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缝插绿,处处有景
文/东只艮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今年植树节以来,各大城市的园林部门都不同程度的进行“四绿”工程(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全方位的实施“拆墙透绿,见空布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的城乡绿化方针。
在我们国家,因为人多,缝也就多,“见缝插绿”无疑是个大工程。加上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斥着物欲的社会。有人“见缝插绿”,也就会有人“见地插房”、甚至是“见绿插房”。毕竟,如今各大城市都是寸土寸金,各大集团都“见缝插针”的进行着商业开发。有空地的地方,就自然的成了一块可口的“蛋糕”。所以要让“见缝插绿”顺利进行、并有序的进行到底,不但要长期的“与大树在一起”、与绿在一起,还要与各大集团抢“蛋糕”、顶住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把这些都做好,把“经济利益”转化为“公益”,才能真正起到一定的绿色效应。
最近几年,每到植树节,政府就会提倡全民种树。种植春天,播种希望。确实,种树就是种希望,看到绿色也像是看到了希望。只不过有很多“干部”都是被迫去“种树”的,他们中的不是“希望”,而是“任务”,结果理所当然都是“光栽不护,白费功夫”。所以一般在植树节过去没几天,就会听到“刚种上的树怎么就倒了?”,“才种没几天的树怎么就死了?”之类的话语。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干部”由于是“被迫”的,所以也就不会去领悟“三分种树七分管,十分成活才保险”的道理。不明白植树这种最基本的“插绿”方式不能光靠形式,要更实在的去“深埋实捣”、“扶正浇水”。这点有些城乡做的不错,他们要求不仅要“包种、包活”,还要“养好、养优”,有些地方甚至实行“种树不养要惩治”的有效管制措施。确实,过去没有水源,都是靠天降雨,树木绿植的成活率都很低,现在政府增加了资金,改造了水源,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些条件,努力的“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也许可以这么说,“森林城市”是“见缝插绿”全面全民实施的必然结果。当然,这是一个传递链节,每一环节到要做好,否则会掉链子。这就要求要把“见缝插绿”这一种环保理念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在这种高度上,“见缝插绿”就会像“便后洗手”那样普及和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从身边做起。在家里,可以进行“窗台增绿”、“屋顶绿化”、“庭院绿化”等实质性的“见缝插绿”活动;在公司,可以在阳台、办公桌、走廊等有限空间里,利用绿色植物和花卉盆景点缀学习生活工作空间……
其实,现实生活中,“见缝插绿”已经很常见了。在我们在身边在家在公司里“插绿”的同时,城市园林部门也从道路开始“插绿”了,他们每年都会在“主干道”、“街道”、“高速公路”等绿化带上进行养护补植,努力实现“绿随路走,车随景移”的美化目标。就连一般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也相竟进行“绿色单位”的任务、评比活动。此外,一些城市在建立环保型小区的同时,还建设了“生态停车场”这一“水泥上的绿色花园”。
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广场绿化。公园绿化、校园绿化……好多城市都实现了“百米见绿”的目标,而且还加大力度更全面更全民的进行着“见缝插绿”活动。就像上面说到的,这是一个传递链节,要做到“无缝链接”,才能让“绿由内生”、真正做到“进出皆绿”。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长大以后,老师们又都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一草一木”、“绿化环境,美化人生”。毕业后,所居住的城市越来越喧嚣,就想着“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见缝插绿”这一方式如果真的能让“绿岛”浮出“水泥森林”,那样,不会离开城市,也就可以“投入绿色的怀抱”了。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一点:不要忘记多给地球一些色彩,要把我们的人生装点成调色板。而“见缝插绿”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有规划的“见缝插绿”、通过“长短结合”、“植物与景物结合”、“空间与功能结合”的有效方式,“见空布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
见缝插绿,处处有景。城市绿了,人们的脸上才会绽放出绿色的微笑。
10.05.25.

[ 本帖最后由 东只艮 于 2010-5-25 19: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