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岁末杂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28 2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今之流 于 2019-5-28 21:34 编辑

岁末杂谈


   离农历新年还有十来天,节气上已进入大寒,而这段时间的天气正如大寒般的寒冷。这是前几年所未见的,很多地方都下了雪,贵溪地属江右,偏暖一些,下了些小雪花,那些大如席的雪花,更是有些年头未见了。这儿的人们心理都盼着下一场扬扬洒洒的大雪,把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当然也不能太大了,阻碍了出行交通,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可就不好了。

   虽说没有什么雪光临,但凄风冷雨,也让人不愿出门。前几日我休息,就因了这天气便窝在家里,无事便看了几部电影,其中一部就叫作《百鸟朝凤》,网上说这部电影差一点在影院排不上片,传说后来有人下了跪,才使得电影得以上映,并取得一定的票房。后人有人说这是靠下跪炒作,才得以有相当的票房,而在这个时代,花样炒作宣传是常态,却难免为人诟病。而我作为一名不在影院观看的观众认为,这确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电影的开头是个长镜头,从黄土高坡移向坡下的土地,广袤无边,村落田地房舍,错落有致。接下来主人公与他的父亲出场,他所要学艺的师傅就在村落里,他的父亲远远看去有一房舍正冒着烟,说道:“焦三爷在,我们走。”焦三爷是长镜头下一个叫无双镇的唢呐王,也是主人公游天鸣的师傅,是个对唢呐有着极重感情的传统艺人,外表冷漠,内心热血。他并不象一般的手艺人,不仅是把吹唢呐当作吃饭的家伙,而是将唢呐与自己的生命融入在一起。游天鸣,他的传人,和焦三爷有着同样执着的匠人精神,虽然悟性和先天不足,几经磨砺终成为焦三爷的接班人。

   影片里有几个片段让人深有感悟,一是少年游天鸣问他师娘,四台上面是几台,师娘说八台,他又问有比八台更高的吗?他师娘说,有啊,再往上就是百鸟朝凤。影片透过师娘与天明的对话,点出了吹唢呐的最高境界,看似平淡,却是当时高不可攀的无上荣耀。二是焦三爷在面对一家子人给他下跪磕头恳求他吹百鸟朝凤,说钱不是问题。焦三爷拒绝了,因为他觉得查村长不配百鸟朝凤,还称不上他心中的德。但在木庄村长过世时,他主动提出给吹百鸟朝凤,已经病入膏肓的他看见徒弟发烧冒汗,硬挺着上场,吹到喷血也要把这首曲完成。这两组镜头,把焦三爷正直、高洁、直拗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两三个片段,把焦三爷和《百鸟朝凤》糅在了一起,成为那个时代品行至高的艺人缩影。


   影片的最后是游天鸣在焦三爷的坟前吹起了《百鸟朝凤》,曲调悲壮激昂,而焦三爷就在眼前端坐着,神情专注的听着曲子,尔后他仿佛看到了他的唢呐和《百鸟朝凤》后继有人,才大踏步的往前走去。


   象焦三爷、游天鸣,这样的卓越艺人,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榜样,在今天看来已是凤毛麟角。正如影片里我们看到的:西洋音乐的的冲击,使得国人对传统音乐的不屑,甚至嘲讽,很是让人痛心,这难道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还是《百鸟朝凤》终将成为一曲绝唱?也许,我们在不断的前行中,根本忘却了来路上陪伴着让我们曾经欢悦与悲伤的种种,还是我们再也不用唢呐或者任何一件传统乐器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因为我们周遭遍及西洋乐器的所谓的高端上品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反正我所知道的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走向没落。短短几十年很多人文传统慢慢消失殆尽。

   这部电影于2016年出品,经人介绍在今年的夏天看了几个片段,大概是心存了一些不可名状的情绪,并没看全整个影片。到了大寒时节,我终于有勇气再完整的看了一遍,理由是我想把这部电影带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关注这部电影,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让我们的后人只能在纪录片里或是在别人的国度里看到大放异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5-28 21:4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片子有深度,先生的文章也写得入扣。在世界文化日渐同化的当代,我们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是值得深思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10:1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这片子的人,应该不多。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看看。问好槐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16:30 , Processed in 0.0729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