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02|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见字如面,读读古人的家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6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见字如面,读读古人的家书
  
  1、       
  
  春节了,许多人开始忙碌起来。许多人也因此有了一些闲暇的时间。
  
  屋子收拾好了,年货该置办的都已经置办齐全,等着春节的来临,就像等待一个不请自到的客人。塞外,此时正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想出去走走,到处天寒地冻,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便呆在家里,看着年轻人快乐地忙碌着,看着小孙女,欢呼雀跃。
  
  就在书房里,翻一翻那些刚刚弹去岁月尘埃的书籍,聊以打发时光。书架上的书籍不算少,一部分是多年购置的藏书,大都是几十年来陆陆续续收藏的;另一部分是收录了自己文章的各种各样的文集、以及文学刊物。有赠送的,也有自己从书店购买的。自己已经发表的文字,向来是不喜欢拿来再读的,那些文字,早已经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了。
  
  无聊的时候,特别是春节这个看似热闹的时候,更是无事可做。读一读那些古人的家书,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排遣寂寞的方式。
  
  明代袁凯有一首《京师得家书》诗曰:“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道出了亲人间的思念与祈盼。句句含情,字字带泪。真的是家书抵万金,一读一泫然。“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之际,不正是捧读家书最好的时光吗?我想,在古代,一定有很多人是这样的。
  
  见字如面,一封家书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那该是怎样的温馨,蕴藉与感伤呢。
  
  2、
  
  中国人是有写家书的传统的。
  
  在汉字的意义里面,“家书”就是写给家人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论古今,家书都有着很特殊的意义。
  
  这样说来,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谁没有写过家书呢?只不过,那些普普通通的家书,都珍藏在普普通通人的心里,作为一种隐秘,不曾示于他人。是啊,每一个曾经写过家书的人,每一个曾经收到过家书的人,怎能不把那些家书,折叠整整齐齐,清洁干干净净,珍藏在心中最隐秘的角落呢?
  
  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自然是那些最有影响,代表着千千万万古人、今人,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人的情感的书信。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文字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相信很多人对这篇《诫子书》耳熟能详,对其中的语句也是倒背如流,这篇家书,影响深远矣。
  
  古人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论语•学而》就有这样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刻不忘反省,检讨自己,这就是修身,涵养一个人的品行。所以,诸葛亮在《诫子书》里,首先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在诸葛亮的心里,品行端庄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不出当时诸葛亮的家境如何。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社会地位来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家境应该是错不了。正因为如此,他才特别告诫诸葛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后来的李商隐在他的《咏诗》一诗中,也有过这样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想想现今那些权贵们,面对古人的书信,还真有些汗颜。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也曾经有过一篇类似的《训子孙》,其文曰:“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在古人的心中,“俭”是最美的品德。相反,“奢侈”则是万恶之首。
  
  大街上传来阵阵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在囤积春节的物品。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很多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才在物欲面前稍加收敛。有谁,在物欲横流,攀比盛行之下,认真考虑过“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呢?
  
  窗外不安静,在书房捧读古人的家书,内心也难以平静了。又翻出了更早的徐勉的《诫子书》:
  
  “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於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代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耳。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古人把世代清廉看成是一种荣誉,把清白遗留子孙,当作一种自觉。我们现在呢?
  
  小说《三国演义》是这样记述诸葛瞻的:自幼聪敏,诸葛亮死后不久,诸葛瞻之母黄氏也去世,遗教诸葛瞻以“忠孝”二字。诸葛瞻袭其父诸葛亮武乡侯之爵。景耀四年迁行军护卫将军。当时黄皓用事,故诸葛瞻托病不出,后邓艾奇袭阴平,刘禅采纳郤正建议,连发三诏征诸葛瞻领兵,以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对抗邓艾。初战胜利,邓艾修书诱降,诸葛瞻怒斩其使。后与邓艾交战失利。遂修书请东吴发兵救援。东吴派老将丁奉率精兵援救,然救兵仅至巴丘,未进蜀境,诸葛瞻只好再度出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邓艾怜其忠,将诸葛瞻父子合葬。
  
  为父谆谆告诫,企盼殷殷,为子不负先人不愧于家族,成就了一段传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有诗云:“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3、
  
  我们读史,就是以史为鉴,用古人映照今人。
  
  若论财富,古人无法与今人相比。可是,论精神境界,能够超出古人的,恐怕不多。所以,我们才希望,那些富可敌国的人,那些位高权重的人,谁能够写一封家书,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瞻仰、拜读?谁能够,效法先贤,把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的品行,看得比拥有优厚的财富更重要呢?谁能够给这浑浊的世界,带来一袭清凉的风呢?恐怕现今的世界,没有谁像司马光那样教育自己的后代:“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所以,我们看到有人穷奢极欲却不愿造福桑梓,回馈社会。有人腰缠万贯却仍然贪得无厌,盖因缺失了良知。
  
  物质丰富了,道德却沦丧了么!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丰衣足食了,却道德沦丧了,岂不悲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草根还是权贵,都能像古人那样,对自己的子孙谆谆告诫,殷殷教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何来的那么多劣迹斑斑的富二代、官二代呢?哪来的那么多忤逆之子孙呢?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发达了的时候,像诸葛亮那样,或者像宋代的司马光那样,近在咫尺,或者千里之外,修一封家书,语重心长告诫子孙:“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低调做人,诚恳做事。我们的社会,又何至于浮躁如此,如此不堪呢?
  
  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由人来构成的,每一个家长都尽到家长应尽的职责,教育好子孙,我们的社会何愁不会天朗风清呢?
  
  面对古人的家书,我们不禁感叹。是我们没有守住中国悠久文化中那最优秀的道德底线。
  
  4、
  
  书页发黄了,沉淀着阳光的味道,随手翻阅,更多了一层久远的温暖。边角的地方有些破损、卷曲,那是岁月行走的痕迹。我手捧书卷,感觉到了时光的距离。然而,书卷中文字的分量,丝毫没有减轻。沉甸甸坠在心底,愈发凝重。
  
  掩卷沉思,在几千年漫长的时光里,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的精神境界反而不如古人了吗?我们真不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吗?恐怕不仅仅如此。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啊。现在人们首先考虑的恐怕不是子孙的品行,而是能够给子孙留下多少财富。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是挂在林则徐书房的一副对联。没有人读不懂,但能有如此襟怀的人,恐怕不多。这就是症结之所在。
  
  一个民族是需要传承的,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需要传承的。闲暇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有话要对亲人说的时候,写一封家书,寻找一下“见字如面”的感觉,不也是一种传承吗?
  
  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写一封家书,也很少有人愿意看一封充满人文关怀的家书了。我们缺少了带有远见卓识,充满文化气息的温情和关爱。“见字如面”的情怀,只能向那遥远的梦里追寻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2-6 09:36 | 只看该作者
大过年的您还不休息?值得吾辈学习。致敬!
其实,您文中是混淆了家书与训诫书或称训诫文的概念。
杜甫诗曰:家书抵万金。家书是指家信。是客居的游子收到家人的来信。而训诫文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诫,性质完全不一样。
3#
发表于 2019-2-6 12: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写一封家书,也很少有人愿意看一封充满人文关怀的家书了。我们缺少了带有远见卓识,充满文化气息的温情和关爱——感悟深刻,戳痛了读者的心!
4#
发表于 2019-2-6 14:4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9-2-6 09:36
大过年的您还不休息?值得吾辈学习。致敬!
其实,您文中是混淆了家书与训诫书或称训诫文的概念。
杜甫诗 ...

如空仗义直言。细想还确实是这样。用不是看你评论,咱也发现不了。
春节快乐!猪年大吉。
5#
发表于 2019-2-6 14:52 | 只看该作者
读文关照自己,都想不起来多少年没写过家书了。或许是从有电话开始吧!现在要是手写,百分之三十的字都想不起来,还别说完整的写一封信。
问候何版好;春节快乐!猪年大吉。
6#
发表于 2019-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经常写信,现在提起笔来,竟然不知写什么了?
7#
发表于 2019-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问候老师,新春愉快!
8#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7:36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9-2-6 09:36
大过年的您还不休息?值得吾辈学习。致敬!
其实,您文中是混淆了家书与训诫书或称训诫文的概念。
杜甫诗 ...

谢谢指教,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7:37 | 只看该作者
断肠崖居士 发表于 2019-2-6 12:16
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写一封家书,也很少有人愿意看一封充满人文关怀的家书了。我们缺少了带有远见卓识,充满文 ...

闲来无事。感慨而已。
谢谢来读,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7: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2-6 14:52
读文关照自己,都想不起来多少年没写过家书了。或许是从有电话开始吧!现在要是手写,百分之三十的字都想不 ...

谢谢来读,节日快乐。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7:38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19-2-6 15:17
问候老师,新春愉快!

谢谢幻烟版来读,问好。
12#
发表于 2019-2-7 08:45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是带着温度写的,因为饱含思念。
现在网络发达,不见面也可见面——视频。
13#
发表于 2019-2-9 13:37 | 只看该作者
怀念写信的日子,思亲不见亲的感受切身体会,我十六岁离家,书信往来几十年。必说见字如面。
14#
发表于 2019-2-9 13:5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啊,都是手机电脑,都不会写字了
15#
发表于 2019-2-11 00:17 | 只看该作者
物资充沛,科技发达,这些便利的外在条件,很考验内在的坚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4:28 , Processed in 0.0530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