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融入红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1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19-8-1 15:33 编辑

  不怕你看透我的心,只怕你看不透,这红尘。——题记

  窗前的杉树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沐浴”这个词一出现,“阳光”这个词便自动退后了。人们早就创造了这些词,还规定了词语的秩序,我就在既定的轨道里滑行。

  我只要稍微向左转过头,向着光亮的一边,就可以看到枝叶披拂的两棵杉。它们都很高大,不同的是枝叶的样子。一棵枝叶像棕榈的或许是水杉,一棵枝叶像雪松的或许叫冷杉。它们像是两姊妹,一个轻盈风情,一个凝重含蓄。我不想去考证,就叫它们美人杉。冷杉那松针一样的叶子,一层层地铺出密实的平面,有一种下了霜的颜色。

  这是我的办公桌视野。桌子很小,光线很亮。当我看这一面风景的时候,我的心已经从这个房间里逸出,到了未可探知的高远之处。灵光,就在这仰望之中闪现。

  万物有灵,并非一句唯心主义的话。这美人杉的生命之光,常在一瞬间照亮我晦暗的心境。我想,美人杉的生命是美的,与之相比,人类的生命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即使你无缘见到这两棵美人杉,那么你站在任何一棵气势非凡的树前,同样会油然而生一种优越之感:你感觉到了人类的自由。即使无往而不在牢笼之中,你也要有作为一个人的自由。

  怀疑自己的时候,我喜欢走进大自然,在那里看清自己;或者融入红尘,在市声人语里忘记自己。

  当然,我绝不能忘记自己,我无法忘记红尘忧伤。这本《一个人的红尘》里的四十几篇文章,我过去出版的两本书里的一百多篇文章,都已经替我把话说完了,现在要写这个后记,竟然感觉有一点倦怠。这倦怠缘于什么呢?是我窗前沉默的美人杉,还是叶塞宁诗句里窗前仿佛涂上银霜的白桦呢?

  但说话是我的自由。我没想到自己的业余写作,会有什么结果。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前十年,我只不过发表了几篇千字文。我最喜欢的《银杏》在一位编辑的推荐之下,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社会的人才机制有它的强大之处,就在忙于工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第十年,我的业余写作,被推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省作协首届文学新苗座谈会上,我有幸聆听了当时88岁高龄的马识途、获茅盾文学奖的王火、著名诗人流沙河等新老作家的讲话。感触颇深的是编辑高虹女士的话,她说在作协大院里常常看着流沙河先生家的灯光,她说作家们似乎在比哪一家的灯光亮得晚。这话让我想起巴金的散文《灯》里面的名言:“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从那一年开始,我的写作就由等待灵感的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但还是以读书为主。2004年开始电脑写作,进入巴蜀网散文版。2006年又进入电子期刊中财论坛,2007年进入国内最大的汉语论坛天涯论坛,发表了一批散文,很快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烟香女人》。之后,我几乎是保持这样的频率,每三四年出一本散文集。2010年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千朵莲盏》在“天涯论坛·散文天下”投稿被出版商选中,2013年3月才得以出版。样书也在5月4日才姗姗来迟,抵达这里。这个时候我的第三本集子已经编好了,所以才有这次入选文丛的幸运。

  文学是人学。我要说的文章或者书的事情,都跟人有关。在我的记忆里,比文章更鲜活的,是我所认识的人们。

  新近有同事说看到我的文章《贼爱嫩玉米》。他说,文章写得好,我都给办公室的人推荐了,文章就是要撩拨人。我惊奇于他的“撩拨”之说。在我们的文学批评中,有人说过文章且须“放荡”,但是“撩拨”是多么有分寸、多么贴切的表述啊!我该怎样向他表达我的敬意呢?

  前一本散文集《千朵莲盏》里的文章,浸透了死亡的悲伤,因为那四年正是我怀念同学的四年。这本《一个人的红尘》更明朗,更有人间烟火味道。

  集子里偶尔会有一些发表在论坛的篇目,有幸被某些报刊编辑作为时文精萃选中发表。为了不给读者带来压力,我没有在文末标明发表信息。西施即便不被宠幸,她也还是美女。我想,应当把发现的愉悦让给读者……
                                                                                                                                                                      2014,4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5: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旧作。审视再三,还是发上来了。请大家批评。
3#
发表于 2019-8-1 15:18 | 只看该作者
来迟一步,没抢到沙发。问候。
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5:50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8-1 15:18
来迟一步,没抢到沙发。问候。

感谢关注。时过境迁的文章,不过想发到论坛,有立此存照的意思。
5#
发表于 2019-8-1 16: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红尘之中,遍是人的精神之光。一如这篇文章,“人心未可知的高远之处”,就是灯火产生的光亮,它无形而照亮人的精神空间。写作以及它产生的文字味道和光芒,实际上引导了一个人的生命之路。它美丽而充满光辉。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9-8-1 16:55 | 只看该作者
哇,媚版收获满满,成绩斐然!
7#
发表于 2019-8-1 17: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8#
发表于 2019-8-1 18:29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是件愉悦身心的事,媚儿收获满满,值得一赞!
9#
发表于 2019-8-1 18:44 | 只看该作者
贼爱玉米,贼爱地瓜,或者贼爱简单的粮食作物,都是天性所在。不知不觉文字丰收,是一种喜悦,不知不觉获得了西施的自信,也是一种喜悦。
10#
发表于 2019-8-1 22:3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可以免除各种窘境,故我常在心绪不宁的时候,强迫自己进入阅读状态,效果总是很好的。
11#
发表于 2019-8-2 07:0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川媚老师的新作,学习了,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10: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朋友们来访并赐评。祝福大家夏安,并祝大家身健笔健。
13#
发表于 2019-8-2 11:0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个聪颖又幸福的女子。祝贺并祝福
14#
发表于 2019-8-2 12:13 | 只看该作者
由物及人,娓娓道来,收获的喜悦不言自明,那是从喜欢到喜爱最后到挚爱、生命不可缺少的写作啊!感慨于川版的勤奋与资质,奋进与自知,由里及外的美
15#
发表于 2019-8-3 09: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恭贺您在文坛勤勉耕耘收获颇丰,呈上敬意。
      送上夏日的清爽,问好,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 16:52 , Processed in 0.09176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