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8|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三人行,必有我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4 1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7-24 14:53 编辑

三人行,必有我师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这是今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题。查阅史书,得知这段材料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晏子回答齐景公的问话。齐景公晏子“和”与“同”不是一个意思吗?晏子说:不是“和”指的是不同成分的合理搭配,例如汤,只有将油盐酱醋,鱼肉菜蔬合理地搭配在一起,用水火加工做出来后大家都爱喝,叫“和”。如果一种汤只有一个味,或者只有水加水,或者只有,这汤做出来后淡寡寡或咸稠稠的没人爱喝“同”。

    由此可见,这份材料考的是一个“和”字与“同”字。

    和,是常用汉字除“人”字外被中国人提的最多,用的最广,也最为器重的一个字。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睦相处,政通人和……对外,它是国人递出去的一张名片;对内,它是魂:国魂、家魂、业魂、精魂、灵魂。是儒家人思想的门风。

    很多人和齐景公一样,把“和”与“同”理解为一个意思,这是不对的。同一时代略晚于晏子的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更进一层地把“和”与“同”区分了开来。

    结合晏子、孔子的话分析,“和”是和睦相处,“同”是同污合流。和睦相处是君子作风,同污合流是小人手段。孔子提出,一个君子无论在任何场所,都始终要做到“和而不同”,不能“同而不和”。

    什么是“和而不同”呢?就是一个人无论处在任何环境面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要以君子的风度去尊重对方,意见可以相左,但思想与行为不能龌龊,对事不对人,不能因对方与自己的意见不一样,或对方比自己能干,就私下报复。北宋时期,王安石跟司马光的执政手段完全相反,两个人简直就是死对头,但他们两个人不管谁上台谁下台,在皇帝面前评论对方,都是拣好的一面去说,甚至,在关键时候还出手相救,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反之,像章惇那样的佞臣,陷害苏轼就是“同而不和”的小人。

    孔子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子路》里,没有任何故事加以解说。我想,他这两句话应该针对的是政客,而非所有人。因为这两句话看似很容易区分和做到,但于普通人,仔细揣测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事情的起因和结果也非所有人都是这样。再者,这两句话收录在《子路》里,应该和子路有关。子路是孔子得意的弟子,子路的外表没有颜回文雅,内心也没有颜回细腻,他是一名善战骁勇的武夫,性子刚直,脾气暴戾,最初很瞧不起孔子,对孔子极其不敬,有好几次想陷害他,都被孔子提早发现,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导他,使他最终服帖,对孔子尊敬起来,拜他为师。子路最后惨死在卫国救孔的混乱战场中,被人剁成肉酱,死前谨记孔子的教诲,边整理衣帽边喊“君子死,冠不免”。

    在电影《孔子》2010版里有一个镜头:卫国内乱,子路要辞别孔子去卫国救,孔子不同意,说他性子太急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为政不能急于求成。但子路硬要去,他说他之所以要急于去,是为了能早日实现孔子的礼治和大同理想。孔子知道子路的脾气秉性,留不住他,就送了他几句话,孔子说:文武之道,为政要有张有弛,至高境界是仁和。记住不可强求一律,凡事要宽和、务实、务本、和而不同。

    电影是这样解释“和而不同”的来历尽管史书上没任何记载,但电影里的解释让人感到合理。所以,我猜测孔子的这两句话针对的是政客和觉悟性高的人,并非所有人。最初跟随孔子的子路,可以说是一个小人,但被孔子几次训导后,孺子可教,变成了君子所以,孔子才在关键时刻对他说这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圣人,他对每一个人说的话都是对号入座的,绝不会乱说。

    所以,君子小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于普通人,还是要区分开来论因为,事物是会变化的,人也一样。

    前几日,我在论坛里回复一文友在我文章下边的评论,一时兴起忘了这里是公众场合,说了些没原则性的话,这些话对跟帖的文友没什么,但把另一位文友得罪了。得罪的这位文友是女性,年纪比我长,一直以来都对我很尊重,像亲人一样支持、鼓励,帮助着我进步成长,我也一直视她为亲人,尊重着她。这回我在一文友的跟帖后面回复的内容之所以得罪她了,是因为我回文友的内容是文友回复她跟帖的内容基础上发言的,中间跳了一层。尽管我做事一向小心,注意细节,但毕竟不是圣人,普通人考虑问题再慎密也有剑走偏锋的时候,达不到圣人的境界。况且,我回复的内容超出了正文主题,涉及到情感上了。女文友为人作文一向规矩正派,尽管她知道这回复和她没任何关系,但人言可畏,许多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被卷入风浪中,都是因为外界人无中生有的造谣声势宣传。面对舆论,我们常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事件一旦发生,就不这样说了,你有口难辩。曹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上帝赐给了人类语言,人类因此是生物界中最幸运的动物,但也是最可怕、最悲哀的动物。

    女文友尽管对我的做法很生气,但仍照顾着我的面子,批评的很委婉,旁征博引了“和而不同”,并建议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来告诫自己。

    看到留言后,我才发现闯了祸。从事了多年的人事工作,我懂得他人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面对此事,我自责。说出来的话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我必须道歉、反省。

    当天晚上,我去西湖看了荷花,其实是散心。一个人沿着湖边慢慢的走,从湖畔居到断桥,再到曲院风荷,风吹花摇,香气流进鼻子里,沁人心脾,可我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轻松起来,脑子里一直回旋着因大意犯下的错误,一个声音总在耳边骚扰着神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同,你是君子还是小人?

    坐在曲院风荷牌坊门口,对面是岳飞庙,北山路上车来人往的,我傻傻的看着这些风景,脑子里仍想着君子、小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我问自己,我是君子还是小人?

    想着想着,想到了子路,从最初他对孔子的不敬到最后对孔子十分的尊敬,是典型的小人到君子的改变。这改变,功劳都在于孔子,他大人不记小人过,更有着超凡的思想和识人的眼光,认可子路是一个孺子可教的人。

    我突然不郁闷了。孔子不也困惑过,去拜见了老子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都有困惑的时候,需要找比自己厉害的人给予点化,更别说我这种普通人了。人活着,不管活多久,都是在成长,成长的路上,就会犯错。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成熟,不是单靠努力就能达到的,他需要有良师益友的陪伴和指点。小人变君子也好,君子变小人也好,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一个人思想的改变,很大程度上,跟他所处在什么样儿的环境、跟和什么样儿的人在一起有着很大,直接的影响,随着环境的变更和跟随人员的不同,他之前的言行也会跟着发生改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于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个懂得检点、反省的人是不会白活一生的。感谢这些年和我相遇的人和今后遇见的人,人生路上,你们都是我的老师。

     2019.7.18-19  杭州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7-24 15:05 编辑

七月如火,心似炸弹。静不下来读书作文。
这篇算是“应制”作文吧,也是反省作文。(题目是我在将文章写到快到末尾时突然认为换成这个更恰当,于是就将《和而不同》改成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写了两整天,仍没有写好,无奈,知识有限,能力起不来,但态度是很端正的,行动上也是很积极的。

   感谢在论坛所有相遇的朋友,给了我成长。
3#
发表于 2019-7-24 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看骏森的新作,先占个座
4#
发表于 2019-7-24 16:07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过,觉得骏森写得不错,引经据典,仔细推敲考证,令人叹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一点值得鼓励,在这里点个赞!
5#
发表于 2019-7-24 16:23 | 只看该作者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完美做不到,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吃一堑长一智,骏森的态度值得学习。
6#
发表于 2019-7-24 1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7-24 16:45 编辑

人际之间误会总是难免的,尤其经常发表意见的人。不会因为你一贯人品高尚就能免俗,毕竟有疑人偷斧的效应,再加上网络交流有隔山买牛的隔阂。一旦被别人误会了,如果质问你反而是幸运,这是给你辩解的机会。若是人家没有当面理会,那你就只有沉默,否则越描越黑。还要一如既往,不能稍有异动,以示自己坦荡。
子路,我的印象里,他在求学之初只是个直率的莽夫,还算不上小人吧。真正的小人像宰予、樊迟恐怕孔子也教不出来。
7#
发表于 2019-7-24 16:41 | 只看该作者
读完马上想到的是人非圣人,熟人无过,发现了,以旁证博引来论述其中自己的后悔行为,足见诚意。生活本是个修炼过程,诚意会让自己更加进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51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7-24 15:51
来看骏森的新作,先占个座

姐姐好,知道你一直在默默关注、关心、鼓励我,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6:53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7-24 16:2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完美做不到,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吃一堑长一智,骏森的态度值得学 ...

子期啊,子期,子期,弱弱的问,诚恳的问,轻轻的问,你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哪个弟子?
   我喜欢叫你子期,不想叫你版主,因为一叫版主,我俩就生非了。

点评

我也觉得叫子期亲切呢,哈哈  发表于 2019-7-25 16:00
你这么多问,那俺就悄悄告诉你,俺不是七十二弟子,俺倒是有七十二变,你要小心了。嘿嘿。  发表于 2019-7-24 17:29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7-24 17:23 编辑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7-24 16:07
认真看过,觉得骏森写得不错,引经据典,仔细推敲考证,令人叹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些吃力,因为我是当反省文章来写的。最先查了史书,关于江苏高考作文材料,得知来自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然后查阅了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里,之后对子路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后看了2010版的《孔子》这部电影。才动笔写。但还是因为自身积攒的知识不够丰富,没写好。
  实话说,我的生命中,除了在写作中能让我找到一点自信和快乐外,其他的任何时候我都是无助的。我特别感谢姐姐及喜欢我的这些文友,是你们才让我坚持着,也是你们,让我才会在无数次绝望里看见光和希望。
我特别珍惜你们。也非常感谢你们,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我却因为有你们存在,而深情地活着。
   我不希望你们我做什么都给我表扬,这除了给我正能量的信心外,剩下的就是害我。若真正欣赏我,喜欢我,就要在我犯错或准备犯错的时候,及时批评我、制止我。我这人是能分辨得出来是非好坏的人,更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的人。
有姐姐,我一生的幸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7-24 17:25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7-24 16:40
人际之间误会总是难免的,尤其经常发表意见的人。不会因为你一贯人品高尚就能免俗,毕竟有疑人偷斧的效应, ...

熟悉了,喊你草舍兄,不肉麻,也不恭维,这样我感觉很好。
   之因为,所以说,我感觉我还是蛮幸运的,也是蛮幸福的,在这个隔着一张屏幕虚拟的世界里真实活着的我们,我们写文,文人的风骨与傲骨,于我,真的很幸福,因为太多的文友对我都是真诚的,客气的,激励和鼓励的,这在现实里,我很难得到。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幸福,所以,我才一直坚持着,也珍惜着。我特别感谢大家。

说到子路小人,其实,我也感觉很对不起子路的,不知道孔子的弟子子期会不会来为她的学长来打炮不平。
子路的确只是一个莽夫,不能说是小人,但写这篇文章我构思时,我又必须要拿子路和我进行说话,子路是莽夫,我自己怎么也无法承认自己是莽夫,因为我的性格和外形我感觉还是蛮像颜回的;P  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反正子路已经不再了,我就委屈一下他吧,把他当成一次小人,谁叫我我抓住了他的小辫子呢,他默不作声的因瞧不起他的老师而做小动作想陷害他。就凭这一点儿,我可以说他是小人。哈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7-24 17:25 编辑
喻芷楚 发表于 2019-7-24 16:41
读完马上想到的是人非圣人,熟人无过,发现了,以旁证博引来论述其中自己的后悔行为,足见诚意。生活本是个 ...

楚楚姐好。看见你这留言,我特别感动和温暖。谢谢你的理解与宽大的心
13#
发表于 2019-7-24 18:01 | 只看该作者
我到底不知骏森错在哪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8:14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9-7-24 18:01
我到底不知骏森错在哪里……

错在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错在说话没掌握准温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8:28 | 只看该作者
《花城》编辑钟洁玲在《三见王小波》文章末尾说:“活在世上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没有趣的人,不交;没有趣的事,不谈;没有趣的书,不出。这是王小波教给我的。”

   我们大抵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9:17 , Processed in 0.0603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