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4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同题】说说亲友那些事——我太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3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太爷
    
    我太爷是闯关东来东北的。偶尔听老一辈儿人在一块儿唠嗑,还能听到一句半句“关里家那会儿……”。关里家那会儿是哪会儿,我不知道。是在看了电视剧《闯关东》后,我才知道了什么叫闯关东——一个“闯”字,足见是多么的迫不得已,足见有多少艰难险阻!
    
    我家宗谱的右下角有一行竖写的工工整整的小楷:原籍山东省登州府海洋县车各庄杏花村八甲人氏。写在那张既古色古香又花里胡哨的纸上的这些地名,对我而言实在是遥远。从小到大,每到过年给画上的这些老祖宗的名字磕了头后,我都瞅着那一行字发呆,把脑袋瓜子想疼了也想不出我的来处是什么样儿……是什么样的情形迫使我太爷爷背井离乡的呢……一路上他又是如何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四个女儿闯过来的呢……
    
    太爷随着他的家族到东北后的第一站是辽宁省宽甸县的一个我也不知道的地方,但我知道在那里他曾失妻又娶妻,如果说我太奶奶羸弱的身躯禁不起关里关外的折腾,还不如她是心理上承受不了颠沛流离的煎熬。眼看着她的亲人们总算远离了当时不能承受的苦难,终于在东北有了落脚之地,她悄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定会是有牵有挂的,也一定会是无怨无悔的。
    
    不知过了多久,我有了后太奶。在有了后太奶的同时,我还多了一个姑奶奶——随母亲改嫁到别人家生活的孩子,在南方叫拖油瓶儿,在我们那疙瘩叫带葫芦(这个字必须用重音读作第三声)儿——来我太爷家的这个带葫芦儿叫什么已无人记得,姑且叫她英吧。
    
    没过多久,太爷爷不得不再一次搬家,一直走到三江平原上的一个偏僻的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这个地方后来叫做万北,我就是万北人。有道是:“穷搬家,富挪坟”。难道说我太爷爷搬家成癖了吗?拖家带口地搬一次家容易吗?问来问去,都说这一次搬家,与我的后太奶有直接关系。
    
    能迫使我太爷做出如此重大决策,看来,我的这个后太奶是很有分量的。那么,那个让我的太爷爷如此心仪的这个女人会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我开始搜集有关她的一切信息:那一定是一个长得相当漂亮的女人,这有她后来生下的我的老姑奶为证。老姑奶相当漂亮,我是在六七岁时见过一面的,尽管那时的小姑奶已是半大老太太了,尽管她当时穷得不能给我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糖球,但仍能让我不转眼珠地一直盯着她看——她真漂亮,我就从未见过那么白净、高挑、漂亮的老太太——我当时躲在妈妈身后。而见过后太奶的姑姑说,我老姑奶最漂亮的时候还及不上后太奶最不漂亮的时候呢。天哪,后太奶该是什么样的美人儿!
    
    可这次搬家不关乎后太奶的漂亮,听说是与她的性格有关。太爷爷不得不带着九口之家再一次迁徙,就是因为后太奶在当地得罪了人。而后来发生的使太爷爷一命呜呼的那件大事儿,也与她的这种个性飞扬有直接关系——显然这不是盏省油的灯。
    
    我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从母亲零零散散的描述里,我渐渐知道太爷爷在新居处的生活情形:春天到达,先是借住在一户人家的空房子里,秋天盖了个半地窨子式的马架子,没隔几年就新起了三间大房。接下来,用开荒和收购等方式,我家有了自己的地,而且一年一年变多。后来还拴起了牛车,以及四匹马的一挂大车。所以,我敢大言,我太爷一定是个足够勤劳、足够精明的男人。尽管我不知道我太爷是怎样为人处事儿的,但显然我太爷爷在当地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他的大女儿和三女儿就同时嫁给了邻村徐家的哥儿俩。那个村子就叫“五大户”,徐家是五大户之首——他的这两个女儿都是这大户人家的正妻。
    
    那个不一定叫英的太爷爷的继女,嫁给了五大户中的另一户——杜家,但却是给挎匣子的杜老三做了小。我就纳了闷了:既然那时我太爷爷的家里已经是衣食无忧,而且又获得了相当高的乡村地位,既然我美丽的后太奶生出的英姑奶也应该是漂亮无比的,为什么她就给人家当了小老婆呢?许多年来我始终就没问出了个答案。但所有的长辈都告诉我一个事实,杜老三很喜欢我的那个英姑奶奶。所以我大胆地推测:英姑奶是被有权有势的杜老三霸占为妾的!这个想法一经形成,我曾一下子怒发冲冠——好你个杜老三,竟敢欺负我美丽的英姑奶!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我……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又能奈那个早已喂了蛆的杜老三何呢?就是当初我太爷不也是乖乖地把女儿献上去了吗——他毕竟是个庄户人,怎么敢跟一个挎匣子的人抗衡?
    
    事情出在民国初的某一个夏日的午后,杜老三出门当差,我英姑奶闷了,就去找她的女伴——一个起初也是给人家当小老婆、当时已经守寡了的——徐四娘一起唠闲嗑儿去了。大凡给人家当小老婆的,少了一份理家的责任,只是吃穿玩儿,陪好自己的男人就行了。男人既然不在家,当天晚上英就住在徐四娘那里,这本来也是先前常有过的事儿。可这一次不一样了。第二天早上,当英憨憨地睁开她那双醉人的大眼睛时,她的大伯哥杜老二也睡在那铺炕上!而且不可思议的是,我英姑奶奶还没弄清眼前的一切时,杜老三已经站在了窗外!知道这些后我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坏了,坏了!后来知道,是那个该千刀万剐的徐四娘不守妇道,与杜老二关系暧昧。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圈套,一个我那年轻幼稚的英姑奶根本就想象不到的阴谋。
    
    接下来发生的事儿是:杜老三给了他二哥一个嘴巴,我英姑奶当天便吞了大烟。杜老二挨了个嘴巴后当然不会痛改前非,英姑奶服了毒后也没有死掉,于是她被接回了娘家。
    
    出了这样的恶心事儿,不用说我就知道我太爷爷一定是在人前抬不起头了。在这一瞬间,生活之于他,该是何等的郁闷!
    
    在家里人好几天的悉心呵护下,受了天大委屈的我可怜的英姑奶渐渐好了起来。好到什么程度呢,长辈们能告诉我的一句话是“她都能吃嗑好了瓜籽仁儿了”。既然好些了,杜家就来接人了,杜老三离不开我英姑奶。可我后太奶坚决不肯放人,想来一是因为心疼女儿,一是因为心中尚有不平之气。怎么说的来着?我后太奶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老人们告诉我她的脾气是沾火就着,也告诉我当时冲突的场面相当了得,不仅万北全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五大户也几乎是倾巢而出。
    
    天呐,出了这样的事儿,得怎么收场啊?可难为死了我太爷!嗨,也该难为他了。这里有一个事实,我太奶奶的性格没有丝毫改变,一定与我太爷爷不加调教有直接关系,我想太爷爷对他的后妻一定是骄纵的——他在享受她的美丽的同时,也包容了她的泼辣,因为他喜欢她。可是,可是苦了我英姑奶!
    
    最后,在我后太奶的泼辣的、凌厉的、以守为攻的强势之下,杜家的人落荒而去。那个时候,我太爷在干什么呢?是在房山墙下不停地跺脚呢,还是在后园子的黄瓜架下蹲着呢?是在他的大马车下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呢,还是在猪圈门口乱转呢?唉,实在不是我太爷没出息,这样的场面实在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是他能掌控得了的……我后太奶奶此刻是独领风骚了。胡思乱想这些的时候,我真希望这个女人是我亲太奶,那样的话,说不定我能长得漂亮点儿,口才更好点儿。嘿嘿,亲太奶,小辈多有得罪了。先不说这个,说那天。那天让我后太奶万万没想到的是,她那能吃瓜籽仁儿的女儿仅仅是回光返照,经过这么一折腾,当天晚上就添病了。第二天,那个和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美丽的英姑奶就香消玉殒了,如一片落英随了风。
    
    不好了不好了,杜家的人又来了!他们带了梯子,直接就上了太爷爷家的房顶,在房顶上压上了烧纸!在房顶上压上了烧纸意味着什么呢?那是在向所有能看到的人宣告:杜家的人死在哪儿,哪儿就是杜家人的坟!那是对这户人家的极度侮辱,那是对这个家长的极度轻蔑,那是对生活在这个屋檐下人的尊严的极度践踏,那是怎么样的飞扬跋扈啊!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似乎有着一股魔力,一股我一个大字也不识的太爷爷左右不了的魔力,在这股魔力的驱策着一件事儿接一件事儿地发生了,真难为死了这个只想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地打发日子的我太爷。
    
    怎么发送掉的我英姑奶奶我已不知道了,据说是徐家人出了面才平了事儿。我关心的是我太爷爷的心情——太爷爷从那一天起,便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一句话没说——与世无争的他说啥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
    
    七天后,我太爷爷死了。没见过刚烈的太爷,我是到现在为止血管里流过他的血的近百人中的一个,太爷他叫孙成太。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8-23 1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8-23 15:41 编辑

看题目就引起我的极大兴趣——特别喜欢老年间的事。写作手法也实在漂亮,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裸女穿纱胜过一览无余。文章的妙处在于探究的过程,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从扑朔迷离、只言片语中推解意味,这是功夫。如果直接给你个结果就看不到花开花谢了。这种手法一定要学,啊,要学的。
第二,尽管是苦难家史,观点鲜明,而语言细腻不乏风趣。表述语言,无论写什么文体,小说、散文、杂文等等,优美的语言风格最难形成。但达不到这个水平就无法摆脱初级阶段。
当中有些方言,可以用括号简单提示一下,比如“地窨子”,“挎匣子”。地窨子大约是住人的地窖。匣子,后来知道是枪,不是装钱的匣子。
内容就不夸了,留给别人。
3#
发表于 2019-8-23 16:07 | 只看该作者
又晚来一步,落在煮兄后面,好看,好看,有点红高粱的粗矿,旧时代的家族历史背景下一个关于一个英姑奶母女的故事,好像一件大红绸,鲜艳,靓丽,光滑而有质感,好看,好看。
4#
发表于 2019-8-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我自觉搬个小凳子,坐下来,好好品读。
自打发现孙老师入驻江天,其文才令我仰望啊,我得好好学习!
5#
发表于 2019-8-23 16:1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太精彩了,不愧是写小说的,这小节奏,这小调调,让读者看得痛快,故事情节相当引人入胜,很有“大宅门”的气势,好看!难得!
6#
发表于 2019-8-23 22:41 | 只看该作者
此篇语言细腻,人物描写生动,老太爷的形象写得精彩。拜读孙佳作,问候!
7#
发表于 2019-8-24 07:57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家是辽宁的靠海的什么地方,我姥姥的老家却是山东的,也是闯关东的时候来的东北,我们那里好多人家的老家都是山东的。
一说关里关里,我小时不懂哪里是关里,长大了才明白关里指的是坐火车山海关以南的地方都叫关里。
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关里的好多事,好多亲戚后面都走散了。现在过年回老家也是,老人们聊天也是说关里关里的。
你这一篇,改改,就是一篇不错的小说而且 会相当漂亮。
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2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8-23 15:36
看题目就引起我的极大兴趣——特别喜欢老年间的事。写作手法也实在漂亮,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裸女穿纱胜过 ...

感谢煮版细读高评。裸女穿纱,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表示一下兴奋
太爷的故事句句是实,他身上的刚毅和倔强是家族的血脉基因。。。
地音子(打不出那个字了)是一半地下室一半窝棚,早年间北方穷人住的,保暖性能好。匣子,真的指手枪挎匣子的,就是恶霸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30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8-23 16:07
又晚来一步,落在煮兄后面,好看,好看,有点红高粱的粗矿,旧时代的家族历史背景下一个关于一个英姑奶母女 ...

大红绸的比喻震撼到了我,感动良久。。
谢谢鼓励,么么哒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33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9-8-23 16:14
我自觉搬个小凳子,坐下来,好好品读。
自打发现孙老师入驻江天,其文才令我仰望啊,我得好好学 ...

谢谢秋实老师鼓励,过誉的话,让我汗流不止
江天是个好地方,既可以自由地表达,又不时有话题可以一同讨论,喜欢这样的氛围。也感谢三位版主
我们在这里好好玩耍呗,握握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39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19-8-23 16:16
精彩,太精彩了,不愧是写小说的,这小节奏,这小调调,让读者看得痛快,故事情节相当引人入胜,很有“大宅 ...

哈哈,就因为宅门还不够大,悲催的事儿才多
谢谢灯灯鼓励。本来看了你的二舅我是要写二叔的,后来想想还是太爷的事儿更传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4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8-23 22:41
此篇语言细腻,人物描写生动,老太爷的形象写得精彩。拜读孙佳作,问候!

感谢云馨老师提读高评。家事入心,借这个同题写出来,让大家也一起感受一下时代的风云变幻。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0:44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8-24 07:57
我老家是辽宁的靠海的什么地方,我姥姥的老家却是山东的,也是闯关东的时候来的东北,我们那里好多人家的老 ...

上推三代,东北人基本上都是山东来的。。清朝末年为重振龙兴之地,有政策鼓励移民,好多人都去闯崴子(海参崴)。。我有刨根问底的习惯,所以把太爷的事儿归拢了出来,年代毕竟太久远了。。谢谢鼓励,回头把故事梳理一下
14#
发表于 2019-8-24 10:56 | 只看该作者
一说起《闯关东》,我的那个激动阿,我至今认为没有一部片子超过《闯关东》的,我只要听到黄浦江上的汽笛声便想起《闯关东》里也有的绿皮小火车的叫声,想起那个主题曲,想起小宋佳的鲜儿...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与《闯关东》何等相似,何等的好啊!我与方圆一样的意见,写成小说,以这篇文章为主线,提纲,铺衍开来,添上血肉,细节,哦,太好看了!生姜比老姜还厉害。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1:00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19-8-24 10:56
一说起《闯关东》,我的那个激动阿,我至今认为没有一部片子超过《闯关东》的,我只要听到黄浦江上的汽笛声 ...

哈,勾起了你对《闯关东》的回味,开心。。。

有你们的鼓励,我加把劲儿,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就这么定了!

谢谢,谢谢。生姜,还差得远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51 , Processed in 0.0586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