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78|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外省人同题】江苏人浙江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8 13: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鴳雀 于 2019-11-18 13:13 编辑

   我说上海,网友看见好比在说外省。上海风景,几幢楼:金茂、中心、环球;一座庙:城隍庙;一条河:苏州河;一江黄埔水。上海人原住民,700万,外来人口新兴上海人2000万。左邻右舍,菜市场,各种摊档都是外地人。如问路,用上海话,回答,听不懂。映入眼帘的风景除了楼就是人。高楼林立,人山人海。我家从苏州河边上搬到黄浦江边上,苏州河又黑又臭,黄浦江又黄又浊。现在改观了,日新月异,好比城市天天在刷屏,看看还是没风景。我久久,久久没去过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九曲桥,从未踏上东方明珠塔。我怕像潮水一样的人流和速度,尤其在交汇的地铁站里,你慢一步,鞋后跟必被人踩落。我向往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盟。降央卓玛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得心荡起来,《天边》《鸿雁》听得鸡皮疙瘩竖起来。从前有“让她的皮鞭轻轻抽打在我的身上”我一直在找抽,蒙古草原,子期格格,确确实实在那遥远的地方。

   好了,兜兜转转言归正传。说说江苏人浙江人,说实苏州人宁波人,具体是我父亲母亲。
父亲苏州人,十三岁到上海学生意。我就没有听到父亲说过一句苏州话,但父系亲戚都说苏州话,啥个阿爹、好婆、叔伯、婶嬢。苏州话,软不拉几。我说几句你听听。早浪个天气飘逸着栀株花个清香,弹阁路面个小巷玲珑剔透意味深长,看见倷敞着个油纸伞笃悠悠笃悠悠迎面走来。我的阿爹好婆即祖父母与我们住在一起,他们的饮食起居看在小小的眼里,有了印象。苏州人慢条斯理,苏州人文质彬彬,苏州人细声细气,苏州人考究精细,苏州人小家子气。我娘说,苏州人吃点东西还不够宁波人塞塞鼻头洞。好婆总喜欢在夏日的午后躺在竹塌上慢条斯理摇着鹅毛扇,闭着眼睛听开篇,起来后喝一小碗番茄汤,三瓤番茄,一截扁尖,两片土豆,四滴香油,清水寡汤,吃得少,活到八十九。苏州常去,苏州园林甲天下,我看唔啥啥。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小了一丢丢,一个转身,穷尽四壁。凭着悠久的历史,不可再生,价值不低,好比古董书画。枫桥的苏州人家,木棂窗,磨花玻璃,半扇日光,一段开篇,嗯嗯啊啊七转八弯。苏州的面条实在灵,清水头汤面,汤鲜,面细,双浇三浇任心意。虾仁,鳝丝,三鲜,爆鱼,焖肉...苏州不错,苏州人不错。文弱的论理的秀才,譬如,水陆空、茅屋煮字碰到苏州人那是你来我往糯笃笃有的搞七捻三。

   我娘二十六岁从宁波高桥镇经人介绍嫁到上海,嫁给父亲,一点不习惯。好比从散养到圈养,好比任性到收心,好比从广阔天地关进鸽子棚。母亲面上五亲六戚都是宁波人。宁波人喉咙响,心肠热。叽叽咕咕斜气(非常)会讲。开口修辞,夸张,象声,形容。门盎盎地开打开,走来一个大大的小喂(孩),搬来一张高高的矮凳,请我坐纳。拿把厚厚的薄刀削甘蔗,却那却那(吃呀吃呀)交关甜。宁波亲眷热情待客一辈子忘不了。那年头有海轮,民主3号。下了海轮换航船,航船比乌篷船大一点,七八节靠小火轮拖。突突突,行使在江南早春的河叉上。河面晨雾初起,两岸鹅黄点点。母亲在宁波高桥镇的家是个大院子一幢有很多房间的楼,可以捉迷藏,这间那间的躲,颇惊心的。床很大,放下蚊帐像间小屋。睡在里面仿似隔断了外界的一切风雨。院门前有条河,河上有座桥,青石板筑成,高高的,有些年代,故名高桥。童年眼中真的又高又大。沿着高桥一路铺就石板形成一条街,一边是河一边是店铺。母亲的叔开着酒店,开着腌杂铺:咸黄鱼,咸鲞鱼,咸呛蟹的味道至今还在鼻腔里忽悠。雨天桥上桥下形形式式的油纸伞,油布伞,蓑衣,斗笠五颜六色。楼上的后窗望出去一派田野,稻穗,麦穗,油菜花,总是金黄的一片。好广阔的天地,母亲一下子嫁到逼仄的亭子间怎么习惯得了?宁波亲戚上真材实料硬菜:白斩鸡,白切肉,咸呛蟹,肚丝门腔,清蒸黄鱼,白煮乌贼...却那却那(吃呀吃呀)下饭唔高(菜没啥)夜饭却饱(饭吃饱)。宁波人太客气,不爽气。推来让去,饭桌上像打太极拳。不像俺山东宁,爱吃不吃管俺吊事。苏州人宁波人合灶过日子,菜肴一个甜来一个咸;合伙度岁月,喉咙一个轻来一个响;姻缘天地定,吃喝拉撒到白头,终于甜咸捣成一锅,轻响留于一室。互相搀一把,昂首走向阎王路。

   我看外省人,哪怕外国人,只要身心健、胸有梦、袋留钱,便能牵手没有奇迹创造奇迹,度过金色年代走完似水年华。

评分

1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1-18 13:01 |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哦,动作要快快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3:06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19-11-18 13:01
抢沙发哦,动作要快快快~~

先加豆,后读帖,这是必要充分的逻辑条件。
4#
发表于 2019-11-18 13:08 | 只看该作者
神皇庙?是城隍庙吧,证明一点,吴方言区的人,sc不分,前后鼻音不分

鴳雀的文字,我读着读着就会出声,因为写得传神,看得入心。

收尾太仓促,意犹未尽,有必要补点啥

点评

月牙,懂苏州话的人来啦哈哈  发表于 2019-11-18 15:47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3:11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19-11-18 13:08
神皇庙?是城隍庙吧,证明一点,吴方言区的人,sc不分,前后鼻音不分

鴳雀的文字,我读着读着就会出声 ...

对头即改。                                                  
6#
发表于 2019-11-18 13:14 | 只看该作者
“譬如,水陆空、茅屋煮字碰到苏州人那是你来我往糯笃笃有的搞七捻三。”

这句,北方人未必能懂十分,但听话听音,八分也够了:lol
7#
发表于 2019-11-18 13:2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此篇方言加白话,将苏州人,上海人,宁波人等一系列人物,生活习俗,语言等介绍的详尽,幽默风趣,更是精彩纷呈,读来别有一番意趣,赞一个!
8#
发表于 2019-11-18 13:23 | 只看该作者
苏州人宁波人合灶过日子,菜肴一个甜来一个咸;合伙度岁月,喉咙一个轻来一个响;姻缘天地定,吃喝拉撒到白头,终于甜咸捣成一锅,轻响留于一室。互相搀一把,昂首走向阎王路。

苏州人与宁波人完美结合,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
9#
发表于 2019-11-18 13:25 | 只看该作者
苏州的面条实在灵,清水头汤面,汤鲜,面细,双浇三浇任心意。虾仁,鳝丝,三鲜,爆鱼,焖肉...苏州不错,苏州人不错~~

苏州的美食,看得我哈喇子流了一地啊~~~

点评

果然是吃货一枚哈哈  发表于 2019-11-18 15:40
10#
发表于 2019-11-18 14:4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人都是“哑吧”:
北京人问上海人:上海话螃蟹怎么说?上海人:哈。那魚怎么说?上海人:嗯。虾怎么说呀?上海人:呼。北京人有点无奈,再问:鸭怎么说?上海人还是:啊。
北京人同情地看着这个上海人:碰上哑巴啦!

点评

这个是流传多年的经典笑话耶,哈哈  发表于 2019-11-18 15:41
11#
发表于 2019-11-18 1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11-18 15:09 编辑

通篇看似不喜欢苏浙人和那个地方,在我看来都是夸赞。如果雀兄真的是拿呢哝软语来打趣,我就要生气了。
苏浙人精明,生活才会精细。抛开小市民的市侩不提,因为什么地方都有市侩,苏浙沪上人的生活是最小资的。小资意味着用学识和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单纯靠资财。精细从而雅致,财大往往粗俗。
喜欢,加分。

点评

嗯,任何错都能找到借口,这也是本事。——然也然也。苏,我们这儿一般理解成苏州了哟。至于江西,简称“赣”,不会混淆,哈哈  发表于 2019-11-18 16:51
报告团草舍版:我们更习惯于称“江浙沪”,称“苏浙沪”的概率小一些,哈哈  发表于 2019-11-18 15:42
12#
发表于 2019-11-18 15:48 | 只看该作者
蛮好蛮好,雀哥特色啊,通篇的吴侬软语,考量一下外省人是否听得清
有一句话概括得特别形象:“宁可和苏州人吵架,不要和宁波人说话”。宁波人说话硬绑绑,炒豆子一样一样滴。当年我一周去二趟宁波送各种出口单证,年轻的宁波人一口国语,从不和我说宁波话呀,不然兴许我也能学会几句宁波话装装门面嘛。

点评

江浙沪,我知道的。敲字的时候一念之差,怕“江”被意会成江西。苏,江苏的简称嘛,哈哈。嗯,任何错都能找到借口,这也是本事。  发表于 2019-11-18 16:12
我首先是没有听懂多少咯~~  发表于 2019-11-18 15:49
13#
发表于 2019-11-18 15:54 | 只看该作者
去上海坐公交。上海人要下车了,问挡在一旁的外省人:“侬瓦车勿?”外省人一脸懵逼没有任何反应上海人急了,口气就不好听了:“十三点,侬娘一娘好伐?”外省人依然无动于衷。
旁边有人看不下去,提醒外省人:“问你下车不?请让一下!”外省人醒悟过来,边让边道歉:“不好意思我没听懂
这就是上海人讨人嫌的地方,自以为是,优越感泛滥。
题外话

点评

秋秋这是大实话啊!  发表于 2019-11-18 22:15
14#
发表于 2019-11-18 16:54 |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讲过一个故事。
大约是八十年代的上海,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来百货店买一根缝衣针。售货员阿姨用一小张纸仔细包好,交给孩子。
小孩子还不走,说:“阿姨,一根针是一分五。我刚才交给你两分钱,你还应该找给我一张草纸。”
阿姨不以为异,很自然地又交给孩子一张草纸,嘱咐他直接回家,别贪玩。
15#
发表于 2019-11-18 18:38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就是这样,天南地北混搭着,唱一曲高低调,彼此融和。外省,他乡不同的人,同样对着一轮明月,一个太阳过着日子,这要分得清楚,除了阅历跟观察,还真搞不出妙语连珠。
鴳雀做到啦。
这篇字真的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52 , Processed in 0.0533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