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中人之薛宝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31 19: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芦汀宿雁 于 2018-12-31 19:14 编辑

       红楼中,儒家礼教的模范儿媳,不是老祖宗重孙媳妇中的第一得意之人可卿,也不是戏谑笑闹哄老祖宗开怀的凤辣子,也不是淡泊明达的大奶奶,而是德惠兼并的宝钗。
  宝钗姓薛,宝姑娘,皇商之女,任是无情也动人,与黛玉并列红楼第一女主。
  孝顺守礼,博洽多才,世事洞明,是她所依凭的“东风”。
  抽花签时,她掣的是牡丹花。或许,曹公之初衷,意在以牡丹言志,宣示儒家伦理下女性的理想人格与悲情命运。

  一、“金锁”里的理想人格
  宝钗,贤孝当先,安分随时,温厚恭良,儒家淑女之典范。
  知人知微,贤孝当先。
  第二十二回,宝钗及笄之年,贾母捐资二十两银子为她庆生。
  贾母内院搭了个小戏台,上房也摆了家宴。
  生日宴上,宝钗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只点热闹戏文,只挑熟烂甜食,贾母更加欢喜。
  同一回,元春送来灯谜,宝钗觉得并无甚新奇,却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写了灯谜《竹子》。公众场合,善于藏愚守拙,会隐身自己。
  第三十五回,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等人,群聚怡红院。
  宝钗笑道:“我来了这么多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以夸为敬,直抵贾母心坎。
  “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贾母不吝美词,是礼节,也是由衷地称赞。
  宝钗尊附贾母,有敬老之礼,也不乏讨巧封建家长的成分。
  金钏儿跳井而死,宝钗第一时间赶来道慰王夫人。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将自杀事件偷换为不慎溺水而亡的慰情假话,附送新衣做装裹的“及时雨”,不但消解了王夫人的愧疚心,还解了燃眉之急,也展露了宝钗的淑态懿容。有了王夫人的认可,为她入主贾府开启了绿色通道。
  第九十七回,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
  因宝玉失玉昏聩,冲喜,压邪气,成了宝钗的不二“使命”。
  大婚之夜,宝玉旧病复发,口口声声只要找林妹妹去。
  于新嫁娘的她而言,夙世前因,却无异于悲音绕梁。她明知其事,心里只怨……金玉良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化解敌意,攻心术。
  清虚观说麒麟事,宝钗说云妹妹有一个,略小些。探春夸宝姐姐有心。
  黛玉却话中带刺:“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一串情景对话,明抑黛玉吃醋含酸,也暗扬宝钗心细如发。
  第四十回,行酒令时,黛玉引用《西厢记》《牡丹亭》的句子,被饱读诗书的宝钗逮了个正着。
  “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借机示好,诤言私劝。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黛玉心有触动,意生感服。
  第四十五回,送燕窝时,宝钗笑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加小惠,互剖心腹,敌意平息。黛玉还顺势认了干妈,与众姊妹多有互动,并交好起来。
  顺人情,济众散人之德。
  第三十七回,藕香榭里,赏桂花,吃螃蟹宴。
  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得妥当。”
  乐得贾母喜,赢得姨妈心,又替湘云解了围,还不忘送螃蟹给赵、周二位姨娘。宝钗出资做东道,贾府其乐融融。
  宝钗体恤湘云寄人篱下的苦楚,女工活又多,阻止袭人托她做鞋,还催她早些回去,免被责问。
  湘云心生敬服,还住到了蘅芜苑,直到宝钗搬出大观园,她才重回潇湘馆。
  第六十七回,“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先有燕窝,后有土仪,宝钗情理兼攻,有意撮合哥哥与黛玉,也有心机自我成全。
  哥哥带回的土特产,她顾念人情,一一分派,连不被待见的赵姨娘和贾环也收到了一份。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说人参轮到自己用,反到各处求人,心有悔意。
  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
  燕窝、人参等贵重之物,于笑谈中公开赠予。
  宝钗济众散人之德,纷落于生活细微处。
  岫烟寄住迎春处,月银被邢夫人克扣,本就经济拮据,她还时不时要打点下人,不得已把棉衣当了……凤姐送斗篷,探春送碧玉珮,宝钗则追赎棉衣,接济小物件,还送了一车轱辘体贴话,尽心关照。
  跟母亲打点针线,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承色陪坐半时,园中姊妹处度时闲话一回……
  上至贾母、王夫人、母亲,下至园中姐妹,礼常往来,合宜得体。贾母夸她“稳重和平”,赵姨娘说她“展洋大方”,连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她去顽笑。
  宝钗视袭人为言语志量深可敬爱的“人才”,套问,窥察,结为同盟。
  周瑞家的来蘅芜苑,宝钗让座,一口一个周姐姐,不分等级,应付自如。
  第一一九回,宝钗见王夫人神色恍惚,便问:“太太的心里有什么事?”
  王夫人将这事背地里和宝钗说了。
  宝钗道:“险得很!如今得快快儿的叫芸哥儿止住那里才妥当。太太总要装作不知,等我想个人去叫大太太知道才好。”
  王夫人点头,一任宝钗想人,暂且不言。
  一有困局,宝钗会第一时间援手,出谋划策。
  宝钗秉承“自己便宜,不得罪了人,大家有趣”的生活信条,贴面贴心,八面来“风”,得到了贾府上下各色人等的称誉。
  宝钗是微凉的光,是湿漉漉的暖,是惠及众人的白月光。
  然,心有丘壑,不形诸于声色,理至则无情。
  自处澄然,与人蔼然,处事泰然,是宝钗安分随时、清醒超脱的最佳注释。
  但,当危及尊严与利益时,宝钗会强势反击,展露出冷血腹黑的一面。
  滴翠亭外,扑蝶未果,却偷听到了贾芸与小红私相传授事。
  小红非善类,会伺机生事,会连累自己……宝钗故意喊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
  一个金蝉脱壳,宝钗移祸黛玉,这种利己式自保,怎不被人诟病?
  谈起金钏儿之死,不悲不喜,如言草木枯荣,被帖上轻贱丫头、漠视生命的标签。
  第二十五回,宝玉被魇魔法暗害,得跛足道人救治,慢慢地有了好转。黛玉情不自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
  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半雅半戏的抵词,讽谑了宝黛之情,也流露了青春女子的醋意。
  这就是宝钗,一逮着时机,就会持“戈”上场,周护自尊。
  第三十回,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宝玉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登时红了脸,便冷笑了两声。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宴饮场上,宝钗一反持重,反唇相讥,乃宝玉戳中她的痛处了。
  宝钗指她(靛儿)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借靛儿找扇子,宝钗指桑骂槐地发泄了一通对宝黛的不满。
  宝钗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半是奚落,半是冷讽,让宝黛情何以堪?
  殊不知,儒家传统文化中,少女少男的恋情是隐晦的。克己复礼的宝钗,却借了李逵骂宋江和“负荆请罪”典故,将一双小情侣的斗嘴,一股脑儿捅到了台面上。
  大热天的你们谁吃了生姜?凤姐一句问话,谑而不虐,稀释了“生姜”味,也为二玉救了场。
  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她非但不教,还打趣并教训香菱“女子无才便是德”。呆香菱不得不舍近求远,拜了黛玉为师,还炼出了“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的新巧诗句。
  第四十九回,宝琴刚来贾府,贾母便赏了一件野鸭子毛做的斗篷,还派人叮嘱宝钗:别管紧了琴姑娘,由着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别多心。
  宝钗当即说道:“你倒去罢,恐怕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一串排揎之语,释放出不甘人后的傲气和醋意。
  可,宝琴一出场,贾母的偏疼与喜乐,就让宝钗回过味了。她拼力赢得的,乃是礼节性的认可和虚应。
  第九十八回,因新娘不是黛玉,宝玉越发昏聩,有时糊涂,片时清醒。
  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服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宝玉讲情,讲生死之恋。
  已为人妻的宝钗,心痛,却任人诽谤,只窥察宝玉心病,暗下针砭。
  你便要死,那天也不容你死的,所以你是不得死的……实告诉你罢,那两日你不知人事的时候,林妹妹已经亡故了……老太太、太太知道你们姐妹和睦,你听见他死了自然你也要死,所以不肯告诉你。
  一通实话猛灌宝玉,棒喝,狠绝,势在根除心病,非宝二奶奶不可为。

  二、诗才、博知的“佳人”
  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甲戌本批语如是说。
  诗才黛玉略高一筹,若论学问之博,则是宝钗,当得起“佳人”之誉。
  第八回,梨香院小宴会,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
  作为小东道主,劝慰宝玉不喝冷酒,理之昭昭,令人信服。果然,宝玉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第十八回,宝玉题诗“怡红院”,宝钗建议将“绿玉春犹卷”中“绿玉”换“绿蜡”,还搬出“冷烛无烟绿蜡干”典故(唐朝韩翊《咏芭蕉诗》)为佐证。“蜡”字一出,诗境翻新,也讨了着黄袍者元春之好。宝钗,一字之师。
  宝钗懂禅机。宝玉首次“禅悟”,就是她念叨《山门·寄生草》。
  第四十二回,工笔画行乐图,惜春不得要领,宝钗则以非凡的识见,把关乎材料、工具和技艺等绘画之道,娓娓道来。
  第七十六回,不知“棔”字是何植物,湘云想查一查。宝钗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做朝开夜合的。”湘云一查,果然不错。
  第七十回,咏柳絮词时,宝钗自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心志与豪情,摹写的柳絮也尤见爱怜,潜涌着一脉奋发向上的气流。
  不动声色的博知背后,隐藏的是宝钗青云直上的心志与自洁式净化的骨格。
  红楼中,除了宝玉,吐槽官场、讽刺赃官的唯有宝钗。
  宝钗的诗词,有对弱小者的怜惜,有女性命程的自咏与心志,也有对政治掮客的“不屑”。
  第三十七回,红楼儿女第一次结诗社,限题限韵,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的自信自爱,“欲偿白帝凭清洁”的自励自誉,“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艺术辩证法……宝钗七律《咏白海棠》,虽以“含蓄浑厚”夺冠,却暗隐着封建贵族少女雅洁与凄寒的心境。
  第三十八回,秋爽斋里,众钗初拟菊花诗,再题螃蟹咏。
  《忆菊》、《画菊》,凭忆和画隐写小女儿心声,虽“隔”着细赏,但也有“谁怜我为黄花病”的自怜、哀叹与无助,也有“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的狂放与自慰。
  宝钗《螃蟹咏》,以诗讽和,素描官场赌棍的画像,惟妙惟肖。宝玉高呼“写得痛快”,众人也称说是食螃蟹绝唱。
  封建礼教像紧箍咒,缚住了宝钗少女的心魂。她唯有借了诗词,偷露心曲,形诸声色。不过,弄悲含怨,偶一为之。
  作为儒家宗法思想的代表,宝钗认为,男人读书仕进,为官作宰,光耀门楣,辅国治民,走经济仕途之道。因此,她最欣赏,且九死而不悔的训诲对象,便是宝玉。
  一有时机,她就以“姐姐”的身份,“混帐话”连篇,警醒宝玉,甚至当头棒喝——勤读书,谈讲经济,应酬世务,多结交为官作宰之辈,不做“禄蠹”之徒。
  不过,她的骨血里也流露出一些孤愤之情、反叛精神。
  第三十二回,贾雨村升任“兴隆街大爷”,又跑到贾政处作客。
  “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宝钗语有不快,稍带出对谄媚者贾雨村之流的厌烦。
  第四十二回,“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宝钗视祸国殃民的“禄蠹”为有“大害处”的坏东西,针砭时政,毫不讳言。

  三、持家理财的“女丈夫”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说,黛玉的一生是做诗,宝钗的一生则是做人。
  宝钗是持家理财的女丈夫,更是家族复兴的担当者。
  宝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应以针线女红为重,从善如流。
  她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当宝姑娘时,小小年纪,她帮忙妈妈打理家业,于商场中周旋,连招待伙计等琐事都要亲力亲为。
  第四十七回,薛姨妈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
  宝钗劝导:“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自然备个东道,叫了那个人来,当着众人替哥哥赔不是认罪就是了。”
  处理哥哥被打事件,不带私情,公允有信,合情合理。
  第四十八回,宝钗力劝母亲,大胆让哥哥出门做生意。
  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也不能又有别的法子。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
  宝钗是娘家的主心骨,左右母亲的决定,里里外外打理得滴水不漏。
  第五十七回,黛玉笑道:“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薛姨妈用手摩弄著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在薛姨妈眼中,宝姑娘是一个克己复礼的闺秀,更是一件能吃苦、会分忧解劳、深贴母怀的小棉袄。
  第六十七回,薛姨妈带回了一则悲剧新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尤三姐剑刎而亡,柳湘莲出家”,宝钗认为是前生命定,然后风轻云淡地提醒妈妈,张罗生意,酬谢伙计,才是当务之急。
  活着。活好。凡事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她清醒,她坚持。
  薛家与桂花夏家门当户对,提亲、筹备、迎娶、初婚,顺风顺水,然,没几天,薛家的日子就鸡飞狗跳了。
  夏金桂外是花柳姿,内是风雷性,对下人使性弄气,没几个回合,薛大傻、薛姨妈都败下阵来。
  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
  第一百回,薛蟠先误杀具题,后定了死罪。
  宝钗母女话家常,聊私房话。
  “我求妈妈,趁哥哥的活口在,问问各处的账目。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亦该请个旧活计算一算……”
  败象毕露的生活,偏生又出了个泼妇金桂,折磨秋菱,辖制丈夫,藐视婆婆,勾引小叔,泼而淫,毒死自己……
  宝钗协理荣国府,情理法并重的全才管家。
  第五十六回,大观园园地承包时,平儿荐的是宝钗丫头莺儿的母亲,宝钗顺荐怡红院的老叶妈(茗烟的母亲)。
  探春以刚性改革为重,兴利除宿弊。宝钗则留神窥察,完善福利,均衡各方利益,小惠成大体。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方略,平服了下层阶级的怨怼情绪,缓解了入不敷出的经济危局,也维护了封建宗法既有秩序。
  洪秋蕃认为,“宝钗不用私人,是其乖处,亦是其明处。”
  宝钗与探春对讲学问,大谈宋代朱子学,李纨调笑她们“不说正事”。宝钗则一本正经,冲着贾府大奶奶就普及起学问来:
  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
  将小事与学问并提,理论联系实际,不流入世俗,实乃宝钗的智慧生活。
  入宫落选,宝钗降格以求,谋求金玉良姻。
  宝钗项戴金锁,手拢红麝串,借物造势;
  丫鬟莺儿,拜宝玉小厮茗烟的娘为干娘,巧拢人脉;
  莺儿结络子,自夸说她家姑娘有几样别人不知道的好处,自我营销……
  这些“待价而沽,待时而飞”的商家情技,生生把一个四德俱全的闺秀,推入凄孤抱月终的火坑。
  宝玉身边的“人事安排”,宝钗是知情者,也是幕后推手。
  第三十五回,宝钗抿嘴一笑,说道:“这就不好意思了?明儿比这个更叫你不好意思的还有呢。”
  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方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便不再提。
  宝玉选妾的事,王夫人也不隐瞒内侄女。宝钗就是她内定的儿媳。
  第一百二回,王夫人说:你还心地明白些。诸事也别说只管吞着不肯得罪人,将来这一番家事,都是你的担子。
  宝钗嫁的是宝玉,嫁的也是贾府。她要担当贾府的未来。
  当宝二奶奶时,她须得担起风雨飘摇的贾府,也唯有她与李纨同担“兰桂齐芳”的大任。

  四、春情少女心,离人泪
  珍重芳姿,贤孝才德,相夫教子,是宝钗的理想生活。
  第二十七回,芒种节,即祭饯花神的日子。大观园内,花飞花谢,粉面佳丽,穿花踱柳,相戏为乐。
  暮春落花时节,迎春独不见黛玉,宝钗自动请缨去“闹了他来”。待到门口,但见宝玉进了潇湘馆,她就撤了。
  一双玉色彩蝶,忽起忽落,翩翩飞。宝钗取出团扇,意欲扑了来玩耍。追追停停,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蹑手蹑脚地跟到了滴翠亭。
  纵是循规蹈矩的闺秀,也有烂漫少女心!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相媲美。
  青春期的宝钗,也有爱的萌动、自由的向往和精神追求。第三十五回,莺儿正打络子,宝钗也来了。“把你的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那才好看。”
  就络子配色、打法,宝钗跟莺儿讲说了一遍。少女的审美、灵心与慧韵,脱然而出。
  第三十六回,与黛玉道别,宝钗顺路拐进了怡红院。
  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儿家,顺路了多少回,就越出了仪轨多少回。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第二十六回,晴雯怨口一出,宝钗勤跑怡红院的事,就坐实了。
  夏日炎炎,仙鹤睡了,丫鬟们睡了,宝玉也睡了。绣鸳鸯肚兜的袭人与宝钗聊了几句,就托口走了出去。
  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地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宝玉梦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而宝钗不觉得怔住了。
  绣鸳鸯肚兜,一个忘情的小动作,就昭示了宝钗一片痴心。并且,金针暗渡,则又隐伏了袭人另嫁、金玉良姻终成现实的结局。
  有金玉为媒在先,宝钗也是爱宝玉的,爱他的家世、才学、人品。
  其实,宝玉与宝钗,也存有一种似远实近的敬爱和欣赏。
  第二十二回,宝玉嫌戏太闹,宝钗随口吟出昆剧词曲《山门·寄生草》,诚意指点。喜得宝玉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第二十八回,宝钗退红麝串时,宝玉看着雪白一段酥臂,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他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面对如此性感的玉体,宝玉动了遐思,也几乎忘情。惟求一知心人的黛玉看来,可不就是一粒“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的情种?黛玉咋不倾翻了醋坛子?
  宝玉被痛笞,宝钗几次三番来探视。
  宝钗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她红了脸,欲言又止,低下头只管弄衣带。
  娇花盈面开,娇羞怯怯胜玉环,美得不可方物。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脂批的性分甘苦,怕是也不尽情。
  白先勇说,宝玉被打,打出了黛玉、宝钗的真情。
  第九十七回,宝钗出闺成大礼。
  唬弄成婚的宝玉,心中不信,自己一手持灯,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宝钗么!
  只见他盛妆艳服,丰肩软体,鬟低鬓軃,眼瞤息微,论雅淡似荷粉露垂,看娇羞真是杏花烟润了。
  昏愦有病的宝玉,也能欣赏新娘盛装之美。不过,多的是敬爱与敬畏。
  第九十八回,得知黛玉已死,宝玉魂游一番,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虽心酸落泪,但见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又见举动温柔,也就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宝钗身上。
  第九十九回,宝妹妹说,你越发比先不尊重了。宝玉立起身来,笑道,亏了跌了这一交,好容易才跌出你的话来了。
  新婚燕尔,虽无肌肤之亲,终成亲人。
  第一百九回,宝钗恐宝玉思郁成疾,不如假以词色,使得稍觉亲近,以为移花接木之计。一方笼络之心,一方愧悔之情,夫妻遂成事实。
  第一百十六回,玉失而复得,宝玉死去复生,二游太虚幻境。
  袭人麝月道:那年丢了玉,林大爷测了个‘赏’字……
  宝钗想道:和尚的“尚”字在上头,可不是和尚取了去的么?
  袭人紫鹃死命的抱住宝玉,不让他把玉还给和尚。
  宝钗道,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只见宝钗走上来,在宝玉手中拿了这玉。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和和尚说着笑着,全是禅机。惜春、紫鹃出家了,宝玉不劝阻,不悲伤,倒有赞赏之意。
  宝钗听了,一面劝着,这个心比刀绞更甚,也掌不住,便放声大哭起来。
  她晓得,宝玉触处机来,有勘破红尘的起念了。
  宝钗虽少言语,遇事试探,苦口婆心,试图将宝玉拉出迷局。
  宝玉把玩《秋水》,引出宝钗关乎“忠孝、赤子之心”的正统论识。
  宝钗道:以忠孝为重,但能博得一第,便是从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袭人也附和:二爷也该体谅丫头。也不可太辜负了人心。
  这一次儒家与道家的正面对接后,宝玉知好歹,开静室,收心,用功……
  第一百十九,宝玉入场前,给母亲磕头,给宝钗作揖,涕泪拜别。
  “姐姐,我要走了。你好生跟着太太,听我的喜信儿罢!”
  宝钗听得,句句都是不祥之兆,眼泪直流下来,几乎失声哭出。
  但见宝玉嘻天哈地,大有疯傻之状,遂从此出门走了。
  拜辞亲人,一一了结。孽海情天,债已还。
  宝钗心下悲苦,却是极自持,极明理。
  “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
  宝钗是爱宝玉的,以儒家宗法人伦的方式去爱。
  怀春时,心跟宝玉隔着,爱而不得。做新嫁娘时,宝玉失了玉,痴傻人一个。宝玉出家后,孤独课子,承受“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的乍喜长悲。
  可叹停机德。作为悲情主人,宝钗心志最高,却最是命苦。
  父亲早亡,哥哥薛蟠不思上进,一味骄奢浮华、好色贪淫,家业渐显凋零。
  薛家举家背迁,送她进京选秀。然,世事多磨,参选失败,家道中落。于是乎,宝钗戴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走在贾府宗法礼教的仪轨上,追逐“东风”之梦,代嫁宝玉,赢得空壳婚姻,一步步迈向“金玉良缘”的悲情结局。
  然,宝钗是人情世故的温度计,也是生命灌溉的定神香和红尘泅渡的救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1 18:47 | 只看该作者
也许还给宝玉的泪
宝钗比黛玉流得还多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09:52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9-1-1 18:47
也许还给宝玉的泪
宝钗比黛玉流得还多

宝钗之泪。不单单是流给宝玉,更有自我的凄苦与家族的衰亡。
谢谢留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1 06:10 , Processed in 0.06092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