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林黛玉和薛宝钗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4 0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宝钗和黛玉两人,文学水平谁更强?薛宝琴两首诗,高下立现。
《红楼梦》里,黛玉和宝钗这对“欢喜冤家”,既相爱又相杀,幸好都是女儿身,要是一男一女,还不知会闹出多大的风波。两人无论从外貌还是才华,都不相上下,可谓一时瑜亮的姊妹花。唯有家世背景略有点差别,黛玉书香世家,可谓“大贵”,宝钗皇商世家,可谓“大富”。

虽然很多人都以“士农工商”的序列,将薛家说得一文不值。其实不能忽略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千古不易之理,即使是封建皇朝,表面上说“商”乃是贱业,可骨子里,哪个王朝能免得了这个“俗”?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谁的家世背景更值得骄傲,这毕竟是一个时代的话题。从个人的条件上来看,两人都是品貌出众的姑娘,这一点相信任何人都会承认。黛玉之小鸟依人,宝钗之温婉内敛,都称得上一个“秀”字。
那么,从个人修为学识上来看,这是最好区分高下的,黛玉和宝钗之间,谁会更胜一筹呢?

自古文无第一,如果只从两人的诗词作品来看,应该也是很难甄别的。但写诗容易品诗难,我们可以通过她们对第三人的作品来分析,到底谁的文学早已要更高一些。
《红楼梦》里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足以看出宝黛之间,谁的文学修养更深。
第五十一回,薛宝琴初进贾府,写了十首怀古绝句,最后“蒲东寺怀古”和“ 梅花观怀古 ”两首。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大家作为“读者”,读完之后自然有一番评价:
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走到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众人的评价里,作为宝琴的姐姐,宝钗的观点是“后两首无考”,也就是无凭无据,应该重写。而黛玉的观点则截然不同,认为虽然“无考”,但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就应该有文学的修辞,那样作者才能更好地发挥。
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批判古代科举的“八股文”一般。宝钗是中规中矩地“作八股”,而黛玉则是破其窠臼,更讲求自由发挥。

黛玉的观点,也得到了李纨、探春等人的认同。而黛玉很有“批评家”的风范,直接指出宝钗观点的错误性: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个评价,对诗词作者来说,是一种非常低的打分了。
“矫揉造作”,直接就是说没有自己的真实情感,流于形式,那样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是很难打动读者的。不是吗?即使现在,我们写作之时,也依然还是最讲“写真实情感”。
而宝钗对黛玉的指责,竟然没有只言片语加以辩驳,只能默默接受,算是默认了黛玉对自己的评价了。因为黛玉说到点子上了,要不是黛玉正好说到了宝钗的痛处,以宝钗之机灵,怎么得也会说几句场面话吧。

因此,从这个细节,我们就足以看出,在文学修养上,黛玉胜出宝钗不知道多少了。

分享至





投诉




2#
发表于 2019-7-4 15:1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从这个细节,我们就足以看出,在文学修养上,黛玉胜出宝钗不知道多少了。


——恰恰相反吧
宝钗把持与黛玉相同的认知,才不置可否
宝钗说宝琴,不过是姐姐对妹妹的教导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 03:07 , Processed in 0.0544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