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1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哀怨心灵的隐曲 旷达的人生解脱》——-----苏轼<赤壁赋>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7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遭“乌台诗案”狱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再游黄州城外的赤壁(亦名赤鼻矶),联想当年周瑜大破曹操的故事,引笔抒怀,写下一词两赋,即《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一词两赋在中国文化园中,瑰丽奇秀、熠熠辉彩。即在苏东坡存今的四千篇文章、三千首诗词之中,亦堪称代表之作,人们对它评价甚高。它是中国各种古诗文选本常收的篇章,在大学、中学教材中也常被选入。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就选有《赤壁赋》。



  清代桐城派名家方苞曾评说此文“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皆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融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他在盛赞文章所涵境界之高,人所“邈不可攀”时,把所见与赋作“文境”作了比较。实境“无绝殊者”,好则好,却不特别奇异。而这些“无绝殊者”的外在直觉形象,经过苏轼心灵的主观情意生发,相融,形成的新的形象显现。也就是意象的生成。刘协曾言:“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驿词,然后使立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在这种心与物游的文学创作中,明月、清风、江流等江山胜迹,经作者寻觅、寄寓、酝酿新意,转以抒解心扉,已不再是纯自然意义的物象。而成了作者追索人生意义,寻求美好,抒散郁积苦闷过程中激发作者思想灵感源泉媒蘖、酵母之一,它们是经历了文思熔铸的意象群体,是作者高尚人格的写照。成为表达作者逢厄运而未屈、遭逆境而不馁,旷达、超脱的胸襟气质的寄神之体。苏轼的学养、思辨、阅历、情致渗融玄理的儒者进取思想,已达极高境界,视意象运笔,达到了高妙难攀的“文境”。



  苏轼被贬,名为团练副使,但限定“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成为一个被放逐、排挤、受监视的闲人。也因如此,才能移情于闲情逸致,摆脱世俗纷扰,静思人生,妙悟哲理。.


  于是换一种环境,寄情山水,把经世济民的为宦思想,饱受挫折后心中久郁的幽怨情怀,坦白纯洁的内心世界,对君主朝廷忠贞无二的思恋之意,借月、借风、借山水,抒解释发出来,把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对磨难、屈辱的任凭自然的乐观精神表达出来。把对功名事业、生命、宇宙的求证探索中的哲理妙悟生发引绎出来,作者所怀者大、所见者远,于是有了这稀世妙文。



  分析文章这些内涵,应该说:《赤壁赋》所反映出苏轼悲凉的哀怨忧伤,渺远的思慕与无奈,旷达、独特、思辨的人生观。


  刘协有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下面,我们将从赋作五段文字中,析解苏轼是如何在起伏动荡的思情澎湃之中,将情、景融合一起,表达这一主题的。

文章开篇,介绍时、地、,描写景物,抒写感觉,清风明月间,水色天光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美景忘情,产生飞升登仙之感。达到了游乐的最高境界。



  第二段是文章的承、转部分.如此美妙的景致感受,加上饮酒之乐,赋作中,情致涨到了“乐甚”的高度。我们在许多山水游乐之地,也常听到一些“乐甚”的声音:有啸叫,吆喝 ,口哨,也有山曲氓歌 ,戏曲吟唱,竹丝乐音之类,赋作中,东坡扣弦而歌,吹箫客人“倚歌而和”。


  然而,上段感情的大起,在第二段中陡然大落。前段的那种愉悦忘情的悠美感受,在此章中歌箫表达的“怨,慕,泣,诉”,竟使孤舟孀妇悲啼,深渊蛟龙怒舞。其急转直下,悲凉愀怆之情一至于斯。足令读者吃惊。


  推原其情,得看“乐甚”而歌的辞章。“桂棹”“兰桨”,月光清波,是否象征东坡无私、坦荡的心怀,当中由读者自悟,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原来他怀念的美人却在遥远的天的那边。


  自《离骚》“香草美人”之后,谁都 知道,这词是圣主贤臣,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天各一方的长久思慕怀念而不得,造成了作者灵魂深处难言的痛楚。是一种生命中的失落之感,悲凉无奈的惘然之情,魂牵梦萦,刻骨铭心的心结所在。

  东坡或觉得只以歌声表意,人或感之不深,于是加以催人泪下的萧声描述,凄楚呜咽的泣诉,以表达他思慕而不得的“爱情”,与神宗皇帝失去了的和谐与相知。

  歌声、萧声的凄悲,“嫠妇”孤舟之泣的伤神,是写给他的君主的思慕与委曲。嫠妇之泣也另有典故,叫“嫠纬”出于春秋时期,后人引用为忧国忘家之喻。(《辞海》)

  可以说,虽有“乌台诗案”苏东坡与宋神宗皇帝亦算得文学的知己,神宗读东坡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叹日:“苏轼终是爱君。”读出了苏轼内心深处对君恩的念念不忘。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神宗已死四年,其妻高太后特召苏轼入内殿,告以神宗生前器重苏轼文才事。君臣之间,有灵犀之通。

这里,他也把失落了生命感受,悲凉无奈的怅惘之感,真情的流露 ,心底的郁结,用诗话的语言 引绎而出,原来,前面的“乐甚”是虚衬,后面的“怨,慕,泣,诉”都才是真正的心结展现。

  四五两段,借用古赋中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形式,转入对功勋业绩、江海寄生、人生宇宙、盈虚消长、天地万类、物我取禁的问题探讨。

作者以思辨方式,恬淡超脱,潇洒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0-5-17 15:2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5-17 15:06 | 只看该作者
再编辑一下段落。
3#
发表于 2010-5-17 15:29 | 只看该作者
我帮你排了一下.还要加版式权声明的.
另,这个解析最好能融进个人独特的思考,千万别写成教课书中解读了。
4#
发表于 2010-5-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的很宽泛,但感觉行文有些散了。
欢迎常来交流!
5#
发表于 2013-6-21 13:2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4:16 , Processed in 0.0544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