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村上春树这位日本作家了。多年前曾在好奇心驱使下读过几页他的《挪威的森林》,当时感觉书里的文字既伤感又有些颓废,不喜,就没有读下去。小说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少年维特之烦恼》那个调调,不免使人觉得有些无病呻吟。还有一个让我打退堂鼓的原因是:不少人说他是言情小说家,而那种类似于琼瑶式的言情小说,在我眼里等同于陈词滥调、矫揉造作和不耐咀嚼的东西。 想不到近些年此君却红得发紫,有直奔诺奖而去的势头,这让我对他的文字又有了新兴趣。最近读了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竟一气读完简直爱不释手。这本书写得亲切朴实,非常真诚地描述了他作为职业小说家的喜怒哀乐和经验之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两点。 文学艺术的深刻性的表现方式与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它往往不是通过概念去表达,而是展现出一种“意境”,靠直觉去领悟。村上春树说:“从我的经验来看,聪明简洁的的判断和逻辑缜密的结论对写小说的人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倒是拖后腿、阻碍故事发展的情形多一点。然而,如果将保管在大脑档案柜里的形形色色未经整理的细节,根据需要原汁原味地编排进小说中去,连自己都会觉得震惊,故事竟变得自然而然、栩栩如生起来。”他还说:“纵使你手里拿着的素材是‘轻量级’,而且数量有限,但只要掌握了组合方式的魔法,无论多少故事都能构建起来。假如你熟悉了这项作业的手法,并且没有丧失健全的野心,你就能由此出发,构筑出令人震惊的‘沉重而深刻的东西。’”他这些看法确实极有见地!生动而微妙的形象是小说的生命,其思想性和深邃感就蕴含在它们之中。多年前我读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时就有所顿悟:文学艺术的深刻性丝毫不亚于哲学,它甚至能通达逻辑思维所无法企及的微妙深刻的领域,这也是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在读着意于描绘日常琐碎事务的《追忆似水年华》时确实能够使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领悟,体会到那种时间的深邃感和对人生无限的喟叹。 村上春树非常重视对小说初稿完成后的反复修改,他修改之认真仔细和投入的精力之大令人咂舌,如果不是一位对写作非常热爱的人简直会不堪忍受的。小说写作的初稿很少是完美的,所以海明威有句名言:“第一稿是一堆狗屎。”如今网络小说往往是一次成型的作品,其实这是违反创作规律的,势必难以产生出高水平的佳作。所以,为保证质量和品质,写网络小说就必须完全定稿后才能发,不过这又失去了其特有的随意性、开放性和共创性,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