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6-14 21:00 编辑
读书漫谈
早些年,有记者采访凤姐,问她平时读些什么书,她很胆大地说了:自己九岁就博览群书,研读经济类书籍和《知音》杂志和《故事会》等人文社科书籍。后面还说了一些更离谱的话,这里就不转述了。我第一时间听到这话时,觉得这人脑袋有点问题,当时我也是“有为青年”不知道世风如此日下,总以为真的东西尚存,伪的是不能就这么随意上台面的。可就这样,网络上凤姐居然火了,虽然这里边有恶搞的成份,不管怎样,凤姐最后还上美国去了,还时不时发个微博炫一炫,至于真的过得如何就不知晓了。
后来,我觉得我不再“有为”了,开始“自暴自弃”的时侯,慢慢随时日推移就觉得凤姐说的话,也并非大言不惭,反倒挺合时宜,大概是我终于端下“有为”的架子愿意随波逐流,忽地就领悟到了读书的真谛,从而融入到生活和工作里。因此,这才发现读书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是有些人没有好好地用它,所以老抱怨说,这书读不下去,读了没用之类的丧气话。
个人以为老抱有读书无用想法的人,是没有梦想的人,用我一位性格比较怪异的同事的话来说,就是“混吃等死的,”一日一日的,吃喝拉撒,没别的想法,就等一天跟这世界告别。其实以我的想法来说,现今,读书还是有些用处的,不说别的,至少可以炫耀一番,炫耀什么呢?比如,你问别人你看过《红楼梦》吗?别人说看过,那你又问,你知道从大观园里有多少扇门吗?那人就说,这他妈谁知道,这时侯你就看透了这本书就告诉他这里面有多少扇门。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事实上多少扇门和学问有毛关系。但你知别人不知,就不一样,也不管有没有用。我记得有一位老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红学,写了好些书,也许他是真的知道大观园有多少扇门。
我为什么说炫耀呢?炫耀即优越感,比你不及的人你就高高在上,比你地位高的人,你便有谈资,两人一谈起某某书,就有很多说不完的话,比如,《麻将秘集》之类的,甭管再高阶的人,有此项爱好,一谈便拉近距离,地位之虞便就此打消了。曾经我问一位读过成人高校的工人兄弟,问他为什么要去读大学呢?读出来也未必有用。他说,我也知道没用,但有时和人说起话来有谈资,这话一出,我便深有领悟:表象的东西其实是很打动人的。哪怕是读过《故事会》和《知音》,一经包装后,便是“人文社科”,就立马高大上了。当然也有人不屑于你的文凭和博学,知识于他为浮云,但那种人是少的,是傻缺类型--------没有人没有一丁点的虚荣心的,所以书读到一定境界是很有裨益的。
现下,读书还有其他用处吗?以我的短视和浅见,是很难回答了。如果我很矫情的说,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得到灵魂的升华,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某种境界,个人会觉得是有些扯,虽然说会有因了书中人、书中事、而暂时有情感上的停留,但事实上你多读了书在脸上是显现不出来的,在你穿着及言谈举止上也未必有着根本的改变(有意为之,另当别论);但也有另一种极端的可能,人生会往一个你始料不及的方向奔去,这都取决于自身的意识流向。我自以为书读了一些,但都是皮毛,说出话都没有深度,有时就象路边兜售杂货的商贩,说了一大堆不过是要引起别人注意罢了。但你要说这样恶俗得狠,那我也没办法,我一凡人,除了尽力学习,拥有炫耀资本以外,我想不出读书还有比这更大的用处,也许别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他们是真的被书中的文字塑造成他们想象中的一个自己也是极有可能的。
古人对读书是有着极大功利心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以说读书种种好处的。而我上述的话却不尽然。我是那种读书读歪了的人,总把事情往歪里想,所以一直碌碌无为。写这诗的人是皇帝,我一介平民,天差地别,两人地位与想法根本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颜如玉,黄金屋,没有人不喜欢的。只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达不到皇帝所要求的层次,便降一大格以求,在能够与人闲扯时冷不丁冒出几句名人名言,让想打盹的人为之一震,或是一个激灵,我便觉得这书读得有点儿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