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3-31 12:48 编辑
来听您。新的那篇也读了。 荷风老师,您的字,是少有的能引起我绮思的一种哦。所以呢,恩和来听,并以说出一时所想,来学习。好不好呢?
嗯,记得读您第一篇字,感觉您深陷于尼采。您那篇文字中的思辨和文采,依稀有记。而后看见您读的余秋雨,周国平对您呢,仿佛是家师一般的。 非常钦佩您对生命和内心所做的探寻。其欲罢不能,其大朴至纯,难得一见的。 活着,浮层游掠消费人生,是一种抉择,亦足可观;却自然的对衬出向内的追问,真的真的要更多舍弃,尤其需要一份勇毅。 我不曾读过您从前的字。可是呢,我猜想一定不是如今的基底:绝对的思辨,绝对的自观。不放过一丝迷惑,每一刻都要求自己内外和合。 视真正的清醒明晰为友,而以凌乱昏曚不安的自我为敌。 哦,好不容易。真是好不容易哦。
阅读呢,是思想的替代品。自发自为的思考,它是没有替代品的自我阅读,当然不容易。现世,选择做这一个,尤为多扰,就包括一个静思的时间空间呗。 老师,我知道您这个内需呀,在别人看会有似小资矫情哦,可我知道这在您呢,却是非此难以身心两安的。 嗯,说到底,文字文学的主旨,了解他人和世界最终也还是为触摸到我们自己的孤独内在。 我能感觉到,您是相信生命的大虚无中有大尊贵的。而生命的严肃、深刻的蕴意,从我们远离大自然伊始,就悬浮在人类生活的滑稽、轻浮、伪饰、和无尽痛苦之上,二者须臾不离。 故而,剥离生活的和自我内外的表象,就和慈悲生命同义了。没认出真正自己的面目,如何是善待自己呢,如何认得出他人和世界呢?
一向敬重如您一样身不由己地走向内在的书写者。所有身不由己的背影,头上都有光芒闪亮的。每每看到,都心生敬意。 认真读过,深切祝福。春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