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19-7-4 13:31 编辑
网络小说的评论尴尬(完整篇)
——“网络小说”评论 成于探讨、败于辩驳、收效在于态度
文 / 小平
文友在网络里发表小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别人的评论,想听听别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借以满足一下个人爱好的心理期盼。所以网络小说就自然形成了:写的多,读的少,评的更少的梯形现状。
小说评论在网络里与纸媒小说有所不同。首先它是处在同一个论坛版块,或者是游走在有数的几个网站的熟人文友,所以评论就多了迎合、叫好、奉承,少了建议和批评,这本身就使网络评论处于了感情桎梏的尴尬。
再者,评论有别于评判。
评判 是权威地评议、判分,并决定取舍、荣誉和奖励的;
评论则是评说、议论,对小说阅读后提出个人看法,进而写出建设性意见。所以大多数评论都会加上“个人浅见,谨供参考”。写评者本来就小心翼翼,顾虑重重,所以它不具进攻性,只需斟酌有无可取之处,进而相互探讨,以求共同提高。
网络文学需要评论,小说评论更是小说板块的支撑和动力,更是小说质量的试金石。但鉴于种种制约,比如:原作者的写作初衷;发表作品的意图;更加上评论者既无责任,又无义务,更无利益,本身就缺乏写出评论的动力;更顾忌原作者及旁观者是否认可;所以真正用心说实话的评论少之又少,难之又难。所以这就造成了网络小说评论处境的又一尴尬。
下面咱对事不对人,模拟评论的尴尬结局:
甲(评论):1.首先肯定作品的优点,给予加分鼓励;
2.写出读后感觉;
3.提出看法;
4.因为......所以......,此处不妥;
5.建议......;
角度不同,水平有限,以上是个人浅见,谨供参考。(这是常见的评论形式)
乙(原作者):发表文章的本意就是写给读者看得,最想听听别人的看法。(这时候估计作者的心情是冷静的, 尽管看到评论里带有不同观点,也不至于辩解、反驳)。
丙(反评论):
1.你说不好,我说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是很好;
2.你说不好是你不会看,是你不懂,是你读书少,造诣低;
3.我看这篇堪比世界名家和世界名著有异曲同工之妙!
4.我看你还是回去多看些国外现代小说,免得贻笑大方!
评论到此,甲尴尬了,乙也跟着尴尬了,因为作者和评论者被推上了“好与不好”的对立面!把正常的讨论气氛变成了简单的好与坏的对抗关系。甲方无语了!
不过这个无语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一说就会违背评论的初衷,把善意的评论变成了无为地辩解甚至过激地反驳。
当然对应“反评论” 有三条路可走,试想如下:
第一条路(激烈反应):甲(评论者)做出激烈反应,你给我初一 ,我给你十五,反唇相讥,先辨驳后还击,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乙(原作者)在夸奖、赞誉和批评意见之间纠结了。很明显人家(丙)是支持自己的,还是 为 自己打抱不平的 !是对自己最大的“支持和鼓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陷入了辩解,质问,反驳的岔 道,最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使正常的写作方法地探讨又回到了自以为是的原点,无果而 终。
第二条路(随波逐流):你说好,我也说好;你说我不懂,我说我本来就读书少,造诣低;你说我不如你,我说我本来就在向你学习;你说作者的小说和世界名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说比世界名家名著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你心满意足,无话可说,如此而已。
第三条路(不屑一顾):因为我的评论是谈看法,提建议,和作者探讨写作技巧,你说的是好与坏,把作者和评者推向对立面;我说文章有值得商榷的地 方,你说堪比世界名家名著,是我不会看,没水平;我的评论初衷是共同 探讨,共同提高,你说:回家读书去吧,免得贻笑大方。咱们 说的不是一回事,自然说不到一起,那又何必争个面红耳赤,打个头破血流呢?!不予理会,不了了之!
实际上像这种网络小说评论的尴尬遭遇并不是个例。如果网络小说的评论从探讨、提高,转化为辩解,反驳,反唇相讥,进而相互攻击的时候,其结果无异是三败俱伤,不但没有任何收获,反而在名义上、道义上均以失败告终。
那么又如何作到“写、评”共赢呢?我想挽救尴尬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端正态度。“评者”认真阅读,客观评价,写出看法,提出建议;“写者”虚心听意见,冷静做好取舍;有意“再评者”高屋建瓴,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更好的见解,使写、读、评提高到新的认识水平,取长补短,如此在探讨中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理不辨不明,谬不驳不清,但在网络小说的评论里多些诚恳地讨论,少些轻蔑的讥讽,才是需要的态度。
此外还需要特别重视两点:
1.在小说地评论探讨走向恶意辩驳的误区中,最常见的是误读造成的误解,由误解造成的非理性辩驳。它的根源是没有认真阅读,错误地解读了原意,造成不必要地辩驳、对抗、中伤。
2.不要把理性探讨、谋求共同提高的过程搞成“命题辩论会”。命题辩论会是由主办方提出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的“辩题”,让反、辩 双方争辩。由抢话题,争风头,取宠听众、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办法代替了理性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其实并无真理可言。
由此我想起了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牛虻》的精彩情节,牛虻(主人翁笔名)为宣扬革命理念,以不同的笔名,一人扮演多名角色,故意以辛辣甚至恶毒的语言攻击自己,然后自己再一一反驳,据理力争,取得了轰动一时,震动国内外的效果。这是一种典型又奇特的辩论手段,而我们则是讨论小说的写作方法,探求更好的写作技巧,要的是认真和真诚,反对的是嘲讽和攻击,性质截然不同。所以说,网络小说的写作、评论、再评论,成于探讨,败于辩驳,若要有收效必须端正态度!
最后为了纠正误解,今天在我自己的文章里再次申明一下我的观点(我不想和谁争辩,也无须辩驳,同意的是借鉴,不同意的就当过目云烟):
1. 我所说的“主题思想”系统地概括是:“小说通过叙述的事件,塑造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弘扬赞颂或揭露抨击了一种风气,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直白地说就是:作者想通过你发表的文章告诉读者什么?就这么简单!自己 作品的主题思想不可能是公式化。所谓的公式化,模式化、教化,指的都不是主题思想,而是用以表现主题思想的表达方式。
2.在一篇小说里,不可能有二、三、四个主题思想。如果有诸多解释,那就不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了。
3.我从来不会说谁的小说没有主题,没有主旨,更不会随意的说谁的作品好与坏。我说的是小说里的人物行为和故事情节处理不当,出现失真现象,会使小说主题变得模糊起来。
4.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靠得是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如果他的行为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基础就会直接影响主题的表达。无论现代小说还是传统小说,无论科幻小说还是神话故事无一例外。比如:埃及神话多以人面兽身,希腊神话则是形象、言语、行为全部人化。如果靠臆想去描画人物行为,脱离了真实的思想根基就动摇了整篇的精神基础。
5.不要把所谓的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对立起来,它们虽然表现手法不同,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标志性产物。无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都不乏经典,但上世纪的“现代”不一定就是下世纪的主流。
6.模仿写作,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固有齐白石老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说法。
现摘录几个名家名句以供读者对自己的观点作为对照和参考。
奥康纳谈“小说的写作目的
奥康纳说:“我写作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看到我所看到的,写小说主要是一项布道的差事。因为我擅长做这个,一个人为大众写作的合理解释就是,被文学天赋召唤(天赋意味着责任),开始写作。”
(由此可见,一篇文章既然发表了就是让人看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呈现给读者的。除非你是只写给自己看的日志,或者你是卡夫卡 ,人家的文章就不准备发表,人家的“城堡”就不打算让别人进去。否则就不要说我不是传教士,我无责任教育别人,我自己尽心、尽情了就好。这只不过是自我降低标准的自我安慰罢了。因为开始写作就意味着责任,发表就是布道。)
“作家必须依赖陌生人地挑剔和严格的审视作为评判。”
“一个好的作家,他的写作源泉永远扎根在他的智识无法穷尽的现实领域。”
“写作的基本原则:过滤掉虚假感情,过滤掉揉捏造作,过滤掉自我中心。”
甘茂华谈写作:“......,重要的是从生活中获取题材,作者在述说生活时,要写出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而这往往 离不开真实的感情。如果缺乏真实的感情,那么无论题材多么重大,无论文字多么美丽,都是无济于事的。”
作家铁凝说:“小说不是玄学,事实上小说赖以活跃的思想圈是非常狭隘的。小说对读者的进攻能力不在于诸种深奥思想的排列组合,而在于小说家由生命气息中创造出的思想的表情,以及这表情的力度、表情的丰富性。”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谈到创作时说:“直接表达思想是文学的大忌。但我们的作品中直接道明思想内容的現象比比皆是,这恰似在美女的脸上写下‘我是美女’一般,纯属粗鲁的方法。”
作家王蒙说:“有人认为我是意识流专家,我从来是不敢当的。到现在为止,我对福克纳的作品只看过一篇,说实话我也没有认真去读过几本意识流作品。”(读书固然重要,但读书多不应成为自诩的资本,因为读书的多少和理解、应用不成正比)
王蒙在《关于意识流的通信中》说:“我们搞一点意识流,不是为了发神经,不是为了发泄世界末日的悲哀,而是为了塑造一种更深沉,更美丽,更丰富也更文明的灵魂。我们不同意把心理生活与社会生活对立起来,我们写心理、感觉、意识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它们是生活的折光,没有忘记它们的社会意义。只不过我们希望写得独具慧眼,更有深度,更有特色,更有味。因此我们的意识流不是一种让人逃避现实走向内心的意识流,而是一种叫人们既面向客观世界也面向主观世界,即热爱生活也爱人的心灵健康,而又充实的自我感觉。”
另外,奥康纳认为,十八世纪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 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消失了!此点,我想有必要用原文做些说明。
“以英国作家菲尔丁为例,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无处不在,要读者注意这个细节,注意那个细节,把读者一会儿领到这里,一会儿领到那里,为读者解释清楚每个事件的意义,这样读者之后就不会忘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也这么干。他们总是跳进来,为他们笔下的人物做辩解,剖析他们的心理独白。但到了亨利·詹姆斯的时代前后,作者开始用不太一样的方式讲故事。他开始让故事从小说人物的所思所见发生,作者退到场景的幕布之后,似乎对讲故事完全失去了兴趣。等我们读到詹姆斯·乔伊斯,小说作者在书中已无迹可寻。读者独自在形色各异的人物的思绪中跌跌撞撞,他会发现他被弃置在世界的中央,没有人领着他。”
以上内容若有兴趣,可以细读一下,我认为对近代小说的理解很有帮助。
写到此处,已觉完稿,可仿佛听到“评论”在唤:“我是弱者,请您手下留情,千万别再打击我,我不想辩解,我怕!”
“捧杀、棒杀、安乐死”—— 扼杀“生命”的招数啊!
悲哀!作者的悲哀!评论者的悲哀!小说论坛的悲哀啊!
怪不得文友看了咱的评论后惊奇地发问:“我刚来,我不懂,咱这准许发评论吗?”哈哈!看来论坛的领导者们对造成“评论的尴尬”也难逃干系!
写于/二零一九年七月(天津)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