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9|回复: 2

[原创] 知识阶层肩负民族复兴重任,请挺起你们的脊梁!(说史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每每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不再时,总要提到大明朝从午门外传来的那一声声朝廷大臣被用大板子大屁股的清脆声响,进而是清朝宰臣们匍匐在皇帝脚下那一声声恭顺到极致的“奴才奴才”的自称。与之相对的是个别士大夫与帝王之间的据理力争的彼此尊重。无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今天,知识分子始终是执政者必须依赖的对象,甚至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和民主国家,知识阶层往往成为执政群体的主流。因此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大的风骨,往往决定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未来。
世界各国历史发展基本依托一个规律,那就是贵族政治——士人政治——资本政治——知识分子+平民政治,这样一条线索在过去没有任何学者提过,而实际在大部分学者的著作中都有类似的表述。以中国为例,夏朝和商朝且不去说,两个占据黄河流域和山东半岛、以部落为核心和以部落联盟为统治基础的早期政权形式,其国家体系是非常粗疏的,特别是国策制定和实行要依托巫神来体现政权的威权,在一定意义上应该被纳入原发政权体系的范围。那么从周朝开始,对兄弟子侄和勋臣实行分封,以贵族为骨架进行封邦建国,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封建,政权架构之上的周礼则是分封诸侯体系的思想指导,这样的贵族政治架构在整个西周近三百年时间非常稳固,作为上层建筑的源发思想,周礼成为中华民族长达三千年礼教思想的根基。周礼思想为什么能够长久的影响中国历史,其实就是因为周礼体现了士人阶层的社会理想,而西周时期,王对于掌握周礼解释权的士人是非常依赖的。因为周幽王时期出现了士阶层的断裂,国家施政出现错误,当时的伪士人阶层曲解礼法,以为周朝在镐京地位稳固,不再需要依托作为藩篱的申国的支持,进而怂恿周幽王废除申后,废掉由申后所出的太子,导致申国国君引犬戎通过战争进行道义讨伐。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史称东周。西周灭亡后,东周建立,在西周灭国时诸侯中协助平王东迁的只有当时为王室养马的秦公和郑国,这让以周平王为核心的周王朝看到士人教化的作用,因此开始利用仅存的号召力,开始学习西周前期对待士人的态度,对一些诸侯国派遣士人担任类似于丞相这种职权的职位,开启了君相共治诸侯国时代。这一举措奠定了一个重要时代的基础,文人士大夫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学术思想空前活跃,造就了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时代,在中国叫做百家争鸣,比如儒家、到家、法家、墨家等等这些重要的思想流派皆是因为君相共治的政治环境所打造的根基而达到其产生的条件。以周王室的正统地位背书,实现了士阶层在整个国家统治上层体系的理论和具体举措的影响地位,士人政治基本贯穿了春秋到战国这近五百余年历史,对后世从秦到宋这一历史阶段帝王专制体系的建立和成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主导了国家脉络的士人政治在秦朝戛然而止,这使得大的政权体系内庞大的基础层面士人的地位被降低,但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以李斯为代表的士仍旧以其知识架构和人格架构影响着帝国的发展,秦始皇作为一代雄主,把极大的施政权交给了他所信任的士们。汉朝可以算是君主专制时代士阶层发挥重要作用的黄金时代,汉初为了休养生息,国家以黄老学说为指导。这个过程大概是 六七十年,这当中士大夫们主导的与民休息政策确保了政权从初创站住脚跟到全面稳固,从而形成以董仲舒为核心代表的儒学思想体系,在汉武帝的强力支持下独尊儒术是大一统政权体系结构性变革的需要,从儒家大一统理论给之后两千余年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统一国家观念。其后在三国时代几十年纷乱的过程人们依旧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和君王共治天下的基本架构。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糟糕的另类。篡权立国是很多短命王朝的共同特点,缺乏合法性的内虚和治国无序的外乱使得整个统治阶层无视国家长远发展,大量的知识分子为了避祸而选择空谈的玄学,没有了合理的指导思想和强大的集权政治,内不能有效管理同姓诸王,外不能有效遏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觊觎,先是八王之乱,再是五胡乱华,煌煌中华文化险些断送在这个短命王朝手中。随后的东晋继续保持了西晋的思想和政治虚玄状态,一大群世家出身的士大夫们醉生梦死。我认为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无序的时期,特别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混蛋朝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混蛋。为什么?士人阶层群体失声,这是从晋朝开始的,几乎成为一种传统,而每个朝代的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要统一国家,而是醉生梦死,过一天是一天。这么说吧,作为知识分子的士人如果要发挥作用是需要大平台的,那么非常不错的时代来了。
我们说的非常不错的时代指的是隋唐,中国历史有一个颇为神奇的地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下大势,可是从秦汉和隋唐这两个时代看,开创接下来基本格局和制度的朝代一定短命。其实这里面的原因还是在于政权主导掌握在谁手里。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一代雄主,但他们无视国家刚统一,天下并未真正归心,因此过头的施政,特别是两个朝代都在短时间内集中上马庞大工程,民力耗散,财力耗散,民心耗散,最终导致政权过早崩塌。那么这当中由于时间太过仓促,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阶层没有成长起来,没有一个可以说服帝王的理论确立起来。失去了士阶层的理论指导,是秦和隋两个统一初创王朝短命的原因。那么再来看汉和唐两个朝代。汉建立后前六十年与民休养生息,在繁荣经济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王朝的知识体系,成熟了士人执政架构,君相共治,使得国家走向真正意义的强大。唐也是如此。可是将近四百年的稳定迎来的是近五十年的混乱,这貌似也是一个规律,其实是唐朝长期的稳定士人阶层走向腐化造成的。
我看到一个现象,国家强盛时,首先就是治国理论强大,管理有序,社会各阶层能够极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国家衰弱时,往往是理论混乱,从上到下敷衍了事,社会机制杂乱且无效,这是一个倒因果关系,千万不能理解错了。那么唐朝中后期,特别是黄巢变乱之后,初唐、盛唐和中唐时期,从上到下的那种生机勃勃不见了,知识阶层再次走向玄学,黄巢变乱之后,由此道德沦丧,最终导致权臣篡政。大家看,又一次因为权臣篡政导致的混乱时代到来了,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几乎可以和南北朝并称的混乱时代到来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没有一个可以令人称道之处的时期,这种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后面的大一统王朝带来思维上的无序,假如是一个不太统一的朝代,那后果会更糟糕。宋朝就是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变种。我一直认为,以宋朝的疆域水准、治国水准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且非常遗憾的是士人政治中的君相共治也是终结在这个朝代,及至后来的明朝和清朝,彻底将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阉割,塌下去的脊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挺立起来。今天有些知识分子经常会大谈宋代知识分子受厚待这样一个令他们趋之若鹜的说法。赵匡胤沿袭了五代十国中梁唐晋汉周历代开国之君的做法,篡夺后周的政权,这给他自己留下了一个心病,他总是担心他手下的将领将来会学习他的做法夺了子孙的江山。于是杯酒释兵权,接下来又以用招兵的方式解决流民和犯人的就业问题,说来可笑,为的是维稳。为了稳固皇权,采用的是自我阉割的方式,所以我一直认为赵匡胤兄弟根本没有大国之君的胸怀。然后呢,给予文人优厚待遇,使得文人士大夫阶层快速腐化。赵匡胤兄弟自我阉割的后果就是从第三代皇帝开始一直到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始终处在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弱势状态。而缺乏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整个宋朝从开始到灭亡,内部腐败不堪,下层民众生活困顿,农民起义不断。
先天不足的两宋导致了之后的落后民族入主中原。尽管元朝的蒙古贵族文化落后,但是长期不断的开疆拓土使得思维开阔,对各种文化的包容除了盛唐时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时期可以匹敌。前后不足百年的元朝由于其大一统的格局和架构,奠定了明清赖以运转的政权体系。这是对秦汉、隋唐的一个呼应,汉承秦制,唐承隋制,因为元朝建构的国家行政体系,稳定了之后近六百年的国家施政大框架,今天还在受元朝行政体系的影响。这是因为作为文化相对落后的蒙古贵族在建国之初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倚重所形成的,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初年大量使用汉人知识分子作为国家重要部门的官员,国家架构、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获得有序建构,尽管后面大部分元朝皇帝放弃汉化,但元初奠定的国家行政体系基本得到保持,这是这一百年对之后中国历史的贡献。
有人说中国知识分子走向没落是从朱元璋废相开始的,其实不然,废相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巩固皇权,所以洪武朝三十年,因为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国力日渐强大。那么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呢?雪埋一代文宗解缙,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被重重一击。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派太监在午门对朝廷大臣的屁股大动其手是再一次重击。然而在明朝真正让知识分子失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人生目标的是勤奋到无耻的崇祯皇帝,当政十七年,内阁首辅导前后换了五十一人,文人士大夫没有了传统的人生目标,由此而导致了东林党人的无耻,由此而导致了南明政权的快速覆灭。那么历史发展到清朝会怎样呢?
清朝,又一个文化落后民族统治文化先进民族的走样政权。在入侵中原之前,那个叫后金的少数民族政权还处在奴隶制时代,政权内部是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层和这种落后的社会关系,以这种社会架构为基础,利用中原动乱的机会入主中原,靠杀戮稳定政权,朝廷六部分满汉大臣,清朝皇帝的包衣奴才们占据了国家重要岗位,在明朝被打折脊梁知识分子们迅速以能成为“奴才”为荣,在他们的整个生命当中都追求抬籍,以能成为满族人的奴才为荣。什么是抬籍?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全国各族,因此满族在整个国家内部是处于最高贵的地位的,其他族籍的臣子如果受皇帝看重了,皇帝就会允许他加入到满族八旗里面。满清对中国传统的破坏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康熙年间由皇三子胤祉组织文人编写的《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年间由滑头文人纪晓岚负总责编撰的《四库全书》,对文化和文人品格进行了严重摧残,彻底阉割了儒学之士最后一点风骨,由此导致了康有为这样从学术到人品都异常下作的人物在晚清出现。
中国曾经尝试进入资本政治,但是并没有真正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中国没有资本政治的社会基础,为此,对于后面重新觉醒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幸事。在民国时期,一方面是从军阀时代到蒋介石时代混乱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是由此带来的思想复苏和知识分子崛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进步思想迅速改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形成了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知识分子群体,这就是早期的共产党精英群体。自觉自律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的进程,此后随着共产党更加重视支部平民化,在军队里支部建在连队上,在地方则把支部建立到村庄和城市的居民区,从上到下架构起来的知识分子对最基层社会分子的理想建构、道德建构加速了新中国成立的进程。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建国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严重的拉低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当下很大一部分人成了商人学者或者学者商人,没有理想,无所谓责任,一切都是为了钱财。当然,党的十九大之后,正在向好的一面转变,这是值得欣慰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在本地高校和学生搞的一次联谊活动两篇发言中的一篇,还有一篇是论实部分。
发表于 2019-11-11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帝王有一个弊端,就是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大修陵墓。这些陵墓的费用大的惊人,甚至是倾全国之力,比如秦始皇陵墓,那些兵马俑的制造,那些水银的注入以及许多国宝随葬,都可以使一个国家国力衰微。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没有国力根本不敢去做统一的梦想。即便有识之士献计献策,有自己想法的皇帝也未必会采纳。中国建国之初,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可是并未受到重视,等到人口膨胀,才意识到人多的危害。于是,才把计划生育当做基本国策。现在意识到做过了头,方才回归理性。


儒家、到家、法家、墨家。应该是“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8 22:24 , Processed in 0.0536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