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边是书,一边是尸骨   ——读德国作家施林克的《朗读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9 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白演义 于 2019-5-19 16:41 编辑

  一边是书,一边是尸骨

  ——读德国作家施林克的《朗读者》

  休了七天假,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朗读者》。这个《朗读者》不是董卿的那个朗读者,董卿的那个朗读者是一个电视节目,是资本运作下的眼球经济。这个《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施林克的。施林克的《朗读者》描写的是二战,是二战以后的德国。二战结束了,德国战败了,但是纳粹的阴魂还在,它液态化了。二战后的德国有点像中国文革的后期,四周弥漫着混浊甚至是混沌的空气。

  《朗读者》这部小说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我,就是米夏,一名中学生。另一个是汉娜,一个公交车的售票员。小说开篇时米夏只有十五岁,是一个少年。汉娜要比米夏大得多,三十六岁,整整比米夏大了二十一岁。不从职业上看,单从年龄的差距上看,米夏和汉娜不会有什么关系,就算有关系,也是那种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或者是路人与路人的关系。开始,米夏和汉娜的确是路人与路人的关系,因为是路人,他们相遇了,相爱了。他们是在二战后德国毁灭与重建的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相爱的。说平常,其实不平常。首先,米夏和汉娜的关系就不平常,他们的关系是复杂的,拧巴的,米夏和汉娜是姐弟恋,更是母子恋。米夏和汉娜混杂了母子与情人的复合关系。还有一层关系,类似于师生,米夏是老师,汉娜是学生。米夏为汉娜提供朗读,汉娜为米夏提供欢娱。汉娜上班,米夏上学,他们的爱情是在下班和放学之后上演的。上演爱情的过程有步骤有次序,他们的爱情次序是:洗浴、上床、做爱、然后朗读。次序日复一日,不断重复,仅有一次被打乱,是汉娜提出来的。汉娜说,先朗读吧,朗读完了在洗浴、上床、做爱。次序的改变往往是命运的改变。这个米夏不知道,汉娜自己知道。汉娜是文盲,对于文盲身份,汉娜特别不认同,甚至为此很自卑,次序的改变是对米夏的强求与回避。另一方面,作为二战时的德国党卫军,汉娜预感到她的罪行已然到了被追踪被清算的时候了。

  但是,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尤其少年的爱情,敏感、新鲜、刺激、迷乱,爱情近乎一场肉体的轰炸。汉娜却以不明原因离开了米夏,留给米夏的是一片废墟。废墟是汉娜的鳞鳞爪爪,还有汉娜超常的体味。汉娜的体味变成了米夏的指纹,米夏以后寻找异性是按照自己的指纹去寻找的。第一次是同居,米夏因为闻不到女同学身上的汉娜体味毅然抽身而去。第二次是婚姻,婚姻的结局也是这样,米夏在妻子身上没能如愿,婚姻只好中途退场。汉娜在少年米夏的身上侵入太深了,米夏动一动,哪怕翻个身,爱情就要伤筋动骨。

  其实,米夏和汉娜的爱情是一场预设,是两代人面对战争罪恶在爱情上的冲撞、激荡和撕扯。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人面对战争罪恶的态度。如果再拉近,那就是人在实施战争罪恶时的心理状态。二战中,汉娜是德国众多妇女中最普通的一员,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汉娜喜欢书,崇拜有学问的人。但是,她不识字,是个文盲,她只能借助别人的朗读来倾听书籍的声音。在集中营,汉娜是一名看守,看守的职责就是监督犯人(主要是犹太妇女),另一方面,则是定期从犯人里面挑选一批病弱的,把她们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通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和毒气室进行处死。具体操作是有权限的,也有自由度。汉娜的做法是,她不挑选那些病弱的人,而是挑选那些看上去有文化的人。她让有文化的人先给她朗读,朗读之后,再集中起来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一来汉娜就独特了,复杂了,同样是杀人,同样是刽子手,汉娜无疑带有文化的性质,使杀人文明起来,优雅起来。文明和优雅,残暴和冷酷,是行为的两个极端,两种极端的行为集中于一个人身上,会“闹”,会撕扯,甚至会撕裂。汉娜一手拿屠刀,一手拿佛珠;一边是书,一边是尸骨,她是怎样平衡的?或者说,她是怎样做到的?《朗读者》对汉娜在集中营“工作”的描述是回忆式的,回忆零散的,所有零散的记忆拼凑不起汉娜当时作为党卫军杀人的细节和心理状态。但小说的人物可以相互映照,在汉娜身上没有表现出来的,通过米夏映照出来了,米夏在特除场景通过“爱情的生物电”传达出了汉娜当时的心境。作为战争罪犯,汉娜被法院起诉,被判终身监禁。法庭审判时,米夏已经是一名法学院的大学生了,作为实习生的米夏就坐在法庭的旁听席上。在法庭旁听席上,米夏聆听了甚至参与了对汉娜和其他一些战争罪犯审判的全过程。作为战争罪犯,汉娜有罪无疑的,但汉娜又是冤枉的,汉娜的冤枉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汉娜不识字,却在法庭上承认让一百多名妇女葬身于火海的执行书是她写的。汉娜为什么这么做?米夏百感莫名,挣扎辗转,他完全可以站出来就澄清真相,但米夏最终沉默了。说沉默好听一点,其实是冷漠,是麻木不仁。作为情人,米夏和汉娜的麻木不仁原来是想通的,也是相同的。米夏在汉娜遭受不平对待时麻木不仁,汉娜作为党卫军荼毒生灵也是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是回避,是逃避,是心灵免于煎熬的“休眠状态”。一个人的心灵可以“休眠”到什么程度呢?小说的第三部有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呈现的特别好。是大手笔。汉娜宣判以后,米夏被一帮同学约去滑雪了,滑雪当然在冬天,冬天很冷,每个人都是皮衣皮帽,米夏却只穿了一件衬衫。穿了一件衬衫的米夏居然不觉得冷。麻木不仁在心,但可以传导到身。“心理不仁”可以抵达“生理不仁”。“生理不仁”当然不会有好结果,米夏感冒了,米夏躺在病床上,说不上来的难受,又有说不上来的舒展。到底是难受还是舒展呢?说不清,很复杂。卡夫卡说,小说就是复杂性。优秀的作家善于呈现人的复杂性。就《朗读者》而言,所有的呈现都是庄严的、深沉的。作家不动声色,却把每一个字每个词都捅到了小说极为精准的位置上。

  《朗读者》我最先不是看的原著,是电影。很久了,电影的场景有些模糊了,只记得电影的尺度很大,有激情戏,有裸露镜头,但整部电影却是庄重的,深沉的。庄重和深沉的气质压住了情色的轻佻,显得隆重而深刻。其中一个镜头触目惊心,因为表现好,汉娜准予出狱,但汉娜却在出狱的头一天晚上上吊自杀了。汉娜蹬在桌子上,因为高度不够,汉娜脚下垫上了一摞书籍。汉娜在书籍之上结束了自己一生。书籍象征着文明,书籍是汉娜珍爱的,难道是文明帮助汉娜走上了不归路?当然不是。汉娜监禁十八年,这十八年是伴随着米夏的朗读声(米夏不断地给她寄朗读录音带)渡过的,朗读声结束了,自我救赎完成了,生命失去了意义,汉娜只能自我解决。

  这种推论或解读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汉娜真的得到自我救赎了吗?她的死真的是自我救赎的方式?小说是敞开的,《朗读者》传达的隐秘要开阔开放得多。而开阔开放是所有名著具备的品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5-19 0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5-19 08:58 编辑

读后感多是要简要复述故事的,主帖不仅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是兼具夹叙夹议,把感想、解读融入叙事中,以带动读者走在自己的思想轨道上。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借鉴,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容很丰富的著作。
这本书我是在工作纷繁的条件下,断续读完的,即便如此受到的震动也是不小的。开放性结尾,我读完的感受可能浅薄了些——文明使一个文盲觉醒,最终用独立思考来代替国家意志。汉娜用自己的死来展示两种姿态,一,消灭曾经为独裁服务的肉体,当做自己与独裁的战争胜利。二,还自己的灵魂以自由。
3#
发表于 2019-5-19 09:09 | 只看该作者
坐板凳上读。文章不错,悦读。
4#
发表于 2019-5-19 09:28 | 只看该作者
她选择自杀,不是自我救赎。
是无法面对现实世界,是一种自我解脱。
换个说法是,她觉得自尊更重要,即使有牢狱之灾。
牢狱之灾都不在乎的话,后面就更不可能出狱了,因为那将会面对更大的自尊挑战。
她早已身心俱焚,无力对抗。
5#
发表于 2019-5-19 12: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写的不错,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很多方面是契合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最后的总结,写出了好作品应该具备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恰是一般作品总是达不到的位置。
6#
发表于 2019-5-19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杀人也能文明起来,优雅起来,简直不敢想象,有空一定要读读,未知的世界,总在意料之外。感谢雪白分享。
7#
发表于 2019-5-19 1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莹莹子期 于 2019-5-19 13:28 编辑

作者分析得也好,深受启迪,有时间我也看看这本书。
8#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2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19 08:39
读后感多是要简要复述故事的,主帖不仅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是兼具夹叙夹议,把感想、解读融入叙事中,以带 ...

草舍解读得好!名著是浩瀚的,深邃的,想吃透很不容易。所以《朗读者》我前后读了两遍。这两年工作不忙,时间比较充裕,我就把从前想读没读的所谓的名著找过来读,争取读透,读明白。争取写出读后感。我的意思是,既然玩,就玩个高段位。
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2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19 08:39
读后感多是要简要复述故事的,主帖不仅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是兼具夹叙夹议,把感想、解读融入叙事中,以带 ...

是的,汉娜的最后的自杀,是救赎,也是对纳粹的背叛。要知道,汉娜的肉体是她自行消灭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29 | 只看该作者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9-5-19 09:09
坐板凳上读。文章不错,悦读。

谢谢赏读,谢谢夸奖。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32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5-19 09:28
她选择自杀,不是自我救赎。
是无法面对现实世界,是一种自我解脱。
换个说法是,她觉得自尊更重要,即使 ...

汉娜的自杀,是救赎,也是逃避,反正很复杂的。汉娜坐了十八年牢,她习惯了牢狱生活,让她出去,如何为生,又如何面对涛涛人言?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34 | 只看该作者
野芒 发表于 2019-5-19 12:21
这一篇写的不错,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很多方面是契合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最后的总结,写出了好作 ...

谢谢野芒!我一直阅读能力很重要,阅读能力不好,写得好,好像没有这个说法。在阅读方面,我自信,是一个资深的阅读者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40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9-5-19 12:38
杀人也能文明起来,优雅起来,简直不敢想象,有空一定要读读,未知的世界,总在意料之外。感谢雪白分享。

安安每一本看看吧,很不错的。事件本身很好写,事件之后的状态不好写。我认为把事件之后的状态写得好的,一个是毕飞宇,再就是施林克了。外国名著,译本很重要,《朗读者》的译本太多了。我的这本《朗读者》是意林出版的,意林出版外国书应该很正宗,但文学修养稍差,文字略显粗糙。三联和人民文学的应该比较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16:41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5-19 13:07
作者分析得也好,深受启迪,有时间我也看看这本书。

嗯,看看吧,一定会有所收益!
15#
发表于 2019-5-19 17:04 | 只看该作者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9-5-19 16:40
安安每一本看看吧,很不错的。事件本身很好写,事件之后的状态不好写。我认为把事件之后的状态写得好的, ...

谢谢雪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0:45 , Processed in 0.058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