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天阴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1 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9-6-12 14:33 编辑

  天阴沉,有风。阳光的缺席对视野内的镜像带来改变,少了光泽,多了沉重。那份沉重来自杳迢天际灰暗的云色,来自云色背后宽厚的未知,来自基于诸多未知或是已然知晓的表面平静。云影充满天空,不必用任何物事作比,从视力可及的远处蔓延过来,成为背景,廓出诸般物象,比如树的样子。在某种意义上,树的样子代表了风的样子,像是原本隐身的天地神祇蓦然现身。那一刻,没有人可以廓清树和风之间的界限,它们更像是一个整体,一方是血肉骨骼,一方如衣。

  有人说,植物近神。喜欢这种说法,喜欢这种将植物与神相近的虔敬视角。没见过神的样子,倒是见过一些植物。那些植物林林总总,有大有小,形态颜色各异,生长在不同地域,各有各的风骨。有些东西是无法言明的,在一种植物面前,任何一种描述都万言不及其一,又或者是,一开始即陷入言筌而不自知,在文字巢穴中苦苦琢磨,如《红楼梦》中学诗的香菱。想必人和语言非风,无法与植物和合为一,也就没有了其间血肉身体以及如衣所譬。对于这些,无法深究,只好摇头罢了,如窗外幼树在风中欣然答曰,在呢,一直在呢,于清晰是,于迷惘亦是。

  作为植物的一种,树在风中摇摆吟咏,任何一种姿态都是自然洒脱的,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任何一种声音都是欣喜的,或是无喜无悲,以颜色姿态和声响在巨阔的天空背景下尽情涂抹,成就一棵树的样子,连同风,甚至于天地神祇。

  树本无言,或是无名,一如那句菩提本无树。可是呢,在有无之间又有谁能真正廓得清,比如风的样子。

  是微风。如手,拨动力所能及的一切物事,一片叶子,一根枝杈,一粒尘土,一只旧年蝉蜕,或是雨滴过后残缺的蛛网。那些物事既是现实存在的,又近乎虚无,说现实存在,是因为自己确实见过它们,见过它们一个个独特的样子,说虚无,是说当自己叙述到它们的时候,那些物象只是作为概念或是图像留存于记忆之中,当谈及微风时,它们与风一起,构成了某种可以想见的逻辑关系。

  如手,却不是手,拨动,也无非一种想当然罢了。以手和拨动来形容风的动作,一念间,便见证了思想的狭隘和腐朽。应该说,如手是不准确的,除非是千手观音,甚至是万手观音,否则无法完成对一棵树的灵巧拨动,也无法达成风与树之间的自然和谐。

  在这样的自然和谐面前,说自惭形秽有点过,向而往之是可以的。

  可是好多时候,自己对此有些视而不见。其实与它们距离并不远,一墙之隔。推开窗子,便可以见到窗外的香椿树,矮的刚超过窗台,高的越过楼后的平房屋顶。那棵梧桐树无疑是高大的,已经超过了三四层楼高。说植物近神,想来单是这份高大也于无形之中增加了信服成分。这里面自然有时间的成分在,是说时间的相对长远,在一棵树中熔铸了更多可能,那些可能是虚无的,或许惟此,更验证了虚无的相对阔大和分量。

  说植物近神并不排斥蕴于其中的朴素和烟火,或许正是这份朴素和烟火,才成就了意识对于植物和神之间的认同之近。

  那些或高或矮的香椿树是原来在平房居住的老人种下的,还有丝瓜和其他一些瓜菜,在应时的季节种下,断断续续生长起来,这些生长联系着朴素和烟火,指向那位老人于这些植物的注目,以及自我的日渐老去,苍老的身影和说话行动的声音综合起来,给予朴素和烟火以某种形式的认证。认证如幼芽,随风而长,弥漫了思想的原野,指向现实记忆中的一个个人。那些人如植物,如草芥,如风中颤动的蝉蜕,或是悬于树间残缺的蛛网。

  一墙之隔,自己对这些树和房子视而不见,包括微风,似乎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既近又远的陌生世界,陌生到好长时间想不起来。想不起来成了距离的代名词,犹如江湖两忘。

  那么自己视而可见的是什么呢,是桌子、电脑、积压的文件材料和来来去去的人。这些物事包围着自己,成就了现实意义的这里。在这里,它们从来不是树,没有树的颜色姿态和声音,无法与风达成某种自然和谐。它们也是树,有树的颜色姿态和声音,能够与风达成种某种自然和谐。这似乎是矛盾的。可是又有什么不是矛盾的呢,又有什么不是处于矛盾之中,时时,处处。

  屋子是相对封闭的,即使有门窗,有人来去。在屋子里,很少会想到阳光蓝天白云,除非打开窗子。惯性所见所思如碎片,将人包围,难得有风打进来。在屋子和屋子里的诸般物事面前,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像是无法找到来去的路径,讪讪然退去,归隐沉没,或是就近撬动一棵小树的摇摆婀娜。如此,像是达成了某种与风有关的逻辑,成就了风该有的样子。

  其实风本没有样子,是人的想像赋予其相。这相那样,无非近人。人习惯了自己的样子,类推于风罢了。

  其实呢,没有样子,江湖两忘,岂不更好?

  有声音传来,有同事说话的声音,在近处,有小孩子喧闹的声音,在远处。空调排水管道里流出的水滴断断续续敲打着地面,无规则地,像极了一个人的瞌睡,或是某个瞬间的言不由衷,如梦呓。

  说像极了其实是一种表述习惯,与其说用一个人瞌睡的样子或是梦呓来进一步表达这种敲打的无序,不如说是在面对这种敲打时,人有些束手无措,无法寻求这种声音里蕴含的意义或是启示。最基本的逻辑是,这种声音进入耳内,留存了下来,短暂或是长久地,冠以某种隐形的标签。

  这种隐形的标签如路标,一个一个连接起来,或直或曲地指向尽头的意义。

  人习惯于这种寻找,不如此,似乎无法确认自己站在哪儿,趋向何处。人也习惯于说点什么,像是缺乏面对空白的勇气。

  有些空白是可见的,比如此时,随着一个个字的嵌入,原本的文档空白一点一点缩小,心也变得踏实起来,因为字的嵌入,因为空白的被填补。

  有些空白是不可见的,比如沉默,自己与自己的沉默,或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沉默。形式上的不可见并没有减弱内容上的分量,那种分量挤压着人心,继而抵达口或手,以口头语言或是文字的形式,来冲抵沉默带来的尴尬和恐慌。

  面对沉默,人不如树,或是一株简单的打碗碗花儿。

  花儿本无名字,人赋予其名。在老家,我们管打碗碗花儿叫小苗子秧,极嫩的一种野菜,极简单地长于土壤中,根也特别浅,可是这并不妨碍它们开出如牵牛类似的花儿来。

  一日一日从那个园子边上经过,眼见得花儿开的多起来,星星点点,笑吟吟的,说它近神,又有谁会怀疑呢?



2#
发表于 2019-6-11 19:46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沙发,稍后来读。

点评

嗯,茶奉上。  发表于 2019-6-17 11:33
3#
发表于 2019-6-11 21:2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楼主。这几天都在外面忙,稍后细读交流哈。

点评

川版辛苦。  发表于 2019-6-17 11:33
4#
发表于 2019-6-12 08:43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的《天阴沉》,阐释的是人与自然、环境、植物等的依存关系,比如与树、与花等,语言减省,沉潜内敛,内蕴丰盈,情怀悲悯。有个性化的一篇。来读。问候。

点评

谢谢刘版精心读评鼓励。回复来迟。见谅。  发表于 2019-6-17 11:30
5#
发表于 2019-6-12 15:46 | 只看该作者
深沉内敛的文字,低调有情怀,拜读

点评

谢谢荷风读评鼓励。夏安。  发表于 2019-6-17 11:30
6#
发表于 2019-6-13 10:57 | 只看该作者
一切自然生长姿态,是天地本来的样子,赋予的一种形象。也许那种形象在人的内心就是“神”的样子。我们对视觉之物的感应,一如接受神赐予的暗语,它们在我们的笔下,就是那种生命的状态。流水的日子带走了也带来了它们。欣赏,问好。

点评

谢谢房版精心读评鼓励。请多多指点。夏安。  发表于 2019-6-17 11:31
7#
发表于 2019-6-14 09:10 | 只看该作者
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微妙,从形式逻辑上说是矛盾的,但从事物本质而言,两者并无差异,并以极其和谐的过程共同创造新的价值。写作的困境在于,不想对低于自己的平庸说得更透,也不想对高于自己的崇高说得肤浅。但也不能仅仅对自己说。
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必须有一些神灵,他们的义务是唤醒不同的人之间共同的意识或精神,相互扶持,相互支撑,让自己变得更高,最终看见神的家园。
欣赏新作,问候青衫子!

点评

兴文兄所言极是。所谓唤醒人与人之间黄同的意识或精神,深以为然,希望能共进。夏安。  发表于 2019-6-17 11:32
8#
发表于 2019-6-14 09:11 | 只看该作者
巧了,看了房子的评论,我为自己的观点惊呆了!

点评

嗯,英雄所见略同。赞。  发表于 2019-6-17 11:32
9#
发表于 2019-6-19 18: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一周前就读了的,没时间上来。
       午饭不去吃了,我还随便说,好吧勒?

    嗯,你及笔的那个时段,只是自然地看身外心内;旁观清楚看的路径,用最接近淡色地摹下,对你才最重要。是吧。
      这篇字呢,像是思考多于白描的。好的白描,自有安静和丰富其质。读下来,知道你仍在白描哦,只是这回描摹的是思之路。绵密思维丰饶联想容易被读到,若不起心向静的呢,领受到其后的静气不容易。
      含思自静,这就好呀。
      文字予人激越情感,相对简单,予人思之静,不容易的。思即动嘛。如何捕捉它的散行,不止可见清晰的来去,最是笔落时,浮绪沉下不显,认知清清出露。思有水性,流动不居;死水无澜,不是心静。内外动静均贴身细观,像蜂逐繁花,就可能寻去意识的旋涡中点吧。我们知道唯那里,才深浅于一,动静无别。
      这个呢,你由书写,无数次体会着的。这篇字,就是又写了一回这种体验及路径,犹如潮之涌落,因专注而清楚。一些思考落点,读着有会心哦。然而期间体味,你比读者恩和,真切和深入不知凡几。这是写作者独得的报偿呀。

      写这样的字是极有难度的。而你如今仿佛随时都静得下心,任事都落得笔,才是恩和最为你高兴的。
    就这。
    夏安。:handshake


点评

读字说话是好事,耽误吃饭不可取。 是。 嗯,思之路,果然是。 从恩和这里又知道一个词,含思自静。 希望能如恩和所说,随时都静得下心,任事都落得笔。 夏安。  发表于 2019-6-20 17:12
10#
发表于 2019-6-25 14:56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很有见解的文,很值得学习。

点评

谢谢提读鼓励。夏安。  发表于 2019-6-25 16:37
11#
发表于 2019-6-25 14:56 | 只看该作者
问候老师,中午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7:39 , Processed in 0.112462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