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2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话黄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3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9-11-3 16:54 编辑

  闲话“黄了”

  文*夜莺

  与失败等义的书面语似乎有很多。但我一时只有“败北,铩羽,走麦城”浮上心头,其他全忘了。不过,方言中还记得几个七零八碎。比如“错打拐,错念二声”“王忒勒”“洗白了”“哦豁”。前两个一个是湖北方言,一个是上海方言,后两个是成都周边地区的方言。一想到意同词不同这一点,我就替外国友人担忧着急:这中文怎学是好。不要说老外,就是一些华侨后裔,他们学起来都挺费事。作家严歌苓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她朋友的一个小孩学中文,认识了“陆陆续续”而不知其意,就问大人。大人给解释成“慢慢地,慢慢地”,结果这小朋友活学活用,用它造了个句:天黑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官话都如此难懂,让他们听方言,学方言,用方言,那就不只是难于上青天,而是已要命的事了。拿“失败”的同义词“黄了”来说,我一直以为它是我们四川人的方言专利,没想到还是个大众语。同行数十年,不知“黄了”非方言。

  世人好色,已是不争的事实。扪心自问,你敢说不是?光谱中的颜色,斑斓而多情,令人喜悦。黑色为忠诚,红色表热情,白色示纯洁,绿色是青春,蓝色乃沉静,紫色显高贵,有性格有性情,不一而足。为何就挑“黄了”来婉饰失败了呢?敌军投降,不是摇白旗明志么?想起张爱玲那句“要个没有回忆的颜色,回忆总有点悲哀”的话,不觉会心一笑。

  摒弃绿衣黄里,黄袍加身中“黄”的特殊意义,单说这个“黄”字本身。《说文》有言:“黄,地之色也。”大地的原色,一个形容词,好像没啥特色。

  按造字法解,“黄”属象形字。甲骨文的黄字,看上去就像一个伸着双臂站立的人。这个人,肚子大大的,大得异乎寻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原始社会,生活环境,卫生条件都非常差,吃的,住的,用的都不干不净,这样就容易生病。特别容易闹肚子,肚子里,诸如蛔虫,血吸虫就多了,虫一多,病情一严重,肚子就会鼓胀。所以,黄字的本义“就是肚子因生了虫子而鼓胀的人”。简言之,就是一个病人。

  金文中的“黄”字就更形象。好像一个人在张口朝天哀号。后来的小篆,黄字的写法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上面的口多了一横,胳膊用左右两个点表示。隶书中的黄,则完全简化,胳膊变成了一条线,口的部分成了“共”的上半部分,中间的大肚子变成了由。下肢仅用一左一右两点代替。完全看不出当初造字的本义。

  黄字既然表病了,病人的脸色,自然用蜡黄来形容贴切,如果是女人,黄脸婆就名正言顺,当然不逗人爱了。人如此,自然亦然,花草树木病了,萎谢,凋零,当以枯黄形容。

  色情书报影视等物,戕害人的身心健康,“扫黄”这个词语顺理成章诞生,“扫黄”也成了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计划落空了或事情失败了,心情总是灰灰的,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当事人用“黄了”来婉饰告诉别人,不至于双方尴尬。所以,看到《红楼梦》中这句:“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秋菱”就觉得雪芹先生好可爱,好善解人意。

  国人,大凡要事,诸如结婚,乔迁,修建,做生意等都要翻翻日历,捡个黄道吉日再行事。过去做生意的,开张那天,怎样广而告之呢,没有电视网络新媒体可用,于是就拿张大红纸上书“开张大吉”四个字张贴大门上。红底黑字,笔酣墨饱,挺耀眼的。

  如果哪天经营不善,或是掌柜的要转行了去做别的生意,也要对顾客有个交代,人情世故,情最重要。老字号关门,说不过去,就用黄纸写上“收市大吉”,贴在门上知会一声。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将商店的关门说成是“黄了”,顺便把事情办砸了,也通通说成是“黄了”。

  以上内容,只因好吃包谷馍馍,信口雌黄,就请读者原谅我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1-3 16:29 | 只看该作者
黄了是北方的方言。表达某事“吹灯拔蜡”,完蛋了,没成功。
比如说,某某谈对象怎么样了?答曰:早都黄了。
意思是说事儿不谈成。
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吹了。
“你那事儿怎么样了?”
“吹了。”
吹了就是失败了。但现在这些方言越来越少有人用了。
因为媒介的迅速发达,五花八门,人们私下空间越来越小,所以这些方言会慢慢消失的。

点评

还有“哏屁朝凉了”……  发表于 2019-11-4 09:32
方言,是便装,所以要会说,不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发表于 2019-11-3 16:32
3#
发表于 2019-11-3 17:12 | 只看该作者
黄得透彻语文老师的文章,细致耐读

点评

做语文老师,我不配的。  发表于 2019-11-4 21:19
4#
发表于 2019-11-3 18:00 | 只看该作者
黄了=失败
我们这儿也有此说,莺子,你一直以为它是你们四川人的方言专利,不对,应该是普及的大众语
“那事儿咋样了?”
“黄了!”
立马明白了

点评

原来全国人民都这么爱说黄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19-11-4 21:20
5#
发表于 2019-11-3 18:37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我们这里也有这说法!

点评

所以,一个汉字,就是认一门亲戚  发表于 2019-11-5 11:01
6#
发表于 2019-11-3 21:49 | 只看该作者
看似一篇小文,莺子可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既写了文,又读了书,还强化了记忆,真是一举数得啊

点评

阳光姐,懂的。谢谢您的鼓励!  发表于 2019-11-4 21:21
7#
发表于 2019-1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莺儿的文才知道“黄”字还经过许多更改,不过我一想到的黄还是秋天的颜色。问好莺儿。

点评

嗯。以前写过绿帽子。所以应该再扯个黄文了应景。  发表于 2019-11-4 21:22
8#
发表于 2019-11-4 12:10 | 只看该作者
叶黄离树,瓜黄蒂分。黄瓜也是吃绿时。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为垂垂老人。

点评

现在黄发的不一定是垂垂老人了。笑。  发表于 2019-11-4 21:22
9#
发表于 2019-11-4 20:5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黄”字演绎成一篇文章,夜莺做得到,且做得好,最好到字典,词源,辞海出版社工作不枉人才。
“黄”色,尤其明黄,古时候,百姓不可使用之色,用了表示想造反,要杀头。
上海话“黄了”的意思好像“不成”,没有做成。

点评

看你留言,很享受。先生你应该多写点文章。这么好的语感,这么好的文笔,不写太浪费了。何况你还有那么多的阅历!羡慕啊!  发表于 2019-11-4 21:11
10#
发表于 2019-11-7 23:4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同事姓黄,我给他起绰号,小黄书(叔)。。。。
11#
发表于 2019-11-8 08:3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小文有点意思,但黄金亦是闪闪发光。
至于扫黄嘛,越扫越黄,皆因黄色吸引力最大吧。
12#
发表于 2019-12-26 09:57 | 只看该作者
枯燥的字解,闲话出趣味。
13#
发表于 2019-12-28 16:5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黄字,引经据典,洋洋成篇,真是好功夫。
依我的理解。树叶黃了要掉,事情坏了用“黃”就不难理解了。
14#
发表于 2019-12-28 18:0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字引发这么多,想得真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23:02 , Processed in 0.0551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