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汉玉 于 2019-5-22 07:24 编辑
一曲幽怨缠绵的别离曲 ——曹丕《燕歌行》评述与赏析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是建安时期著名作家曹丕的代表作。《燕歌行》共两首,其中第一首写得尤为出色。这首诗用细腻委婉的笔触和明媚清丽的语言,叙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深沉的思念。感情真实纯正,缠绵幽怨,表现了作者对这类妇女的深切同情。
诗开头四句,作者用浓墨重彩画出了一幅秋色图:风声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落,白露为霜。知道节令的群燕和大雁都在思念自己的故土,纷纷向温暖的南方飞翔。这样萧瑟寒冷的深秋景象,很容易牵动人们对自己亲人的思念。诗中写的这位女子就是这样。她独处深闺,面对眼前的深秋景色,心情愈发感到孤寂和悲凉,自然就会倍加思念客居在外的丈夫。她思念心切,悲痛不已,肝肠好像为之断裂。随着对丈夫的深沉思念,她又联想到丈夫在外边的情况。因此诗中接着写到:
这两句用诗中女主人的口吻,写她由己及夫,揣度丈夫此时此刻一定也感到十分空寂,一定有很多怨恨,一定也在“恋故乡”。这里所谓“恋故乡”,指的是爱恋女主人自己。当然这位女子猜测丈夫对她爱恋的时候,感情上又掀起一层新的波澜:既然丈夫在“思归恋故乡”,那他为什么还久留异乡、迟迟不归呢?这句话带有责怪和埋怨之意,透过埋怨和责怪,我们看到这位女子对丈夫无限深刻的思念。这种有实有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表现了这位女子对丈夫委婉而真挚的怀念。因此,诗人写到这里,把笔锋一转,又由虚到实,直接写她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这三句进一步叙写这位女子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孤独和忧伤。她对丈夫的思念如此之深,但是眼前仍不见丈夫。她想到这里,无限的忧愁,涌上了心头,再也无法抑制的泪水潸然而下。至此,这位女子悲痛忧愁的感情达到高峰。
大概人在极度的悲伤和忧愁当中,有时也想加以排遣。诗中写的这位女子就是如此。因为她知道,尽管自己是这样悲痛欲绝地在思念丈夫,但丈夫远离在外,它是不会也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她要等待丈夫的归来,她想消除自己的忧愁。因此诗中接着写到:
她开始弹琴时是想借琴消愁,但是短促低微的琴声和哀怨忧愁发生了共鸣,结果是借琴消愁愁更愁。她只好无奈地终止了弹奏。这时,时间伴着忧伤,已经到了深夜,眼前又出现了另外一幅图景,就是诗的最后四句所写: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四句写这位女子停止弹琴以后,看到明亮皎洁的月光,照在空寂的床上,屋内是那样的清冷。从屋内向屋外望去,银河西流,时已深夜。银河南北的牵牛织女星在闪闪发光,但是他们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经常聚会。牵牛织女的不幸遭遇,使这位同命相怜得女子产生了由衷的同情,从同情又发展到难以遏制的愤慨不平:你们有什么过错,而不能经常相会!究竟是谁的过错呢?作者没有明说,把答案留给了读者去想象。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深化了主题。其实,曹丕叙写这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并非一般的言情之作,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给人们造成的痛苦!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写景与抒情紧密地融合起来。因此,诗中写景的句子,既是景语,也是情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先秦和西汉,还没有发现完整的七言诗,到了建安时期的曹丕,在继承前人诗歌成就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首完整的七言诗,自后经南北朝时期的鲍照,直至盛唐的李杜诸位诗人,方蔚为大观,成了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一曲幽怨缠绵的别离曲,对古典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予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