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7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晚霞虽已散尽,太阳并未消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9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任逍遥km 于 2019-1-29 15:46 编辑

晚霞虽已散尽,太阳并未消失

浅谈艺术中的悲剧之美

   生活中的悲歌与欢乐似乎是平分秋色的。但在艺术中悲歌却历来就是主基调。喜剧在世界艺术史上从未成为主潮,在阳光编织下绚烂无比的浪漫艺术也从未取代悲剧艺术给人们精神的震憾。悲剧就象个巨大的黑影,无法阻挡的,沉默地在世间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悲剧在西方艺术中有着最为舒展的发展,古希腊著名三大悲剧诗人笔下的神性悲剧。文艺复兴三杰之中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手中宗教悲剧,启蒙主义时期在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呼唤中创造的人间悲剧,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充满“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生命苦闷的精神悲剧。悲剧几乎构成了整部西方艺术发展史。诗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小说《巴黎圣母院》,雕塑《拉奥孔》,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悲怆交响曲》等等艺术珍品表现着悲剧在西方语言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中的全面渗透。正如贝多芬的《命运》是昂奋的,但依然流露着在命运中穿越的悲凉。提起《命运》顺便八卦下。去年在一个群中我曾以《命运在敲门》为题让朋友们聆听音乐后,以个人感受为准,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说的开头或某些情节。凌啸远这家伙马上积极响应用了十几分钟就写完了,显示出了很强的写作爆发力,欧阳梦儿也不甘落后,骑着一匹快马也来了。俩人都非常好的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觉。音乐中哪种骤风暴雨般的密集节奏在他们的文字中充分反映出来了。强烈的敲门声,揪心的音符串联如同他们笔下的文字。有恐惧,有反思。有逃跑或站在门前呆望中的自审。但都没有感受出悲凉的气氛。这不是音乐的错也不是聆听者的错,所谓的“悲”只是存在于音乐之外的东西。听者有心,写者无意都是说得过去的。

  凌的书写更重写意,凌的描写已有点接近到悲凉了。可惜没有对环境进行一番渲染。相比他过去的写的那些抬着阳具到处会女人的小说,那些写空写重的环境渲染是多么的多余。在这段文字中却忽略了又是多么的可惜。当然,随听随想随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梦儿的写实,尤其是梦儿的一看就是篇标准小说的开头,悬念重生,险象重生。好象梦儿后来以此为题又写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发到了中财吧。对于写意或写实在小说中根本没有谁优谁劣的标准。小说讲得是文字整体性和连续性以及准确性。文字永远为主题服务。如果单独看的话,写意的文字的确更受人喜欢,因为其间蕴含了些诗性的东西。我当时也写了段写实性的小说开头。但因此和群中的一些人发生了强烈的争执,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一件无聊的事情。所谓交流对话真是得分等级。言归正归,继续说悲剧。

  中国艺术并不推崇悲剧,因为儒家文化倡导的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追求的是不走极端的“中和之美”。但两千多年的艺术史同样留下了未断的悲剧历程。中国特有文化中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行为,一些农民起义争取人道待遇的矢志不渝。如《三国演义》《水浒》都属于这一类。从汉代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晋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清代的小说《红楼梦》,我们可以透视出中国封建社会爱情悲歌的一角,正如戏曲《牡丹亭》中所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折射出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宁为知已者生,宁为知已者死”的崇高悲剧色彩。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类的政治抒情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之类的风中绝唱,更是在中国古而不老的艺术海洋中久久回荡。

  悲剧之所以比任何艺术种类和审美范畴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应,从根本上说,由于它集中体现了几千年私有社会中作为先觉阶级或是被压迫者的代表人物的不幸和抗争,最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苦难现实所造成的人类心灵深处错综复杂的矛盾,痛苦与摆脱这种痛苦处境的强烈愿望。

  例如《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光辉总结,它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并不是在于它写了多少人命案,也不在于它成功的描写了爱情,也不在于华美的浪漫诗词唱和。而在于它准确,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新兴市民与封建阶级的矛盾,把真假,善恶,美丑的矛盾冲突表现和溶化在了灵与肉,爱与恨,生与死,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等几乎全部的人生体验。小说中的一些浪漫之美的描写与环境哄托却是在为这人间的大悲剧做有力铺垫。
《红楼梦》使我们在对极其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观照中来感受“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巨大时代悲剧。调动了人们以怜悯和恐惧为中心在感伤优雅和悲凉中升华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应。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何会毁灭其实就是悲剧的艺术之美了。

  东西方艺术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在人性上却往往又是相通的。《红楼梦》的许多人物,特别是在主人翁贾宝玉,林黛玉等人身上,我们几乎不断地,一丝不差地听到哈姆雷特的著名提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与喜剧美和浪漫美相比悲剧艺术所创造的是一种深沉之美。它极有力展现的是人生的悲壮,惨烈,展现的是美与恶的对抗和美的被摧毁,因此它的审美追求不在优美而是在于崇高——美是高尚的,美对恶的抗争更显出美的高尚。当美被恶所摧毁时,美的高尚就化成了美的崇高。

  悲剧艺术是启发人们思索通向自由光明的必由之路,鼓舞人们振奋起来,不要被苦难和牺牲所吓倒。 因此,悲剧中的正面人物虽然毁灭了,但他们所代表的正义和人道理想却是长存的。

  悲剧艺术所产生的审美效应不是审美快感而是审美痛感,因为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是美的痛苦,凄楚和悲惨,引起的是人们对美的惋惜和对恶的惧怕——这就是亚里斯多德著名的“怜悯与恐惧”之说。然而,悲剧艺术产生的审美痛感却不是消极的审美效应,当对美的怜惜使你更加爱恋美,对恶的恐惧使你更加仇恨恶之时,审美的痛感就从消极的美感转化成了积极的美感了。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释悲剧快感的实质?悲剧所表演的是不幸和灾祸,为何还能使我们产生欣赏的快乐?这一直是美学史上的一个难题。尼采认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都陷在非审美领域内寻找答案,诸如怜悯和恐惧的渲泄、世界道德秩序的胜利等,从未提出过一种真正审美的解释。这是惊人的一笔发现,他把艺术和生活区别开来。
  尼采自己提出的解释,悲剧的审美快感来自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悲剧快感实质上是“酒神精神”的冲动。一种浪漫主义理想在支撑。个人非常赞成这种说法。

  所谓“酒神精神”,热情赞美生活又接受着生命的反复无常。如何赞美与憧憬是流漫主义的情怀,如何接受生命的反复无常是悲剧的核心和表现方式。它决定了一部艺术作品是否伟大,是否崇高。
看看那些古希腊绘画作品就可以想见,美酒,橄榄枝,跳舞,坦胸露乳,广场聚会,剧场演出,狩猎欢歌。一场突来的火山爆发,一夜间鬼魅丛生,凄凄凉凉。叔本华认为,个体内在情绪饱满的天性抒发和世事无常的永恒矛盾——悲剧就是要把个体的毁灭表演给我们看,以此引导人们离开现象而回归世界本质,获得一种与世界意志合为一体的神秘陶醉。即建造—陶醉——毁灭——再建造——再陶醉的循序见进的审美效应。

  在世界文艺史上,俄罗斯文学艺术为什么长盛不衰,独步世界艺术之林,一览众山之小?那块土地上的作家,画家家,音乐家,他们全是大地的诗人,悲情的诗人。他们非常懂得如何赞美又要如何接受。伏特加与手风琴令他们热情地赞美着大地。爱情的幻灭,战争的创伤,家园的毁灭,亲人的背叛令他们孤独地立于茫茫大地,顿河平原的广袤,西伯里亚的严寒,无不呈现出天地间的壮美。他们找了到生活下去的信念,对大地进行重新建构,对自我重新建构。他们仍是一群陶醉的俄罗斯人。

  在中国,“酒神精神”的冲动,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可用一个典故来解释。乘兴而游,王子猷雪夜访戴,访了就好,乘兴而回,见不见面无所谓了。这种精神也渗透到一些个人情感精神世界,诸如,我爱你,我却不会告诉你,爱了就好,告不告诉你又有何妨等。以此为延展,一篇心灵鸡汤文也就出来了。庄子宁愿做一只摇头摆尾鸡头,也不做受人束缚凤尾。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魏晋的刘伶不仅是个酒神还是个酒狂,狂得无边无涯,随意而安,那里喝醉哪里倒下,起不来,埋掉!他更象是个富有前卫造型感的古代的后现代行为艺术家。但从他身上始终没能清晰地看清悲剧的影子。同样,另一个魏晋名士阮籍,不仅喝酒,喝酒后还要驱辆破牛车前行。漫无目的地前行,走哪算哪。路到尽头,无路,嚎啕恸哭。哭什么?直哭得朝霞散尽,残阳西照。

  这一桢惊世骇俗的“穷途之哭”,实为深沉的悲歌。用中国式的哲学,入世,出世,时不与我,瓦釜雷鸣那一套很难解释清楚。最好的诠释,我看还是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给出了终级解释:世界本是荒诞无序的,人生的痛苦是必然的。人的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自我不存在了,那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也就成了一个失去自由不存在的人了。阮籍的“穷途之哭”其实就是一种散漫随性中反讽式的悲歌。

  尼采说:“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用审美的眼光来看本无意义的世界永恒生成变化的过程,赋予它一种审美的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所推崇获得悲剧式的陶醉,象阮籍的“穷途之哭”在精神层面,他个人是充满了某种自虐式的审美体验,甚至会上瘾。以一种喜剧式的怪诞来表现出悲剧的深沉之美,实现了自我人格的构建。象《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也有着这样自虐式的审美体验和自我人格的重新认识。所以,黛玉必须死。所以,我才在一篇文章中说,“黛玉葬花”宝玉会哭,李白见到会笑或者啸。宝玉显然没有上升到陶醉和解脱的层次。

  悲剧式的陶醉,与之相应的还有中国历史上那些忠臣良将们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何死法?西方国家的臣子会反抗,你想让我死,我偏不死,做个罗宾汉与你斗争,杀得死我是本事。这是个体自我意识,人权意识决定了的。相反,中国的士大夫们会恪守一种准则,君叫臣死,好的,我就死给看,我的死成全了我的名节,我的死证明了你是个昏君,将被历史唾弃。我一心求死,我的死洋洋得意,做了一名寻道的忠君,我将彪炳千秋。事实上,他们的死往往很浪漫也很悲壮但许多人并不崇高。


  悲剧之美真是很难说得透析,如果用一种形象思维来定义或概述。
我想是这样的,天边一片暮云,自东而来,悠悠然自西而去,晚霞虽已散尽,太阳并未消失。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29 16:26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纵横捭阖,逍遥行文。

对八卦一段特别感兴趣,感觉凌先生和梦儿可以先上来说话。:victory:
3#
发表于 2019-1-29 17:03 | 只看该作者
书话版诸大家,可以热议此文。
4#
发表于 2019-1-29 17:44 | 只看该作者
逍遥兄为凌君前面加的定义词,见性情,更见基情。文字背后脑洞好大!
悲剧啊,是骏马倒下,是英雄暮路,是收兵大锣,是血色残阳。
悲剧就像是文璘兄把车轮子卖了才发的红包
悲剧就像是梅边在十字坡对着左传“消乏”
悲剧就像是云婷兄徘徊于医术和文学之间
悲剧就像是骏森回不去的老家
悲剧就像是一水奄奄一息的网络
悲剧就像是晰子在一面数钞票一面上网来回复
悲剧就像是没法全部列上来的书话朋友们
明明你们都在,我却总是感觉一个人在此处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1-29 17:44
逍遥兄为凌君前面加的定义词,见性情,更见基情。文字背后脑洞好大!
悲剧啊,是骏马倒下,是英雄暮路 ...

有点诗人的味道。轻松爽利。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9-1-29 16:26
果然是纵横捭阖,逍遥行文。

对八卦一段特别感兴趣,感觉凌先生和梦儿可以先上来说话。:victor ...

嗯。希望他们上来说说。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9-1-29 17:03
书话版诸大家,可以热议此文。

欢乐大家热议,我也只是抛砖引玉。
8#
发表于 2019-1-29 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1-29 23:48 编辑

            命运来敲门

(一)

  一阵劲风袭来,身上的袍子磨菇状开放,人怱然没了重量,如一粒成熟饱满的蒲公英种子,荡荡悠悠,不受控制,没了方向。

  跶跶跶,跶跶,马的脚步明显变慢,此时饥饿的绿光,越来越近,越来越厚,呈三面合围之势。“嗷……”领头狼仰天长啸,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红衣女子头一低,左手一扬:“驾!”,随着一声娇喝,鞭子自上而下划过一道又急又狠的曲线,向后抽去。马儿一声嘶鸣,前蹄腾空,跃向对面山崖……,女子双眼紧闭,只感到风声撕裂一般咆啸着从耳旁刮过,她感觉自己不是骑在马上,分明是跨越万丈深渊……

 
9#
发表于 2019-1-29 1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1-29 19:36 编辑

酒神精神,悲剧精神,木心都是很赞赏的。今天主要想说一句,其余明天仔细看了全文再论。

一年前分别在不同时间段成了那两位爷的笔下主角。欧阳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悲剧。欧阳肚大能容,成全二位爷用文字向世界搔首弄姿,属于酒神精神。报告完毕!
10#
发表于 2019-1-29 21:12 | 只看该作者
好长,也好厚。这得等待大片空闲时候来慢慢消化!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任逍遥km 于 2019-1-29 22:45 编辑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1-29 19:24
酒神精神,悲剧精神,木心都是很赞赏的。今天主要想说一句,其余明天仔细看了全文再论。

一年前分别在不 ...


你的确走向了悲剧,成全了悲剧。比如那篇小说《梦儿之死》,死是悲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你死的得意洋洋。可以当作代表作了。死是新生的解药。陶醉是新生后无限的歌唱。感谢虐你的人吧。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29 21:12
好长,也好厚。这得等待大片空闲时候来慢慢消化!

一点个人心德,是有点长。让你受累了。
13#
发表于 2019-1-29 2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1-29 23:41 编辑
任逍遥km 发表于 2019-1-29 22:40
你的确走向了悲剧,成全了悲剧。比如那篇小说《梦儿之死》,死是悲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你死的得意洋洋 ...

呃……你俩创造的是悲剧,直接把我变成了悲剧。西方艺术体现的是一种悲剧精神。二者有着云泥之别。
悲剧只叫人毁灭、颓废。悲剧精神却是重重的敲打,让人醒过来。
14#
发表于 2019-1-29 2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1-29 23:26 编辑
一水 发表于 2019-1-29 16:26
果然是纵横捭阖,逍遥行文。

对八卦一段特别感兴趣,感觉凌先生和梦儿可以先上来说话。:victor ...

那两爷是瘟神,是人间悲剧谤造者。此文说的是悲剧,非悲剧精神。
15#
发表于 2019-1-29 23:3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少,也无什么热议之言,只默默品读学习了。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8:39 , Processed in 0.0761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