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9-3-28 19:01 编辑
饱 蘸 血 泪 写 成 的 千 古 悲 歌 ——读文天祥诗《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 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
文天祥的每一篇诗文,都是根据自己的亲历、亲闻、亲见所写,或描述亲身经历,或抒写见闻观感,或追叙历史事件和人物,或描绘战争场面,或怀念亲人亲情,无不通过亲身体验的现实人生,来抒发情志,寄托情怀,所有篇章都可以当作历史来读。
特别是《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这首诗,作者用那凝聚悲愤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宋军与元军在海上的最后大决战场面,补充了史书记载不足的地方,完全可以当作“诗史”来读。
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历史用血泪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宋王朝在灭亡的路上走完了最后一步。
这一天,宋军仅存的主力部队由张世杰率领,在厓山海面与元军统帅张弘范的主力部队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决战结果,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脱围遇飓风死在海上,陆秀夫背负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宋室臣僚妃嫔投海者不计其数。几天后,厓山海面浮尸达十几万具。
文天祥被元军拘押在船上,亲眼目睹了厓山海上大决战的全过程,对于战事的惨烈,厓山行朝的覆灭都一一亲见,内心痛苦不堪,一直寻求跳海自杀,而没有机会。于是,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了这首《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长歌当哭,祭奠覆灭的行朝和死难的烈士。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 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 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 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 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 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 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全诗开篇首先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陈述了历代战乱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抒发了诗人期望结束战乱的强烈愿望。文天祥列举了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的惨烈,四十万人全部丧生于残酷的战争;而楚汉之间的一场战争,汉军十万多人跳睢水逃命,河里尸体堵住了水流。每场战争,总是取胜的一方欢欣鼓舞,战败一方怨气满怀。干戈四起,战争不休,胜败总难持久不变,这种残酷的战争,何时才有停战的局面?
文天祥通过实例控诉战争带给人们毁灭性的灾难,数十万鲜活的生命,很快就在刀光剑影中死于非命,何其残忍,何其悲壮!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用恳切的言辞,表达了内心殷切希望战乱早日停止的强烈愿望,定会出现一往无敌者奉行上天的赏罚,使挑起战端的罪魁祸首受到应有惩罚,最后让不好杀人的人一统天下,也就是期盼一位爱好和平的杰出人物,替天行道,平定战乱,使天下百姓过上安定和谐的太平日子。
历经了厓山之战惨烈场面的文天祥,心在滴血,肝肠寸断,当时他自己身陷囹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宋朝将士和人民遭受千古大难,唯有借助文字抒发感慨,寄托情怀,表达意愿。
全诗第二部分,文天祥悲情地叙述了自己的凄凉遭遇和两难处境,抒发了自己空有满腔热情,不能上阵杀敌,为国捐躯,报国无门的惭愧情怀。文天祥由远而近,由追溯历史回到眼前现实,深情地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生不逢时,出生不久就遭遇了战乱四起的厄运,不仅国家民族安全受到外敌侵扰,社会动荡不安,而且以贾似道为首的奸臣逆贼,叛国投敌,卖国求荣,磕头礼拜,俯首纳降,葬送了池、饶二州大片国土,从此,宋朝踏上了山河破碎、正气沦丧的衰败之路,自己身为朝廷大臣,虽然满腔赤诚,历经千难万险,但却无力挽回败局,从道义上讲应该为国捐躯,舍生取义,但却从长远出发,以图收拾残局,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只可惜,不仅出使元营,城下之盟未能实现,而且又成了元军手中的俘虏。
尽管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辗转逃回,期望从此重振国威,收复失地。大敌当前,毅然接受朝廷颁发的拜相诏书,如此恩宠真当之有愧。三年中历经千难万险,南征北战,殚精竭虑,出生入死,长安咫尺,却无法一见君王,空有一腔报国志向,却无力回天,挽回败局。
全诗第三部分,文天祥怀着沉痛的心情,真实地抒写了宋军与元军厓山海战的悲惨场面。诗句开头就为这次海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并不是宋军当中缺少勇猛善战的兵将,而是那天从一开始就在戒备上出现了漏洞,使狡猾的元军钻了宋军疏漏的空子,继而宋军陷入元军的包围之中。
紧接着,文天祥形象地描写了宋、元两军互相对垒拼杀的战斗场景。双方一排排战船在厓山摆开阵势,两支雄兵怒吼着奋勇冲杀在一起。文天祥感慨,自古以来,哪朝哪代没有烽火硝烟?从未见过如此刀光剑影、矢如猬毛的海上大战!
小股军队一天又一天地互相冲杀,不可开交,整整一个月相持不下,鹬蚌相争,难分难解。宋军士气冲天,誓志扶持昆仑不到,元兵气势汹汹,想要把黄河吞掉。一时间,天昏地暗,风雨如晦,杀声震天,炮声隆隆,火光熊熊,箭如流星般往来乱飞。双方僵持不下,胜负难以分晓,只见鲜血染红了海水,一具具尸体在海面上漂浮,惨不忍睹。
文天祥蘸着血泪写下一行行诗句,伴随这场战斗高潮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宋军失败的惨烈情景。昨天才看到宋军战船在厓海高挂风帆,气势昂扬,今晨却只见元兵战船耀武扬威。昨夜还听见两军战鼓齐鸣,喊声震天,今夜却只有元军士兵处之泰然,鼾声香甜。蒙古兵千里迢迢,挑起战争,攻城掠地,又杀牛又酗酒,疯狂地庆祝着不义之战的胜利。事到如今,只有我这个孤忠耿介的宋臣,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强压悲痛,把血泪吞进肚里。现在孤臣忧心如焚,幼弱的皇帝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在这茫茫大海,无边无际的烟隔雾障里,怎不令人为小皇帝的安危牵肠挂肚呢!
全诗最后,笔锋一收,满腔愤怒地控诉声讨了那些误国奸佞。虽然只有两句,“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但是却留给人们联想余地,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试想,厓山海战,宋朝彻底失败,江山被元蒙统治者所取代。作为未能与宋朝将士并肩战斗,献身疆场的文天祥,他辗转求索,追随多年的复国救民的希望最后破灭,怎么叫他伤心难过呢!文天祥痛定思痛,把宋朝失败原因归咎于宋朝那些无耻的奸臣贼子,对那些奸臣们的愤怒声讨,无情痛骂,既彰显了文天祥对国家民族坚贞不渝的耿耿忠心,又表现了他誓死决不投降变节的勇敢顽强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