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张良居功至伟,刘邦为什么不封他头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28 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荒野游侠 于 2019-9-28 19:54 编辑


  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后,曾经踌躇满志地向文臣武将们发问:“你们都各自说说,不要藏着掖着,为什么我能夺取天下,为什么项羽会失去天下?”

  大家都说是因为刘邦为人大方,善于分享胜利成果,项羽太抠门,舍不得把胜利果实分给大家。

  刘邦认为大家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里刘邦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张良、萧何、韩信,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汉初三杰,并且把张良排在头里,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张良的功劳是最大的。

  但是刘邦口惠而实不至,在实际封赏的时候,却封萧何为头功,曹参第二。张良连个名次也没排上。
  
  按说,张良的功劳,远在萧何和韩信之上。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打败项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可能会打得更艰难一些,但是如果没有张良,刘邦可能早就一败涂地,不是被秦朝军队消灭,就是被项羽所擒了。

  在刘邦的势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萧何、曹参、韩信等人只是在具体战术上了发挥了作用,而张良完全是在战略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刘邦攻下咸阳之前,曾想以2万人马袭击秦军,张良劝他不要冒进,先设计收买秦军将领,然后乘其不备攻打,终于打败秦军,率先进入咸阳。

  鸿门宴前后,如果不是张良随机应变,前后周旋,刘邦早就成了项羽刀俎下的鱼肉。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是张良劝他烧绝栈道,以示无东窥之心,打消了项羽的猜忌,悄悄做好了反攻的准备。

  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复立六国之后来分散项羽的力量,张良历陈这样做的八不可,刘邦如梦初醒,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大错。

  刘邦和项羽最后相持不下,韩信迟迟不肯出兵,且拥兵自重,自立为假齐王。刘邦大发脾气,差点把韩信推向对立面,是张良及时劝刘邦做个顺水人情,封韩信为齐王,韩信终于出兵打败了项羽。

  那么张良的功劳这么大,封赏时却为什么排在后面呢?原来刘邦自有他的考虑。

  首先,冷兵器时代,人们往往以战功论英雄,以敌人的人头作为邀功的筹码。张良体弱多病,而且长得像个女人,不曾带兵打仗,所以没有战功。张良做的唯一一件有血性的事,就是在博浪沙用大石头袭击秦始皇,但那是雇用别人做的。

  虽然张良出谋划策,发挥的作用远胜过一支军队,但是张良的策略往往是和刘邦密谋的,一般的将士根本不了解情况,如果刘邦封张良头功肯定会引起众人不服。

  萧何就是例子。萧何同样没有战功,刘邦坚持封萧何头功,引起众人不满。刘邦以打猎为例,用功狗和功人的比喻对众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算平息下去。

  刘邦这么做,是因为萧何是自己的老乡兼心腹,是起义发起人之一。张良就不同了,张良是韩国人,后来才加入刘邦集团,刘邦对张良没有这个感情基础,犯不上触恼众怨。

  其次,张良是韩国旧贵族,世代受王室恩宠。韩国灭亡以后,张良发誓要为韩国报仇,也曾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反秦,后来遇上刘邦,才并入刘邦的军队中。

  刘邦打败项羽后,他的最大敌人就成了他手下的那些功臣。刘邦最怕的,是他们手中握有军队或者在百姓中拥有威望,因此必欲一个个除之而后快。就连萧何这样的铁杆支持者,他也屡屡猜忌,甚至把他打入大牢。

  张良虽然没有兵权,但张良足智多谋,如果他拥有一方地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利用自己的旧贵族身份,拉拢起一支武装力量,其能量远比韩信和萧何大多了。

  因此刘邦只是让张良在远离韩国故土的齐地自择三万户作为封邑,让张良有本事也没法使。

  最后,张良自己也无意于争功。天下初定,刘邦论功行封,结果群臣争功,争来争去争了一年多也没有定下来。萧何和曹参本来都是刘邦最早的合伙人,按理说是最亲密的战友,却为了争头功而撕破了脸皮。

  张良和他们不一样,他参加反秦斗争只是为了复仇,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安享荣华富贵。因此刘邦让他在齐地自择三万户,他却婉拒了,表示只要封在留地就知足了。

  张良信奉黄老哲学,把一切功名利禄都看得很淡,后来干脆远离政治漩涡,云游江湖去了。
张良虽然在刘邦的功劳簿上只排62位,但在司马迁的笔下,他却出尽了风头。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都有他的名字出现。

  张良作为一代帝师的形象,几乎被神化。黄石老人秘授《太公兵书》的传说,家喻户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成语,成了张良的专属标签。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他的军事政治智谋,成了后人学习仿效的典范。以至于2000年后,仍然有人想沾他的灵气而取名张学良。

  他在历史上的影响,超越所有同僚,获得了应有的位次。

2#
发表于 2019-10-8 15:12 | 只看该作者
论功行赏,古今莫过如此,但总会有所取舍。
分析有理有据。
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07:55 , Processed in 0.0707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