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4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佳文有约】一春只为花事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31 1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19-4-16 10:24 编辑

一春只为花事忙
——读何频的《见花》


  最初买这本书纯属偶然,是看见网上说何频老师的《看草》、《杂花生树:寻访古代的草木圣贤》被评为“中国最美图书”,被最美诱惑,一下子买了包括这本书在内的三本书,一一读过,还是最喜欢这本写花的书。

  这本书从梅花写起,写了春夏秋冬的60多种花,大概何老师喜欢梅花吧,专门写它的就有七篇之多。他生活在河南郑州,写的花多是那里的,也有游历各地所见之花。郑州与东北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我们这里“春脖子短”,每年真正的春天没有多少时间,往往还穿着羊毛衫,第二天就穿短袖了,让人猝不及防,又欣然接受。所以,于我,最爱是春花,因其少,故珍贵;因其短,故珍惜。

  有人说,春天是从草尖上来的,我更喜欢嫩蕊商量细细开的感觉,我一直觉得春天是踩着花的香气而来的。在我看来,有花的日子才叫春天,尤其是北风萧瑟不减,暖气已不暖,人们还裹着棉花,而外面的花却已脱去冬装,灼灼其华了,这强烈对比让人有不安分的心,盼望春暖花开。

  我们这里第一树花是玉兰。以前没怎么注意,一直以为最早开的是山桃花,直到每天上班经过一处暖地,看到几树玉兰擎着大大的花朵,在三月中旬就绽放了,才恍然大悟,初春第一花非玉兰莫属哦!河南也是如此。何老师在书中多次写到玉兰,不过,那里的玉兰正月未出就开花了,比我们要早一月有余。读了书才知道,紫玉兰就是古诗中的辛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辛夷车兮结桂旗”说的就是它。

  由辛夷想起了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是辋川地名,因盛产辛夷花而得名,能想象得出那里的春天紫玉兰盛开的美丽。而王维的诗却写出了一种怅然、落寞和孤寂,和诗人的心境有关。辛夷坞还是一位专栏作家的笔名,写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翻过这本书,没精读,追忆似水青春,含了淡淡的伤感,又似有清喜在眉梢,毕竟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春天与青春有诸多的相似,像一袭素衣棉布上细细勾勒的光阴,细碎而美好,却短暂易逝,一去不复返。

  何老师也写白玉兰,说它“花大过之,且更丰满,九片合围成一朵又一朵灯盏般的花朵,又散发出清新的芳香,乍暖又寒时节,令人叹为观止。”白玉兰是否有香气没注意,恰好今年我们搬到新校区,就有一排白玉兰,这几天刚刚盛放,确实是花大饱满,仔细闻,却没有香气,难道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还是意念中洁白的花朵都暗含香气呢?

  何老师写:“玉兰和茶花,在木本花卉里堪称君相,直如牡丹与芍药”一个“君相”真是叫绝!君相,君子之相,就像君子一样,温润如玉,为苦熬寒冷的早春送来花的讯息,让徜徉在冬天的人们看到一线生机。玉兰像一盏闪烁的烛火,传递出季节最初的幽微心事,它们开得满满盈盈,不留余地,满世界都是,密不透风,像即将到来的一个挨一个的美丽日子。

  于是,我的心似翩翩起舞的蝴蝶,早已飞起来了。

  我始终相信,一棵开花的树就是岁月的微笑,也是城市的一种记忆和标识,尤其是桃树。细琢磨起来,桃树很有意思,树皮深紫色,好像很冷峻,可柔风一吹,它就换了容颜,瞬间眉开眼笑了,笑出了一朵朵淡粉色的花儿,有种小而野的俏丽。这么美的花儿一旦被砍伐,对于长久受其恩惠的人而言,就如同挚友忽然远离,无限惆怅。书中那篇《桃花祭》就写的是这样的感受。为了修地铁,一棵“带着梅花一样的清气”的开绿花的山桃树,竟然一夜之间被处以死刑,带给何老师的是愤怒与悲凉。他称其为“大自然特意为城市投放的第一枚礼花弹”,失去它,“像一个活泼的女孩子被意外伤去了不时忽闪着的会说话的大眼睛”,这近乎于野蛮的鲁莽行为,给喜爱它的人无疑是沉重一击。

  于我心有戚戚焉,过去在中财论坛写过一篇《桃花劫》,说的是我经历过的砍伐桃树事件,我关注的校园两棵桃树被人砍掉,让我伤心许久,就像老朋友不辞而别。所以,我理解何老师的愤懑,一如当年的我。

  喜欢读文中仔细辨析的早开桃花的来源,原来也不识这种桃花,后来看到一处园林里标注为“山桃花”,才识得,并好为人师地广为告知。何老师把他知道的这个名字的来源写出来,才知原委。老辈作家邓云乡在《燕山花信谱》叫它“山桃花”:“苏园忆,一树小桃红”,本是山桃,小桃是对它的爱称,陆放翁在《老学庵笔记》里也说起小桃故事:“欧阳公、梅宛陵、王文恭集,皆有《小桃诗》……初,但闻桃花有一种早开者耳。及游成都,始识所谓小桃者,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小桃是文人学士对这种植物的雅称,在植物学分类里也称毛桃,开花如樱如梅,却不结食用的果,人们多用来取其核入药。

  喜欢书中的很多关于花的人文掌故,古之韵味,每念之则悠悠而来。比如樱桃,古书称其为“含桃”,《吕氏春秋》云:“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贵族每于三四月尝鲜之前,皇家要用来上供祭祀。比如荠菜,《诗经》里就说:“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荠以美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以水气,故美者甘胜寒也”,想起母亲每到春日,都挖一些荠菜包饺子,有清香味,但也略苦,不知道大儒们怎么说是甘味呢?吴越民间风俗有三月三男女戴荠菜花,驱邪明目,吉祥健身,所以,江南甚至还有三月三为荠菜生日的说法。关于荠菜的称呼也是千奇百怪,明朝的一部《野菜谱》将荠菜分类繁细,中原人称其荠荠菜和积鸡菜,郑州郊区称麦地菜,淮南信阳一带,干脆呼为地菜了之。

  何老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学识渊博,有做学问的功夫,更有刨根问底的底气,他的文字不华美,朴实真诚,出处细致,字字见性。他力图恢复这些花的主体性,让花开口说话,说自己的话,说人间的话,而我看到这些字,就宛若遇到花开,怀揣一只小鹿,细数春花,于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接踵而来。

  花开无计,春色扶疏,一页小笺穿透一幕幕柳烟,准确抵达了我的案头……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20:0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紧赶慢赶赶上了最后一班地铁,呵呵,窃喜一下,说过支持的,必须滴
3#
发表于 2019-3-31 22:10 | 只看该作者
何频老师的书,我看过两本,一本便是立红写的这本《见花》,另一本是《杂花生树》。见立红读得浑身静气,满心欢喜,我便也感觉到欢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9-3-31 22:3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书。。。。。。。。。。。。。。。。。。
5#
发表于 2019-3-31 22:4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书我都没看过,好吧,我静静地走开
6#
发表于 2019-4-1 08:56 | 只看该作者
借立红一句,表达读后感觉:

花开无计,春色扶疏,一页小笺穿透一幕幕柳烟,准确抵达了我的心头……
7#
发表于 2019-4-1 09:16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扫墓,经过一个地方,我又想念拐弯处那株老桂花树。感叹之后,忽然醒悟,我似乎每年经过都会发一样的感慨——倘若留下,这桂花树大约价值要以万元为单位了。我伤感的是逝去,但和他人在一起,谈价值更合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9-4-1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3-31 20:02
终于紧赶慢赶赶上了最后一班地铁,呵呵,窃喜一下,说过支持的,必须滴

哈哈,立红是娘家人么,不管道路远且阻,总是要回来看看的,总是会不遗余力支持的,对吧?
9#
发表于 2019-4-1 09: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两本书,想来我也一定喜欢,说草说植物,看叶看花树,当是人生一大闲逸事。回头搜搜书。
我们这边也诸多山桃花,开得正烂漫。不若柳同学他们那里的桃花,是要朵朵结果的。山桃花似乎结果很少。但花开得尤其繁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9-4-1 22:1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立红老师!欣赏大作!挺好!赞一个!
11#
发表于 2019-4-1 22:47 | 只看该作者
女士就是爱花哈,晰子写过。

立红这篇,花香混合着墨香,和春风一起,姹紫嫣红的扑面而来。

文笔细腻且淡雅,带了些许玉兰的身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9-4-1 22:5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里面提到辋川,属于陕西蓝田县,我的老家。

不过,那是唐代。现在是辋川镇,兰花应该很难觅到。

立红同学有些句子感觉带着灵气儿,随便拈一例:”春天是从草尖上来的“,”嫩蕊商量细细开“,具生动性。
白石词云:”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同一手法。
13#
发表于 2019-4-1 22:5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荠菜那段写的最好,很富饶。

有《诗经》,有董仲舒,有母亲,有吴越民俗,有《野菜谱》等,连珠成串。
14#
发表于 2019-4-2 08:2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没看过这本书,看了立红老师的美文,也是按耐不住,想买一本看看!
15#
发表于 2019-4-2 08:27 | 只看该作者
山笛 发表于 2019-4-1 22:52
看到里面提到辋川,属于陕西蓝田县,我的老家。

不过,那是唐代。现在是辋川镇,兰花应该很难觅到。

辋川有忘川之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1:38 , Processed in 0.06332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