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6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佳文有约】《留情》观现代再婚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2 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19-5-12 12:34 编辑

  《留情》观现代再婚现象

文/香薰古琴



  难得有个雨天。雨不太大,丝丝缕缕飘着。天空沉沉的,像拉着窗帘的屋子,光线不好,但有了宁静和浪漫的情调。我在书柜上想找一本书,看到了女儿上高中时买回来的《张爱玲文集》。提起民国才女张爱玲,我们就想起那些耳熟能详被世人捻熟了的句子“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她的作品起于民国,作品中的哲理和影响力却远远地超越了那个时代。

  《留情》书写了女主人公敦凤和米晶尧先生的婚姻现状和心理状态。开头写“他们家十一月就生了火”,短短一句话交代了主人公生活上的宽裕,一般人家是生不起火的。紧接着视线关注了墙上装裱的结婚证,这是一个老夫少妻的家庭,女人曾有一段失败的婚姻,米先生则有个生病的大太太。那也是个雨天,就像今天一样雨不大,寒丝丝的。米先生要去看望大太太,他在妻子敦凤面前说起大太太用的是秃头的句子,就是说没有主语,这是忌讳。敦凤显然有些失落,就去看舅母。小说中有一些细节,比如米先生呢,这时候就跟着一起去,接过女人手里累赘的皮包,路上会微笑着把一袋毛栗子递给她;敦凤会走得慢一些,关照他的脚步,不愿使他露出老态。

  舅母家的儿媳妇杨太太是这对老夫少妻的牵线人。杨家以前的地位也是比较有特点,就连米先生都是常客。但是没落后的杨家依然少不了一些虚荣和堕落。杨太太穿着假紫羔大衣,与不三不四的打牌且打情骂俏,极其不检点。但这杨太太似乎与米先生有染,最后却把敦凤介绍给了他。所以在杨家的造访和聊天就有些尴尬。他们说着家长里短,免不了扯些彼此敏感又难堪的话题。末了走出来,天气太冷了,敦凤还是一如既往地给米先生围上围巾,他们坐上一起坐着三轮车,以相爱的画面回了家。

  这是一幅再婚的现世图景,是饮食男女对于婚姻的诠释。这个题材应该是旧时代男女重新组合家庭的生活状态。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现代婚姻渗入了更多的元素,也脱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对离婚再婚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我们再一次阅读《留情》,审视今日之再婚现象。敦凤的第一次婚姻作品没有太多的叙述,倒是米先生的婚姻做了一些解释,两个人是同学,婚姻自主,但是柴米油盐的少不得吵吵闹闹,吵闹多了就没有了情分。其实每个人第一次婚姻都注入太多的希望和激情,当第一段婚姻失败,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随着婚姻的解体而消散了。第二段婚姻中冲动就会变得理性一点,正如文中所说的米先生这一次他没有冒冒失失地冲进婚姻里,却是预先打听好,计划好的,晚年可以享一点清福艳福,抵补以往的不顺心。他们在第一段婚姻中痛得死去活来,战战兢兢走进第二段婚姻,已经清楚自己失去了什么,需要什么。三十九岁的敦凤嫁给六十岁的米先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欣赏的因素,更多的是下半生的需求。她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医治伤痕,这也是现在女性在再婚问题上的理智思考。冲动和激情是属于第一段婚姻的,她醒悟地嫁给米先生得到物质上的优越和满足,但对这个婚姻她是不满意的,要忍受一些失落和惆怅。杨太太曾经与米先生有过暧昧,这是她的痛点,是她的耻辱,也是对家庭败落生活不再优越的杨太太的炫耀。她关爱米先生,事无巨细,甚至当着杨家人的面秀恩爱,她知道她的后半生需要这个婚姻,需要整个糟老头带给她稳定和安逸的生活。

  张爱玲的作品意象非常的丰富。在小说开头,小小的火盆里的炭,原是是一节有生命有活力的树木,是青绿色的。活着,燃烧着,发出暗红色的光,然后就是灰了。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意象描写,暗示着主人公敦凤曾经充满记激情活力的婚姻死去,第二段婚姻选择与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米先生生活,有了一种垂暮之感和死亡之感。她只有三十多岁,是一节燃烧的炭火,对婚姻的幸福是有憧憬和期盼的,那种期盼只能在梦幻中。她不满足这种沉闷和几乎死亡的生活,却又享受物质带来的优越和幸运,至少,在杨太太和老太太的眼中,她是幸运的。这一点,也能填补她的情感上的缺憾。在无爱的婚姻里,选择物质的安逸是需要一些代价的。

  作品的标题“留情”也是意味深长的。米先生的第一位太太是同学关系,他们有爱情有孩子,却输给了生活;他对第一段婚姻留情,尽管回忆起来都是吵闹和伤痛,他牵挂患病的太太,在现任妻子面前尽量考虑她的感受去掩饰,在杨家却显露出焦躁和不安来,这是他的本真;敦凤呢,在和米先生同乘一辆车,居然想起那个公子来。尽管想起来不愉快。但她却能在细节上对米先生留情,显示出关爱的一面。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感情。一个人不可能脱胎换骨从一段失败的婚姻里赤裸裸地走出来,那里有伤有痛,却构成生命中不可能分割的部分,留下了自己的冲动激情,甚至是骨肉。在走进第二段婚姻,要允许他们对第一段婚姻留情和怀念。当然,在第二段婚姻中,不管怀揣着什么目的,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在乎彼此的想法。米先生看望大太太的掩饰,敦凤的失落但显示出的大度,明明心里很生气,但还是放慢脚步照顾男人的老态。他们之间可能没有第一次婚姻的爱慕,但有的是在乎,在乎彼此的感觉,这样才有一块走下去的和谐。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期盼轰轰烈烈的爱情,即使白手起家也一往无前。我们有时候判定一个人婚姻幸福不幸福,往往用有没有爱情基础来评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婚姻少了共同的语言,少了理解和沟通,已经名存实亡,彼此伤得不轻走出婚姻,都说自己不幸福。第二段婚姻幸福不幸福,大多少了爱情的成分,多了一些金钱和物质的标准,又有了子女和财产的参与,关系就变得微妙和比较难处理。我们经常看到二婚的夫妻走了没有多远,就散伙了。接着有的半信半疑走进了第三段婚姻,有的干脆对婚姻死心,宁肯孤老一生。《留情》中夫妻状态也是对现世再婚关系的一个映照。很多再婚的女人不会像第一次那样愿意两个人共同打拼,更多的像主人公敦凤一样把物质的因素考虑进去。无爱的婚姻走起来也要小心翼翼,物质和金钱的安逸也是需要代价的。逃脱了寂寞孤独,就要忍受失落和无奈。要容忍对方对第一段婚姻里的人和事的追忆和牵挂;自己对第一次婚姻的怀念,也要忌讳另一个人的感受。要多一点细腻和关爱,少一点指责和冷漠。

  张爱玲在小说最后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是大多数人婚姻的现状。外面的想走进去,里面的巴不得走出来,一个貌似完美的婚姻都是两个人的容忍和留情。没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5-12 1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婚姻怪事连连。
3#
发表于 2019-5-12 14:41 | 只看该作者
香版光临书话,十分开心。
不愧是小说版主,将张爱的《留情》解析得如此生动精细。
读香版这篇,想起一句金星关于爱与婚姻的话:“要么给我爱,要么给我钱,要么给我滚。”
4#
发表于 2019-5-12 15: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香版赐文书话。
张爱玲不是谜,却像谜一样让人念想。
5#
发表于 2019-5-12 16: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5-12 14:41
香版光临书话,十分开心。
不愧是小说版主,将张爱的《留情》解析得如此生动精细。
读香版这篇,想起一句 ...

我倒想起另一句:若要爱,请深爱
6#
发表于 2019-5-12 16:19 | 只看该作者
我倒觉得时间长了理性的东西更要多一些。
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3 | 只看该作者
周伯通 发表于 2019-5-12 12:56
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婚姻怪事连连。

问好老顽童老师,谢谢老师围观。
8#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4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5-12 14:41
香版光临书话,十分开心。
不愧是小说版主,将张爱的《留情》解析得如此生动精细。
读香版这篇,想起一句 ...

问好冷晰子老师,前几天写了两篇评论发了太虚。以后到你这里玩,呵呵,欢迎老师到太虚做客。
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5-12 15:53
谢谢香版赐文书话。
张爱玲不是谜,却像谜一样让人念想。

问好柳藏老师,写的不好,多提意见。那天读完《留情》就像写点什么,凑了一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7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5-12 16:19
我倒觉得时间长了理性的东西更要多一些。

问好槐下客老师。看了《留情》觉得再婚就是这样。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5-12 14:41
香版光临书话,十分开心。
不愧是小说版主,将张爱的《留情》解析得如此生动精细。
读香版这篇,想起一句 ...

原来这里每个月都有活动,搞得真不错。
12#
发表于 2019-5-12 18:46 | 只看该作者
是不幸的婚姻导致了夫妻的不幸,还是不幸的夫妻(不懂得留情)导致了婚姻的不幸,张爱玲似乎细腻表现的是后者。古琴想说的,是不是书中演绎的亲情,透射出婚姻中的智慧。
13#
发表于 2019-5-12 21:24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19-5-12 16:48
原来这里每个月都有活动,搞得真不错。

欢迎香版多参加,共享书香。
14#
发表于 2019-5-12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19-5-12 16:43
问好老顽童老师,谢谢老师围观。

俺是小顽童,我是来学习的。
15#
发表于 2019-5-13 08:45 | 只看该作者
周伯通 发表于 2019-5-12 16:12
我倒想起另一句:若要爱,请深爱

这句也很好。但就这篇文章来说,只是一半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9:54 , Processed in 0.05045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