就是胡乱读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1-20 17:17
带着质疑阅读,就像康德说的带着皮鞭与哪舍交往。

多谢提帖,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01:35 , Processed in 0.06145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