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3-2 23:50 编辑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思想影响,所以集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剑客、酒徒所有气质于一身,有《李太白集》传世。
中国人太喜欢李白了。如果让一个读过书的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诗人,不说李白的恐怕不会多;即使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不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的也不会有。在人们心目里,李白就是那个整日遨游天下、无拘无束、无忧无虑、醉酒狂歌、傲视权贵的一轮明月之下飘逸若神的诗仙,甚至有李白的“超粉”假借李白写自传的方式写出了诗歌:“予生西蜀,身寄长安。人间诗圣,天上谪仙。宫内琼花,帽插数朵。月中丹桂,手折高枝。曾使龙巾拭唾,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草番书吓退蛮使,赋清平喜开君颜。想知县莫尊于天子,料此地莫大于皇都。天子殿前尚容吾走马,华阴县里不许我骑驴?” 诗里如数家珍的把大家津津乐道的李白傲岸不羁的轶事列举了出来,还加上了李白惩治贪官的传说,好似李白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无所不能的仙了。
其实李白就是李白,有喜怒哀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快意恩仇,啸傲江湖,这才是李白。其实,李白经常哭,哭吴指南,哭晁衡,哭宣城擅长酿酒的纪叟,每次都哭得发自肺腑,痛快淋漓,绝无造作,毫不矫情。李白更经常笑,出门笑,隐居笑,饮酒笑,笑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洒脱豪迈,尽显风流!李白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哭哭笑笑、醉酒狂歌、泼洒文墨、挥洒豪情之中度过的。
李白的一生,写过的诗歌其实有很多是前后呼应互为表里的,综合来读,能够更好地理解伟大诗人的一生遭际和胸襟抱负。下面摘录李白出仕时的《大鹏赋》和人生最后一首诗,希望抛转引玉,一起欣赏研读。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这是李白第二次离开故乡,是他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真正开始。李家是皇族远亲,在蜀中是富商巨贾,据说李白出川时携带十万两黄金,裘马扬扬、彩舟浩浩,意气风发的李白走上了实现梦想的征程。这一路,体察社会,游赏山川,结交才俊,李白真正感觉到了天地的壮阔,大唐的繁华,山川的壮美,朋友的豪迈,真正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爱国报国,立身立言,名垂青史,光宗耀祖,一系列的入世有为的儒家思想,让李白豪气勃勃,只觉得凭自己满身才华,就要像蛟龙一样翱翔于长空了。所以,一路上走成都、登峨嵋、下渝州、道江陵、过会稽、游扬州、驻安陆;结识了司马成祯(著名道士,书法家,深得玄宗赏识,是玄宗御妹玉真公主的师傅)、李邕(大书法家)、孟浩然、元丹丘,迎娶了故宰相许圉师之孙才女许氏为妻,在安陆洞房花烛;写下了《侠客行》《大鹏赋》《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名篇,可谓春风得意,豪兴干云。其中写给司马成祯和李邕的《大鹏赋》淋漓尽致的抒写了李白的理想和豪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就是李白,风流倜傥,我行我素,取功名似拾草芥,安社稷如烹小鲜。
……
他把世界想的太简单了。 ……
公元762年早春,李白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他作了人生最后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身体每况愈下,自知康复无望,而此时祖叔李阳冰又即将退隐,自己走投无路,回忆起自己想走仕途时意气风发的《大鹏赋》,写下临终绝笔《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诗人写完此诗,不久就病死在了叔父李冰阳家中,时年六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