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9-1-27 19:18 编辑
1月25日凌晨,到底还是爬起来老老实实地端坐在电视机面前,看了那场足以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足球赛——亚洲杯四分之一比赛,中国队对伊朗。结果,中国队毫无悬念地零比三被淘汰,然后,我继续蒙头大睡,一夜无梦,一觉天明。
作为一个将近三十年看球经历的半吊子球迷,之所以面对自己的国家队输球竟然如此平静多少会引起一点误解:总得遗憾吧?总得痛苦吧?总得愤怒吧?总得久久不愿离去,不大甘心吧?没有,真没有!这本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自己挖的坑就得自己填,中国足球混到这个程度,完全是咎由自取,意料之中。如果中国队当真赢了伊朗,那才是不正常的,尽管我也曾有那么一点点幻想,但几场球一看,基本上是妄想。
幻想的结果是有没有可能爆冷门。体育比赛不是经常爆冷门吗?为什么不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哪怕是一次?比如,咱们就干掉伊朗,然后再干掉什么日本,再干掉谁谁的,直接拿个冠军,也不枉数以亿计的球迷那般的声嘶力竭,也不枉我们伟大祖国各项事业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多好啊!我们现在什么不好?足球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咱们不该输的!
好在足球说了实话,它再一次用结果冷冰冰地告诉我们,咱们还不够,差得太远了。其实,真要是冷门的话,我们还真有过。你以为赢菲律宾完全靠实力,赢泰国也是靠实力?运气很好了,按照那样的国足水准,进入了淘汰赛已经算爆了相当大的冷门了,继续有奢望,只能是贪心不足。
你凭什么赢球?技术?体能?天赋?精神?啥都没有,还能赢得了吗?
我说这场足球赛能载入史册,是因为这场球赛的耻辱性意义在于直接打脸了中国足球圈内圈外的所有人,它应该成为一个分水岭,如果我们当真从这场球当中汲取很多的话,我们的足球还是有希望,否则只能是一黑到底。
网络上作了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十四万人,十二万以上的人认为中国足球毫无希望。这不是什么网络暴力,也并非只是情绪的简单写照,是很多球迷以及专业人士痛定思痛之后的结论。没有人知道真理是什么,但这个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足球的现状。
网络电视上有个节目,叫做《足球,我们的八十年代》,循环播放我们八八年击败日本进入奥运会的画面,镜头上反复出现曾经非常年轻的贾秀全、马林、柳海光、唐尧东。我看过之后,啼笑皆非,啥意思?落日余晖吗?似乎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露出没有一颗牙齿的嘴巴,祥林嫂一般地见人就说:我们之前也打得过日本哎,我们当时也是亚洲一流哎!
有意思吗?说明官媒也失望至极。
官方当然想把足球搞好,事实上正是这几十年主要是来自官方的“调控”,后来也有民间资本的涌入导致了今天这么个结果,他们可能都是好心,但好心并不代表能办成好事。一辆车子本该向南的,你要么是可劲儿地往北拉,要么是乱拉一气,自然走不上道儿。
看看咱们的足球,有时候也不仅仅是足球,都走了哪些糊涂路。
首先是足球人口认识上的误区。一句挂在口头上的话是,咱们有十四亿的人口,每一亿人当中挑不出一个人来踢球?这基本上是在扯。足球需要的是足球人口,中国人多可足球人口很少,你见过几个孩子在踢球?我们一个八十万的小城市,就没见过一支哪怕是业余透顶的球队,一个六千万人的大省就没有一支能拿得出手的职业球队。依此类推,全中国有多少真正踢球的人?很少的,基本上还是以前的老底子,还是广东、东北、山东、四川的要多一些,其余地界很冷清。即便是现在的中超体系,看起来热闹,真正支撑的还是外援,是钱,不是人。恒大的亚冠是体面,可至多和那个城市、那个企业有点关系,跟中国足球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只有中国球迷最可怜,能为这个瞎激动好长时间。同样的还有世界杯,人家日本、韩国、伊朗踢得不错,咱们也瞎激动,说那是为亚洲足球挣了光。哎!我就不明白了,亚洲足球进步了,就能代表你进步了?
只有普及才能提高,不做基础性的工作,即便用金钱垒砌一座金字塔,最后只能是轰然倒地。
问题的另一面是普及的成本太高。乡村的孩子起初没见过足球场,好歹有了球场,没有老师教;即便有老师教,又怕今天摔倒明天头痛脑热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了很多钱做的小型球场基本上是摆摆样子,还是选择没有身体对抗的乒乓球最为稳妥——这才是乒乓球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即便是有天赋有雄心踢球的,从小要专业的训练,进足球学校要花钱,找教练要花钱,上场要花钱——你懂的。而最后能依靠足球吃上一碗饭的微乎其微,成不了职业球员就只能沦为无业,大概也只能做个保安,或摆摆地摊了。风险太大,所以更多的家长还是选择读书考学为准,没什么错儿,错就错在成本以及保障上。
踢不起球也是个事实,只是没人留意罢了。哪怕是大人,你现在找个体育场踢场球试试?开辆车交次费都是一笔支出,运气不好场馆还不一定开放,你找谁去喊冤?
其次是赌博性质的短视。足球人口不多,大家也知道,那么再想想别的办法,流淌在国人血液当中的赌性起作用了。咱们就挑选几十人,专门训练,十几二十年后就指望着他们了。于是,我们有了健力宝计划。把李铁、李玮峰那拨人送到足球圣地——巴西去留学,结果是出来了几个人,再说,能选上的孩子原本就很有天赋的。可足球是一个团队项目,一两个人也不行,健力宝队并没有出什么成绩。包括后来的董方卓、赵旭日还有如今的张玉宁正在用事实证明,“赌”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之类似的是,有人觉得,我们的计划经济时代足球成绩比现在好,是不是职业化错了?更是病急乱投医了。朝鲜倒是计划经济,水平怎么样?不过,人家的血性似乎比咱们强一些,这是血液里的东西。
还有就是对于足球的理解有偏差。在咱们的语言环境当中,“四肢发达、大脑简单”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对于体育的歧视之外,还有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太坚挺了。很多人认为足球需要的就是体能、身高、技巧等等,恰恰忽略了足球最需要的是文化——其他体育项目也是。所以在选材上,人们更习惯选的是人高马大的——中国足球队就被称为“中国头球队”,我们的锋线曾经一度流行“一高一块”搭配。反正像梅西、罗马里奥包括马拉多纳如果生在中国,别说国家队,连地方队都未必进得去。问题是你再高,你判断不了球的落点,你再快你控制不住球有个屁用?足球踢得好,最需要的是对于场面的判断和掌控,是聪明和悟性,不是蛮干。意大利曾经的因扎吉,就没见过他控制过几次球,可他总是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成就世界级球星。中国的祁宏当时也不错,影子前锋踢得有点意思,可这哥们还是没顶得住诱惑,进去了;九十年代的高峰,天赋是公认的,可他抽烟、喝酒、泡女明星(现在人称“那姐”的)、打架,最终沦落吸毒,自毁前程——现在喜欢到处指点江山的“郝大炮”、“范大将军”等等年轻的时候也不够自律,现在资历够了,就觉得大可以占据高点,一不小心把自己当时的样子忘记了;一个队伍里,踢球能耐不大,可球霸倒是出了不少,司空见惯。这些都是文化上不过关。相反,意大利的皮尔洛,标准的富二代,人家就踏踏实实地踢球,把足球耍成了艺术,大师级的水准。还有哈维、伊涅斯塔、里克尔梅等等要身高没身高,要速度没速度,在中国未必能进国家队,可人家对足球有着精准的理解和纯粹的执着,终成古典大师。对伊朗的比赛上,里皮不时地用双手戳自己的脑袋,啥意思?就是说咱们的球员不会用脑子,为啥?我们遴选球员时就没有想到需要脑袋。
美职篮搞得好,因为之前大学生联赛搞得好。姑且不说他们的梯队建设,就说这个大学生联赛,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大学毕业的?咱们的球员把学历晒晒——晒晒纹身还差不多。
可在咱们的当下,如果真的能把书读得很好的话,基本上就不去踢球了,踢球的也没空读书,这是个悖论,但这是现实。咱们的“跳水女皇”连个卢沟桥事变都不知道,到底是我们的骄傲还是悲哀?
姚明和李娜发展得很好,与其说他们的才华是上天的眷顾,还不如说他们的文化层面上做得更好,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文化素养会让他们惠及一生。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财富攻势和教练。这几乎是所有关注足球、思考足球的最后一招。因为明眼人清楚,短期内指望着更多的人踢球,也就是指望更多的足球人口不大现实,此路不通;再指望着短时间内提高足球人的文化素质也不大可能;走市场化,用超级联赛本来准备带动足球的发展,结果也输给了金钱和市场,国内的人出不来。因为一旦进入市场运营的话,中国的土财主们目前还没有那个耐心跟你玩韬光养晦,就图来得快,结果好了临近挂靴的国外过气的半老徐娘们。凡此种种,不如来个一招鲜吧!于是外教成了必杀技,从施拉普纳、霍顿、阿里汉、杜伊、米卢、卡马乔、佩兰、到如今的里皮,一个比一个名气大,一个比一个工资高,至于成绩,最后都一样。要么是水货得到了洗礼,终究原形毕露;要么是大师折戟沉沙,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尽管这当中不乏有响当当的顶级大师,比如里皮、米卢,可等来了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不能怪人家外教,你一个球能停到十米之外,你传球能传到对方的前锋,甚至在球场上散步,你让人家怎么布置战术?战术首先是建立在执行上,你的执行力不够,那些个战术只能是纸上谈兵。
实力相当的前提下,教练才会点石成金,你俩压根不是一档次,你让神仙来也不行的。
中国对伊朗之后,某知名主持人说里皮后半场不作为,一幅义愤填膺的架势。好像那时候真是有所作为的话,没准真能妙手回春,真是谁傻谁知道。
可基本的技术只能是启蒙教练干的活儿,都比赛了,神仙也没时间跟你从娃娃抓起。我们的启蒙教练在哪儿?我们教过吗?我们相信过技术吗?我们的球员基本功都能过吗?梅西和郝海东在视频上比脚法,郝海东压根就根本不相信梅西能把球踢进篮筐里。你现在怪人家外教也不行,凭良心讲,像里皮这样临场调度水准的,真是世界级的,也不冤枉那么高的薪水,可巧妇终究难为无米之炊。
说到钱,咱们又有人心寒了,那么多钱请一老头,值得吗?还不如捐给贫困灾区。听起来一身正气,可转念一想,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一来,市场体制下,人家就那个价,钱既然出了,说那些废话毫无意义,这个钱你不出人家可能会出,当初着急上火地求爷爷拜奶奶现在怎么就嫌弃了?其次,人家还真是用心尽力,有职业精神。你就看那场比赛的中场期间,丢球之后,几个中方的教练谈笑风生,闲庭信步,倒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外国老人在那儿顿足捶胸,我们是不是该汗颜?我当然不指望着人家爱中国,但是人家职业——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才是从事某个职业的基本前提,咱们有吗?
在《三国演义》和《鬼谷子》浸泡下的中国人其实非常聪明,凡事都留有退路。请外教并不指望着外教能做好,只是找个替罪羊罢了,越是精明的决策者就会请越大牌的教练,目的只是为了封口:我不努力吗?我把里皮都请来了,还能怎么着?再说,这钱还是俱乐部出,我在一边只赚不赔,多划算啊!
即便是球员,在赛场上,中国球员很少有什么惊艳的表现,没有敢突敢抢的,更没有什么灵光乍现的直塞传球,打法很死板,要么回传、要么踢到界外。这与技术以及自信没有多少关系,主要的还是求稳,怕担责任,这点倒是得到了上方的精髓。
没有比里皮更大牌的教练了。现在的情况是里皮也不行了,我不知道那些领导们会有什么新招,是不是会觉得教练不是根本的问题,会不会觉得自我救赎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能藉此幡然醒悟的话,中国足球的希望可能真的会来到了。
这才是我觉得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比赛,它的价值所在。我们曾经是一流、渐变为二流、三流,现在是四流,总不能混成下流吧!
普及足球人口、科学选拔人才、从基础入手、耐下性子、正视自身等等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句话,按照足球规律抓足球才是足球发展的根本,这与政绩无关,与吹牛皮打鸡血也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太聪明了,所以容易走弯路。日本、韩国、包括现在的越南、泰国乃至于印度,足球都搞得很好,恰恰说明了人家一根筋,当然也说明足球其实并不难搞,因为大家都能搞好。可谁叫咱们这么灵活呢?
有点钱的中国人多少有些过度自恋,总觉得钱能搞定很多事情。王思聪是全民老公,马云都混成了影视歌三栖明星了,全中国人没有一个人觉得恶心。这样的环境下,什么都在变味儿,似乎什么都可以靠撒钱就能办好,“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走起路都是一摇三晃。还是中国足球够意思,再次用事实告诉他们:该!
凭什么这般自我感觉良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不仅仅是足球,就事论事,只是足球首先发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