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7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空手夺刀”看棋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武术网站记者采访李紫剑老先生,就 “空手夺刀”进行了探讨,其中的道理值得棋迷深思。
        问:先生是专职研武的人,武术造诣应该不算差,但是有人说即使如先生这般身手,赤手空拳面对血刃也是不自信的,甚至说是恐惧的。请问先生,您徒手的时候真的恐惧凶器吗?
  答:对于自己的学术实力,我一直是自信的,如果不自信,我就不会揭骗子的底,拆大师的台,四面树敌,被人称为近代武林第一大恶人。一个人这么坏,且能长时间不被人坏掉,这应该是能说明点问题的。
  至于不主张他人空手入白刃,那是对后学的生命安全和天伦之福的关爱,似乎不能和我本人的心理素质挂钩。那些说老李有恐刀症的道友没有一个人曾和老李一起应付过突发事件,没有一个人见过老李在歹徒面前的表现,凭空说老李恐刀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曾经得到过传统冷兵实战技法的真传,并且在运用上有独到之处,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实践使我认识到从武器的角度上看,刀剑绝对是手脚的克星,当不对称武力对抗时,武器处于劣势的一方要战胜使用精良的武器的一方,就必须有绝对的心理优势、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因此,空手入白刃肯定只能在技击水平远远高于对手的情况下实施才有胜算,一个平常的人在训练有素的刀锋下,全身而退已是奇迹,空手夺刀那是做梦。
  在对徒手搏刀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我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阶段才形成了相对客观的认识的,我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曾经是空手夺白刃的热烈拥护者和热心实践者,当时从事的工作又为我提供了较多的这方面的实践机会,于是我就对(空手)夺刀乐此不疲,一二再三的得手和人们充满溢美之辞的赞誉使我飘飘然,忘记了现实潜在的危险,忘记了武术的根本目的,忘记了自己是谁、在干什么。
  终于有一天教训来了,在又一次从一个情绪失控的持刀者手中夺刀时,我没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刀夺下,我控制了他持刀的手,但折不弯他的手腕,我摔倒了他,他也没撒手,费了不少的劲,才在他人的协助下彻底地制服了他,这时候我才发现左手的食指根部被割了一道伤口。
  从那时起,这道刀痕就一直留在我的手上,它教我自省,教我警觉,教我反思,教我重新认识空手夺刀的意义和价值,经过长时间反思,我确认了以下几点:
  空手夺刀是高手的专利——空手夺刀有危险——空手夺刀是万不得已的事——空手夺刀切勿轻用——空手夺刀尤其不应该作为炫耀功夫的手段。
  我是长期从事武术研究和武术运动的人,在武术方面,我下的功夫比许多人多,技术水平也比一般人高,像我这样的层次尚不能完全有把握,那些平时没时间苦练的实战经验等于零的人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夺下亡命徒手中的刀呢?在这种情况下,胜算的几率是多少呢?
  对于一个习武者来说,对付持刀暴徒是表述武力的实践方式,而表述武力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全自己,而不应该是强者的安全保障!
  无视自身的安全而刻意关注敌方的安全,对于武者来说,说轻了是妇人之仁,说得严重点儿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而空手夺刀的主题思想,则正是立足于保护对手。
  对付持刀暴徒,解决问题的实质是让对手失去动手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当事者尽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按最有利的方式行事,完全没有必要痴迷于空手夺刀。每一个武者都应该明白,空手夺刀是一种选择,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选择,除非有十足的把握,非万不得已,你尽量不要选择!
  那么,面对持刀威胁,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
  1、拿起武器,拿起任何方便得到的可以抵挡的,或可以用于击打的东西做武器,让结实的东西为你挡刀,用坚硬的东西去击打对方的肢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对付一个歹徒已势均力敌,两个人对付一个歹徒绰绰有余。
  2、当迫不得已必须徒手对刀时,应首选消打的方式,就是在成功避开、化解或截击对方的攻击的前提下,毫不留情地重击持刀者的要害部位,我建议你攻击三个部位:头面、裆部、膝关节。重击之后,非亡命徒都会知难而退,而亡命徒遭受重创行动受限,将为你带来借助武器干掉他的机会。
  3、在对自己的擒拿技术有足够的自信,而且有助手并且坚信助手不会怯场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空手夺刀。当面对持刀团伙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不要尝试空手夺刀,因为只要双方有一二秒的僵持,另一把刀子就会在你身上有所作为。
  以上几条,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无论是有较大把握的出击,还是鱼死网破的拼斗,都可以作为参考。作为过来人,我对我的建议负责,至于具体怎么打击对方,那需要具体的技术,碍于篇幅,暂不讲述。
  在此,我再一次负责任地对大家讲,除非万不得已请不要太热衷于徒手对刀。这不是对刀的恐惧,而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和珍惜。当你可以做英雄的时候,请不要选择做烈士;当你可以用身边的器具打击对手的时候,请不要选择徒手对刀,以免先流血后流泪。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利刃绝对是徒手的克星,在技术水平和实力相同的情况下,徒手一定干不过刀子,技术水平不如对方就更不用说了,简直连门都没有。举个例子说,如果我手执一把刀子,一个水平实力和我相仿的人来夺,他的一只手一定制不住我握刀的手,而当他不得不用两只手对付我的一只手的时候,我闲着的那只手一定会把他的眼珠挖出来。
    下棋也是如此,如果通过运子能形成“以多打少”、“有车杀无车”等局面,就用不着冒险鱼死网破地对攻。尤其是轻视对手,只动半边棋,单枪匹马杀入敌阵,即使侥幸得逞,遇到高手也会头破血流。具体实例,请看我昨天发的杀象王孟立国对棋霸胡荣华一局,老江湖在优势下随手乱打,结果对方集中兵力后,卧槽马一跳,红就瞠目结舌,只好推枰认输!

[ 本帖最后由 高老庄主 于 2010-5-26 11:1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5-26 17:53 | 只看该作者
棋理的作用高于棋谱,觉得棋谱必须在棋理的统筹之下发生作用,否则容易顾此失彼。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许也 的帖子

其实是变相教育青少年,别没事找着当英雄,空手夺刀不是练几天套路能成滴,见义勇为也别枉送性命-----向成龙学习,那是街头斗殴的典范。
4#
发表于 2010-5-28 1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武林不提倡空手夺刀,因为这是对生命的践踏。但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在多个歹徒持刀相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怕过。弈林的空手道算不了什么东西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以少敌众可能吗?/陈平秋
来源:《精武》 2010年第1期 作者:陈平秋 点击:  298 发布时间:2010-01-29 双击鼠标滚 字体:[大 中 小]

        武术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无疑是:如果你有了武术基础,你要“防身”,一对一的较量在各种资料上都已经讲得太多了,但练武者的目标自然远远不止这一点,他们关心的是我的武术能让我在面对多数敌人的时候有先机,有胜机,或者退一步讲,面对多数强敌。我还有取胜的机会吗?  著名武术家宝鼎曾经说过:学好了武术自然会“防身有余”。我在前面文章里说到过空手对刀,这里补充一句:如果不能面对利刃和器械,也不能面对众敌,所谓“防身有余”岂不正是一句空话?因为需要防身的时候,绝大多数场合都是面对众多找麻烦的家伙,空手一对一的几率几乎是零。  我曾经在朋友的武馆里看到一个很有资质的学生,他在一对一的较量中表现得相当出色,控制时机也极为准确,和师兄弟们较量时总是能抢得先机,我当时判断,他除了耐力和力量都不太足之外,在技术上看不出明显破绽,后来在擂台赛中他也拿到过省市级的金牌,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有点自大。有一次,我看到他要求师父给他面对两个人较量的机会,没有想到,面对两个人的攻击,他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毫无招架之力,结果可以说败得一塌糊涂。他的老师认为他只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已,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从擂台的角度来看,让一个拳手面对两个以上的对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同级别的擂台选手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可以这样说,在理论上,一对二以上的较量,如果对方和你功夫相差并不太远的话,你根本没有取得胜机的可能。  可是,看问题不能这样简单,至少我不是这样看的,如果说张三丰“单丁杀贼百余”只是传说的话,那根据历史记载,英王“狮心查理”就曾经有过空手一对一百的生死较量,并且完全战胜了所有的勇士;据说古罗马英雄斯巴达克在格斗生涯中,曾多次面对狮子老虎,一对十以上的情况也常有出现。  不同级别的人当然有资格面对武功不如他的众人,霍利菲尔德不耐烦记者反复提到李小龙、李连杰和成龙与他的比较,干脆地说:“他们都只是演员,三个人一起上都完全是可以的。”  一位上过朝鲜战场的侦察部队教官指点过我近身格杀的功夫,他对我说过:他曾经要一个警卫排的学员在操场上空手抓他,结果由于武功相差太远,试验了三次,战士们都无法对他构成大的威胁。  其实我们简单假想一下,当一个特种部队的格斗专家真的面对一群普通人,进行没有限制的格杀时,即使双方都是空手,恐怕也等于是狼入羊群一样恐怖的局面,如果手上有家伙,结果可能会更加惨不忍睹。  并且,实战的效果是需要一个相当特殊的场景的,一位会些武功的朋友对我说:“我相信你面对普通人手持几把刀时不会害怕,但我多年以来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提刀和你完全真实地较量一回,倒不是为了打败你,而是想体验一下被人空手夺刀的滋味。”我说:“这不可能!并且你说这话说明你某些武术方面的观念是模糊的。因为一旦提刀,就是生死相搏,稍不小心,就可能流血受伤,根本不是你想象的‘完全真实’那样简单。如果只是玩一玩,你没有任何思想压力,我还手时大有顾忌,根本不容易和手持利刃的你较量,但如果是拼命的场合,你面对我这样一个杀气腾腾的对手,你每一次攻击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还能有平时打架那样的勇气吗?”  不可否认,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其搏击能力可能达到极致,以至再多的人都难以对他构成太大的威胁。日本高手大山倍达曾经分别与52头公牛、三百人组手交战,结果是,再没有人愿意加入到后来计划的四百人组手当中来,因为有三头公牛当场死亡,其余49头牛的牛角被他用手掌砍断。  在真实的搏斗中,许多因素诸如天时、地利、人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影响搏斗效果的作用,特别是搏斗者的心理素质,在实战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它对搏斗进程的影响远远大于武功高低对其的影响。  我一位朋友的遭遇很能说明这一点。一次他遭到本地十几个人的围攻,那些人手里都拿着棍棒、铁锹。开始,他的肩背挨了好几下,后来,他抓住机会,一出手就打倒了其中最凶的那个对手,没有想到,对方的人居然全都吓呆了,几乎是在同时全都逃离了现场。第二天那些人请了几个所谓的“高手”来找他的麻烦,并要求他赔偿医药费,因为这件事最后是我亲自出面为他解决的,所以,我当然知道事情的经过及来龙去脉。  我经历过或者是亲眼看到过太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如前面的理论中“想当然”那样简单。因为实战中有更多非常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战斗的进程。四川人常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手败于人多”,这指的是一般情况,而真正的实战和一般情况有很大的距离。比如,一般情况下,把一个人打倒非常容易,因为平时人的承受能力和爆发力都是有限的、可以预见的,但真实的战斗中却常常有“奇迹”发生,大大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  先说小时候看到的吧,“文革”期间,我地区有过一次超过千人的武斗,双方的力量相当悬殊,一方不到一百人,并且毫无准备地在睡觉,直到敌人的偷袭已经临近了才发现,匆忙地投入战斗,我还记得反击一方为首的是个外号叫“张三”的重庆知青,据说他出身于武术世家,当时他提了一对白铁短水管,带头就冲进对方全是手持长长的锋利的钢钎的数百人的队伍,横冲直撞,不到半分钟对方就倒下一大片,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对方精心准备的一次攻击就这样惨败了。这件事当时在我们地区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张三对我们说,那场战斗中倒在他棍下的不下五十人,他说他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别的,在人群中简直就是见人就打,只听见钢钎和戴了藤帽的人头撞在他棍上的声音。他自己身上也挨了好几下,衣服上十多个洞,根本顾不上了,后来就看到人群潮水一般地逃跑,他就追着打,只是放过了一个冲回来救人的青年,那青年背着一个被他打倒的人,“张三”没有打他,让他离开了,“张三”说,这种时候,还能冒死讲义气的人太难得了。  另外一次,我更是亲眼见到,在我们镇上,“文革”中正是两派剑拔弩张之时,双方都集中了大量武斗人员,驻军部队一个侦察排也驻扎在街上,严密关注双方的情况。四个青年人为了抓一个在街上打人的凶手,直接空手冲进了对方戒备森严的总部大楼,当时大楼里有近四百个武斗人员,只在大门口就有四个大汉站岗,他们拉开门口的人冲上二楼,到处寻找刚才的肇事者,踢开一道门又一道门,整个大楼里一片混乱,后来当事者告诉我说,他们看到楼梯那里冒上来一个又一个穿着黑色背心的人,大家都慌了,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所以只顾着逃跑,没能组织任何反抗。四个青年终于在二楼一个小房间里找到了他们的“目标”,是个强壮的汉子,他们揪着头发把他拉到楼下外面的大街上,狠狠地修理了一顿,直到他们看到解放军巡逻队闻讯赶来,才从容地撤退了。当时正是赶场天,目击者不知有多少,此事没有半点虚假,并且,这几个人我都认识,全都没有练过武功,只凭了当时一股勇气冒险成功而已。  我在文章里曾经讲过,我和哥哥们经历过一次空手面对超过三百多个手持各种器械对手的激烈打斗,说几百人应该是毫不夸张,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可能都记得结尾那场面:四面八方的队伍围过来,真是声势浩大。而当时看到四面漫山遍野都是拿着锄头扁担之类呐喊着围过来的人,一下子出现在我头脑中的就是《地道战》那镜头,所以当时没有经历过这种规模实战的我的确有些害怕,好在除了我之外,其他几个人多少都有些这种场合的实战经验,他们首先集中力量打倒了最前面最厉害的几个人,并夺下了武器后,就完全控制了形势,打败了对手。通过那件事,我得出一个经验,以少敌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强敌,许多人缺乏勇气,放弃了胜利的机会而已。  那么,面对强大的敌人,最要注意的是用哪些原则来控制搏击中那些不确定的因素呢?  首先,仍然是我多次强调过的勇气,永不言退的气概。它能使你的搏斗潜力发挥到极致。这个原则不仅是对我前面说到过的乌合之众有效,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样有效。在古代有一个著名的“长勺之战”,弱小的鲁国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齐国,靠的就是“一鼓作气”,正如指挥者最后的经典概括:夫战,勇气也!事实上,没有勇气,是不能赢得任何战斗的。在苏门口诀中是这样说的:“一打胆子二打力,三打眼睛四打疾。”苏门拳把胆,把一往无前的勇气放在第一位,无疑是几百年来无数次实战经验的总结。  注意,苏门把“胆”放在武术的第一位。所谓“胆”,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有搏击的胆量,而且要有敢于出手,毫无顾忌和限制,不怕敌人死伤这样放手的胆量。可惜的是,在拳家的所有素质中,“胆气”却实在是最难培养。难怪有经验的教练都“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的弟子战胜敌人的自信,生怕受到一点伤害。如一位前世界拳击冠军的教练就讲到了他的“训练秘诀”:即精心地挑选他的陪练对手,既不能太差,让他自满,也不能太强,让他气馁,最好是挑选让他能努力战胜,并且一点不感到轻松的对手,每一次都比前一次稍微强一点,逐渐让他成长到能战胜一切般强大,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以前我在文章里提到以少敌众是苏门大手拳最重要的特点,也许好多人看了都不以为然,认为事实上这并不太可能,在看了我以上所举的事实后,或者仍然有人并不太相信,那我就举点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吧。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一个班俘虏一两千人,是比较普遍的,最典型的无疑是一个解放军团部参谋,他坐了一辆旧车,一个人就俘虏了一个整编的骑兵旅。真的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这也说明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勇气的依赖,可以设想一下,红军在井冈山时期,要消灭敌人的一个旅是多么的困难?难怪旧时下棋的高手们都把“胜气”列在棋手素质的第一位了。  汉代昆阳之战中,刘秀就曾经以一千多人击溃了王莽派出的几十万大军。更加极端的例子还有:宋代辛弃疾就曾经以二十五人(有的说是五十人)冲进金兵数万人的军营,还在其中寻找并且活捉了叛徒张安国,把他押回南方受审。这又是何等的胆气,才能创造出超过我们常人想象的奇迹,这些光凭武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由此可见,即使是面对训练有素的对手,胆量仍然是战斗中最重要的因素,还记得电视《亮剑》中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观点吗?李云龙的军队最重要的特点,也就是他的军队之魂,就是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时,敢于“亮剑”出招,所以才能一往无前,所向无敌。  再次当然是混战的经验了,先说技术吧,在一对一的较量中,许多技术虽然有效,却不适合在混战中使用。比如高腿,就违反了搏击中“牢牢地控制重心”的原则,难于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苏门就有四句关于“混战”的口诀:奔身摆对妙无穷,燕擒宰洗在其中,羊落虎口四方走,混身一起四门空。这几句并不是每个苏门弟子都能理解的,要有相当的武功基础才有机会领略。它可以说是较好地体现了“混战”的战术特点和技术要求。比如第二句吧,讲的是乱军中面对利刃攻击时“擒”的要求:燕擒,指如飞燕掠过一般快速地并且短暂的擒捉,不能恋战,要速战速决。在擒住那一瞬间里你可以做什么?通过“宰”,打断对方的手臂,通过“洗”,以敌人的手臂为路线,直奔敌人的咽喉要害,达到彻底制服敌人的目的。  记得一位美国格斗专家曾经说过,击打大多人体的要害在真实的格斗中是非常不容易得手的,如下身,大多人都会做出本能的防护动作。在实战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三大要害:眼、喉、骨盆。特别是骨盆,是人体中最脆弱的部位之一,一旦被了解其结构的对手攻击,即使是最强壮的人都自然会全身崩溃,毫无反抗能力,可惜这一要害并不被一般武术家所注意和重视。在我看来,苏门的“奔身”就是有针对性地以摧毁骨盆要害为主的技术,“羊落虎口”就是重点保护眼睛,并瞬间控制和重伤敌之手臂、摔倒敌人的技术,混身则是摆脱正面强敌、从侧后争取主动的最佳手段,可见苏门功夫虽然理论上看比较简单,功法也原始,但的确有它的“混战”优势,很有实战价值。  我以前就已经说过,苏门也有不足之处:大多技术在一对一的较量中并不如其它拳种,更不如现代搏击简洁有效,我也曾经对想上门请教的读者朋友说过,苏门在拳理上远不如几大名拳,倒不是因为谦虚或者保守,据我所知,在我这一代的几十个师兄弟中(包括我自己),下一代数千弟子中,由于种种局限,并没有听说有真正能称得上名家高手的人才。  再说战术吧,我想用我还未成年时亲历过的,和一批“百战王”们的两个回合的较量来说明,则更加具有说服力。那是八个重庆知青,个个都身强体壮,又都是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据说身经百战,从未有过敌手,当时我才不到十五岁,没有正式练过功夫,更没有过和这样的人的打斗经验,所以我们在他们手上吃了大亏,算是交了学费,也积累了经验。  第一回合:我们在离家十多公里以外的一处小镇上与他们因为一件小事(他们抢我头上的军帽)起了冲突,双方都说了一些激化矛盾的话,哥哥要他们选个代表出来“单挑”,他们没有应战,似乎是服软了,我们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表哥虽然有过文革中武斗经历,但到底没有和这类人打交道的经验,就是说,只会堂堂正正地打,根本没有想过打架还会有什么阴谋和诡计,没有想到正在饭馆里吃饭时,却意外地遭到他们手提棍棒从背后围上来的突然偷袭,我们当中除我没有这种实战经验之外,能出手的就三四个人,其他就是女孩和老人,因为事出突然,哥哥头部、背后、右臂多处在第一时间就被打了,当场被打昏扑倒在地,我刚站起来就被头上两棒打得头重脚轻,根本没有了反抗能力。最有经验的表哥却被三个人提棒追打,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其他的人大都走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我的邻居——一个转业军人在拼命提起板凳抵抗,后来,我在厨房里看到哥哥挣扎着起身夺了条扁担,对方八个人很快就又集中起来,打得整个饭馆里只见棍棒乱飞,我拿碗和板凳砸中了一个人的下巴和头部,他根本满不在乎,提棒就向我追来。由于哥哥的右臂受伤,也使不出力,并且他也没有练过功夫,当然寡不敌众,终于,打不过了,哥哥只好拉起我逃走,边打边退,才勉强逃到镇外,脱离了危险。这一回合我们可以说是惨败,原因是他们太有经验,战术上偷袭得手,出手又凶狠毒辣,并且集中兵力把他们认为最厉害的对手打倒或者追开,我们如一盘散沙,自然就没有了斗志和抵抗力,只能任他们宰割了。  第二回合,我们中有人和当地人有些关系,很快就集中了约二百人,也找到了一些棍棒之类的家伙,从两头堵住了小镇唯一的街道,防止他们逃走,哥哥说表哥下落不明,我们就是拼命也得把人抢回来。那街道中间由一层层台阶组成,我和哥哥几十人就从上面压下去,街道两边的店铺和人家吓得都关上了门。没有想到他们根本不怕,分成两队,一边四个,居然主动向上面发起了进攻,为首的两人一人一把菜刀,另一手提了棍棒,就呐喊着冲了上来,当时我站在哥哥背后,只听见后面的人群在惊呼:有刀!顿时就乱了阵脚,有人开始逃跑,我当时也非常害怕,头部的伤也让我反应迟钝,只是感觉这种场合不该跑而已,哥哥看情况不对,才果断地冲上前去,打退了最前面提刀的壮汉,那刀也打落在地。我才紧跟上一阵乱棒把另一个持刀的赶下街道上的一组台阶,于是,我们的人才又凶了起来,冲上去控制了形势,对方只能被困在一段十来米的街道上,被我们的人用石头瓦块攻击得都不敢再动弹,表示愿意谈判。这时表哥出现了,他只受了轻伤,说是逃到长江边跑了半公里才摆脱了追击。我想冲进他们那圈子里去报仇,被哥哥拉住了,他说既然表哥没有出事,就别把事情闹大了,这种太多人的混乱局面最不易控制,更担心打出人命大家都不好交待,当地驻军也闻讯及时赶来了,几队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冲锋枪把我们双方都隔离开来,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并协调双方解决了医药治疗等问题。  这一回合我们有了进步,并不完全是因为人多,而是抓住了对方的要害,打败了为首的对手,也打垮了他们的抵抗意志,他们又无路可逃,只能认输,说来也险,如果当时我们在他们的第一轮冲击面前溃败了,后果则不堪设想。所以,哥哥直到现在都有时难免拿我当时的犹豫开玩笑,说我武功再好,至少小时候曾经不如他,缺乏在关键场合里冲锋在前拼命的勇气。  所谓“不打不成交”,后来和这伙人熟了,才知道他们凭着勇猛、凶狠(不择手段)及“顾朋”(相互配合)多次打败过比他们人数多得多的对手,那次遇上我们,他们自然以为照样会“夺关斩将”,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中有人在那样的形势下仍然能顶得住他们的冲击,并且凶猛地反击,他们才感到“大势已去”,居然“走了麦城”,吃了不小的亏。  总结和这伙人打架的经验和战术:一是对敌人不能放松警惕,既然已经矛盾有所激化,就不能掉以轻心,要考虑到对手可能会使用任何手段,我们首先是吃了轻敌的大亏。重庆武术界有句话:“三岁孩童当虎打!”可以说是重要的对敌经验。反之,打败敌人,只要是不违反法律,无论是对一般盗贼还是无恶不作的歹徒,都不能太君子了,可以考虑不择手段,以彻底制服敌人为最终目标。二是人多是最不可靠的因素,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首先击倒最具危险的敌人,就可能掌握战场的主动。三是必须要讲究战术配合,记得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过:斯巴达克这样的勇士,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并且大声喊:“保护我的背后!”说明再厉害的好手也必须要和战友配合好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也是重要的教训。四是勇气在搏斗中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勇气的人,功夫再好也没有战斗力,没有勇气的团体,个人其它素质再好也在真实的搏斗中根本没有一点实用价值。  这件事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人多根本不可怕!后来,当我的武功基本学成了,胆量也大了,敢于面对任何强敌了,就再没有因对方人多而感到过恐惧。当年我甚至觉得,只要有把握很快制服最面前的敌人,后面有一两个人相互配合,在冷兵状态下,再多的人都并不值得害怕,甚至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乌合之众,人越多,越容易被打垮士气。  只有一种情况我是最害怕的,即你的对手并不是坏人,你如果出手伤害了他,可能违反法律,对你对他都不划算,所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最好是撤退甚至可以“逃走”,免得激化矛盾,导致严重后果,千万不能惩一时之快,对爱好武术的朋友,我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也曾经年轻和好胜,我非常清楚,男人,特别是勇敢的男人,一般都很难克制挺身而斗,追求战胜强敌的快感和男子汉的荣誉。但必须明白,这不是真正的“大勇”,就如古人说的,大勇应该是“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自然会更加冷静地面对危险,并且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这样,一般人就都能理解为什么平常搏斗很少有人能战胜多数对手,是因为普通的搏斗一般都是有限制的,双方都必然会有所顾忌,不能激发真正的勇士的战场拼杀本能,我在其它文章中已经写过了,勇士的“高峰体验”才能爆发出人最大的潜能,所以,只有真正的生死拼杀才可能创造出格斗的奇迹。  武术界里的许多人,甚至是八极拳的晚辈们都怀疑八极高手吴秀峰曾经只用一支细棍打走了几十个村民,认为那是夸大事实,我却一点不怀疑这事的真实性,因为据我所知,他的武功、经验和胆量都远在我等之上,这点情况,只是临时凑合的一群人,并非经过训练的有组织的队伍,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大的困难。  全国著名气功师方宗骅的老师、峨嵋气功大师罗海林曾经对我和一块去拜访他的余建华说过,他看过重庆解放前好多高手之间过招,根本没有擂台般的精彩好看,大多就在接触那一瞬间就倒下一人,结束了战斗。我完全相信他的话,因为我一下就想起了那一次在龙水镇上余拳学员之间的一次“事故”,由于没有准备护具,一个高大强壮的青年在切磋中被一个个子比他小得多的师弟击中,双膝跪地,还没有倒下在空中就已经完全失去知觉,连手都没有能撑一下地面,就直接鼻尖着地扑倒在地。我当时看他在被击中的那一瞬间就眼神呆滞,鼻涕滴落,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反击能力。当时在场亲眼得见之人至少有三十多,幸好余建华在场,他把人放倒在床上,在他背后按了几处穴位,过了一分多钟才将人救醒。我就站在建华旁边,他一边救人一边对大家说,余拳的东西,不要在社会上乱用,你们不会救治,后果不堪设想。他说着还特地回头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他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在同辈朋友中性格最莽撞,出手和刚才那小师侄自然远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从那以后,凡是遇到普通纠纷,即使有时真的不小心挨打了,我都从来不敢还手,因为我知道,可能很少有人能承受我出手的力量,并且出手已经形成习惯,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避开要害,我还没有能练到那种收放自如的层次。如今已经是法治社会,有太多比出手更好的选择,值得轻易出手吗?  他们的话也给我以启发:即以少敌众,不但在事实上可行,在理论上也能站得住脚。你想,假如你出手够快够准确,并且有足够的杀伤力,再多的人都不过是许多个“瞬间”而已,要不了多少个这样的“瞬间”,不要说一般社会上的乌合之众,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队伍都肯定会军心大乱,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有一位熟人不太会功夫,只会点飞刀,他也对我提到过,在文革后期,一次他们三个人在外地面对四十来个持刀棍的知青的较量,当时除了他口袋里有两把折叠式龙水尖刀,另外两个朋友都是空手,并且都不怎么会功夫。在对方向他们围上来时,他判断了一下形势,硬打是不行的了,只能以勇气赌一把,也算智取吧!他就果断地打开刀子,飞刀刺在丈外最前面的那个大汉脸上,对方一看他会飞刀,顿时就吓得四处逃窜,那个受伤的当然跑不快,挣扎着跑了不到百米,就被他们追上,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可以说赢得实在是太轻松了。  不怕大家笑话,当年我对打“野架”并没有什么自信,所以我就是听了他的话后才开始苦练飞刀的。  在战术上,大多数的教材里,包括在特种部队教材中说到面对众敌的战术都似乎强调最好是先集中力量击倒最弱的对手,减少自己遭到围攻的机会。也许编教材的人都有真正的战场经验吧?但我的看法却刚好相反,大家从我举的大多数例子中都可以看到,击倒最凶恶的对手才是最佳的选择!我没有经历过战场,不过,我想,即使在战场上,最有战斗力的倒下了,其他的人恐怕也难免是“兵败如山倒”了。  判断你的攻击对象很简单,通常是冲在最前面,最强壮,叫喊得最凶,也最先出手,打起架来也最拼命的那位,这种人在搏斗中的作用相当强大,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作用,可以鼓舞士气,同样的,你打倒了他,就可以极大地打击敌人的士气,摧毁他们的战斗力,被打垮了精神的队伍,无论有多少人,都自然不堪一击。  自然,我的说法是要有实力做后盾的,如果你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瞬间击倒敢于靠近你身边的敌人的实力,你就可以相信我的话。我也许是见识太少,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敢死队”,我坚持认为,至少在一般情况下,在一大群人中只有极少几个是有拼死勇气的“尖子”,只要这几个人倒了,其他的人越多越好办,因为垮得快嘛。我曾经见过几个歹徒威胁和殴打我所在学校的一个学生,开始气势相当嚣张,口气大得要命,可是当那学生在饭馆里抓菜刀砍断其中一个人的手臂后,其他的就全都吓得不像个男人,细节我就不再描写了。  因为即使在男子汉中,真正的铁老虎也是不多的。就是抢劫,他也只是想谋财,而绝对不希望冒生命的危险,如果你的勇气危及了他的生命,他是不会有拼命的思想基础的。再凶恶的坏人,只是在他出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果而已,只要你重伤了他,让他失去抵抗力,他已经恢复理智,就肯定凶不起来了。至于邪不敌正的道理,就不用我多说了。  当然,既然是以少敌众的混战,就得考虑武器问题,大多数情况是突然发生的,不可能准备武器,如果对方有,你必须要努力夺取武器,就是苏门说的“抢刀夺棍”,为什么是“抢刀”,因为你要击倒敌人,才有机会抢过他手上的刀,直接夺刀很危险。在多人的混战中,夺下对手的棍大多都相当容易。手上有了武器,加之你会功夫,自然会如虎添翼。  如果你能有机会和时间准备武器,最好是双手都有东西,相互配合,如前面说的“张三”,当然双手短棍不一定最有威力,估计“张三”也考虑过不是真正的战争,所以没有用刀,避免杀伤力太大,为自己留点后路。有人认为东洋刀最好,其实在大家纠缠的时候,东洋刀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就是我说的“攻击能力太强,保护能力偏弱”,我地发生过的黑帮之间的单人决斗,就有用两把菜刀砍死了用东洋刀的对手的例子。从保护自己的角度看,双手铁尺都要比刀强得多。我看到的防身和杀伤力都最厉害的是苏门的“滚刀”,有护手,长一尺多点,形状如百斩刀,轻一点,刃窄一些,左手阴握,右手阳握,攻守兼备。  现代社会是禁止随身带刀出行的,所以,有防范意识的朋友可以考虑在练武的同时,练一点短棍、双节棍之类,既可健身娱乐,也可在关键时随手就能找到类似的东西,用来保护自己,脱离危险。

          在混战中眼法也重要,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人更加不可能看清所有的事物,必须用我以前说过的“全视场”法,当然,只是我这样水平的普通武者,没有达到苏门的“打前照后”的程度,更没有达到只凭感觉就能对付背后敌人的境界,我只能用这样的眼法配合变化的身、步法来尽量增大自己的视野,并且有些东西,比如凶器,你不看得那样准确反而更能保持平常心,反应速度也更快,才能保证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实战潜力。  从纯技术的角度看,也许应该注意一点:即迅速离开刚才激烈搏击过的位置。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行,越快越好。也可用苏门混身的身法和步法。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参与者都习惯性地扑向打得最凶的地方,对方手上的武器甚至暗器都会自然地向你身上招呼。除非是吓坏了的人,自然对你没有威胁。如果你在击倒一两个敌人后,不能果断地转移,就可能陷入最可怕的“纠缠状态”,一旦被扑上来的人扭结在一起,即使你有再好的功夫都可能难以施展。  如果对以少敌众进行简单的归纳,也可以用苏门拳的两句话:一打胆子二打力,三打眼睛四打疾。胆量,拼搏的勇气自然是第一,有实力瞬间击倒面前最凶恶的敌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眼睛要毒,也要用与一般人不同的眼法和身法完全掌握整个战场的变化,最后“疾”除了出手要快,也指速战速决,不能恋战,要迅速转移阵地。  最后,假如读者朋友中有人真的有机会或者是不可避免地面对强敌,我的忠告是:你绝对不要考虑失败的可能,一定要勇敢地面对,一旦有了反击的机会,就在基本保护好自己要害的前提下勇于拼杀!在第一时间里尽快击倒你面前最凶恶的敌人。有时,即使你面前的歹徒有刀甚至有枪,都并不太可怕,并不是每个持刀枪的坏人都有相当高的如特种部队般的警惕和反应,能够有能力面对瞬间的致命打击。何况在普通情况下,刀枪的威力虽然很大,但大多的主要作用只是威胁而已,并不具有一触即发的动机,所以,你仍然有相当多的机会。事实上,当你的运气未必太好时,在的确不可避免的格斗中,你可能会真的受伤甚至失败,那不是你的错误。你永远得记住:真正的勇士,只可能被击倒,绝不应该被打败,在任何生死关头,只要你勇往直前,就会有胜利的可能。
6#
发表于 2010-5-30 14:00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是比速度的一种竞技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许也 的帖子

盲目求快,不成,其实要下好棋,学张锦荣龟步而行,以策万全,才是正道
8#
发表于 2010-5-30 19:19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说下棋的速度,我说的是局势的先后手。宁丢一子,不失一先。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许也 的帖子

对于象我这等中残局水平很不稳定者,子大于先,如果是特级大师,也有喜欢拼命争先的,也有物质派如杨官璘、卜风波,是用兵爱兵的模范。
10#
发表于 2010-5-31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0-5-31 08:31 发表
对于象我这等中残局水平很不稳定者,子大于先,如果是特级大师,也有喜欢拼命争先的,也有物质派如杨官璘、卜风波,是用兵爱兵的模范。


车没有出来,等于没有车,马关在家里,等于死马,炮找不到山峰,是只不响的炮:lol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5:31 | 只看该作者
先手,有时是华而不实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2#
发表于 2010-5-31 17:29 | 只看该作者
抓住了老将,就万事大吉。有一局,我就一个底兵,对方有车有炮,还是我赢了,进兵底线,闷杀 那些车炮拿来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许也 于 2010-5-31 17:31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许也 的帖子

高人啊,见过独兵胜光将滴,还没见能赢得车炮
14#
发表于 2010-5-31 22:45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兑子之后,本不该我赢的,因为对方麻痹了,心想:一个底兵管屁用。没想,我底兵六平五靠中路老将的协助,把他闷死。(他的炮正好在的不是地方,在帅前)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许也 的帖子

莫非车在盘外?当然无子可动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5:58 , Processed in 0.0662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