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局”的那些事儿 小时候,老师教作文,告诉我们,作文是要有“中心思想”的。如果没有中心思想,那就叫“中心不突出”,或者叫“主题不明确”。一般的方法是“开篇点题”,或者“结尾升华”,也就是说,哪怕全篇都是胡编乱造,讲了一件很没劲的事,只要“点了题”,或“升了华”,至少不会犯“跑题”的错误。这是作文。至于阅读,也有一种题型,叫“找中心句”,也即从一句话中找出一篇文章的主题或一个段落的中心。这个也有技巧,就和写作文一样,大抵不是在开头就在结尾,而且基本都是议论式的句子。读 lvhq018兄的文章《人生的格局》,我便采取这种方法,首先从中选出了一个“中心句”,也即文末的结论:“ 不公是表象,格局不大才是本质。” 那么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呢?且慢匆忙做出判断。因为作者不是小学生,这篇文章采取的是高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最后才得出这一结论。而我们若太急于进行评价,结论是否准确不说,至少对作者也不公平。尽管这种“不公是表象”,对其反对乃到批判的本质乃是“格局不大”。 文章开头用了相当的篇幅讲述了“村长”和“省长”的联系与区别。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然,也只是个“戏谑”的问题。因为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为什么?还要照上述方法,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我认为应该是这个句子:“人生的格局拉开了人生的境界。”文中用了一大段来证明这一点。当然是站在“村长”的角度来说的,“他不懂”这个,“他不懂”那个,为什么都“不懂”呢?因为“他的格局限制了想象力和本事的发挥”。这是本部分的最后一句,虽然不是“中心句”,但肯定也是相当重要的句子。若把这两句综合起来,便是明显的因果关系:正因为一个人的“格局限制了想象力和本事的发挥”,所以“人生的格局拉开了人生的境界。” 是这样吗?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作者在想当然而。看作者举的一系列“他不懂”的例子:“他不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指丰收了的村民也想请戏班子热闹热闹,以及对张三家承包鱼塘发了大财愤愤不平;他不懂“GDP”就是指全村各家各户一年收入的总和;他不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就是指跟邻村搞好关系,用自己村的苹果换邻村的橘子,吃喝用度的品种就丰富了;他不懂“宏观调控”就是引导村民在不违法不违反村规的情况下各显其能;他不懂“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说服村民少存钱多投资;他不懂“科学发展观”就是山上种树、山下开田,就是用烂菜叶子养鸭,用鸭屎养鱼;他不懂“政治思想工作”就是想办法说服村民听自己的话;他不懂“生态文明”就是不要养太多羊把草根啃完了,打井千万不要打到龙脉上……” 奇怪了?我们国家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整个国家层面的事,怎么就成了“丰收了的村民也想请戏班子热闹热闹”?“GDP”明明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怎么就单纯成了“收入的总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明明是指对内改革并对开放怎么就成了“跟邻村搞好关系”?宏观调控明明是指从宏观上调控市场经济怎么就成了“引导村民在不违法不违反村规的情况下各显其能”?“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怎么就成了“说服村民少存钱多投资”,变成了忽悠老百姓往出花钱?至于把“科学发展观”视为“山上种树、山下开田,就是用烂菜叶子养鸭,用鸭屎养鱼”,把“政治思想工作”看成是“想办法说服村民听自己的话”(“自己”是谁呢?)把“生态文明”看成“不要养太多羊把草根啃完了,打井千万不要打到龙脉上”……则无异于滑天下之大稽。这些名词,大抵都是国家层面宏观上的一些政策,有的问题别说村长,就算是省长也无权决策,这些说与个人的“格局”大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至于说到“格局”,则只是更加清楚地显示了作者的“格局”而已,因为对于这些东西的真正内涵,他是真的和那些“村长”一样“不懂”。 唯其“不懂”,所以才在文章开头敢说出“一个村长也并不比一个省长做的事情少”这样的“胡话”。村长与省长做的事情多少,是以质论还是以量论呢?省长一句话,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搞起“村村通”,让村际之间全都通上水泥路。这无论是从“量”是还是从“质”上,村长带领村民开四轮挥钁头修出的沙石路都与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若只以“花费的心思和付出的行动”来看,可能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村长修路要集资和省长修路要和各级财政部门筹款可能同样困难,也可能同样轻松。但这却与“格局”无关,乃是地位使然。若做同一件事,比如省长要给视察过的某个村里修路,就不用费那么多事,大概只要一句“指示”,下面的人就会屁颠儿屁颠儿给办利索了。 至于说到“把80个村民捏合在一起,比把80个市长(或城市)统一于一个人的意志,当然要动更多的脑子。”更是作者的臆想。笔者曾参加过多次多村的村委会选举,这其中有“捏合”得很容易的,因为侯选人是家族式的“社会人”,整个村里都没人敢得罪,所以轻轻松松当选。也有“捏合”得不容易的,因为村中没有这样“权威”的“社会人”,也没有超大的家族,所以选举时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至于高层间“统一于一个人的意志”是否那么容易,涉及政治问题,不想多说。但只要看看近两年落马的“大老虎”,便可知“统一于一个人的意志”从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说到底,作者在没有任何例证的前提下对这些问题作出如此简单的论断,亦是“格局”所限的缘故。 不过其中有一句话却是相当准确的,“想有更大的格局不代表敢处于更大的格局中,敢进入更大的格局不代表能运营更大的格局”。《易》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如果一个人的“格局”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却觊觎更高的位置,就如刚考了C票的司机非要开大客车,出事儿是早晚的事儿。 正因为如此,作者的例证就又有问题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会选择当省长。省长虽然不一定比村长操心多,但省长干的事多大呀!这就是格局。每个人都向往更大的格局。”由于没有统计,我们无法得知究竟是否有“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省长”,更有多少人“向往更大的格局”。我们都知道,“放羊——赚钱——娶老婆——生娃——放羊”的故事,所以可能的事实是:大多数人都限于自己的“格局”,于是终生乃至世代都跳不出这一“格局”的窠臼。不要说省长与村长,在笔者熟知的村民中,有很多村屯的“屯长”(过去称“小队长”)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肯干的。而村长,也大抵是由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社会人”担任。以家父为例,一生都是农民,如今生活稳定,喝上二两酒、睡个热炕头就相当满足,从来就不做“向往更大的格局”的美梦。因为他就是个“一辈子没走出村子里的人”,而“原因只有一个:他不走。”“不走”,也即意味着没有“向往更大的格局”,难道不是吗? “村长”与“省长”一事到此为止,下文则提到了“打麻将”。很奇怪作者为什么会认为“麻将牌都一样,打法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水平。”不要说麻将有什么湖南、四川、东北之分,打法千差万别,就是村东村西都可能略有差异,何来“打法也一样”一说?至于省长打输1千块钱这码事,只能说作者的“格局”太小,又是想当然而。时下中央严禁黄赌毒,哪个省长会堂而皇之地打起1千块钱的麻将?哪不靠谱的事情当例子,我也是醉了…… 下文的大学分配一事,更与“格局”无关。因为“我被分到了工厂,有的同学被分到了国家部委”,原因何在?不言自明,因为“出生地不同,生你的人也不同”。不过这个结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工作的起点造就了不同的格局”。需要修正的只是“不同的格局”不只源于“工作的起点”,更源于家庭出身及后天经历。为什么有的人会进“外贸公司”,有的人只能在“蔬菜公司”?原因还在于此。至于说“卖菜的永远比不过卖珠宝的”,又是作者的“想当然而”。对于卖菜的没有实例,也没必要去找。倒是前几年有一个北大毕业卖肉的,也差不多少吧?就是这位卖肉的北大学生,没过几年时间就把产业做大,如今身价过亿。而县城里某些“卖珠宝的”,若有千万身价,就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土豪了。卖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仍是“格局”;而格局,则“与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有关”;“与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又与其出身及其后天经历有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你想叫一个从没出过小山沟的农民拥有世界经贸的大“格局”,根本就不现实。晚清政府的君臣们只知闭关锁国,根本就没有世界的观念。即便如林则徐等“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因其终生都只生活在国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相当狭隘,其思想的局限性自然也相当明显。 作者最后一个例证,“95后的孩子为什么大学毕业不急着找工作。我的想法是:在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之前,应该先有一份不管什么工作,起码先养活自己。”很难想象,这样的想法居然被作者称赞“说得多好!”且不说“95后的孩子是见过大世面的”这样的论断是否全面,就算是真“见过大世面的”那些孩子,也普遍存在着这一代孩子好高骛远、自高自大、拈轻怕重的毛病。当然,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毛病,上一代人可能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毛病。但却不能把毛病说成是优点。哪个人干工作不是从基础干起的?哪个人一下子就能“进入到与他们思维的格局匹配的现实格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不肯踏踏实实从零做起的将来终究会受到残酷现实的教育!马云用人有一个基本原则,应聘者一来就夸夸其词,大谈什么“方向”“理念”“国际”……之类的一概不用,什么名牌大学的都不用,有多少证书的都不用。“格局”都是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一天工作经验没有呢,大谈什么发展理念?信你个大头鬼才怪! 三国有个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介村夫,却“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这“格局”够大了吧?不过那可不是他当“村夫”时就有的,那是由于他身在荆州,与荆州牧刘表有亲,有机会接触高层人士,更有一帮高人朋友经常议论国事的结果。像大诗人李白,“格局”倒是够大,吹牛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可惜大话只能说说而已,他连皇室内部兄弟之间的那点儿政治问题都看不清楚,硬装“格局”大的结果就是生生地把自己“格”成了叛军中的一员,因而鎯铛入狱。 这一例证过后,就是全文的结尾了,照一般“把结论放在最后”的行文方法,大概可以把最后一段的议论视为作者的“结论”了。可惜这个结论叫人大跌眼镜。 “那些整天抱怨社会不公的人,是不是也该想一想,你在抱怨的时候,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格局并不大?”照文中所举事例,除了最后95后孩子讨论工作问题外,大抵只有两方面:一是权,一是钱。村长、省长是关于权位的;工厂和国家部委也是关于权位的。打麻将和卖蔬菜卖珠宝是关于金钱的。作者的“格局”似乎只限于这两方面,事关“格局”之时,什么品行、知识、亲情、幸福、责任、贡献……等等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可能是限于文章长度,没法举更多的例子。更可能是限于作者的“格局”,根本就想不到那么多。否则,“大多数人”作者怎么也不会把“格局”的大小和赌资的多少联系在一起啊! 至于文末的结论,其实只是时下流行鸡汤文的又一翻版。就和“我们无法消除外面的雾霾,却能消除心中的雾霾”的说词一样。什么叫“不公是表象,格局不大才是本质”?格局大了我们就会无视“不公”了呗?还别说,现实中还真是这样的。比如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上头提出的,而且包括部长在内都非常“满意”了。可是从老师到学生到家长,又有几个满意的?这一现实,照作者以权和钱为衡量“格局”大小的标准,倒是十分恰当的。什么叫“不公是表象,格局不大才是本质”?当一个人没权没钱孩子上不起学自己买不起房老人看不起病时,自然就会感觉“不公”了,他当然就“格局”小了。而一旦升了官发了财,享受着社会最好的资源,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格局”自然也就大了,就不会感觉社会“不公”了。是该这么理解吗? 事实上,“格局”是很个人的东西。不能说两个人都是“省长”或都都打一块钱的麻将的两个人“格局”就完全一样。而公正与否与格局大小,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逻辑上的联系。我们国家一直努力要“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正。”之所以这样提,正因为社会不公还普遍存在,无论你的“格局”大小。这是最高层提出来的,照作者的标准,高层自然“格局”也大,连他们都认为“社会不公”。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努力消除这种“不公”,可见这种“制度建设”无论对于“格局”大者还是小者,都是同样适用的。 照着小学老师教的作文方法,到了结尾,自然也要说一下本文的“中心”,做一下自己的“结论”了。作者把社会问题归结于个人“格局”,不但是缘于眼界太窄,犯了避重就轻的毛病;而且把“格局”限于权、钱、工作等方面,更是“实用主义”的另类翻版。且不讨论社会问题,只站在个人角度看“格局”。作者说,“不试图改变格局的人,做什么事都无法突破格局的藩篱。”便是完全颠倒因果的论断。因为每个人都受限于其出身及后天经历,“格局的藩篱”几乎是无法突破的。有个段子,说的是过去东北有农民讨论中央领导都吃什么,大家的猜测一致是:肯定顿顿都是猪肉炖粉条子。民国时,有要员去看袁大总统,见他只吃一碗小米粥和清蒸鱼,大为感叹:总统实在太简朴了,我们也要效仿。袁的属下冷笑:你效仿?效仿得起吗?这小米是某某地专供的,这鱼是飞机空运的。这就是他们无法突破的“格局”。实际上,“格局”的最终改变并非是个人主观的结果,乃是由于后天的经历拓展了眼界、开阔了心胸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也扩大了“格局”。想当年,刘秀大抵也只有“做官当做执金吾”的眼界,万不会有“匡复汉室”的“格局”。而曹操,也只能“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万不会有“愿做周文王”的美梦。所以说,不要强行试图去改变什么“格局”,如果你连苟且的现状都改变不了,强行改变所谓的“格局”,换来的只能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悲剧。而当你生活的现状发生了改变,“格局”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